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开关

搜索文档
赛微电子18亿出售海外子公司避险 累募39亿分红1.6亿实控人套现23.7亿
长江商报· 2025-07-29 23:49
核心子公司控制权出售 - 公司完成出售瑞典Silex控制权 交易价款约17 83亿元[1][5] - 瑞典Silex为2024年贡献71 60%营业收入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5] - 交易后瑞典Silex仍为参股子公司 公司集中资源发展北京MEMS晶圆工厂[6] 交易背景与影响 - 出售主因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 避免潜在减值风险[2][6] - 瑞典Silex整体作价52 50亿瑞典克朗(约39 42亿元) 转让45 24%股份[5] - 交易导致公司产品丰富度、境外收入及业务规模短期下降[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 70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 91亿元[2][10] - 上市10年累计归母净利润6 29亿元 累计股权融资38 68亿元[2][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64 21万元(同比+122 66%) 扣非亏损739 89万元[10] 实控人减持情况 - 实控人杨云春累计套现约23 7亿元(含减持16 3亿元+协议转让7 4亿元)[4][12][13] - 持股比例从2019年45 58%降至2025年24 46%[14]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MEMS芯片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 瑞典工厂含两条8英寸产线[6] - 北京工厂正从1 5万片/月扩产至3万片/月[6] - 2015年收购瑞典Silex总对价约6 62亿瑞典克朗(98%股权)[6]
这家电子公司,18亿卖海外子公司股权!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6:15
交易概述 - 赛微电子完成向Bure Equity AB、Creades AB等七名交易对方转让全资子公司瑞典Silex控制权的重大资产出售交割事项 [1]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各方已完成交割交易对方已成为标的公司股东 [1] - 交易标的为运通电子持有的瑞典Silex 441万股股份初始作价55.25亿瑞典克朗经扣减后整体作价为52.5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9.4亿元)对应441万股转让价格为23.7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7.83亿元)最终支付对价为23.82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7.88亿元) [5] - 运通电子已确认收到上述款项 [6]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前赛微电子通过运通电子持有瑞典Silex 87.80%股份通过赛莱克斯国际持有12.20%股份合计100%控股 [3] - 交易后赛微电子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计持有瑞典Silex 45.24%股份瑞典Silex成为参股公司 [4] 战略背景与影响 - 瑞典Silex是赛微电子MEMS芯片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业务的重要境外运营主体在瑞典拥有一座成熟运转的MEMS晶圆工厂含两条8英寸产线 [7] - 因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复杂瑞典Silex面临不确定性增加公司决定在其仍具市场价值时出售控制权以避免潜在价值减损风险 [8] - 交易后短期内公司将无法提供瑞典Silex生产的微针、光开关等产品境外业务收入和整体业务规模将有所降低 [8] - MEMS芯片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仍为公司核心主业业务布局未发生实质变化交易获得的资金将为新投资与并购奠定基础 [9]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2.24%归母净利润264.21万元同比扭亏 [9] - 截至7月25日公司股价17.88元/股总市值130.9亿元 [9]
这家电子公司,18亿卖海外子公司股权!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6:07
