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港股份(002117)
icon
搜索文档
东港股份(00211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11:2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5.81亿元,同比增长0.2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49.57万元,同比增长10.8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97.13万元,同比增长17.86%[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99元/股,同比增长15.5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同比上升0.97个百分点[1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49.57万元,同比增长10.87%[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97.13万元,同比增长17.86%[33] - 报告期营业收入为5.81亿元,同比增长0.28%[40] - 营业总收入增长0.3%至5.81亿元[111] - 净利润增长10.9%至7849.6万元[111]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297元上升至0.1499元,增幅15.6%[112] - 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5%至4.71亿元[11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4.5%至0.2004元[116]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04,963,691.17元[130]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163,397,062.74元[126]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27,962,196.72元[132]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63,397,062.74元[132]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3.80亿元,同比下降3.29%[40] - 研发投入2747万元,同比下降2.00%[41] - 所得税费用1681万元,同比增长43.20%[40] - 研发费用减少56万元至2747万元,降幅2.0%[111]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12.7%至859万元[115] - 资产处置收益转亏为138万元(对比上年同期收益21万元)[115]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8.4%至1122万元[115] -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12,796,219.67元[126] - 公司本期提取盈余公积12,796,219.67元[133] - 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10,496,369.12元[13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亿元,同比下降104.66%[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0亿元,同比下降104.66%[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1.10亿元(对比上年同期5354万元)[1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046万元(对比上年同期净流出4.06亿元)[117][118] - 营业收入现金流入同比下降7.3%至4.89亿元[117] - 投资支付现金同比下降27.8%至6.97亿元[117] - 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1.1%至5746万元[1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14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9.75亿元减少26.8%[1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期-3.48亿元改善至1.22亿元[1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30万元,较上期5547万元下降54.4%[1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1亿元,对比上期3.11亿元下降57.8%[1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4亿元,较上期-7.21亿元改善74.5%[1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054万元,与上期4013万元基本持平[120] 业务线表现 - 印刷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1.28%,毛利率提升3.37%[34] - 覆合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81%,毛利率保持稳定[34] - 技术服务类产品营业收入下降7.09%[34] - 印刷业收入占比79.28%,达4.61亿元,同比增长2.69%[43][44] - 覆合类产品收入1.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3.81%[43][44] - 技术服务收入1.10亿元,同比下降7.09%[43][44]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印刷类、覆合类和技术服务类三大类,包括商业票证印刷、数据处理打印与邮发封装、个性化彩色印刷、普通商业标签、智能卡制造与个性化处理、RFID智能标签、电子票证服务以及档案存储与电子化等[137] 地区表现 - 南方地区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3.26%[43][4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8.97亿元,同比下降6.3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66亿元,同比下降2.25%[1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75.7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14%,较上年末下降9.74个百分点[4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446.6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8.17%,较上年末上升6.90个百分点[49]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499.2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3%,较上年末上升1.85个百分点[49] - 存货期末余额为931.8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91%,较上年末下降2.39个百分点[49]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6791.9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5.80%,较上年末上升2.13个百分点[4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757.94万元,较期初3.01亿元下降67.6%[10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61亿元,较期初4.16亿元下降13.2%[10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45亿元,较期初2.28亿元增长51.2%[105] - 存货期末余额为9318.53万元,较期初1.48亿元下降37.0%[10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0.27亿元,较期初11.57亿元下降11.2%[10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9642.55万元,较期初1.64亿元下降41.1%[106]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4638.68万元,较期初6376.93万元下降27.3%[106]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53亿元,较期初3.95亿元下降10.6%[107] - 