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电力(000539)
icon
搜索文档
粤电力A(000539) -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19 12:45
会议信息 - 会议于2025年9月19日14:30现场及网络投票时间召开[3] - 现场会议在广州市天河东路2号粤电广场南塔33楼会议室召开[3] 参会情况 - 应到董事10人,实到10人[3] - 出席现场及网络会议股东(代理人)475人,代表股份3816139988,比例72.6844%[6] 议案表决 - 《关于聘请公司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合计同意票数3809720489,比例99.8318%[5] - 《关于修订<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议案》表决通过[5] - 《关于修订<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议案》合计同意票数3767103122,比例98.7150%[7] 决议有效性 - 律师认为本次股东会召集、召开程序等符合规定,表决结果及决议合法有效[8]
电力板块9月18日跌1.49%,世茂能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5.4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08:52
市场表现 - 电力板块整体下跌1.49% 领跌个股为世茂能源(代码605028 收盘价26.60元 跌幅6.37%)[1][2]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1] - 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联美控股(代码600167)逆势上涨7.66%至7.17元 杭州热电(代码605011)上涨2.11%至22.75元[1] 个股交易数据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上海电力(代码600021)达31.48亿元 跌幅3.28%[2] - 三峡能源(代码600905)成交量166.48万手 成交额7.13亿元 股价持平[1] - 嘉泽新能(代码619109)成交量297.43万手 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14.48亿元[1] 资金流向 - 电力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5.44亿元 游资净流入15.09亿元 散户净流入30.35亿元[2] - 三峡能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286.16万元 净占比13.02%[3] - 联美控股主力净流入5319.71万元 净占比14.41% 华能国际主力净流入5197.82万元[3] - 游资在云南能投净流入1355.54万元(净占比3.72%) 在华能国际净流入1358.05万元[3]
东莞宁洲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
证券日报· 2025-09-18 08:38
公司投资动态 - 东莞宁洲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蒙飞 出资额47.46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为自有资金投资活动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 发电技术及电力业务 [1] - 由中国康富(833499) 粤电力A(000539)及旗下广州粤电领航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
粤电力、中国康富等新设能源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47亿
企查查· 2025-09-18 06:06
公司投资动态 - 粤电力A与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及广州粤电领航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资47亿元成立东莞宁洲能源投资合伙企业[1] - 新设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管理服务及发电技术服务[1] 行业布局方向 - 投资主体涉及电力行业龙头企业与融资租赁服务企业 体现能源领域产融结合趋势[1] - 合伙企业业务范围覆盖能源投资 节能服务及发电技术 反映行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1]
粤电力A涨2.13%,成交额1.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72.9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5: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4.80元/股 成交额1.28亿元 换手率1.06% 总市值252.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72.91万元 特大单买入1041.09万元(占比8.16%)卖出576.60万元(占比4.52%) 大单买入3249.79万元(占比25.48%)卖出2741.37万元(占比21.4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4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56%/1.05%/5.49% [2]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1.41亿元 同比减少11.26% 归母净利润3247.42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6.40% [3] - 电力业务贡献97.96%主营业务收入 热力销售占1.22% 其他业务合计占1.82%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3.3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10亿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8.55万户 较上期大幅减少28.34% 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332.89万股 较上期减少12.88万股 [4] - 年内登上龙虎榜1次 最近一次为5月29日 [3]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属于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行业 涵盖生物质能/EDA概念/超超临界发电等概念板块 [3] - 主营业务为电力项目投资建设及电力生产销售 是大型发电公司 [3] - 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 成立于1996年2月 1993年11月实现A股上市 [3]
粤电力、中国康富等新设能源投资合伙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1:40
公司投资动态 - 粤电力A联合中国康富国际租赁及广州粤电领航电力共同出资47亿元成立东莞宁洲能源投资合伙企业[1] - 新成立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自有资金投资活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服务及发电技术服务[1] - 通过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三家机构共同出资设立[1]
粤电力A(000539) -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广东辖区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5-09-16 11:01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5年广东辖区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辖区上市公司中报业绩说明会活动[1] - 活动于2025年9月19日15:30 - 17:00在“全景路演”网站举行[1] 交流安排 - 董事长郑云鹏、副总经理刘维等将在线与投资者交流[1] - 交流内容包括2025年半年度业绩、公司治理等问题[1]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新能源就近消纳新机制发布,全球气价涨跌互现-2025091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4 13:1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核心观点 - 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显示风电表现优于光伏 风电机制电价为0.319元/千瓦时(较煤电标杆电价低19%) 机制电量比例70% 光伏机制电价0.225元/千瓦时(较煤电标杆低43%) 机制电量比例80% [5][9][10] - 国家发改委发布新能源就近消纳电价新机制 明确"谁受益、谁负担"原则 要求项目界面清晰、计量准确 新能源项目可为供电可靠性付费 [5][11][12] - 全球天然气价格呈现分化走势 美国Henry Hub现货价格周跌3.61%至2.94美元/mmBtu 欧洲TTF现货周涨1.27%至32欧元/MWh 英国NBP现货周涨2.13%至79便士/therm 东北亚LNG现货周涨1.77%至11.50美元/mmBtu [5][15][16] 电力行业 -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中风电项目规模达3.5911GW 机制电量59.67亿千瓦时 光伏项目规模1.265GW 机制电量12.48亿千瓦时 [9] - 风电优势源于其出力曲线与负荷曲线更匹配 山东计划优化光伏与风电装机比例 从3.2:1调整为2.6:1 [10] - 就近消纳新机制通过差异化的付费设计 引导新能源项目提升自身平衡能力 减轻系统调节压力 [12][13] - 投资建议关注水电(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长江电力)、绿电(新天绿色能源、龙源电力等)、核电(中国核电、中国广核)、火电(华电国际、建投能源)及电源装备(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 [5][14] 燃气行业 - 美国天然气产量9月上半月达1074亿立方英尺/日 虽较8月高点回落但仍处历史高位 LNG出口终端检修导致原料气需求下降 [15][17] - 欧洲天然气库存水平为79.37% 约903.52太瓦时 较五年均值高92.0% 挪威管道检修及气温偏冷导致供需趋紧 [20][26] - 东北亚LNG需求疲软但受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影响价格逆势上涨 随着高温消散价格有望回落 [15][28] - 投资建议关注城燃企业(昆仑能源、新奥能源等)和天然气贸易商(新奥股份、九丰能源等) [5][32] 市场表现 - 报告期内燃气板块相对沪深300跑赢 公用事业、电力、电力设备及环保板块跑输 [36]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售电公司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9-11 04:25
