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沈阳机床(000410)
icon
搜索文档
沈阳机床(000410) -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5-08-22 09:16
业绩相关 - 公司全资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资金321.1万元[3] - 补助占最近一期净利润45.48%[3] 资金情况 - 资金确认为“递延收益”[4] - 对应项目初期,对本年损益影响无法估计[4] - 会计处理及损益影响以审计结果为准[5]
今日23只个股突破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4:26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796.36点 涨幅0.67% 站上半年线[1] - A股总成交额达15306.58亿元[1] 突破半年线个股特征 - 23只A股价格突破半年线 其中乖离率最大为品高股份17.33%[1] - 艾布鲁乖离率10.14% 航锦科技乖离率9.56%[1] - 中贝通信乖离率0.05% 玲珑轮胎乖离率0.10% 沈阳机床乖离率0.13%[2] 高乖离率个股明细 - 品高股份涨19.99% 换手率15.41% 最新价39.43元突破半年线33.61元[1] - 百润股份涨停10% 换手率3.23% 最新价28.27元突破半年线25.88元[1] - 群兴玩具涨停10.04% 换手率21.31% 最新价9.32元突破半年线9.12元[1] 中等乖离率个股表现 - 中远海能涨4.99% 换手率3.14% 最新价10.73元突破半年线10.34元[1] - 川仪股份涨4.77% 换手率3.39% 最新价21.52元突破半年线20.85元[1] - 超讯通信涨4.63% 换手率10.20% 最新价40.92元突破半年线39.71元[1] 低乖离率个股情况 - 金域医学涨0.79% 换手率1.20% 最新价30.59元略高于半年线30.52元[2] - 星宇股份涨1.49% 换手率0.55% 最新价127.88元接近半年线127.61元[2] - 华大基因涨2.32% 换手率1.88% 最新价52.96元略高于半年线52.34元[1]
沈阳机床:截至2025年8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76820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11:4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10日公司股东总数为76820户 [1]
“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
人民日报· 2025-08-20 05:21
行业地位与技术突破 -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影响制造精度与效率,从螺丝钉到远洋邮轮制造都依赖该设备 [1] - 公司是国内最大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前身可追溯至"一五"期间的沈阳三大机床厂 [1] - 五轴联动机床被誉为"工业皇冠明珠",能同时控制五个轴实现空间复杂曲面加工,是高端制造自主权的关键 [3] - 2020年中国"S试件"检测方法成为国际标准,系金属切削机床领域首项国际标准,公司提供2000多次实验数据支撑 [3][4] - 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突破0.01毫米行业门槛,该设备用于制造机床的机床,精度要求比被加工零件高2个等级 [4] 核心技术攻关 - 通过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突破,解决大型机床核心部件寿命难题,原技术仅支持2米零件加工 [6] - 主轴转速从2000转/分钟提升至8000转/分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 [6] - 采用"时间测量空间"创新路径研发纳米时栅传感器,突破国外光栅技术垄断,具有抗粉尘油污干扰优势 [7] - 2019年破产重整后构建两级研发体系,攻克高精度主机设计等10余项关键技术,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6][7] 市场应用与业绩表现 - 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多主轴电池托盘加工方案,效率较普通设备提升4-5倍,2023年获单笔超亿元订单 [8][9] - 风电行业实现"以车代磨"技术,加工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与曲轴/模具龙头建立长期设备+服务合作 [8] - 采用定制化研发+7×24小时服务模式,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突破并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机床 [9] - 2023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500-4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1] 发展战略 - 母公司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列为第一核心主业,目标建设世界一流机床装备集团 [11] - 坚持"技术为要+市场为帆"策略,紧跟中国制造需求进行产品迭代,70年持续突破从普通车床到数控机床技术 [9][11]
沈阳机床“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
人民日报· 2025-08-20 02:15
