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雨虹(002271)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基建节奏再催化,北京地产政策优化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建材行业给出"增持"评级 [1] - 细分行业水泥制造、玻璃制造、玻纤制造及装修建材均获正面评价 [1][9] 核心观点 - 新疆西藏基建工程开工节奏加快,新藏铁路公司成立形成催化 [3][5] - 北京五环外限购政策放松推动消费建材进入基本面右侧修复区间 [3][6] - 水泥行业自律限产超预期(河南等地),全年单位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5] - 消费建材价格竞争缓和,24Q3低基数效应将推动25H2营收与盈利同步修复 [6] - 玻璃加工龙头凭借高壁垒和股息优势持续价值回归,玻纤高端产品需求结构性改善 [7] 市场表现 - 上周(0804-0808)建材板块上涨1.19%,细分领域水泥制造(+2.20%)领涨 [9] - 年初至今玻纤制造涨幅最大,装修建材PE(TTM)达33倍高于行业均值 [9][17] - 天山股份周涨幅10.90%居首,韩建河山周跌幅13.27%垫底 [14] 水泥行业动态 - 全国水泥均价339.7元/吨持平,河南涨20元/吨而内蒙古降20元/吨 [3][25] - 企业平均出货率44%,长三角等地磋商错峰生产10-15天 [3][21] - 煤炭成本升至687元/吨(环比+16元/吨),库容比67.38%(环比+1.19%) [31][37] - 西部地区基建刚需性强,推荐海螺水泥(PE 12.37x)、华新水泥(PE 11.07x)等 [5][8] 玻璃行业动态 - 浮法玻璃均价1274.90元/吨(环比-1.57%),库存增至5490万重量箱(环比+6.03%) [42][59] - 福莱特600T/D产线点火复产,行业日熔量达158355吨(环比+600吨) [42][59] - 推荐福耀玻璃(全球份额提升)、信义玻璃(股息率8.88%)及旗滨集团 [43][8] 玻纤行业动态 - 粗纱价格弱稳(3150-3700元/吨),电子纱G75提涨至8800-9200元/吨 [63][67] - 高端风电及汽车轻量化需求支撑,推荐中国巨石(PE 14.82x)、中材科技(PE 32.54x) [63][8] - 电子布价格维持3.8-4.4元/米,特种纤维电子布景气度持续 [63][67] 重点公司推荐 - 消费建材:东方雨虹(PE 14.94x)、北新建材(PE 9.72x)、伟星新材(PE 16.30x) [6][8] - 水泥龙头:海螺水泥(市值1284亿)、华润建材科技(PE 10.61x) [5][8] - 玻璃/玻纤:中国巨石(粗纱龙头)、福耀玻璃(全球扩产) [7][8]
QFII最新重仓股曝光!买了这些股票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8:38
QFII持仓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12日,26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64家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合计持股3.65亿股,市值63.99亿元(按上半年末收盘价计算)[2] - QFII在二季度新进28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增持18只个股[1] - 持仓市值前三个股:九号公司-WD(11.69亿元)、东方雨虹(10.17亿元)、海大集团(5.03亿元)[2] 个股持仓详情 重仓股 - QFII十大重仓股中,九号公司-WD持股市值最高(11.69亿元),其次为东方雨虹(10.17亿元)、海大集团(5.03亿元),宏发股份(4.93亿元)和卫星化学(4.08亿元)紧随其后[3] - 新进个股中,中宠股份(002891)和株冶集团(600961)QFII持仓市值均超1亿元[3] 增持股 - QFII二季度增持前三股:九号公司-WD(加仓968.55万股)、宏发股份(加仓537.3万股)、集泰股份(加仓438.09万股)[4][6] - 持股数量前十股中,东方雨虹(9473.55万股)、金浦钛业(3221.9万股)、卫星化学(2353.39万股)位列前三[12] 行业持仓分布 - QFII持仓市值前三行业:汽车(13.08亿元)、建筑材料(11.18亿元)、电力设备(10.70亿元)[7][8] - 其他重点持仓行业包括农林牧渔(7.91亿元)、医药生物(6.98亿元)、基础化工(6.64亿元)[8] QFII机构持仓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仓市值最高(19.18亿元),其次为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中国A股(8.33亿元)、巴克莱银行(5.25亿元)[9][11] - 摩根士丹利国际(16只个股)、瑞士联合银行集团(22只个股)为持股数量较多的机构[11]
QFII最新重仓股曝光(附名单)
中证网· 2025-08-13 06:28
QFII持仓情况 - 截至8月12日,26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64家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合计持股数量3.65亿股,持股市值63.99亿元[1] - QFII持仓市值前三公司:九号公司11.69亿元、东方雨虹10.17亿元、海大集团5.03亿元[1] - QFII对宏发股份、卫星化学持仓市值均超4亿元,分别为4.93亿元、4.08亿元[1] QFII十大重仓股 - 九号公司-WD持仓1974.93万股,市值11.69亿元[1] - 东方雨虹持仓9473.55万股,市值10.17亿元[1] - 海大集团持仓857.68万股,市值5.03亿元[1] - 南微医学持仓570.93万股,市值3.86亿元[1] - 中宠股份持仓385.82万股,市值2.39亿元[1] QFII行业持仓分布 - QFII持仓市值前三行业:汽车13.08亿元、建筑材料11.18亿元、电力设备10.70亿元[1][3] - 农林牧渔行业持仓市值7.91亿元,医药生物行业持仓市值6.98亿元[3] - 基础化工行业持仓7181.81万股,市值6.64亿元[3] - 有色金属行业持仓1994.24万股,市值1.79亿元[3]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6950万元 东方雨虹收警示函
中国经营报· 2025-08-13 06:04
核心事件 - 东方雨虹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收到北京证监局和深交所监管警示函 [1][2][3]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卫国通过销售人员借款和财务人员转账形式占用资金6950万元 其中2023年发生额2000万元 2024年发生额4950万元 相关款项已于2024年5月全部归还 [1][2] - 公司未及时披露资金占用事项 但在2024年年报中进行了补充说明 [2] 资金占用详情 - 资金占用发生在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期间 总金额6950万元 [1][2] - 占用形式包括销售人员借款和财务人员转账 [1][2] - 公司解释为审批过程未准确判断收款人性质导致 [2] - 公司回应称占用资金已全部归还 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1][2] 财务核算问题 - 部分光伏组件销售业务采用总额法核算营业收入不准确 [3] - 部分工程项目收入确认时点不准确 居间费核算不准确 [3] - 部分抵账资产债务重组核算不准确且信息披露不规范 [3] - 使用预付款不当冲减应收账款 个别其他应收款账龄划分错误 [3] 监管措施 - 北京证监局对公司及董事长李卫国、总经理张志萍、董事会秘书张蓓、财务总监徐玮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 - 深交所同日下发监管函 要求公司吸取教训并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定 [3] - 相关监管措施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2] 公司整改措施 - 公司表示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 强化财务核算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 [4] - 计划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4] - 加强对董监高及关联方关于资金占用事项的培训 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4] - 承诺规范资金管理及其他存在缺陷的内控环节 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4]
东方雨虹拟收购智利建材零售商100%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收购交易概述 - 东方雨虹全资子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约1.23亿美元收购智利Construmart S.A. 100%股权 [1] - 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1]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标的公司情况 - Construmart成立于1986年12月 在智利拥有约31家建材超市 [1] - 主要销售建筑辅材 建筑结构材料 木材 地板 卫浴及厨房产品 [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资产总额1525.97亿智利比索(约11.31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1至5月实现营业收入1235.15亿智利比索(约9.16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33.89亿智利比索(约0.25亿元人民币) [1] 战略目的与协同效应 - 拓展海外市场 搭建国际化建筑建材零售渠道 实现国际化战略布局 [1][2] - Construmart为智利建材零售头部企业 拥有强大品牌力 销售力 渠道力和仓储配送服务能力 [2] - 在售产品与公司主销品类重叠 在品牌 研发 供应链 成本管控等方面有较强协同效应 [2] - 零售优先战略实施使零售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民用建材C端零售渠道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 市场拓展计划 - 利用Construmart当地渠道力拓展智利乃至拉美市场 完善海外业务布局 [3] - 对标全球一流建材超市企业 整合中国制造端供应链优势及零售端专业工人运营能力 [3] -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和物流配送建设提升标的公司市场竞争力 [3] - 项目运营经验将反向赋能国内零售业务 [3] 交易进展与海外业务 - 交易需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及中国境内相关部门备案审批程序 [3] -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马来西亚工厂已于当季建成 [3]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8.79亿元 预计2025年将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3]
东方雨虹向实控人李卫国提供资金6950万元,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金融界· 2025-08-13 04:53
公司违规及整改措施 - 东方雨虹在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期间通过销售人员借款、财务人员转账等形式向实际控制人李卫国提供资金6950万元,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未及时披露 [1] - 公司同时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北京证监局对公司及董事长李卫国、总经理张志萍等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1] - 深交所对公司下发监管函及通报批评处分,公司公告称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规范资金管理等内控缺陷环节 [1] 行业监管动态 -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因资金占用、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收到监管罚单,监管部门正在完善制度规则 [1] - 监管部门加强对资金占用、公司治理的监管,构建惩防并举的监管体系,推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1]
东方雨虹连收3份监管措施 李卫国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等
中国经济网· 2025-08-13 03:33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 公司通过销售人员借款和财务转账形式向实际控制人李卫国提供资金6950万元 其中2023年发生2000万元 2024年发生4950万元 [1][13][17] - 资金占用时间为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 日最高占用余额达6950万元 [3][13][17] - 截至2024年5月所有占用资金已全部归还 但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事项 [1][3][13] 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 - 光伏组件销售业务采用总额法核算导致营业收入不准确 [2][5][14] - 工程项目收入确认时点存在错误 部分居间费核算不准确 [2][5][14] - 抵账资产债务重组核算不准确 预付款不当冲减应收账款 [2][5][14] - 存在其他应收款账龄划分错误及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 [2][5][14]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3][12][15] -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3][16][19] - 违规行为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3][15][19] 违规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 - 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 [2][6][7] - 违反《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第三条和第五条的规定 [2][14] - 违反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1条及第4.1.1条等多条规定 [3][5][9] 相关人员责任认定 - 实际控制人李卫国滥用控制地位占用资金 违反诚实守信义务 [4][18] - 董事长李卫国、总裁张志萍、财务总监徐玮及董事会秘书张蓓均未勤勉尽责 [2][4][14] - 相关高管人员对财务核算及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2][4][7]
