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唐智控(300131)
icon
搜索文档
其他电子板块9月5日涨4.38%,英唐智控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8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5 08:56
板块表现 - 其他电子板块单日上涨4.38%,领涨个股为英唐智控(涨幅14.18%)[1] - 板块成交活跃,英唐智控成交量达142.46万手,成交额14.32亿元[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4%,其中洁美科技涨停(10.00%),民德电子涨8.82%[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85亿元,游资净流出3.43亿元,散户净流出2.42亿元[1] - 沃尔核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9亿元(净占比6.98%),居板块首位[2] - 英唐智控主力净流入1.08亿元(净占比7.57%),但游资净流出1.21亿元[2] - 洁美科技主力净流入7436.29万元(净占比19.19%),游资净流出3500.44万元[2] 个股表现 - 涨幅前五分别为:英唐智控(14.18%)、洁美科技(10.00%)、民德电子(8.82%)、香农芯创(7.93%)、国力股份(6.36%)[1] - 成交额前三为:香农芯创(10.08亿元)、英唐智控(14.32亿元)、伊戈尔(5.60亿元)[1] - 力源信息主力净流入7333.19万元(净占比7.95%),且获游资净流入2627.66万元[2]
A股碳化硅概念股走强,天岳先进、露笑科技等涨停
格隆汇· 2025-09-05 05:20
碳化硅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碳化硅概念股整体走强 多只股票出现显著涨幅 [1] - 天岳先进20CM涨停 露笑科技和天通股份10CM涨停 [1] - 晶盛机电涨超11% 天富能源涨超8% [1] - 海希通讯 英唐智控 三安光电 东尼电子均涨超6% 银河微电涨近6% [1]
英唐智控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48亿元,融资余额9.5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3:18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0.91% 成交额达9.2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48亿元 融资净买入5748.72万元 融资余额9.55亿元占流通市值8.6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卖出1.52万股金额14.88万元 融券余量2.40万股余额23.50万元 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 成立于2001年7月6日 2010年10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占比91.59%)、芯片(8.06%)、物联网产品(0.18%)及软件销售维护(0.15%)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93万户 较上期减少1.00% 人均流通股13144股增加1.0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76.23万股 华夏创成长ETF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6.39亿元 同比增长3.52% [2] - 归母净利润3073.58万元 同比减少14.12% [2] 分红与派现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其他电子板块8月28日涨2.36%,英唐智控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2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08:43
板块整体表现 - 其他电子板块单日上涨2.3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1.14%)和深证成指(涨2.25%)[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其中英唐智控以8.21%涨幅领涨,盈方微(7.46%)、瑞可达(7.31%)紧随其后[1] - 板块成交活跃度分化明显,沃尔核材成交40.88亿元居首,英唐智控(9.22亿元)、盈方微(18.71亿元)均超9亿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集中于智能控制与连接器领域,英唐智控(9.88元/股)、瑞可达(78.06元/股)均呈现价量齐升[1] - 下跌个股占比有限,好上好(-3.28%)、民德电子(-1.69%)跌幅居前,但跌幅均未超4%[2] - 部分个股出现价格异动,ST新亚在下跌0.81%情况下仍维持18.60万手成交量[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4.28亿元,游资净流出2.20亿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6.48亿元形成对冲[2] - 瑞可达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02亿元(占比13.66%),成为唯一获超亿元主力增持的个股[3] - 资金分歧明显,创益通虽获主力增持2591万元,但游资与散户资金呈现反向流动[3] 成交活跃度 - 盈方微以195.23万手成交量居板块之首,沃尔核材(159.48万手)、力源信息(133.21万手)紧随其后[1] - 高价股表现活跃,瑞可达(78.06元)、中熔电气(92.00元)均实现超3%涨幅且成交额破亿[1] - 深圳华强虽仅涨0.71%,但成交43.91万手显示资金关注度较高[2]
英唐智控股价下跌4.60% 半导体业务转型成效显现
