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启技术(002625)
icon
搜索文档
光启技术(002625) - 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及5%整数倍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01 11:47
证券代码:002625 证券简称:光启技术 公告编号:2025-070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及5% 整数倍的提示性公告 公司控股股东保证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股东西藏映邦实业发展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映邦")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 2024 年下半年开展 了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化解相关债务、降低质押率的相关工作。按 照主管部门"公平公正、条件一致,统一部署、优中选优"的原则,遴选符合国 家利益、支持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耐心资本、可靠资本(仅限内资)作为战略 投资方。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于《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的《关于控股股东拟通过协议转让 公司部分股份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059)、《关于 控股股东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引进 3 家战略投资者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编号:2024-0 ...
光启技术(002625) - 关于控股股东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9-01 11:47
证券代码:002625 证券简称:光启技术 公告编号:2025-069 西藏映邦向株洲投发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事项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 限责任公司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并于 2025 年 9 月 1 日取得中国证券登记结 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过户日期为 2025 年 8 月 29 日。本次协议转让办理情况与前期披露情况、协议约定安排一致。 本次权益变动后,株洲投发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株洲投发承诺在转让完成 后的 36 个月内不减持本次协议转让所受让的公司股份 ,在前述期限内,株洲投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 过户完成的公告 公司控股股东保证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一、本次协议转让基本情况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股东西藏映邦实业发展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映邦")为了化解自身债务问题,优化股权结构,于 2024 年 9 月 23 日与株洲超材料投资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株 洲投发",曾用名:株洲动力 ...
光启技术发生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2.1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9:34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日发生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425.89万股 成交金额2.19亿元 成交价格均为51.41元 较当日收盘价折价3.00% [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16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3.46亿元 [2] - 三笔交易卖方营业部均为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 买方分别来自华福证券上海浦明路营业部(301.30万股/1.55亿元) 万联证券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营业部(103.80万股/0.53亿元) 国信证券上海浦东分公司(20.79万股/0.11亿元)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53.00元 单日下跌2.47% 日换手率2.53% 成交额28.79亿元 [2] - 近5日累计上涨2.55% 但资金呈净流出状态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72亿元 其中单日净流出4.85亿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69.30亿元 近5日增加1.33亿元 增幅达1.96% [2]
大量研制订单转入批产,光启技术千亿市值稳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8:04
