Workflow
三诺生物(300298)
icon
搜索文档
三诺生物(300298) -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7-14 10:30
资本变更 - 公司注册资本由564,221,835元变更为560,266,088元[2] - 公司总股本由564,265,375股变更为560,266,088股[3] 股份注销 - 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注销3,999,287股回购股份[3] 工商登记 - 公司完成注册资本及《公司章程》工商变更登记及备案[3] - 公司取得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新《营业执照》[3]
三诺生物: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调整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13
可转债发行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21日公开发行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5亿元[1] - 债券简称"三诺转债",债券代码"123090",初始转股价格为35.35元/股[1] - 可转债于2021年1月12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1] 转股价格调整机制 - 转股价格调整公式包括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配股及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况[2] - 当公司股份或股东权益变化时,将依次进行转股价格调整并公告[3] - 特殊情形如股份回购、合并分立等发生时,公司将按公平原则调整转股价格[3] 历次转股价格调整 - 2021年6月:因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2元),转股价由35.35元调整为35.15元[3] - 2021年8月: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占比0.0968%),转股价由35.15元调整为35.18元[5] - 2022年5月:因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2元),转股价由35.18元调整为34.98元[5] - 2022年9月: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占比0.0969%),转股价由34.98元调整为35.01元[5] - 2023年5月:因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2元),转股价由35.01元调整为34.81元[5] - 2024年6月:因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2元),转股价由34.81元调整为34.61元[5] - 2025年6月:因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2.2元),转股价由34.61元调整为34.39元[6] 本次转股价格调整 - 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完成注销回购股份3,999,287股,占总股本0.71%[7] - 注销后总股本由564,265,375股变更为560,266,088股[7] - 回购均价为24.09元/股[7] - 转股价格由34.39元调整为34.46元,自2025年7月14日起生效[7][8]
三诺生物“三诺转债”转股价格调整至34.46元/股,7月14日起生效
新浪财经· 2025-07-11 11:41
转股价格调整公告 - 三诺生物宣布"三诺转债"转股价格由34 39元/股调整为34 46元/股 调整后的转股价格自2025年7月14日起生效 [1] 转股价格调整依据 - 三诺生物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行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 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总额5亿元 初始转股价格为35 35元/股 [2] - 根据募集说明书和相关规定 当公司发生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或配股、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况 或出现股份回购、合并、分立等情形时 需对转股价格进行调整 [2] 转股价格历次调整情况 - 2021年6月11日 因实施2020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5 35元/股调整为35 15元/股 [3] - 2021年8月20日 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47,200股 转股价格由35 15元/股调整为35 18元/股 [3] - 2022年5月25日 因实施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5 18元/股调整为34 98元/股 [3] - 2022年9月27日 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47,200股 转股价格由34 98元/股调整为35 01元/股 [3] - 2023年5月26日 因实施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5 01元/股调整为34 81元/股 [3] - 2024年6月17日 因实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4 81元/股调整为34 61元/股 [3] - 2025年6月13日 因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4 61元/股调整为34 39元/股 [3] 本次转股价格调整详情 - 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和5月14日分别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注销部分回购股份的议案 [4] - 2025年7月10日 公司完成注销回购股份3,999,287股 总股本由564,265,375股变更为560,266,088股 注销股份占注销前总股本的0 71% [4] - 经计算 "三诺转债"转股价格由34 39元/股调整为34 46元/股 调整后的转股价格自2025年7月14日起生效 [4]
三诺生物(300298) -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调整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的公告
2025-07-11 10:26
债券发行 - 2020年12月21日发行5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50,000.00万元,初始转股价35.35元/股[3] 转股价格调整 - 多次因派现、回购注销调整转股价格,现调整后为34.46元/股,7月14日生效[3][15] 股份回购注销 - 2025年7月10日注销3,999,287股,占比0.71%,总股本变更为560,266,088股[13] 其他数据 - 回购均价约24.09元/股,K值约 -0.0070876[15]
三诺生物(300298) - 关于部分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7-11 10:26
股份回购注销 - 2025年7月10日完成注销3,999,287股回购股份,占注销前总股本0.71%,金额96,327,030.98元[2] - 累计回购股份6,999,287股,占总股本1.24%,成交金额168,585,184.23元[5] 股份过户 - 2024年11月12日,3,000,000股非交易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价格25.69元/股[7] 比例与价格调整 - 注销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比例变为19.45%,无限售条件变为80.55%[10] - 可转债转股价格2025年7月14日起调为34.46元/股[11] 后续安排 - 董事会将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及备案[13]
三诺生物收盘上涨1.14%,滚动市盈率39.55倍,总市值125.5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09:0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9日收盘价22.25元,上涨1.14%,总市值125.55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39.55倍,静态PE38.48倍,市净率3.80倍 [1][2] - 行业平均PE51.36倍,中值37.22倍,公司PE排名第81位 [1][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23家机构持仓,其中基金21家,其他2家 [1] - 合计持股9724.15万股,持股市值23.13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资质 - 主营业务为血糖监测系统及糖尿病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 [1] - 产品线涵盖血糖监测、血脂检测、iPOCT监测、血压计等 [1] - 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资质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2.76% [1] - 净利润7211.51万元,同比降10.90%,销售毛利率48.69% [1] 行业对比数据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6.66亿元,中值51.36亿元 [2] - 可比公司PE范围:九安医疗10.25倍至三鑫医疗18.81倍 [2] - 可比公司市净率范围:九安医疗0.81倍至三鑫医疗3.09倍 [2]
