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002202)

搜索文档
风电设备板块9月18日涨1.39%,通裕重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3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08:52
风电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整体上涨1.39% 跑赢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15% 深证成指下跌1.06%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通裕重工领涨12.75% 海力风电涨8.32% 大金重工涨6.72% [1] - 10只个股下跌 威力传动跌幅最大达4.19% 金雷股份跌3.89% 吉鑫科技跌3.88% [2] 个股交易数据 - 通裕重工成交28.57亿元 成交量838.03万手 收盘价3.36元 [1] - 金风科技成交27.36亿元 成交量202.36万手 收盘价13.50元 [1] - 大金重工成交21.58亿元 成交量49.68万手 收盘价43.52元 [1] - 禾望电气成交12.20亿元 运达股份成交10.03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3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67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1.68亿元 [2] - 通裕重工主力净流入5.67亿元 占比19.86% 游资净流出2.45亿元 散户净流出3.22亿元 [3] - 大金重工主力净流入8683.64万元 占比4.02% 散户净流出7861.38万元 [3] - 双一科技主力净流入3805.58万元 占比4.77% 天能重工主力净流入3184.77万元 占比4.96% [3]
“无人化”风电场重塑产业智能化下一站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7:11
核心观点 - 无人化风电场推动风电运维模式从人防向数防和技防转变 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技术路径倒逼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为行业规模智慧化复制提供解决方案 [1][3] 智能运维管理模式变革 - 传统10万千瓦风电场需10人团队维持运转 无人化升级后巡检工时降低3000多小时 安全性提高3-5倍 综合人效提升超过27% [5] - 运维模式实现三大跨越:从依赖人工升级为人机协同 从人工巡检转变为机器巡检 从被动响应跃升至预警维护 [3] - 无人化解决方案以无人值守 远程集控 智能诊断为核心 重构新能源场站管理模式 [6] 技术架构与运营效率 - 云边端三级智能架构实现经验传承与复制:云为总部大脑负责全局决策 边为场站现场经理进行本地化分析 端为现场感官设备执行指令 [9][10] - L3级无人化解决方案使5座5万千瓦风电场节省20人 人机效能提升至1.67万千瓦/人 [7] - 系统管理近300台智能设备 覆盖5000多个巡检点位 实现无人化运行 [8]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多项国家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 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 将智慧能源列为重点任务 [8] - 2025年7月发布行业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 提供智能场站建设行动指南和标准范式 [15] - 未来风电管理将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型 通过区域集控中心+公共检修中心模式实现跨场站资源优化配置 [16] 技术应用与创新成果 - 无人机巡检将过去两周的人工巡检工作压缩至一周完成 实现设备故障快速识别与治疗 [6] - 金风科技成立AI研究院 投入巨额资金研发设备自动检修和故障排查技术 [11] - 项目采用GW150-3MW智能风电机组 年发电量超1.3亿度 [13]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面临5G/光纤覆盖不足 风机接口协议不统一等系统协同难题 需通过定制化开发解决 [18] - 行业标准滞后导致AI决策责任认定空白 企业需自行制定风险预案 [19] - 三峡能源与金风科技等企业正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避免重复造轮子 [20] 推广路径与未来展望 - 采取试点-验证-推广渐进式路径 已在青海 西藏 山西等多区域落地新能源无人化场站 [15] - 通过减少重复性劳动提升人员专业技能 增强无人化场景下的运维安全保障能力 [16] - 为全球能源革命贡献中国智慧 推动行业向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16]