产业概况 - 售电公司分为五类:发电售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售电公司、独立售电公司、虚拟电厂[1][2][3] - 虚拟电厂在2024年被明确为独立市场经营主体 可参与电力中长期 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3] - 售电产业链上游购电渠道包括发电厂直购电 电网企业购电 集中竞价交易购电 中游售电主体包括五类售电公司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直接销售 经纪人代理 电力交易平台销售[5] - 电力输配主要由电网公司进行 国家推动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但难以短时间内对电网企业造成重大冲击[7] - 售电是电力生产与消费的核心环节 电力生产与消费必须基本均衡 未来消费决定生产 售电企业成为电力市场重要参与者[7] 产业发展历程 - 行业发展历经三阶段:2002-2014年厂网分开形成发电端多元竞争但电网垄断售电 2015-2021年电改开放售电侧初期盈利丰厚后行业洗牌 2022年至今双碳目标下绿电交易带来新机遇[10][11] 行业政策背景 - 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新一轮电改启动[13] - 2025年4月《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分省推进现货市场建设 6省市2025年底前完成正式运行 16省启动试运行 工商业用户需具备自主申报结算能力[14] - 2025年2月政策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14] - 2024年4月《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明确电力市场交易类型包括电能量 辅助服务 容量交易 虚拟电厂成为独立主体[3][14] - 2023年1月政策优化代理购电制度 鼓励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14] - 2022年6月《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初步建成 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14] - 2022年5月《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高耗能企业采购最低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14] - 2021年10月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至上下20% 高耗能企业不受上浮限制[14] - 2021年11月《售电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注册资本要求:资产总额不低于2千万元 对应售电量不超过30亿千瓦时 1亿至2亿元对应60亿千瓦时 2亿元以上不限制售电量[15] - 2021年4月政策要求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11%左右[15] -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电网智能化改造和微电网建设[15] - 2020年11月国家电网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15] - 2020年2月明确高耗能行业范围 确保降成本红利传导至终端用户[15] - 2019年5月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售电公司需按比例采购可再生能源电量[15] - 2018年7月电力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推进智能电网发展和配电网建设[15]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底全国累计注册售电公司数量超过5000家 较2016年不足300家增长近17倍 2019年新增约600家累计突破2000家 2020-2022年新增500-800家 2022年初国网区域超4000家 2023-2024年新增1000家左右[16][17] - 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1796亿千瓦时[18] - 2024年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约62.7%[19] - 2024年全国电力交易规模约3.05万亿元 同比增长5.92%[2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家电网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市场化交易电量70% 南方电网占16% 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国电电力 华能国际 粤电力等企业市场占比提升[23] - 售电企业注册数量集中在广东 山西 四川三地 其次是重庆 贵州 广西 云南 安徽 湖南 河南 新疆 陕西等地[26]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预计2030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金额约4.20万亿元 2025-2027年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年均下降2%-3% 2028年后趋于稳定 2030年均价较2024年下降12%-18%[28] - 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化机制全面落地与碳中和路径重塑规则 虚拟电厂 AI需求侧响应 区块链绿电溯源提升能力 行业加速洗牌 综合能源服务成为核心竞争领域[29]
粤电力A(000539):偏弱量价限制营收表现 业绩压力环比有所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9-08 00: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41亿元 同比减少11.26%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大幅降低96.40%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15亿元 同比减少46.52% 但较第一季度实现环比扭亏为盈 [4] 火电业务分析 - 煤电上网电量373.20亿千瓦时 同比减少3.85% [2] - 平均上网电价0.480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0.059元/千瓦时 [2] - 煤电营业收入138.87亿元 同比降低19.70% [2] - 燃料成本同比下降11.48% 其中煤电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05% [2] - 煤电归母净利润2910万元 同比下降90.48% [2] - 气电上网电量110.24亿千瓦时 同比减少0.39% [2] - 气电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 但营业成本同比上升9.84% [2] - 气电归母净利润-21790万元 同比大幅转亏 [2] 清洁能源业务表现 - 水电上网电量1.36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23.64% [3] - 水电归母净利润-527万元 较去年同期减亏488万元 [3] - 风电装机容量389.50万千瓦 同比增长14.73% [3] - 光伏装机容量457.45万千瓦 同比增长91.92% [3] - 风电上网电量26.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85% [4] - 光伏上网电量19.7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90% [4] - 可再生能源板块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41% [4] - 新能源业务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减少48.15% [4] 其他财务指标 - 投资收益4.14亿元 同比降低24.16% [4] - 电力供需形势宽松及新能源扩张挤压火电出力空间 [2] - 广东电力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电价下降 [2] - 风电发电量增长受限主因一季度沿海地区海风强度减弱 [4] - 新增装机投产推高折旧及运维成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