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

搜索文档
印尼主权财富基金:将与中国格林美、韩国Ecopro以及镍矿商淡水河谷和美都镍业共同投资开发镍加工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8-26 13:53
项目合作 - 印尼主权财富基金与中国格林美、韩国Ecopro、镍矿商淡水河谷及美都镍业共同投资开发镍加工项目 [1] 参与企业 - 合作方包括中国电池材料企业格林美和韩国电池正极材料企业Ecopro [1] - 合作方包括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和印尼本土镍矿企业美都镍业 [1] 行业领域 - 项目聚焦镍资源加工领域 涉及电池材料产业链上游环节 [1]
动力电池“退役潮”前夜 格林美拟赴港上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8-26 11:56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格林美正式启动H股上市筹划工作 计划开启"A+H"双融资模式[2] - 赴港上市主要目的是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融资能力[2] - 公司2020年-2024年营收从124.7亿元增长至332亿元 但净利润波动较大[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2亿元 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10.20亿元 同比增长9.19%[4] - 三元材料业务收入257.62亿元 同比增长10.24% 占总营收77.6%[4] - 电池回收业务收入74.37亿元 同比增长3.87% 占总营收22.4%[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4.96亿元 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 同比增长12.1%[6] 电池回收业务 - 年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达数十万吨 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2] - 年回收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20%以上 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2] - 计划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到50万吨以上 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4] - 已与宁德时代 广汽集团 亿纬锂能 奔驰等多家电池厂商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5]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65.4万吨 预计2030年将达到424.6万吨[4] - 政策层面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港交所降低H股最低发行门槛[3] - 国家发布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加强动态监管[6] - 欧盟电池法规第八章已于8月18日正式实施 对回收行业提出更高标准[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乱象丛生 鱼龙混杂[5] - 格林美作为规模最大的正规军企业 成为电池企业和车企合作的首选[5] - 行业主要挑战在于拓展回收渠道 提升回收拆解及再利用技术 并高度重视安全问题[5] 产业链上市热潮 - 除格林美外 宁德时代 欣旺达 海辰储能等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均披露赴港上市计划[6] - 赴港上市热潮是产业资本战略和全球能源变革需求共振的结果[6] - 既反映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的长期看好 又体现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主动出击[6]
动力电池“退役潮”前夜 格林美拟赴港上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05:04
公司战略与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启动"A+H"双融资模式 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2] - 赴港上市旨在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助力可持续发展及管理 [2] - 公司此前已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2022年在瑞士交易所发行GDR [2]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核心业务聚焦电池材料与电池回收两大板块 年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达数十万吨 [2] - 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年回收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20%以上 [2] - 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2024年电池回收业务营收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占总营收22.4%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9.19%) [3] - 三元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257.62亿元(同比增长10.24%)占总营收77.6%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 [7]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政策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3] - 国家发布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重点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并加强动态监管 [6] - 欧盟电池法规第八章已于8月18日正式实施 对电池回收行业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 [6] 行业前景与公司规划 - 预计2027-2030年将迎来动力电池报废第一个高峰期 公司计划2030年回收规模达50万吨以上且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 [4] - 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65.4万吨 预计2030年将达到424.6万吨 [4] - 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正掀起赴港上市热潮 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多家企业 [6] 合作网络与竞争格局 - 公司已与宁德时代、广汽集团、亿纬锂能、奔驰等多家电池厂商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5] - 行业存在乱象丛生、鱼龙混杂现象 公司作为规模最大的正规军企业成为产业链合作首选 [5] - 企业端主要挑战在于拓展回收渠道、提升回收拆解及再利用技术并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5]
