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林美(002340)
icon
搜索文档
15家锂电企业“扎堆”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01 01:38
港股成为锂电企业全球化战略跳板 - 港股凭借国际化资本渠道和宽松融资环境 正成为锂电企业突破内卷加速海外扩张的战略跳板[1] - 2024年开始锂电池产业链赴港上市掀起高潮 合计约15家企业冲击港股IPO[2] - 一大部分企业是"A+H"双上市 涵盖材料设备电池领域头部企业[2] 企业港股IPO动态及募资用途 - 欣旺达7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高盛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宁德时代5月20日登陆港交所 以1.3万亿市值缔造上半年全球最大IPO 募资90%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4] - 正力新能4月14日港交所上市募资10.05亿港元 用于产能扩张至50.5GWh及航空电池开发[5] - 亿纬锂能6月30日递交上市申请 募资用于匈牙利30GWh和马来西亚38GWh生产基地[6] - 海辰储能3月25日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三市占率11%[7] - 双登集团3月12日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2023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市占率10.4%[9] - 南都电源4月23日筹划H股上市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97亿元[10] - 中伟股份4月22日递交招股书 海外收入从2017年2.02亿元增长至2024年178.84亿元增长87.53倍[11] - 星源材质7月7日递表港交所 马来西亚工厂总投资50亿人民币年产能20亿平方米[12] - 天赐材料计划港股IPO 拟在摩洛哥投资20.3亿人民币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基地[13] - 格林美1月20日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2010-2024年上半年合计实现海外收入超400亿元[14][15] - 金晟新能源去年12月20日递交招股书 2023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15] - 盛新锂能去年8月23日公告拟发行H股 2024年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下降42.38%[15] - 先导智能2月25日递交H股上市申请 2024年锂电池智能装备全球市场份额22.4%[16] - 中鼎智能5月9日提交上市申请 中国新能源锂电池领域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排名第一[16] 海外布局与产能扩张 - 欣旺达投资108亿人民币在泰国建设电池生产设施 海外收入占比41.83%[9] - 中伟股份在印尼设三个生产基地摩洛哥一个生产基地 外币储备3.44亿美元[11] - 星源材质规划2027年全球隔膜总产能达160亿平方米/年[13] - 中鼎智能在匈牙利新加坡马来西亚设立附属公司 计划在亚太建立销售网络[17] - 双登集团海外收入占比19.77% 计划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9] 行业趋势与战略动因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产能过剩风险隐现 港股上市为业绩困境企业提供融资渠道[18] - 欧美市场需求广阔但贸易壁垒抬高 港股募集的美元港币资金可绕过外汇管制[18] - 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实现本土化运营 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18] - 2025仍是IPO冲刺窗口期 资本国际化成为头部企业拉开差距的新赛道[18]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股份回购方案 - 公司于2025年1月19日和2月13日分别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决议 批准使用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股份 回购资金总额介于1亿元至2亿元人民币之间 回购价格上限原为9.93元/股 后因权益分派调整为9.86元/股 [2] - 回购股份用途包括不低于50%比例用于注销减资 以及不高于50%比例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实施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后12个月内 [2] 回购进展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035.8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40% 成交总金额1.367亿元 最高成交价7.01元/股 最低成交价5.85元/股 [3] - 回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回购操作符合既定方案要求和监管规定 [3] 交易合规性说明 - 公司未在重大事项披露敏感期及监管规定的其他禁止期间进行股份回购 [5] - 集中竞价交易委托价格未触及当日涨幅限制 且未在开盘集合竞价 收盘集合竞价及无涨跌幅限制交易日进行回购委托 [6] - 回购时间 数量 价格及委托时段均符合深交所自律监管指引和公司回购方案要求 [4]
格林美: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0358500股
证券日报· 2025-07-31 13:45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0358500股 [2] -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40% [2] - 回购执行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 [2]
格林美:累计回购约2036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2:16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约203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4% [2] - 最高成交价7.01元/股 最低成交价5.85元/股 [2] - 回购成交总金额约1.37亿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占比77.6% [2] - 同期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占比22.4% [2]
格林美(002340.SZ):累计耗资1.37亿元回购0.40%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7-31 09:25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0,358,500股 [1] - 回购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40% [1] - 最高成交价为人民币7.01元/股 [1] - 最低成交价为人民币5.85元/股 [1] - 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3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
格林美(002340)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31 09:17
回购资金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1] - 成交总金额为1.3674359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2]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2] 回购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2035.85万股,占总股本0.40%[2] - 回购最高成交价7.01元/股,最低成交价5.85元/股[2] - 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过9.86元/股[1] 股份用途 - 注销减少注册资本股份不低于回购总量50%[1] - 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股份不高于回购总量50%[1] 实施期限 - 回购实施期限自2025年2月13日起12个月内[1] 后续计划 - 后续将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并履行披露义务[3]