公司技术突破 - 突破五轴联动机床技术 实现复杂空间曲面加工 每秒进行上万次空间轨迹计算 [2] - 2020年"S试件"五轴机床检测方法成为国际标准 公司参与提供2000多次加工实验和上万组数据 [5] - 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达到0.01毫米精密级水平 龙门系列产品均跨越该精度门槛 [6] - 攻克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 突破原有2米限制 并实现主轴转速从2000转提升至8000转/分钟 [9][10] - 采用纳米时栅位移测量技术 突破国外光栅技术垄断 具有高精度和强抗干扰特性 [13] 产品应用与市场 - 五轴联动机床通过"S试件"检测 已应用于汽车 模具等行业 [5] - 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摩擦焊专机 副车架五轴加工中心等专业化解决方案 电池托盘加工效率提升4-5倍 [14] - 2023年2月获新能源汽车领域亿元订单 在风电行业提供高精度立车产品 实现"以车代磨" 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 [15] - 与曲轴 模具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提供"设备+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覆盖零部件到整车制造需求 [15] - 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领域 研发专用高效数控机床 [17] 研发体系创新 - 2019年破产重整后构建两级研发组织 推行"揭榜挂帅"机制 攻克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12] - 依托通用技术集团三级研发体系 联合攻关行业共性技术 [12] - 与中央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 通过领先客户牵引技术突破 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 [20] 财务与战略 - 2023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500-450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8] - 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作为第一核心主业 已完成对七家企业的专业化整合 [22] 行业地位与历史 - 公司为我国最大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 由"一五"期间三家机床厂发展而来 [1] - 历史推出新中国第一台六尺皮带车床 第一台数控车床等里程碑产品 [17] - 机床行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 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需通过产业链融合实现突破 [19][22]
“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46
行业地位与核心突破 -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由"一五"期间的沈阳第一、第二、第三机床厂发展演变而来 [2] - 五轴联动机床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公司攻克了该技术,实现空间复杂曲面加工,解决了三轴/四轴机床的误差问题 [3][4][6] - 2020年公司参与的"S试件"五轴机床检测方法成为国际标准,这是我国金属切削机床领域首项国际标准,公司为此进行了2000多次实验和上万组数据记录 [7] - 公司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突破0.01毫米行业门槛,达到国际精密级水平 [8]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公司突破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和大扭矩主轴转速(从2000转/分钟提升至8000转/分钟),提升机床稳定性和效率 [10][11] - 2019年破产重整后,公司构建两级研发组织,采用"揭榜挂帅"机制,攻克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如高精度主机设计、高动态运动部件伺服驱动 [13] - 公司与通用技术集团合作研发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突破国外光栅技术垄断,具有抗粉尘油污干扰优势 [14] 市场应用与定制化服务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开发摩擦焊专机、副车架五轴加工中心等解决方案,电池托盘加工效率较普通设备提升4-5倍 [15] - 2023年公司获新能源汽车领域亿元订单,风电行业高精度立车产品实现"以车代磨",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 [16] - 公司采用"定制化研发+场景验证"模式,提供7×24小时现场服务,与曲轴、模具等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16][17] 财务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3500万至4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9] - 公司正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领域,研发专用高效数控机床 [18] - 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作为第一核心主业,目标建设世界一流机床装备集团 [19] 行业经验与产业链协同 - 公司通过融合下游应用场景(如与央企合作)解决"样机可用但不好用"的困境,推动技术迭代 [21] - 行业通过整合资源(如通用技术重组7家企业)和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突破"小散弱"格局,形成创新体系 [22][23]
“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网· 2025-08-19 22:34