公司技术资质与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于8月28日通过CNAS扩项资质认定 新增认可检测范围覆盖复合材料与涂料检测能力 并强化几何检测、电磁特性试验及无损检测等核心领域检测深度 [1] - 计量检测能力扩展至力学和热学两大类检测对象的12项校准规程或规范 检测参数与技术标准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3亿元 同比增长10.70% 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增长6.75% [1] - 超材料产品批产收入达9.36亿元 同比增长47.35% 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同期74.55%提升至99.23% [1][2] - 整体毛利率55.06% 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其中超材料产品毛利率54.95% 提升0.26个百分点 研发业务毛利率51.70% 提升2.22个百分点 [2] - 2024年超材料批产收入12.69亿元 研制收入2.82亿元 同比增长911.24% [2] 产能建设与供应链布局 - 下设8家子公司覆盖超材料产业链上中下游 建立超级制造平台 [3] - 洛阳原材料生产基地完成第三期扩建 905基地一期与906基地一期建设投产推动中上游原材料与终端出货量提升 [3] - 709基地二期于2024年10月投产 2025年5月启动交付 生产规模达去年同期1.5倍 存货账面余额增加0.76亿元 结转成本4.23亿元 生产量4.99亿元 [4] - 株洲905基地一期8月16日完成设备调测试生产 预计10月中下旬大规模投产 天津906基地计划11月下旬投产 [4] - 2024年下半年起在湖南株洲、天津津南区、四川乐山布局三大生产基地应对批产需求激增 [3] 业务订单与客户关系 - 全资子公司光启尖端累计与两家客户签订7.80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交付 [2] 民用领域拓展战略 - 在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领域积累潜在客户 联合中汽中心天检中心创办"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 整车OTA远场测试方案被列入国家标准草案 [5] - 在乐山、内蒙古完成多架次极端环境试飞测试 产品性能指标达预期 [5] - 参与乐山天穹增资扩股 该公司为AI驱动的无人机整机制造商 旨在通过资本纽带整合产业链资源 [6] - 在乐山市建设"先进低空无人机产业链总部基地项目" 联合5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6] - 以"链主"企业身份持续关注产业链空白环节与高潜力细分赛道 通过技术赋能与资本合作拓展产业覆盖广度与深度 [6]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截至9月1日收盘公司市值突破1135亿元 股价创新高 [1] - 超材料尖端装备需求持续旺盛 [1]
光启技术超材料测试中心CNAS扩项释放双重价值信号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3:42
公司技术能力提升 - 全资子公司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于8月28日通过CNAS扩项资质认定 标志着公司在超材料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实现再升级 工艺环节检验检测能力远超同行 [1] - 测试中心配备多个超高精度散射特性测试紧缩场 国内极少可对外服务的低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 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以及26轴双塔自动超声C扫系统 覆盖从材料微观特性到终端产品全尺寸验证的全流程需求 [1] - 已建成并投用10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 另有11个在建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全部投入使用 届时将拥有总计21个微波暗室 [2] 运营效率与成本优化 - 解决外协测试带来的低效 耗时 高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为多基地投产后面临的大规模交付提供坚实保障 [1] - 彻底解决此前依赖外协测试导致的低效 耗时 高成本问题 为超材料产品快速量产与市场交付提供加速度 [2] 市场与战略发展 - 对公司开辟相关检测业务市场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1] - CNAS扩项是公司超材料+AI双轮驱动战略下的重要技术落子 [2] - 随着超材料在航空航天 新能源 智能汽车等领域应用深化 具备全产业链检测能力的技术+制造双优势企业正逐步在行业高速发展中抢占先机 [2]
光启技术超材料测试中心获CNAS扩项认证,检测能力进阶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2:17
公司技术能力升级 - 全资子公司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于8月28日通过CNAS扩项资质认定 标志着超材料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再升级 工艺环节检验检测能力远超同行 [1] - 测试中心配备多个超高精度散射特性测试紧缩场 国内极少可对外服务的低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 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以及26轴双塔自动超声C扫系统 覆盖从材料微观特性到终端产品全尺寸验证的全流程需求 [3] - 已建成并投用10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 另有11个在建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全部投入使用 届时将拥有总计21个微波暗室 [3] 检测能力发展历程 - 2023年7月测试中心首次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初始认可范围聚焦超材料电磁特性试验 [2] - 2024年8月通过首次扩项评审 检测能力从单一电磁特性试验拓展至力学性能 环境试验 几何检测 无损检测 热学检测五大领域 同步获得力学测量设备 温度测量设备两大类共12项标准的计量检测能力 初步形成检测+计量一体化服务能力 [2] - 2025年8月扩项新增认可检测范围覆盖复合材料 涂料检测能力 强化几何检测 电磁特性试验 无损检测等核心领域检测深度 计量检测能力扩展至力学和热学两大类检测对象的12项校准规程或规范 检测参数与技术标准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2] 业务影响与市场应用 - 解决外协测试带来的低效 耗时 高成本问题 为多基地投产后面临的大规模交付提供坚实保障 并对开辟相关检测业务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1] - 技术外溢赋能智能汽车 通信 新能源等多个先进制造领域 与中汽中心天检中心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 推出整车OTA远场测试方案 大幅提升测试结果准确性与稳定性 该方案已被列入国家标准草案 [4] - 与华为 大连东信微波 华秦科技 广州海格通信 威海广泰空港 杭州牧星科技等数十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提供从检验检测方案定制 产品制造到技术服务的全链条检测支持 [4] 产学研合作生态 - 与华中科技大学 内蒙古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建科研平台 通过联合攻关 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检测技术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加速前沿技术成果转化 [4]
