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002202)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金风科技接受汇丰银行等4家机构调研,风电业务数据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00
国内风电招标增长 大型化趋势明显 - 2025年1-6月国内市场风电招标总量达71.93GW 同比增长8.8% [2] - 陆上招标量66.95GW 海上招标量4.99GW 北方区域招标容量占比77.2% [2] - 6MW及以上大型化机型招标量占比维持较高水平 [2]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 业务覆盖全球6大洲47个国家 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累计装机10,025.53MW [3] - 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装机量均超2GW 北美洲、非洲、大洋洲也达到一定规模 [3] 风电服务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 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近45.95GW 同比增长37.0% [4] - 实现风电服务收入289,620.71万元 其中后服务收入175,470.72万元 同比增长9.56% [4] - 通过智慧运营平台提升运维人效平均25%以上 升级金风天机交易云平台和数智中心 [4] 低碳产品布局逐步深化 - 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风机产品全生命周期 已开展12款风机生命周期评估 [5] - 提高产品EPD认证覆盖率 分析环境影响因素 挖掘降低碳排放潜力 [5]
金风科技(002202) - 2025年9月12日 2025年中期业绩路演活动
2025-09-12 09:25
市场招标与行业趋势 - 2025年1-6月国内风电招标总量71.93GW,同比增长8.8% [3] - 陆上招标量66.95GW,海上招标量4.99GW [3] - 北方区域招标容量占比77.2%,南方区域占比22.8% [3] - 6MW及以上大型机型招标占比保持高水平 [3] 国际业务拓展 - 业务覆盖全球6大洲47个国家 [3] - 国际累计装机10,025.53MW [3] - 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装机均超2GW,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均超1GW [3] - 海外在手外部订单7,359.82MW [3] 混塔业务进展 - 国内混塔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0% [4] - 国内混塔交付量同比增长59% [4] - 获取国际混塔项目3GW订单 [4] - 实现高强度混凝土自主制备技术突破 [4] 风电服务业务 - 国内外后服务在运项目容量45.95GW,同比增长37.0% [4] - 风电服务总收入289,620.71万元 [4] - 后服务收入175,470.72万元,同比增长9.56% [4] - 运维人效平均提升25%以上 [4] 低碳环保布局 - 已完成12款风机生命周期评估 [4] - 提升产品EPD认证覆盖率 [4] - 全生命周期分析环境影响因素 [4] - 持续降低产品碳足迹 [4]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8、29-2025、9、11):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0912
东莞证券· 2025-09-12 07:51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 [2] 核心观点 - 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5][36][39] - 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建议关注受益于新型储能发展、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5][39][40]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9月11日,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1.64%,跑赢沪深300指数9.7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名 [5][12]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8.26%,跑赢沪深300指数7.12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名 [5][12] - 年初至今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28.39%,跑赢沪深300指数12.81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7名 [5][12] - 子板块近两周表现:电池板块上涨19.50%,光伏设备板块上涨13.34%,电机板块上涨7.68%,电网设备板块上涨2.27%,风电设备板块上涨0.35%,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下跌3.15% [5][16] - 个股表现: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和天际股份涨幅排名前三,分别达103.21%、86.48%和76.24%;中环海陆、电气风电和欧陆通跌幅较大,分别跌40.66%、27.35%和19.14% [5][20][21] 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及行业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11日,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31.61倍,子板块估值分别为电机Ⅱ61.67倍、其他电源设备Ⅱ52.97倍、光伏设备25.19倍、风电设备35.50倍、电池32.44倍、电网设备26.69倍 [5][25]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环比上涨4.17%至5.00万元/吨,N型182硅片均价环比上涨4.00%至1.300元/片,182TOPCon电池片均价环比上涨3.33%至0.310元/W,组件价格总体持平 [31][33] 产业新闻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提高装备供给质量和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36] -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征求意见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国家发改委发布输配电价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型储能成本不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 [39] - 三峡阳江16MW海上漂浮式风机基础交付,金风科技、西电新能等公司发布相关业务进展公告 [3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国电南瑞(特高压柔直换流阀、虚拟电厂解决方案)、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氢能技术)、东方电缆(海陆缆系统)、金风科技(风电整机解决方案)、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技术) [41]
浙江、北京发布136号文承接方案,7月风电并网同环比回落
长城证券· 2025-09-12 07:21
行业投资评级 - 风电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4] 核心观点 - 国内风电开工建设加速,2025年上半年海上风电并网同比高增,招投标制度改革有望带动风机价格持续回暖[4][7] - 大型化趋势和新技术应用打开整机发展空间,产业链零部件企业受益于海风建设提速和海外市场拓展需求提振[4][7] - 大兆瓦新产品推出持续助力主机环节降本,盈利能力有望边际向好[7] 行业动态 - 浙江省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0.4153元/千瓦时,增量项目通过全省集中竞价确定[2][12] - 北京市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方案,存量项目机制电价按煤电基准价0.3598元/千瓦时执行[12] - 全球最大单作用液压打桩锤YC-280完成首次沉桩,打击能量达5000千焦,为深远海风电项目提供支撑[12] 市场表现 - 本周电力设备板块上涨7.3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15][17] - 风电设备板块上涨3.28%,在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0,跑赢沪深300指数4.09个百分点[15][18] - 风电设备指数TTM市盈率为35.86倍,MRQ市净率为1.98倍,市盈率区间32.86-35.86倍,市净率区间1.85-1.98倍[3][15] - 个股表现:金风科技(+18.46%)、运达股份(+18.22%)、大金重工(+14.47%)领涨;电气风电(-11.38%)、中材科技(-9.71%)领跌[2][21][22] 装机数据 - 2025年1-7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53.67GW,同比增长79.50%[2][27]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574.87GW,同比增长22.10%[27][28] - 2025年上半年陆上风电新增装机48.90GW(+95.52%),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49GW(+200.00%)[3][27] - 陆上风电累计装机528GW(+22.89%),海上风电累计装机44.20GW(+15.80%)[3][27] - 2025年1-7月风电发电量629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0.73%[2][27] 原材料价格 - 本周现货铜价80100元/吨(+0.78%),现货环氧树脂14066.67元/吨(+2.93%)[2][36] - 本周中厚板3446元/吨(-0.72%),螺纹钢3138元/吨(-1.91%),铸造生铁3030元/吨(-0.66%),现货铝20630元/吨(-0.53%)[36] 招投标情况 - 本周风电机组招标697.25MW(8个陆上项目+1个海上项目)[3][47] - 本周风电采购开标380MW(5个陆上项目),陆上项目中标均价2106.46元/kW[3][47][52] - 2023年以来海上风机中标价格呈下降趋势,均价为3266.17元/kW[3][47] 重点推荐公司 - 主机环节:金风科技(002202.SZ)、运达股份(300772.SZ)[1][7] - 塔筒管桩:大金重工(002487.SZ)、泰胜风能(300129.SZ)[1][7] - 铸锻件:金雷股份(300443.SZ)、日月股份(603218.SH)[1][7] - 海缆:东方电缆(603606.SH)[1][7] - 其他零部件:金盘科技(688676.SH)、中际联合(605305.SH)、麦加芯彩(603062.SH)[1][7] 宏观经济背景 - 2025年上半年GDP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23][26] - 2025年1-7月全社会用电量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23]
500亿市值风电巨头,豪掷189亿元重押新石油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4:24