公司总资产从20.84亿元下降至18.81亿元,降幅9.7%[110] - 货币资金减少18.97亿元至7958万元,降幅70.4%[109] - 应收账款增加11.84亿元至2.95亿元,增幅67.1%[109] - 存货减少4810万元至7059万元,降幅40.5%[109] - 合同负债减少1025万元至1.00亿元,降幅9.3%[11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98亿元,较上年同期15.67亿元下降10.8%[122][125] - 未分配利润为3.53亿元,较上年同期4.21亿元下降16.2%[124][125] - 资本公积为1.09亿元,较上年同期2.50亿元下降56.4%[122][125] - 盈余公积为3.81亿元,较上年同期3.50亿元增长8.9%[124][125]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336,915,157.15元[127]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76,785,564.80元[134] - 公司注册资本为523,720,955.00元人民币[135] - 公司股本为545,666,421.00元[132] - 公司资本公积为378,000,186.04元[132] - 公司盈余公积为362,896,304.56元[134]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3,619,715.94元[134] 投资和理财活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392.86万元[22] - 投资收益为156.59万元,占利润总额1.64%,源于利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但不可持续[46]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人民币6.97亿元,未到期余额为人民币3.61亿元[86] 风险与减值 - 公司面临传统票证印刷业务市场总体规模减少及产品盈利能力降低的风险[4] - 资产减值损失为182.39万元,占利润总额-1.91%,因计提合同资产减值准备且不可持续[46] - 受限其他货币资金为401.18万元,原因为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48] 子公司和关联方 - 主要子公司北京东港嘉华安全信息技术净利润为2325.76万元[56]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重大关联交易、担保及合同事项[74][75][76][77][78][79][80][8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无变动,仍为5.237亿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97%[9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9,429户[93] - 第一大股东北京中嘉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096.165万股,占比11.64%[93] - 第二大股东香港喜多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094.8万股,占比9.73%[93] - 第三大股东济南发展国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4959.36万股(占比9.47%),其中498.0703万股处于冻结状态[93] - 股东费占军持股2060万股(占比3.93%),报告期内减持440万股[93] - 股东施挺持股563.27万股(占比1.08%),报告期内增持78.17万股[93] - 股东吴康持股300万股(占比0.57%),报告期内增持130万股[93] - 第一大股东北京中嘉华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6096.17万股[94] - 第二大股东香港喜多来集团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5094.80万股[94] 分红和分配政策 - 公司连续多年现金分红比率占归母净利润40%以上[63] - 母公司对所有者的分配为109,981,400.55元[130] - 公司对所有者的分配137,136,286.30元[126]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中向所有者分配137,136,286.30元[13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加5,017,709.38元[130] 技术和服务能力 - 公司为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提供第三代社保卡服务[31] - 公司为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的金融IC卡供应商[31] - 公司为几万家企业提供电子票证服务,覆盖电商、金融、医疗等行业[27][32] - 公司拥有4个区块链产品在国家网信办备案[30] - 政务机器人已交付北京亦庄国税局、北京车管所和国家博物馆等客户[35]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2023年修订版规定[138] - 公司董事会确认拥有充足营运资金,持续经营能力可覆盖自财务报表批准日后至少12个月期间[139] - 重要会计政策涵盖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发出存货计量、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研发费用资本化及收入确认等关键领域[140] - 重要性标准中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门槛为金额超过200万元[145] - 重要性标准中账龄超过1年或逾期的重要应付账款门槛为单项金额超过300万元[14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在建工程门槛为单项金额超过5000万元[14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合同负债门槛为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14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门槛为单项金额超过1亿元[14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判断依据为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5%以上[145]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4][156] -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符合资本化条件时按资本化原则处理[154][1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率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4][156]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155][157] - 金融资产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变动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损益三类[1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1]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入当期损益[16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权利届满或实质性转移风险报酬[158] - 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可撤销[16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通常按公允价值计量应收账款除外[160]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1年以内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70]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1-2年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70]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2-3年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70]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3年以上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70] - 