金风科技在内蒙古兴安盟成立绿氢化工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3:55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金风科技间接全资持股金风绿氢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赵明辉[1] 业务范围拓展 - 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1] - 业务涵盖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及气体、液体分离设备制造[1]
港股风电股多数活跃 金风科技涨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3:05
风电股市场表现 - 港股风电股多数活跃 金风科技涨4%报12.47港元 大唐新能源涨3.95%报2.63港元 龙源电力涨3.11%报7.96港元 [1]
风电股多数活跃 金风科技升4% 龙源电力涨超3%
智通财经· 2025-09-18 03:02
风电股市场表现 - 金风科技H股涨4%至12.47港元 [1] - 大唐新能源涨3.95%至2.63港元 [1] - 龙源电力涨3.11%至7.96港元 [1] 行业盈利状况 - 风电产业链反内卷成效显著 [1] - 2025年上半年整机与电缆环节利润占比持续提升 [1] - 龙头企业扣非净利润同比翻倍 [1] - 行业ROE企稳回升 [1] - 风电机组和齿轮箱环节已进入行业底部 有望率先出现盈利拐点 [1] 行业装机与招标数据 - 上半年新增风电装机51.4GW 同比增加98.9% [1] - 海上风电新增2.5GW 同比增加200% [1] - 陆上风电新增48.9GW 同比增加95.5% [1] - 受益累计中标订单需求旺盛 [1] - 上半年风电行业装机招标双增 [1] - 下半年行业景气有望延续 [1]
风电股普涨 金风科技涨近6% 协合新能源涨超1%
格隆汇· 2025-09-18 02:26
风电股市场表现 - 港股风电板块集体上涨 金风科技涨近6% 大唐新能源涨近4% 龙源电力涨超3% 京能清洁能源涨1.6% 协合新能源和新天绿色能源均涨超1% [1][2] 行业价格趋势 - 2024年下半年风电行业开启反内卷 12家整机企业于10月联合签署自律公约 [1] - 风机中标价格自四季度起回升 2024年1-7月国内陆上风电机组中标均价达1552元/千瓦 较2023年全年均价增长超9% [1] 全球电力投资动态 - 2015年至2025年全球电力投资预计增长60% [1] - 2024年风电投资额预计达2420亿美元 较2015年增长69% [1] - 2024年核电投资额预计达740亿美元 较2015年增长64% [1]
港股异动丨风电股普涨 金风科技涨近6% 协合新能源涨超1%
格隆汇· 2025-09-18 02:18
风电行业市场表现 - 港股风电股集体上涨 金风科技涨近6% 大唐新能源涨近4% 龙源电力涨超3% 京城清洁能源涨1.6% 协合新能源和新天绿色能源均涨超1% [1] - 金风科技最新价12.67港元 涨幅5.67% 大唐新能源最新价2.62港元 涨幅3.56% 龙源电力最新价7.96港元 涨幅3.11% [1] 行业价格趋势 - 2024年下半年风电行业开启反内卷 12家整机企业在10月份联合签署自律公约 [1] - 风机中标价格自四季度起回升 今年1-7月国内陆上风电机组中标均价比2024年全年增长超9% 达1552元/千瓦 [1] 全球电力投资格局 - 2015年至2025年间全球电力投资增长60% 资本越来越多流向可再生能源 [1] - 预计今年风电投资额达2420亿美元 较2015年增长69% 核电投资额达740亿美元 较2015年增长64% [1]
风电行业2025年半年报总结:风电维持高景气度,产业盈利持续改善
华创证券· 2025-09-17 15:18
行业投资评级 - 风电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反映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且产业盈利持续改善 [2] 核心观点 - 风电行业装机与招标量双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51.4GW(同比+98.9%),其中海风/陆风分别新增2.5GW(同比+200%)和48.9GW(同比+95.5%)[7][9] - 风机招标量达71.9GW(同比+8.77%),陆风招标66.9GW(同比+10.2%),海风招标5GW(同比-7.4%)[7][9] - 陆风价格触底回升,2025Q1-Q2中标均价环比+2.74%/+5.72%至1459/1543元/kW;海风价格企稳,同期均价环比-14.08%/+8.31%至2402/2602元/kW [7][15] - 行业盈利显著修复,2025H1板块营收2298.1亿元(同比+24.27%),归母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15.01%);Q2营收1364.4亿元(同比+26.84%,环比+46.11%),净利润77.8亿元(同比+17.1%,环比+57.99%)[7][24] - 存货与合同负债规模创新高,Q2存货1194.39亿元(同比+19.86%,环比+9.57%),合同负债668.21亿元(同比+40.1%,环比+4.37%),预示行业景气延续 [7][30] 细分领域表现 主机与海缆 - 主机板块Q2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3.5%,环比+132.2%),合同负债455.1亿元(同比+62.3%,环比+2.06%),盈利改善与订单储备充足 [7][38][39] - 海缆板块Q2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4.3%,环比+45.3%),合同负债115.2亿元(同比+22%,环比+6.05%),下半年交付速度有望提升 [7][31][37] 上游零部件 - 塔桩/轴承/铸锻件/叶片/其他板块Q2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4.7%/扭亏/+10.7%/+131.3%/+12.4%,环比+35.4%/+34.4%/+40.5%/+57.7%/+49.3% [7][41] - 合同负债表现分化:铸锻件同比+118.7%(环比+34.04%),轴承同比+25.6%(环比-4.76%),叶片同比-26.9%(环比+12.36%) [7][41] 投资建议 - 关注三条主线:国内深远海及欧洲海风需求景气(海风产业链受益)、主机价格回升与出海逻辑、零部件龙头(轴承/齿轮箱/叶片/铸锻件) [7][60] - 重点公司包括东方电缆(强推)、中天科技(推荐)、时代新材(强推)等 [2][3][23] 市场表现 - 行业绝对表现:近1月/6月/12月分别+19.4%/+28.3%/+71.