医药健康行业周报:创新药BD仍是投资主线,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20250706
国金证券· 2025-07-06 0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创新药表现强劲,受季度末调仓、政策支持、潜在合作催化等因素共振影响 看好2025年医药板块走出反转行情,创新药主线和左侧板块困境反转是最大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创新药板块,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消费领域边际变化的投资机会 [1][1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创新药BD - 本周医药板块创新药表现强劲,受季度末调仓、政策支持、潜在合作催化等因素共振影响 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创新药板块投资机会 [1][11][57] 药品板块 - 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政策,支持医保资源向创新药领域倾斜,加速国内创新产品商业化放量,助力创新药企形成“正盈利 - 强研发”的良性循环商业模式 本轮医保局推动商保目录进展,将推动医保支付体系多元化,为创新药开辟更多支付空间 [2][20][21] 生物制品 - 长春高新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该药物6小时即可快速起效,72小时镇痛效果与激素相当,6个月内首次复发风险降低近90% 此前国内尚未批准任何IL - 1β单克隆抗体,建议关注相关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展 [2][29][33] 中药 - 羚锐制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新增适应症有望提升销售收入,院外强覆盖推广能力有望打开OTC端销售空间 [3][38][41] 医疗器械 - 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高端医疗器械国内外商业化落地速度有望加快 建议关注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新型生物材料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创新产品拓展 [3][42][43] - 三诺生物第二代CGM产品获欧盟MDR认证,升级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提高了用户使用便捷性和佩戴舒适性 扩大了适用场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44][45] - 新产业新一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10国内获批上市,可用于对人体样本中的待测物进行生化、电解质的定量分析 该产品检测速度快,搭载智能试剂管理系统,支持全血直接上机,采用模块化设计 [47][50]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 - 生育保障政策持续优化,多地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持续增长,随着政策保障措施不断加码,有望激发相关需求释放 [51][52] - 爱美客收购项目交易95%对价款已支付,标的公司已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收购有望提升爱美客在国际医美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实现全球化布局,产品线形成互补 [55][56]
事件点评:药监局发文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湘财证券· 2025-07-04 14: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政策全面覆盖高端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通过十大举措系统性解决行业痛点,聚焦四大领域,旨在加速创新技术临床应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5][12] - 政策通过创新审批提速、分类标准明晰化、国际标准接轨、上市后监管强化、产业链补短板五大核心举措系统性重构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路径,本质是以“监管创新”换“产业进阶”,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 [5][6][13] - 对比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在目标、要求、范围、表述、结构方面做了多处优化 [8][16] - 政策有利于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长期发展,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AI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方向的相关企业 [10][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药监局发布政策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政策全面覆盖高端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通过十大举措解决行业痛点,聚焦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AI医疗器械、新型生物材料四大领域 [5][12] - 政策通过五大核心举措重构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路径:创新审批提速缩短头部企业产品上市周期,加速商业化;分类标准明晰化解决监管模糊问题,为中小企业创造准入机遇;国际标准接轨降低海外注册成本,利好相关企业抢占增量市场;上市后监管强化倒逼质量升级,凸显龙头合规优势并加速低端产能出清;产业链补短板推动国产替代,上游供应商迎来增长窗口 [5][13][14] 对比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做了多处优化 - 目标提升,新增“提升国际竞争力” [8][16] - 要求细化与强化,包括创新审查强调沟通指导、专家库明确领域方向、上市后监管标题加“安全”并扩大范围和增加数据库要求 [8][16] - 范围扩展,纳入“医学影像前处理/流程优化软件”、“重组胶原蛋白”,不良事件监测和队伍建设从“创新”扩大到“高端” [8][16] - 表述精准规范,使用“注册人”等措辞替代原用词,使表述更严谨 [8][16] - 结构优化,删除“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监管科学重点项目的归类 [8][16]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重点关注有望长期受益于政策的AI医疗、手术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脑机接口等方向的迈瑞医疗、麦澜德、三诺生物、瑞迈特等企业 [10][20][21]
三诺生物收盘上涨1.27%,滚动市盈率39.60倍,总市值125.7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36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4日收盘价22.28元,上涨1.27%,总市值125.7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9.60倍,低于行业平均51.05倍,高于行业中值36.62倍 [1][2] - 市净率3.80倍,低于行业平均4.55倍 [2] 资金流向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8.05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出1456.93万元 [1] 公司业务与资质 - 主营业务为血糖监测系统的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血糖监测系统、糖尿病辅助产品、血脂检测系统等 [1] - 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项国家级资质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2.76% [1] - 净利润7211.51万元,同比下降10.90% [1] - 销售毛利率48.69% [1] 行业比较 -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PE排名第80位 [1]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TTM)从10.26倍(九安医疗)到18.83倍(安图生物)不等 [2]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7.12亿元,中值51.67亿元 [2]
三诺生物: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获欧盟MDR认证
快讯· 2025-07-03 10:31
产品获批 - 公司自主研发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新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 [1] - 该系统用于测量2岁及以上人群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1] - 产品旨在取代指尖血糖测试 用于糖尿病治疗决策 [1] 产品特性 - 产品可与具有相应应用程序的智能设备结合使用 [1] - 用户可以手动操控治疗决策 [1] - 第二代CGM产品升级为一体式结构设计 [1] - 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佩戴的舒适性 [1] 市场影响 - 本次获批扩大了公司两代CGM产品的适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