金风科技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 - 金风科技拟投资189.2亿元在巴彦淖尔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规划3吉瓦风电 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 [2][4] - 公司此前已投资136.65亿元建设兴安盟项目 规划2吉瓦风电 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 采用全球首套高压生物质气化炉和动态掺氢补碳技术 碳转化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个百分点 [5] - 金风科技与航运巨头马士基签订绿色甲醇长期供货协议 兴安盟项目为供应源 [7] 公司经营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37亿元 同比增长41.26%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 同比增长7.26% [6] - 风机制造销售业务占比超76% 风电场开发服务贡献20%收入 [6] - 截至2025年6月外部在手订单51.81吉瓦 同比增长45.58% [6] - 当前市值508亿元 股价12.53元/股 [8] 行业项目发展规模 - 全国签约备案绿色氢氨醇项目超800个 仅绿醇项目规划年产能近6000万吨 [2] - 2024年以来完成至少13个百亿级投资规模的绿色氢氨醇新项目签约或备案 [11] - 内蒙古在建及待建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达8个 新能源装机411万千瓦 总投资343亿元 [11]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鼓励低碳氢替代高碳氢 探索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建设 [10] - 2025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9个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 其中8个涉及绿色甲醇和绿氨 要求2026年底前建成投产 [10] - 远景能源32万吨零碳氢氨项目已于2025年7月投产 运达股份在吉林投资超200亿元建设绿色甲醇生产线及风光储能项目 [11] 技术路径与成本挑战 - 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技术通过调节氢碳比提高甲醇/氨产量并减少碳排放 [4] - 当前绿氢成本较高影响经济性 预计2030年成本降至10元/千克以下将显著提升项目经济性 [12]
永安期货晨会纪要-20250912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9-12 02:20
全球市场表现 - 美国三大股指齐创历史新高 道指涨1.36%至46108点 标普500涨0.85%至6587.47点 纳指涨0.72%至22043.07点[1][5] - A股主要股指大幅走强 上证指数涨1.65%报3875.31点 深证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1][5] - 港股低开反弹 恒生指数跌0.43%报26086.32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24%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73%[1][5]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上涨 德国DAX指数涨0.30% 法国CAC40指数涨0.80%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78%[1][5]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8月核心CPI环比升0.3%符合预期 整体CPI环比升0.4%为年初以来最大升幅[8][12] -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跃升至26.3万人 创近四年最高水平[8][12] - 中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4.4% 进口增长1.3% 贸易顺差102.33亿美元[16] - 中国8月CPI同比下降0.4% PPI同比下降2.9%[16] 行业与板块表现 - CPO概念、光通信、算力等概念板块大涨[1] - 港股原材料板块涨幅居前 制药、CXO板块大幅回调[1] - 科创板多只个股表现突出 腾景科技涨20% 海光信息涨20%[28] - 创业板涨幅居前个股包括金信诺涨20% 鼎泰高科涨20%[30] 重点公司动态 - 瑞银上调东风集团股份目标价102%至10.5港元 因潜在私有化及派发岚图股票[10] - 禾赛科技在港上市定价每股212.8港元 筹资36.2亿港元[10] - 劲方医药-B公开招股 引入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1亿美元[10] - 中广核新能源8月发电量同比下降5.7% 首八个月累计下降1.6%[13] - 华泰证券发行2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券 票息2.19%[13] 资金流动与持股变化 - GIC增持海天味业23万股H股 持股比例升至11.07%[13] - 中国光大银行控股股东光大集团增持1397万股A股 增持金额5166万元[13] - Lazard增持国药控股64万股 涉资约1190万港元[13] - 和谐健康减持金风科技4222.23万股 套现约4.66亿元人民币[13] 新股与再融资 - 首钢朗泽延迟上市[9] - 禾赛-W招股价228港元 每手20股[9] - 健康160招股价14.86港元 每手250股[9] - 劲方医药-B招股价20.39港元 每手200股[9] 货币政策与央行动态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高 劳动力数据疲软强化年内降息前景[1][8][12] - 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行长拉加德称抗通胀已完成[8][12] -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即将与台湾达成重大贸易协议[1][8][12] 跨境市场联动 - 港股与A股价差显著 多只AH股溢价率超100%[33][35] - 弘业期货AH溢价率达200.51% 安德利果汁溢价195.93%[33] - 中芯国际AH溢价90.83% 中国海洋石油AH溢价47.17%[33][35] 板块轮动与资金偏好 - 科技硬件板块表现强势 中芯国际涨4.97% 联想集团涨2.30%[17] - 消费板块分化 蒙牛乳业涨1.94% 比亚迪股份跌0.38%[17][19] - 医药板块承压 药明生物跌4.26% 药明康德跌5.65%[19]
绿色甲醇产能投资加速 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1:42