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车ETF(515700)盘中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18
智能驾驶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82.6% [1] - 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1] - 技术跃进式提升叠加硬件软件成本下降推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搭载率提升 [1] 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1]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 [1] 行业ETF产品 - 新能车ETF(515700)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1] - 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012698)、C(012699)、E(024504) [2] - 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保持高增长 [1]
格林美 筹划H股上市!公司回应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11:19
H股上市计划 - 公司筹划H股上市以打开境外融资渠道并促进海外业务发展 预计对A股影响有限 [2] - 具体计划包括布局海外营销中心 创新平台及关键零件产业建设 细节以后续公告为准 [2] - 已聘请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H股发行上市的审计机构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2亿元 同比增长8.7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增长9.19%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55亿元 同比增长41.14%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4.96亿元 同比增长13.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亿元 同比增长12.1% [3] 电池技术展望 - 三元电池与磷酸(锰)铁锂电池将在市场平衡共存 各自占据优势领域 [4] - 三元电池具有高容量 长里程及资源全循环特点 在欧美及东南亚新兴市场占主导地位 [4] - 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元动力电池与磷酸(锰)铁锂电池比例将趋于平衡 [4] - 公司看好三元电池在全球中高端车型的主流配置趋势 以及其在低空经济 固态电池等场景的独特优势 [4]
格林美,筹划H股上市!公司回应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11:04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筹划H股上市以打开境外融资渠道并促进海外业务发展 预计对A股影响不大 [1] - 公司计划布局海外营销中心 创新平台及关键零件产业建设 具体以后续公告为准 [1] - 公司已聘请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为H股发行上市审计机构 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2亿元 同比增长8.75%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增长9.1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55亿元 同比增长41.14%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4.96亿元 同比增长13.67% 归母净利润5.11亿元 同比增长12.1% [2] 电池技术发展前景 - 三元电池与磷酸(锰)铁锂电池将在市场平衡共存 各自占据优势领域 [3] - 三元电池具有高容量 长里程和资源全循环优势 欧美及东南亚市场以三元电池为主导 中国市场以磷酸(锰)铁锂为主导 [3] - 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元动力电池与磷酸(锰)铁锂电池比例将趋于平衡 公司看好三元电池在全球中高端车型的主流配置趋势及在低空经济 固态电池等场景的独特优势 [3]
又一家!靠收废锂电年入超330亿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16
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董事会于8月21日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议案 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本次发行将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期限)选择适当时机完成 并已聘请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 [1][5] - 公司曾于今年1月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目前已在中国深交所和瑞士交易所上市 [5] 业务模式与全球布局 - 公司采用"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模式 回收处理20余种关键矿产资源及典型废弃物 [5] - 在全球8省市及南非、韩国、印尼等地建设16个工厂 年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报废汽车占6%以上 镍资源占原镍开采量20%以上 [6] - 供应链合作伙伴包括SAMSUNG SDI、CATL、BYD、青山等全球知名企业 [6] 2024年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332亿元(人民币 下同)同比增长8.75% 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增长9.19% 扣非净利润12.91亿元大幅增长636.24% [7][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55亿元增长41.14% 综合毛利率提升3.05个百分点至15.29% [10] - 分行业收入: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257.62亿元(占比77.59% 增长10.24%)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74.37亿元(占比22.41% 增长3.87%) [11] 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 三元前驱体收入160.75亿元(占比48.42%)同比下降8.57% 四氧化三钴收入20.32亿元(占比6.12%)增长24.82% [11] - 镍资源(MHP、镍板)收入58.48亿元(占比17.61%)大幅增长143.47% 钴回收业务收入20.55亿元(占比6.19%)增长26.23% [11] - 钨资源回收收入16.57亿元(占比4.99%)增长63.52% 电子废弃物回收收入5.06亿元(占比1.52%)下降50.73% [1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动力电池拆解良率超92%(行业平均80%) 除胶率100% 并完成PTC技术系统化升级 [8] - 磷酸铁锂电池再生技术实现锂回收率≥95% 铁磷回收率≥90% 三元电池黑粉处理中镍钴锰回收率>99% 锂回收率≥95% [8] - 公司提出3"芯"超级创新计划 聚焦稀缺资源、新能源材料及新赛道创新 以应对全球行业竞争 [12] 市场与区域分布 - 境内收入253.52亿元(占比76.36%)增长18.06% 境外收入78.48亿元(占比23.64%)下降13.33% [11] - 所有收入均通过自营模式实现 总额331.99亿元 [11]