金融界· 2025-08-27 19:2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7日15时15分股价报9.1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4元 跌幅4.60% [1] - 当日开盘价9.63元 最高触及9.65元 最低下探至9.08元 [1] - 成交量765105手 成交金额达7.22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901.8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52% [2]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3442.28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4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 同比增长3.52% [1] - 芯片设计制造板块营收2.13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8.06% [1] - 芯片设计制造板块毛利率同比上升2.05个百分点至21.23% [1] -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637.05万元 同比增长61.83% [1] 业务进展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分销、芯片设计制造及软件研发销售 [1] - 积极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战略转型 [1] - MEMS振镜已形成多规格产品矩阵 在工业领域获得批量订单 [2] - 车载显示芯片是国内少数实现车规级DDIC/TDDI量产的企业 产品覆盖车载显示全场景 [2] - 最新版本TDDI产品预计2025年底产出工程样品 [2]
英唐智控(300131.SZ):转型发展态势向好,半导体业务多点突破助推转型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2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6.4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22.67万元,同比下降14.46%,主要受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1] - 研发投入5637.05万元,同比增长61.83%,重点聚焦MEMS振镜和车载显示芯片等自研产品量产 [1] 战略转型进展 - 持续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以"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 [1] - 芯片设计制造业务实现营收2.13亿元,占营业收入总规模8.06%,较上年同期增加1.36个百分点 [4] - 自研芯片逐步增产上市,未来销售收入构成及综合毛利率预计迎来积极调整 [1] MEMS振镜业务 - 形成1mm、4mm、8mm多规格产品矩阵,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HUD、微投影仪、AR/VR眼镜及工业检测等领域 [2] - 4mm规格产品在工业领域获批量订单,1mm规格产品与多家整车厂及Tier1供应商达成合作意向 [2] - 第二代MEMS微振镜采用电磁驱动技术,实现双维扫描,降低体积、功耗及成本,已完成工业激光雷达领域送样检测和部分客户DVT样品订单 [3] 车载显示驱动芯片 - 为国内少数实现车规级DDIC/TDDI量产企业,首款车载DDIC于2024年8月批量交付,TDDI产品于同年12月完成量产 [4] - 产品覆盖仪表盘、后视镜显示屏、中控屏等车载全场景,具备色彩增强、对比度优化、阳光下可读性增强等功能 [4] - TDDI产品支持厚手套触摸操作,降低电磁干扰,确保车载环境稳定运行 [4] - 最新版本TDDI产品预计2025年底产出工程样品,可显著降低客户成本 [5][6]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MEMS行业市场规模从2021年136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223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9.00% [2] - 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预计超300万台,同比增长154%,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25亿美元 [3] - 2025年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预计提升至101亿美元,行业增长潜力持续释放 [5] - OLED DDIC产品已进入流片阶段,未来有望拓展至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及XR等中小尺寸驱动产品 [6]
英唐智控上半年营收26.39亿元 “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初见成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3.75亿元同比增长6.4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22.67万元同比下降14.46% 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1] - 研发投入5637.0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1.83% [2] 战略转型 - 公司以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 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 [1] - 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未来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机会 [5] MEMS振镜业务 - 形成1mm/4mm/8mm多规格产品矩阵 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HUD/AR/VR/工业检测等领域 [2] - 4mm产品获工业领域批量订单 1mm产品与多家整车厂及Tier1达成合作意向 [2] - 第二代电磁驱动MEMS振镜实现双维扫描 已完成工业激光雷达领域送样检测 [3] - 全球MEMS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136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223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9.00% [3] 车载显示驱动业务 - 芯片设计制造业务营收2.13亿元 占总营收8.06% 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4] - 车载DDIC于2024年8月批量交付 TDDI于同年12月量产 覆盖车载显示全场景 [4] - 产品通过客户验证进入准量产阶段 新版TDDI预计2025年底产出工程样品 [5] - 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01亿美元 [4] 行业前景 - 半导体行业复苏及国产替代加速为业务发展提供背景 [1] - 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预计超300万台 同比增长154% [3] - 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25亿美元 [3]