交易概述 - 赛微电子完成向Bure Equity AB、Creades AB等七名交易对方转让瑞典Silex控股权的交割,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关联交易[1] - 交易完成后公司仍保留瑞典Silex 45.24%股份,标的公司从全资子公司变为参股公司[5][6] 交易细节 - 标的资产为运通电子持有的瑞典Silex 441万股股份,初始作价55.25亿瑞典克朗,经调整后整体作价52.50亿瑞典克朗(约39.4亿元人民币)[7] - 本次转让股份对应价格23.75亿瑞典克朗(约17.83亿元人民币),最终支付对价含利息达23.82亿瑞典克朗(约17.88亿元人民币)[7][8] - 交易款项已全额到账[9] 战略背景 - 瑞典Silex是公司MEMS芯片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的重要境外主体,拥有两条8英寸产线[11] - 交易主因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化,为避免潜在价值减损风险而主动出售控制权[12] 业务影响 - 交易后公司将短期内无法提供微针、光开关等产品,境外业务收入和产品丰富度将降低[12] - MEMS芯片业务仍为核心主业,北京8英寸产线正从1.5万片/月向3万片/月扩产[11][12] - 交易获得资金可为新投资并购奠定基础[12] 财务表现 - 2023年一季度营收2.64亿元(同比降2.24%),归母净利润264.21万元(同比扭亏)[12] - 截至7月25日公司股价17.88元/股,总市值130.9亿元[13]
凌云光20250521
2025-05-21 15:14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凌云光 - **行业**:光通信、消费电子、印刷包装、新能源、数字人、科学成像和器件、运动捕捉、人形机器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凌云光业务发展情况 - **光通信业务**:占收入 30%,代理国外高端产品,布局 OCS 全光交换和光芯片支持国内 AI 算力中心建设[2][3] - **消费电子赛道**:去年收入约 7 亿元占视觉业务 40%以上,苹果视觉系统预计稳定,华为 Mate 系列国产化带来机会,3C 行业复苏设备类投资增长乐观[4][5] - **印刷包装赛道**:占公司收入 20%,去年约 3 亿元,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强,今年预计增速达 30%以上[2][6] - **新能源领域**:锂电业务复苏,海外建厂需求增加,光伏领域有压力但有望持续复苏[2][7] - **数字人项目**:与智谱合作进展良好,战略性聚焦光学动捕产品线,去年产值约 5000 万元,巨轮智能占比今年预计超一半[2][8] - **科学成像和器件业务**:取得显著进展,去年半导体业务收入超亿元,今年收购丹麦公司并表后产品在半导体领域占总收入 20%以上[2][11] 运动捕捉市场情况 - **市场空间及增长**:预计 2025 年国内运动捕捉市场空间约 8 亿元,年增长率 20%-30%,主要增长来自智能制造和无人系统领域,国产化替代是机会点[4][27] - **技术路线及需求变化**:高精度动捕需求增加,光学动捕比例从去年 10%上升到 30 - 40%,产业界主流路线有真实数据采集和仿真数据两条,用动补设备采集数据信息的客户比例已上升到 33 - 41%[12][13] - **光学运动捕捉优势**:高精度和动作自然度,适用于训练灵巧手等机器人应用,能更准确还原人体骨骼算法使动作流畅自然[14] - **巨轮智能收入预期**:预计 2025 年在运动捕捉系统方面收入显著增长,保守估计可达两三千万元[15] 公司产品及服务优势 - **产品价格优势**:与海外品牌相比,国产产品价格是其 1/3 - 1/4,且提供完整数据采集工具链,欧美品牌无法竞争[19] - **解决方案优势**:实现多传感器数据整合,与仿真系统打通,软件可适配不同构型机器人,迁移适配成本不高[20][21] 公司商业模式及客户情况 - **商业模式转变**:有从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的需求,为小创业公司捕捉数据并按条出售,与政府共建联合运营数据采集中心[22][23] - **客户结构变化**: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高校客户居多,今年一季度开始本体企业客户逐渐增多,现在大部分是本地公司[25] AIT 收购进展 - 今年 1 月 7 日完成交割,双方紧密交流,3 月汇报预算,4 月 1 号切换至日历年,制定融合计划,推进全球销售和供应链系统化工作,与长光辰芯合作开发新型号相机[26] 人形机器人行业情况 - 发展离不开大量数据支持和运动补偿设备,运动补偿设备可用于检测机器人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光学动捕在多个领域有应用[27][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第一季度产品增长超出年初预期[10] - 8 - 10 个工位光学训练场造价约 300 万元,100 个工位训练场单个工位成本 10 - 20 万元,总投入一两千万元,单个公司多建 10 个工位训练场,每个工位成本约 30 万元,100 个工位训练场多为政府共创中心[16][17] - 十工位训练场在固定场景一年可采集 300 万条数据规模,复杂场景总数据量初步评估在 1000 万 - 5000 万条之间[28][29] - 公司暂时不考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视觉解决方案,专注自身技术研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