其他应收款1年以内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71] - 其他应收款1-2年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71] - 其他应收款2-3年账龄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72] - 其他应收款3年以上账龄的 extreme credit loss rate is 50.00%[172] - 关联方组合经测试无减值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70][171] - 银行承兑汇票组合经测试无减值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71]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83]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83]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83] -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3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83] - 其他应收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86] - 其他应收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 extreme credit loss rate is 00%[186] - 其他应收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86] - 其他应收款3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86]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4]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8] - 合同资产指公司已转让商品但收取对价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外其他因素的权利[187]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188] -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金额以原计提金额为限并计入当期损益[189] - 长期股权投资中对被投资单位拥有20%以上但低于50%表决权时通常认定为具有重大影响[19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极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91] - 对合营及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初始成本小于应享有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2] - 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调整账面价值[193]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极[194] - 分步处置股权不属于一揽子交易时对每项交易分别进行会计处理[196]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后续支出满足条件时计入成本否则计入当期损益[197] - 固定资产按成本并考虑预计弃置费用进行初始计量[198]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40年 残值率10% 年折旧率2.25%-4.5%[199]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年 残值率10% 年折旧率9.0%[极199]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年 残值率10% 年折旧率18.0%[199] - 办公设备及其他折旧年限5-40年 残值率10% 年折旧率2.25%-18.0%[199]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资产一致折旧政策[199] - 后续支出符合条件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200] - 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税费后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00] - 公司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进行复核[200] -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方法详见长期资产减值章节[199]
包装印刷板块8月25日涨0.13%,劲嘉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466.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08:47
包装印刷板块市场表现 - 包装印刷板块整体上涨0.13% 领涨个股为劲嘉股份 涨幅达10.07% [1]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 [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1% 其中相星龙涨4.58% 王子新材涨3.95% 宏裕包材涨3.59% [1] 个股涨跌详情 - 劲嘉股份成交量94.88万手 成交额4.25亿元 位列板块第一 [1] - 跌幅最大个股为翔港科技 下跌8.53% 顺灏股份下跌4.66% 东峰集团下跌2.25% [2] - 鸿博股份成交额20.96亿元 为板块最高 成交量101.3万手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466.6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9846.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3380.2万元 [2] - 劲嘉股份主力净流入1.27亿元 占比29.89% 但游资净流出5516.96万元 [3] - 资金净流入前三个股为劲嘉股份(1.27亿) 王子新材(4303.26万) 裕同科技(2838.98万) [3] 重点个股表现 - 王子新材主力净流入4303.26万元 占比5.77% 游资净流入1650.12万元 [3] - 东峰集团虽股价下跌2.25% 但主力净流入1864.34万元 游资净流入2282.79万元 [2][3] - 裕同科技主力净流入2838.98万元 占比达19.36% 为板块最高占比 [3]
电子身份证概念涨1.93%,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8:56
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1日收盘,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上涨1.93%,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五位 [1] - 板块内30只个股上涨,天融信和京北方涨停,科创信息、信安世纪、东港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3.17%、11.00%和6.92%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远望谷、恒宝股份、观想科技,分别下跌4.03%、3.06%和2.07% [1] 资金流动情况 - 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87亿元,其中25只个股获净流入,9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1] - 京北方主力资金净流入9.23亿元居首,中国软件、东港股份、天融信分别净流入2.28亿元、1.89亿元和1.70亿元 [1] - 天融信、京北方、东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62.03%、25.56%和15.43% [2] 个股资金数据明细 - 京北方换手率17.16%,主力资金净流入9.23亿元,净流入比率25.56% [2] - 中国软件换手率9.33%,主力资金净流入2.29亿元,净流入比率5.44% [2] - 天融信换手率2.55%,主力资金净流入1.70亿元,净流入比率62.03% [2] - 恒宝股份换手率41.62%,主力资金净流出7.13亿元,净流入比率-9.52% [4] - 远望谷换手率11.55%,主力资金净流出8026.67万元,净流入比率-11.21% [4]
财税数字化概念涨1.40%,主力资金净流入3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8:55