英唐智控:转型发展态势向好,半导体业务多点突破助推转型提速
全景网· 2025-08-26 12:1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 同比增长3.52%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22.67万元 同比下降14.46% 主要受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3.75亿元 同比增长6.40% 延续良好增长态势 [2] - 研发投入5637.05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61.83% 重点聚焦MEMS振镜和车载显示芯片量产 [2] 战略转型进展 - 持续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 [1] - "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初见成效 芯片设计制造业务营收2.13亿元 占总营收8.06% 较上年同期提升1.36个百分点 [5][7] - 自研芯片逐步增产上市 预计未来销售收入构成及综合毛利率将迎积极调整 [2] MEMS振镜业务突破 - 形成1mm/4mm/8mm多规格产品矩阵 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HUD/AR/VR/工业检测等领域 [3] - 4mm规格产品在工业领域获批量订单 1mm规格产品与多家整车厂及Tier1供应商达成合作意向 [3] - 第二代MEMS微振镜采用电磁驱动技术 实现双维扫描并降低体积/功耗/成本 已完成工业激光雷达领域送样检测 [4] - 全球MEMS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136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223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9.00% [3] 车载显示驱动芯片布局 - 国内少数实现车规级DDIC/TDDI量产企业 打破中国台湾及韩国厂商垄断 [5] - 车载DDIC于2024年8月批量交付 TDDI于同年12月完成量产 覆盖车载全显示场景 [5] - 产品具备色彩增强/对比度优化/阳光下可读性增强等功能 支持厚手套触摸操作并降低电磁干扰 [5] - 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01亿美元 公司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进入准量产阶段 [6] 未来增长动力 - MEMS振镜业务受益于激光雷达市场爆发: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预计超300万台 同比增长154% 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25亿美元 [4] - OLED DDIC产品进入流片阶段 未来拟拓展至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XR等中小尺寸驱动产品 [7] - 新版TDDI产品预计2025年底产出工程样品 可显著降低下游客户成本 [6][7] - 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有望随量产推进进一步提升 同时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机会 [7]
英唐智控(300131)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6 12:02
人员变动规定 - 董事和高管辞职报告收到日生效,公司两交易日内披露[4] - 特定情形原董事继续履职[4] - 董事辞职公司60日内完成补选[5] 解任生效时间 - 股东会解任董事、董事会解任高管,决议作出日生效[6] 离任交接与责任 - 离任与指定负责人交接,记录由董秘存档[8] - 未履行公开承诺需书面说明[9] - 任职期每年转让股份不超25%,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11] - 离职2个交易日内委托公司申报个人信息[11] - 擅自离职或违规致损需赔偿[11][12]
英唐智控(300131) - 对外担保管理办法(2025年8月)
2025-08-26 12:02
担保管理 - 公司统一管理对外担保,子公司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或相互担保[3] - 被担保方应连续经营且盈利两年以上,经营与财务状况良好,提供有效反担保[9] 额度审议 - 为两类子公司分别预计未来十二个月新增担保总额度并提交股东会审议[10] 审议规则 - 董事会审议担保事项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同意[11] - 股东会审议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担保事项,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11] 担保流程 - 对外担保要求被担保方提供对应反担保,履行程序后签合同[12][13] - 签订互保协议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实行等额原则[13] - 接受反担保抵押或质押时办理法律手续[14] 信息披露 - 按规定履行对外担保信息披露义务[16] - 交易致合并报表范围变更形成关联担保应履行义务[16] - 控股子公司为合并报表范围内主体担保应及时披露[16] 监督管理 - 董事会秘书记录会议讨论与表决情况[12] - 独立董事发表意见并专项说明[16] - 风控管控中心关注被担保人财务状况[18] 责任处理 - 担保债务到期督促偿债,未履行采取补救措施[19] - 承担担保责任时董事会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并追责[19] - 一般保证人未经董事会决议不得先行承担责任[19] - 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公司参加分配预先追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