格林美(002340)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08.5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6:36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格林美股价报收于6.71元,上涨0.3% [1] - 当日换手率1.58%,成交量80.42万手,成交金额5.3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08.50万元,占成交额5.04% [1] - 超大单净流出1530.72万元占成交额2.85%,大单净流出1177.78万元占成交额2.19% [1] - 中单净流出214.76万元占成交额0.4%,小单净流入2923.26万元占成交额5.44%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1] - 归属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0%,扣非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7.70% [1] - 流动比率0.883,速动比率0.599,资产负债率65.18%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深圳市,从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 - 注册资本512629.155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12629.1557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许开华 [1] 商业活动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2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4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37条,专利信息1207条,行政许可21个 [2]
30+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核心生产企业名录
起点锂电· 2025-07-29 10:01
富锂锰基锂电池正极材料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超高比容量、高电压特性、成本优势及与固态电池体系的良好兼容性,是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 [2] - 该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降低成本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 [2] -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富锂锰基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适配全固态电池,已导入丰田供应链)和低空经济等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将加速渗透 [2]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 中国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核心生产企业共34家 [2] - 主要企业包括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国轩高科、湖南裕能、格林美等 [3]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背景 -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逻辑性 [4] - 固态电池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劣势 [4] 行业动态 - 超380亿电池项目加速投产 [5] -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创新低 [5]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5]
供需两端催化提振原料价格!稀土ETF(516780)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新浪基金· 2025-07-29 05:15
稀土永磁概念市场表现 - A股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持续活跃 稀土ETF(516780)7月28日成交额达2.53亿元 连续7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2亿元 [1] - 稀土ETF(516780)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1.27亿元 规模连续13个交易日增长 截至7月28日规模达17.31亿元 创近四年新高 [1] - 7月28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678750元/吨 氧化镨均价537500元/吨 均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000元/吨 [1] 稀土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缅甸克钦地区宣布2025年底禁采稀土矿及美国6月稀土金属进口归零 引发市场对矿端供给收紧预期 氧化镨钕价格突破50万/吨 [2] - 稀土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显著改善 板块存在持续性投资机会 [2] - 需求改善叠加供应收紧预期 稀土产业价格有望受到支撑 [3] 稀土ETF及指数成分 - 稀土ETF(516780)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 涵盖稀土开采、加工、贸易和应用等业务 前五大成份股为北方稀土、中国稀土、中国铝业、格林美、领益智造 [2] -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ETF运营经验 旗下ETF规模超5200亿元 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2] 稀土资源战略价值 - 金属镨作为钕铁硼永磁材料核心原料 价格上涨反映全球新能源革命与地缘政治博弈下稀土资源战略价值升温 [1]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广东“大讲堂”支招企业高水平掘金东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6:41
东盟投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东盟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中小企业成为出海主力军 [1] - 东南亚凭借地理位置、劳动力供给、市场潜力和经贸政策成为企业出海首选 [3] - 企业出海面临语言、文化习俗、法律政策体系差异等挑战 [3] 企业出海策略 -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企业需保持战略定力,与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结合 [3] - 海外投资难点在于"走出去之后如何运营成功",而非"走出去"本身 [3] - 企业需围绕"人才本土化"与"文化双向融合"破解运营难题 [4] 人才本土化实践 - 胜宏科技投资1.2亿美金在越南落地项目,预计产值突破千亿元人民币,通过联合学校和企业提前培养产业工人 [4] - 格林美在印尼布局人才基建,联合中南大学培养硕士研究生,覆盖冶金、轨道交通、国际贸易等专业 [5] - 兆驰股份计划由越南籍员工主导当地工厂管理,实现深度本土化 [5] 高水平出海路径 - "高水平走出去"包括产业链跨国对接、品牌与商业模式输出、创新资源双向互补 [6] - 企业需从"产品出海"向"生态出海"升级,关键在于本地供应链适配 [6] - 兆驰探索三类路径:依托头部企业生态、挖掘本地供应链潜力、抱团出海形成配套集群 [6] 服务支撑与赛道选择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提供覆盖投资"前中后"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7] - 企业出海可聚焦新能源与数字经济两条核心赛道,新能源领域锚定电池材料与储能标准,数字经济领域深耕下沉电商市场 [8] - 建议布局物流网络、支付系统等电商基础设施,抢占企业服务赛道先发优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