资金占用未及时披露、财务核算不规范东方雨虹敲响内控警钟
新浪财经· 2025-08-12 21:12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实控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财务核算不规范事项,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和深交所监管函 [1] - 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期间,公司通过销售人员借款、财务人员转账等形式向实际控制人李卫国提供资金6950万元,其中2023年全年发生额2950万元 [2] - 财务核算不规范表现为:光伏组件销售业务采用总额法核算营业收入不准确、部分工程项目收入确认时点不准确、部分工程项目居间费核算不准确、部分抵账资产债务重组核算不准确 [2] 公司回应与整改措施 - 公司承认内控存在缺陷和不完善,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内控 [1] - 公司高度重视警示函,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整改,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强化财务核算质量 [2] - 公司计划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规范资金管理等存在缺陷的环节,强化执行力度 [2]
实控人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 东方雨虹被通报批评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3:14
监管处罚 - 公司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6950万元及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 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并被记入诚信档案 [1][2] - 关联方资金占用发生在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 其中2023年2000万元 2024年4950万元 款项已于2024年5月全部归还但未及时披露 [2] - 财务核算问题包括光伏组件销售业务收入核算不准确 工程项目收入确认时点错误 居间费核算错误 债务重组核算错误及预付款冲减应收账款不当 [2] - 深交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董事长李卫国 时任总裁张志萍 财务总监徐玮 董事会秘书张蓓作出通报批评处分并记入诚信档案 [3] 公司治理缺陷 - 资金占用行为反映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 需加强独立董事独立性和监事会监督职能 确保审计机构有效履职 [5] - 董事长李卫国 总经理张志萍 董事会秘书张蓓 财务总监徐玮因未勤勉尽责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被采取监管措施 [2][3] 财务状况与股东质押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0.56亿元同比下降14.52%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5.24% [4] - 公司修改分红方案为22.09亿元 原方案为44.19亿元 引发市场对超额分红与控股股东质押风险关联性质疑 [4] - 实控人李卫国及一致行动人李兴国合计持股22.68% 累计质押3.9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6.43% 占其所持股份72.43% [4] 市场影响 - 被记入诚信档案将损害公司及董监高资本市场信用记录 影响实控人融资审查和公司再融资能力 [3] - 实控人资金占用叠加高比例股票质押可能带来公司流动性承压风险 需关注现金流对经营与偿债能力的保障 [4]
高管降薪、离职频现,家居企业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31
核心观点 - 家居行业高管薪酬普遍下调 反映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1] - 行业高管人事变动频繁 近1个月内10余家上市企业出现高管辞职或变动 [3] - 企业需从战略规划和人才管理等多维度发力 构建良性内部管理架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13] 高管薪酬变化 - 金牌家居总裁潘孝贞2024年薪酬61.6万元 较2023年82.26万元明显下降 [1] - 东方雨虹董事长李卫国薪酬从85万元降至46万元 同比下降45.9% 公司其他高管薪酬也同步下调 [1] - 三雄极光总经理林岩在第六届任期内主动放弃108万元年薪 仅保留社保与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1] 人事变动情况 - 2025年年中上市建材、家居、卖场企业高管变动频繁 近1个月超10家上市企业出现高管辞职或变动 [3] - 8月8日广田集团董事、财务总监郑志远因工作调动辞职 控股股东推荐李辉接任财务总监 [4] - 8月4日皇朝家居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谢锦鹏因健康原因辞任 其为公司1997年创办者 [9] - 8月1日海鸥住工副总经理胡尔加因个人原因辞职 结束近十年职业生涯 [10] - 7月31日伟星新材62岁副总经理洪义华到龄退休 结束18年职业生涯 [10] - 7月30日海信家电董事、总裁胡剑涌及董事朱聃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11] - 7月28日江山欧派董事长吴水根亲自接任总经理 填补创始人王忠辞职空缺 [12] - 7月19日红星美凯龙执行董事、总经理车建兴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 非执行董事李建宏同步辞职 [12] - 7月12日美克家居副总经理顾少军因个人原因辞职 公司同时聘任谭鲁刚、许海、张莉为副总经理 [12] - 江山欧派副总经理陆建辉因个人原因辞职 其原定任期至2026年8月23日 7月17日该公司副总经理刘佶南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7] 人才管理战略 - 东方雨虹强调人力资源是公司发展第一要素资源 注重在长期主义价值修行中锤炼人才培养这一"刚骨" [12] - 欧派家居注重"增肌肉型人才" 需要精准契合大家居业务升级需求 具备数字化、AIGC、全链路服务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