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显著 [5] - 行业总市值67,702.67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6.34% [4]
风机盈利修复,出口与深远海迎来业绩释放
2025-09-17 14:59
行业与公司 * 风电行业[1][2][6] * 涉及公司包括金风科技、三一重能、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大金重工、海力风电、金雷股份等[1][2][11][13][14][15][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风机盈利修复与业绩释放 * 国内陆上风机交付毛利率预计在2026年修复 海外出口放量带来更高毛利率 费用率较低 净利润可能超预期[1][2] * 2025年风机平均价格相比年初上涨3-5个百分点 业主方更关注全生命周期收益率稳定性 最低价中标现象减少[2][8] * 毛利率修复是逐年过程 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 因收入体量巨大 对利润弹性影响显著[2][9] * 金风科技2025年主要负责出口 三一重能2025年下半年开始出口放量 明阳智能和运达股份等公司预计2026年将有高毛利产品业绩释放[1][2][3] 海上风电发展前景 * 海上风电发展依赖"十五五"规划催化 市场预期期间每年新增约20GW 总计100GW[1][4] * 国家层面或于2025年底出台指导意见 地方政府2026年陆续出台具体规划 总量有望超国家规划[1][4] * 2025年海上风电招标累计约5.53GW 同比下降30%-40% 但装机量预计2025年约8GW 2026年11-13GW 2027年展望15-16GW 海工装机持续增长[1][4] * 欧洲海上风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英国第七轮海上风电合同电价较去年提升11%-13% 去年涨幅60% 丹麦和荷兰恢复补贴 这三个国家是欧洲海上风电发展主力军 政策支持有助于未来几年欧洲保持28%-29%的复合增长率[1][5]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影响 * 截至2025年9月 累计招标量为78.36GW 同比下降23% 其中陆风73.43GW(同比下降22%) 海风4.93GW(同比下降34%)[1][6] * 136号文发布后行业出现波动 5月30日后市场观望态度加剧 6月和7月招标量同比大幅下降 8月陆上风电招标量回升 同比增长 其影响可能没有预期中大[2][7] * 山东省集中电价出台后 开发商可能更倾向于安装风电而不是光伏 主机厂对2026年装机量预期不悲观 可能持平或微增[2][7] 公司业绩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风电行业业绩预期乐观 核心公司预计同比增速约100% 稍低公司也有50%以上增速 整体排产旺盛饱满 出货量和单吨净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2][12] * 金风科技三季度业绩预计环比进一步提升 同比大增 并包含300兆瓦转让预期[11] * 东方电缆由于高毛利产品释放 预计三季度同比和环比均大增 有可能实现5-6亿元利润[11] * 中天科技预计环比增长 同比增速约20%[11] * 大金重工主营业务利润环比增长 但加上汇兑收益后有变动可能 同比自然大增[11] * 海力风电2024年亏损 2025年二季度已经扭亏为盈 每吨净利润约900元 保持增长趋势[11] * 金雷股份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超过100% 环比增长约三千多万元[13] * 金风科技2026年利润预期约45亿元 市盈率预计15倍 目标市值约675亿元[14] * 东方电缆2026年利润预期约21-22亿元 市盈率预计25倍 目标市值约500多亿元[15] * 中天科技2026年利润预期约42亿元 预计至少给到15倍估值 目标市值700亿以上[16] * 大金重工2026年利润预期约14-15亿元 预计打包估值给到23倍左右 目标估值还有30%左右增长空间[17] 其他重要内容 * 海上风电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不含塔筒价格在2500-2800元左右 含塔筒价格在3000-3500元左右[10] * 风电行业未来估值有进一步提升可能性 取决于海上风电规划量以及出口订单尤其是高技术含量大额订单的突破 例如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公司可能会获得海外500千伏交直流订单 这些订单具有较高盈利水平 将促进其估值提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