周观点:建材中的“抱团”与“切换”-2025082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5 07: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针对细分领域和个股给出积极看法[2][6][7] 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存在"抱团"科技产业链(如电子布)和"切换"至传统基建复苏两条主线[2] - 电子布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 低介电产品(Q布)量产预期提前 头部企业产能扩张明确[3][4][7] - 西部基建(新疆西藏)主题升温 雅下水电开工和新藏铁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提升需求置信度[11][12][31]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 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 Q3起营收同比企稳改善预期增强[13][14][24] - 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限制超产)和治理改善是关键 旺季提价但需关注政策执行力度[15][29][30] - 光伏玻璃库存下降价格稳中偏强 行业平均现金亏损推动冷修加速[48] - 玻纤粗纱产销分化 电子布保持景气 高端低介电产品紧缺[51][52] 细分领域总结 电子布与AI产业链 - 中材科技H1特种布销量895万米 Q2近600万米环比提速[3] - Q布量产预期提前 年底核心企业产能有望提升至20万米/月[3] - 低介电布迭代路径明确 M9级别交换机采用Q布带动需求[3][52] - 中国巨石D/E系列薄布价格强势 旺季可能提价[7] 西部基建主题 - 新疆西藏水泥格局优 价格全国最高 中央工程聚集[11][31] - 中吉乌铁路、川藏铁路、新藏铁路等确定性项目催化需求[12][32] - 青松建化、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等地域标的受益[12][32] 消费建材 - 防水行业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同步提价 盈利底部确认[24] - 三棵树中报降费改善盈利逻辑兑现[24] - 兔宝宝2025年预期净利7.5亿 PE12倍 现金流和分红领先[25] - 北新建材2025年预期净利45亿 PE11倍 防水和涂料业务进取[26] 水泥行业 - 全国水泥价格周环比上涨0.7% 长三角提价10-30元/吨[32][58] - 海螺水泥Q1销量5873万吨同比+5.06% 吨毛利65元/吨同比+12元[38] - 华新水泥H1扣非净利10.61-10.95亿同比+56%-61% Q2汇兑转正[38] - 天山股份Q2扣非净利3.5-6.5亿同比扭亏[39] 玻璃行业 - 浮法玻璃均价1205.78元/吨周环比下跌29.88元 库存5636万重量箱[40][64] - 环保标准提升可能加速冷修 行业现金亏损加剧[41][42] - 信义玻璃H1收入98.21亿同比-9.7% 净利10.13亿同比-59.6% 汽车玻璃毛利率54.5%[43] 光伏玻璃 - 2.0mm镀膜面板价格1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5元 库存天数24.02天环比降5.15%[48] - 行业现金亏损推动冷修 海外价格高于国内3元/平[48] 玻纤与碳纤维 - 粗纱价格3100-3700元/吨维稳 电子纱G75报价8300-9200元/吨[66] - 碳纤维风电需求环比修复 原丝价格维稳[56] 个股逻辑 - 再升科技收购迈科隆打通VIP板全产业链 预计26年渗透率40% 增量盈利1.08亿[17][18] - 濮耐股份活性氧化镁获格林美50万吨采购协议 25年末产能达17万吨[20] - 悍高集团定位性价比优势 渠道让利推动高周转 2025-2026预期净利6.5亿/7.5亿[22][23]
格林美:筹划H股上市助力海外业务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25 06:44
公司战略规划 - 筹划H股上市以打开境外融资渠道 [1] - 上市目的为促进公司后续海外业务发展 [1] - 计划布局海外营销中心和创新平台 [1] - 后续可能布局关键零件产业建设 [1]
格林美(002340),宣布赴香港IPO,冲刺A+H | A股公司香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5 06:1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1] - 公司聘请致同香港作为本次H股发行上市的审计机构[1] - 公司此前已于2010年1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7月28日在瑞士交易所发行GDR[2]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归属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与新能源行业形成城市矿山开采加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双轨驱动业务模式[1] - 在城市矿山开采领域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与镍钴锂钨战略资源再制造镍钴锂钨金银铂钯稀缺资源超细钴镍钨粉末材料与改性塑料[1] -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制造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1] 市值与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5日公司总市值约35460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股票区间涨幅自2010年1月22日至2025年8月22日达43465%[4]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692元较前日上涨147%[3] 财务与交易指标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22日成交额1005亿元成交量14542万手换手率286%[3][5] - 公司市盈率TTM为3297动态市盈率为1734静态市盈率为3475[3][5] - 公司总股本5124亿股流通股5084亿股每股收益021元每股净资产396元[5] 市场数据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22日开盘价685元最高价696元最低价685元振幅161%[5] - 公司52周最高价776元52周最低价538元[5] - 公司股息TTM为007元股息率TTM为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