券商二季度重仓股出炉 青睐基础化工、机械设备、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23:55
券商自营二季度重仓股行业分布 - 券商对基础化工、机械设备、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青睐有加 [1] - 二季度合计增持63只个股 [1] 券商重点增持个股 - 中核钛白、新里程、江中药业、云天化等均获得加仓 [1] - 川恒股份、佛燃能源、瑞达期货、浙江华业等同时获至少3家券商青睐 [1] 券商持仓规模前列个股 - 江苏银行以110.26亿元持仓市值位居首位 [1] - 中信建投以92.08亿元持仓市值位列第二 [1] - 永安期货以65.07亿元持仓市值位列第三 [1] - 牧原股份、藏格矿业、中国石化、光启技术等券商持仓市值也处于较高水平 [1]
光启技术现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592.0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57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29日发生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592.00万股 成交金额3.12亿元 成交价格均为52.71元 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3.00% [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1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1.27亿元 [2] - 三笔交易卖方营业部均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买方分别来自华福证券、招商证券和万联证券的不同营业部 [2]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54.34元 下跌1.50% 日换手率2.66% 成交额31.30亿元 [2]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10.56% 但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7.54亿元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8.27亿元 [2] - 融资余额最新报69.86亿元 近5日增加2.35亿元 增幅3.48% [2]
国防军工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9.19亿元,中国卫通等8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5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29日上涨0.37% [1] - 申万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综合行业(3.86%)和电力设备行业(3.12%) [1] - 跌幅居前行业为家用电器(-1.82%)和交通运输(-1.69%)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94.70亿元 [1]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31.31亿元(涨幅3.12%) 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入16.26亿元(涨幅2.42%) [1]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73.04亿元居首 电子行业净流出131.12亿元 通信、银行、机械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国防军工行业表现 - 国防军工行业上涨0.76% [1][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9.19亿元 [2] - 行业139只个股中76只上涨 3只涨停 62只下跌 [2] - 67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亿元 [2] 国防军工资金流入个股 - 中国卫通净流入9.16亿元(涨幅8.82% 换手率5.38%) [2] - 长城军工净流入3.01亿元(涨停 换手率15.52%) [2] - 北方导航净流入2.61亿元(涨幅5.79% 换手率9.31%) [2] - 华力创通净流入2.23亿元(涨幅7.18% 换手率27.15%) [2] - 航天电子净流入1.95亿元(涨幅3.17% 换手率6.33%) [2] 国防军工资金流出个股 - 光启技术净流出7.54亿元(跌幅1.50% 换手率2.66%) [4] - 景嘉微净流出2.72亿元(跌幅3.30% 换手率6.56%) [4] - 中国卫星净流出1.26亿元(涨幅1.90% 换手率11.46%) [4] - 星网宇达净流出1.25亿元(涨幅1.09% 换手率35.33%) [4] - 中航光电净流出1.21亿元(跌幅0.26% 换手率1.27%) [4]
光启技术(002625.SZ):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通过国家CNAS扩项资质认定
格隆汇APP· 2025-08-29 11:08
公司资质与能力提升 - 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于2025年8月28日通过国家CNAS扩项资质认定 [1] - 认可检测能力范围新增复合材料、环境试验、几何检测、电磁特性试验、无损检测、热学检测及涂料能力 [1] - 实验室同步获得CNAS认可的计量检测能力 涵盖力学和热学两大类检测对象共12项校准规程或规范 [1] 行业技术标准建设 - 超材料检测中心资质扩展体现行业对高标准检测体系的需求 [1] - 电磁特性试验与复合材料检测能力强化反映尖端材料领域的技术迭代趋势 [1] - 计量检测能力获国家级认可标志行业标准化进程加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