公司项目动态 - 在巴彦淖尔建设3GW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超189亿元 [1] - 项目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建成后年产绿氨40万吨、绿醇60万吨 [1] - 在内蒙古兴安盟已投建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 并于今年7月将总规模扩张至85万吨 [1] - 今年2月与马士基签订820美元/吨的绿色甲醇消纳协议 [1]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和IMO航运业净零排放框架推动航运业为绿色甲醇创造千亿元市场空间 [1] - 国内"双碳"目标进入冲刺期催化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 [1] - 绿色甲醇项目扩产释放对盈利前景的乐观预期 有望带动国内绿醇产能投资加速 [1]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绿色甲醇项目核心设备供应商 [1] - 建议关注具有成本及先发优势的项目投资方 [1]
金风科技内蒙古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0:45
项目投资 - 公司计划投资189.2亿元人民币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1] - 项目将分期开发 总体规划建设3GW风电装机容量 [1] - 风电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1] 产能规划 - 项目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 [1] - 项目年产绿氨40万吨 [1] - 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化工产品 [1] 战略意义 - 项目利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风光资源和生物质资源 [1] - 公司发挥自有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 [1] - 增强公司在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1] - 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1]
中信证券:绿色甲醇产能投资加速,行业景气度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12 00:39
公司投资动态 - 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投资189亿元建设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1] 行业市场前景 -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和IMO航运业净零排放框架推动航运业为绿色甲醇创造千亿元市场空间 [1] - 国内"双碳"目标进入冲刺期催化绿色甲醇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 [1]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绿色甲醇项目核心设备供应商 [1] - 建议关注具有成本及先发优势的绿色甲醇项目投资方 [1]
金风科技拟投189亿布局“风电+” 新增装机全球第一国际收入占29%
长江商报· 2025-09-11 23:33
重大投资布局 - 公司拟投资189.2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规划建设3GW风电 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和绿氨40万吨 [1][2] - 投资目的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 拓展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3] - 项目尚需政府审批或备案 公司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乌拉特中旗金风润航新能源开展化工侧备案及投资承诺 [2] 风电主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37亿元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 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218.52亿元 同比增长71.15% 占比76.58% [5] - 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0641.44MW 同比增长106.60% 全球新增风电装机连续3年排名第一 [1][5] - 2024年营业收入566.99亿元 同比增长12.37% 归母净利润18.60亿元 同比增长39.78% 自2014年来年度盈利均超10亿元 [5] 新兴业务拓展 - 公司同步拓展风电+制氢、储能、混塔、能碳等新兴业务 构建未来产品与解决方案新竞争力 [1][3] - 2025年上半年风电服务业务收入28.96亿元 占比10.15% [3] - 混塔业务国内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0% 交付量同比增长59% 获取国际项目3GW订单 实现混凝土自主制备技术突破 [6] - 储能业务国内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99% 海外产品Gold Block L200和L700实现规模化突破 [6] 全球化运营 - 业务遍布全球六大洲47个国家 在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装机量均超2GW 在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均超1GW [6] - 2025年上半年国际销售收入83.79亿元 占比29.36% 同比上升5.71个百分点 [6] - 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8651.70MW 权益在建容量3705.42MW 上半年新增权益并网容量709.04MW [1] - 建立全球研发布局和7大区域中心 拥有5个解决方案工厂和3个国际生产基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