公司技术突破 - 攻克五轴联动机床技术 实现复杂曲面精密加工 成为国内最早将S试件作为出厂检验标准的企业 所有五轴机床均通过该检测[5][6][7] - 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突破0.01毫米行业门槛 达到国际精密级水平[8] - 突破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壁垒 解决大型机床核心部件损耗问题[10][11] - 主轴转速从每分钟2000转提升至8000转 显著提升加工效率[12] - 采用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技术 突破精密位置检测难题 避免粉尘油污干扰[14] 研发体系创新 - 构建集团三级研发体系框架下的两级研发组织 推行揭榜挂帅机制[13] - 攻克高精度主机设计及制造 高动态运动部件伺服驱动等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13] - 与通用技术集团协同研发 共同攻关行业共性技术[13][14] 市场应用拓展 - 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摩擦焊专机 副车架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等专业化解决方案[15] - 多主轴电池托盘加工设备效率较普通设备提升4至5倍[15] - 2023年2月获新能源汽车领域亿元级订单[16] - 风电领域实现高精度立车加工 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16] - 与曲轴 模具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提供设备+服务综合解决方案[16]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500万至4500万元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18] - 公司为国内最大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3] 行业地位与战略 - 中国S试件五轴机床检测方法于2020年成为国际标准 系金属切削机床领域首项国际标准[7] - 通用技术集团将高端数控机床作为第一核心主业 已完成对七家企业的行业整合[18][21] - 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 打通机床从可用到好用的关键环节[20]
通用技术沈阳机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 “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09
行业地位与技术突破 -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影响制造精度与效率,从螺丝钉到远洋邮轮制造均依赖该设备 [1] - 五轴联动机床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能同时控制三个直线轴及两个旋转轴,实现空间复杂曲面加工,是高端精密零件唯一解决方案 [3][4] - 2020年中国"S试件"五轴机床检测方法成为国际标准,系金属切削机床领域首项国际标准,公司参与提供2000多次实验数据支撑 [5] - 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定位精度突破0.01毫米行业门槛,该设备用于制造机床的机床,精度要求比被加工零件高1-2个等级 [6][7] 核心技术攻关 - 突破11米长导轨淬火技术,解决大型龙门加工中心核心部件寿命问题 [9] - 大扭矩主轴转速从2000转/分钟提升至8000转/分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 [10] - 研发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采用"时间测量空间"创新路径,突破国外光栅技术垄断,具有抗粉尘油污干扰优势 [13] - 构建三级研发体系,攻克高精度主机设计等10余项关键技术,推行"揭榜挂帅"科研机制 [12] 市场应用与业绩表现 - 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摩擦焊专机等系列解决方案,电池托盘加工效率提升4-5倍 [15] - 2023年收获新能源领域超亿元订单,立车产品实现"以车代磨",工件表面接触率达80%以上 [16] - 布局人形机器人配套领域,与曲轴/模具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提供"设备+服务"综合方案 [16][17] - 2023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500-4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8] 产业协同发展 - 与中央企业组成联合研发机制,打通机床从"可用"到"好用"关键环节,改变重样机轻应用的旧模式 [21] - 通用技术集团完成对7家企业的专业化整合,组建机床工程研究院专注共性技术研究 [22] - 在钛合金加工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推动产业从大而不强向高端突破 [19]
【盘中播报】25只个股突破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6:2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666.91点 位于年线上方 单日涨幅0.53% [1] - A股总成交额达到15535.32亿元 [1] 突破年线个股表现 - 25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 其中德赛西威乖离率最高达5.01% [1] - *ST国化以4.49%乖离率位列第二 开润股份以3.80%位列第三 [1] - 中央商场乖离率最低为0.04% 中国中车为0.07% 宁沪高速为0.10% [1][2] 个股详细数据 - 德赛西威最新价114.08元 较年线108.64元上涨7.60% 换手率4.01% [1] - 山西汾酒最新价188.09元 接近年线187.21元 换手率0.77% [1] - 新天然气涨幅3.19% 最新价30.45元略高于年线30.39元 [2] - 沈阳机床涨幅3.27% 最新价6.94元略高于年线6.93元 [2]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8-09 21:03
政府补助基本情况 - 公司近期以现金方式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165万元 [1] - 该笔补助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3.37% [1] - 补助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相关,不具备可持续性 [1] 补助类型及会计处理 - 补助类型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非资产相关补助 [1] - 根据会计准则,补助计入"其他收益"科目 [2] - 具体会计处理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为准 [2] 补助对公司财务影响 - 预计对损益影响额为165万元 [3] 备查文件 - 收款凭证作为补助事项的备查文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