财税数字化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1日收盘,财税数字化概念板块上涨1.4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位 [1] - 板块内41只个股上涨,北信源以20%涨幅涨停,天融信涨停,科创信息、新晨科技、东港股份分别上涨13.17%、12.59%、6.92%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四川长虹下跌5.00%、慧博云通下跌3.06%、光庭信息下跌2.76%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板块单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20亿元,34只个股获净流入,其中11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1] - 北信源主力资金净流入8.25亿元居首,新晨科技、中国软件、东港股份分别净流入2.70亿元、2.28亿元、1.89亿元 [1] - 天融信主力资金净流入率62.03%位列第一,北信源和新晨科技净流入率分别为27.40%和17.14% [2]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个股包括:北信源(8.25亿元)、新晨科技(2.70亿元)、中国软件(2.28亿元)、东港股份(1.89亿元)、天融信(1.70亿元)、科创信息(1.63亿元) [2][3] - 智度股份、长亮科技、易华录、神州信息、国投智能净流入规模在1.01-1.30亿元区间 [3] - 主力资金净流出最显著个股为:四川长虹(-4.10亿元)、软通动力(-2.34亿元)、润和软件(-2.32亿元)、中科金财(-2.20亿元) [4][5] 板块相对表现对比 - 可燃冰概念以3.12%涨幅领涨市场,数字货币、跨境支付(CIPS)、草甘膦概念涨幅均超2% [1] - 稀土永磁概念跌幅2.14%表现最弱,兵装重组概念、光刻机、PCB概念跌幅均超2% [1] - 财税数字化概念1.40%的涨幅在当日涨幅前十概念中排名第九 [1]
东港股份触及涨停,成交额8.8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1 06:01
东港股份股价表现 - 东港股份股价触及涨停 [1] - 成交额达8.85亿元 [1]
东港股份:公司电子发票客户涵盖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等行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1:44
业务覆盖范围 - 电子发票客户涵盖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公共事业、保险行业、金融行业、餐饮行业、医药连锁、商超百货、货运物流、教育培训等行业 [1] - 目前已为上万企业用户提供过服务 [1]
东港股份(002117.SZ):目前不涉及军工业务
格隆汇· 2025-08-15 07:22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不涉及军工业务 [1]
包装印刷板块8月14日跌0.68%,宏裕包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9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4 08:27
包装印刷板块市场表现 - 2023年8月14日包装印刷板块整体下跌0.68%,领跌个股为宏裕包材(下跌5.33%)[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6%至3666.44点,深证成指下跌0.87%至11451.43点[1] - 板块内表现最佳个股为顺灏股份(上涨5.34%)和翔港科技(上涨4.35%)[1] 个股交易数据 - 顺灏股份成交77.81万手,成交额6.84亿元,位列板块成交额前列[1] - 鸿博股份虽然股价下跌0.76%,但成交额达19.74亿元,为板块最高[1] - 宏裕包材作为领跌股成交1.81万手,成交额3116.31万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包装印刷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9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240.1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49亿元[2] - 东港股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203.44万元(占比7.57%),但散户资金净流出4347.24万元[3] - 翔港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104.71万元(占比4.44%),而游资资金净流出1558.72万元[3] - 鸿博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024.83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4987.8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963.02万元[3]
东港股份接待3家机构调研,包括申万宏源证券、中欧基金、泰康资产管理
金融界· 2025-08-14 07:54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分为印刷类、覆合类和技术服务类三大业务板块,共包含9小类细分产品,各产品在细分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 [3] - 印刷类业务包括票证印刷品、彩印产品、不干胶产品和数据打印产品 [3] - 覆合类业务包括智能卡和RFID标签 [3] - 技术服务类业务包括电子票证、AI智能机器人、档案存储及电子化 [3] 传统印刷业务状况 - 传统印刷业务受票证电子化冲击,票证印刷业务和数据处理业务规模减少,但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3] - 商业票据产品需求已止跌企稳,预计未来保持稳定 [3] - 证件类印刷业务规模稳定,标签印刷和彩色印刷需求稳步增长 [3] - 印刷类业务整体收入保持稳定 [1][3] 智能卡业务发展 - 智能卡业务发展情况良好,营业收入增长较快 [1][3] - 公司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均有合作,已成为国内知名智能卡供应商之一 [3] - 2024年智能卡业务收入和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7] - 预计未来1-2年内智能卡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1][7] 技术服务类业务表现 - 档案存储及电子化业务营业收入近几年保持增长,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已成为国内领先服务供应商 [4] - 电子票证业务服务客户涵盖大型电商平台、国有大型企业和医院等多类型客户,收入情况良好 [4] - 电子票证和智能机器人业务在总体业务中占比较小,公司正在努力扩大市场规模 [8] AI与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近两年加大AI领域投入,研发智能机器人产品,已实现政务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的商业落地 [4] - 机器人业务目前占比小但增长良好,预计2025年能够实现收入增长 [9] - 公司开发了多种机器人产品,包括政务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聚焦能够快速落地的产品 [10] - 政务机器人应用于交管、税务、展览馆等部门,教育机器人主要针对中小学教育领域 [10] - 大模型及机器人产品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将继续扩大投入和研发 [4] 区块链业务状况 - 区块链业务目前主要服务于电子票证领域,但因市场容量较小未能形成大的收入规模 [11] - 浪潮信息曾是公司发起人股东,虽已不再持有股份,但业务方面仍保持交流 [12] 公司战略与客户关系 - 公司经营策略是在保持传统业务基础上争取新业务较快发展 [5] - 新业务拓展主要服务于以往客户,得益于客户对原有产品和服务的认可,能够较快进入市场 [7] - 无控股股东状态未对公司经营业务产生影响 [6] 数字货币与分红政策 - 公司目前未涉及稳定币业务,但将关注相关政策和发展机会 [14]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稳定,多年来采取现金分红回报股东,将继续保持这一政策 [14]
东港股份:机器人业务增长情况良好 未来将推出更多的机器人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6:12
智能卡业务 - 公司在智能卡领域竞争实力增强 [1] - 预计未来1-2年内智能卡业务能保持较快增长 [1] 机器人业务 - 机器人业务目前占总体业务比重较小,对业绩无实质影响 [1] - 机器人业务增长情况良好,预计2025年实现收入增长 [1] - 已研发政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多类型产品 [1] - 正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其他应用机器人产品,未来将推出更多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