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的集团(000333)
icon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等在佛山新设创投合伙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1:53
公司投资动态 - 美的集团旗下美的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佛山佛高战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出资额约2亿元 [1] - 新成立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 且限投资未上市企业 [1] 基金设立信息 - 佛山佛高战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采用有限合伙形式设立 [1] - 该基金通过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由多方共同出资组成 [1]
制造业巨头入局保险业背后的多维逻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3:14
产业资本进入保险领域的方式与作用 - 通过股权收购、参与增资等方式实现产业资本对保险业务的法律合规准入和控制意图 例如美的间接持股三星财险、宁德时代入股小康人寿、比亚迪收购并设立比亚迪财险 [1] - 将保险嵌入产业链场景以提升产业风险管理能力、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同时为保险业务提供真实场景和数据支持 例如基于美的智能家居和比亚迪汽车生态开发供应链保险、员工团险、设备保障险等 [1] - 利用产业方积累的用户数据、设备数据改善保险产品定价和风控模型 推动保险从标准化向场景化转变 通过保险优化产业链现金流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 美的入股三星财险的具体操作与战略考量 - 宇星科技拟将其持有的三星财险11.5%股权转让给君兰酒店 后者由美的控股实际掌控 若交易获批美的系将成为三星财险第三大股东 [3] - 曲线入局背后体现合规、财务与战略的综合考虑 通过多层级间接持股规避监管限制 隔离经营风险并增强投资灵活性 [4] - 宇星科技因业务协同未达预期退出 美的凭借制造业龙头产业资源和金融布局经验或为三星财险注入新动能 [4] 三星财险的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腾讯2022年以32%持股成为第二大股东后推动公司转型 2024年向腾讯旗下微民保险代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达5455.41万元 较2023年467.25万元大幅增长 [5] - 保险业务收入从2022年8.99亿元增长至2024年21.32亿元 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33.35% 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24.32% [6] - 业务结构转向互联网险种 2024年退货运费险以4.12亿元保费成为第一大险种 责任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同比增幅分别超3倍、200%、280% [6] - 净利润从2022年0.87亿元降至2024年0.12亿元 尽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69亿元同比激增2353.07% 但互联网渠道的高手续费成本和精算难度持续压缩盈利空间 [6] 美的金融版图的战略调整与协同潜力 - 美的控股金融版图涵盖消费金融、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领域 此次入股三星财险被视为版图收缩后的再聚焦 [7] - 2024年美的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 产业链中应收账款、存货、设备等资产规模庞大 可嵌入营业中断险、设备故障险、供应链信用险等产品 [8] - 协同潜力体现在员工福利与团体保险、供应链金融与产业保险、数据与服务整合三方面 通过客户数据与渠道资源提升保险服务效率 [8] 产业资本对保险行业的价值重构与挑战 - 产业资本携带场景、数据和资金涌入推动保险价值链重构 推动产品从标准化向场景化转型 例如宁德时代入股小康人寿、比亚迪设立比亚迪财险 [9] - 价值重构体现在场景赋能(嵌入生产销售使用全生命周期)、数据赋能(提升风险定价精度)、产业协同(优化产业链现金流)三方面 [9] - 面临公司治理结构复杂化、股东战略目标差异、关联交易与数据合规等挑战 需平衡外资股东风险管理、互联网股东规模增长和产业股东协同需求 [10] - 需强化保险公司独立决策能力、建立严格关联交易披露机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以防范合规风险 [10]
家电行业周报(25年第37周):8月家电社零增长14%,家电企业亮相IFA彰显出海决心-20250916
国信证券· 2025-09-16 14:43
行业投资评级 - 家电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7] 核心观点 - 8月家电社零增长14.3% 累计增长28.4% 线下增速好转 线上增速平稳 [1][2][20] - 家电出口承压 8月出口额同比下降6.3% 但关税扰动下增长韧性凸显 [1][3][43] - 国内家电企业亮相IFA展 推出本土化新品 彰显出海决心 [1][4][49] - 行业盈利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及结构升级 Q2净利率有望小幅提升 [13] 零售表现 - 8月空调线上/线下零售额同比+6.8%/+11.2% 冰箱线上-9.3% 线下+16.1% 洗衣机线上+9.1% 线下+20.4% [2][20] - 厨房大电及小电景气维持 油烟机、燃气灶、洗碗机零售额增速约20% 电饭煲线上+15.4% 线下+24.1% 空气炸锅线上增长超30% [2][20] - 清洁电器强劲增长 扫地机线上线下增长超80% 洗地机线上+71.7% 线下+27.5% [2][20] 出口表现 - 8月家电出口量同比下降3.6% 出口均价下降3.2%至20.9美元/台 [3][43] - 5-6月出口额降幅接近8% 7-8月降幅收窄 产能出海加速影响出口增速 [3][43]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美的集团以"Master Your Home"为主题展出智能家电 海尔展示AI之眼科技并赞助欧洲足球俱乐部 [4][49] - 石头科技推出全地形智能割草机及五轴折叠仿生机械臂扫地机器人 科沃斯发布无限续航洗地机器人 [4][58] - 海信视像推出Mini LED电视U7S Pro TCL展示QD-Mini LED技术及AI新品 [4][58] 原材料与成本跟踪 - LME铜价周环比+1.2%至10068美元/吨 铝价周环比+3.2%至2695美元/吨 [4][56] - 冷轧板价格周环比-0.3%至3740元/吨 [4][56] 海运与地产数据 - 集运指数美西线周环比-2.19% 美东线+0.30% 欧洲线-6.19% [4][72] - 8月住宅竣工面积累计同比-18.5% 销售面积累计同比-4.7% [4][73] 投资组合建议 - 白电推荐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TCL智家、海信家电 [5][14][16] - 小家电推荐小熊电器、石头科技、科沃斯 [5][14][17] - 厨电推荐老板电器 黑电推荐海信视像 [5][14][1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美的集团2025E EPS 5.79元 PE 13倍 [6][82] - 小熊电器2025E EPS 2.86元 PE 19倍 [6][82] - 海尔智家2025E EPS 2.26元 PE 12倍 [6][82] - 石头科技2025E EPS 7.80元 PE 25倍 [6][82]
美的集团(00300.HK)9月16日耗资人民币2亿元回购268.6万股A股
格隆汇· 2025-09-16 10:54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耗资人民币2亿元回购268.6万股A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74.1-74.8元 [1]
美的集团(00300)9月16日耗资约2亿元回购约268.61万股A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0:54
公司股份回购 - 美的集团于2025年9月16日耗资约2亿元人民币回购股份 [1] - 公司回购约268.61万股A股股份 [1]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佛山3家企业上榜!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0:16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去年实现增长[1] - 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 较去年提升5.79亿元 实现23连升[1] - 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1] 美的集团表现及业务情况 - 年营业收入4090.84亿元 位列榜单第62位[2] - 业务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六大领域[3] - 过去五年研发投入超600亿元 拥有美的、小天鹅、COLMO、库卡等超10个品牌组合[3] - 全球拥有超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和63个制造基地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碧桂园控股表现及业务情况 - 年营业收入2527.57亿元 位列榜单第113位[4] - 业务涵盖机器人产业、科技建造事业、房地产开发三大板块[5] - 已助力49万人脱贫 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和乡村振兴[5] 宏旺控股集团表现及业务情况 - 年营业收入605.92亿元 位列榜单第409位[6] - 专注金属新材料领域 业务涵盖不锈钢、硅钢、非晶带材、钛合金等板块[7] - 不锈钢冷轧年产能超600万吨 硅钢年产能近200万吨[7] - 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超3500人 在国内外建成超十座大型现代化制造基地[7] 佛山企业整体表现 - 共有3家佛山企业入选500强 分别为美的集团、碧桂园和宏旺控股集团[1] - 在全国工商联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 美的集团和宏旺控股集团分别位居第13位和第199位[7]
白色家电板块9月16日跌0.78%,格力电器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8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白色家电板块市场表现 - 白色家电板块整体下跌0.78% 格力电器领跌板块且跌幅达1.07% [1] - 上证指数上涨0.04%至3861.87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 [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 雪祺电气上涨1.73%表现最佳 长虹美菱和澳柯玛分别上涨1.49%和1.35% [1] 个股交易数据 - 格力电器成交额22.57亿元居板块首位 成交量55.57万手 [1] - 美的集团成交额33.96亿元为板块最高 成交量45.60万手 [1] - 海尔智家成交额9.15亿元 成交量35.37万手 [1] - 深康佳A成交量51.28万手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2.8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8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17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5.72亿元 [1] - 格力电器主力资金净流出3.70亿元 净占比-16.38% 游资净流入1.33亿元占比5.89% [2] - 美的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4.52亿元 净占比-13.30% 游资净流入1.27亿元占比3.75% [2] - 海尔智家主力资金净流入2602.96万元 净占比2.85% 游资净流出3399.05万元 [2] - 长虹美菱主力资金净流入1774.93万元 净占比16.93% 游资净流出454.97万元 [2]
高盛:小米集团-W进入中国冷气机市场 美的集团料最具韧性
智通财经· 2025-09-16 08:26
行业整体状况 - 中国冷气机市场高度整合且行业领导者具有较高盈利率 [1] - 行业供需平衡且领导者盈利核心策略明确 [1] - 行业竞争将强化整体效率但可能导致潜在盈利池缩小 [1] 美的集团(000333) - 被预期为最具韧性的生产商并有望增加市场份额 [1] - 公司利用全球领先生产优势及持续改善分销效率作为杠杆 [1] 海尔智家(06690)与海信家电(00921) - 两家公司均获得买入评级 [1] 小米集团-W(01810) - 与行业领导者的竞争涉及价值链到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1] - 预计在二线城市成为领先参与者且中期市占率升至约10% [1] - 市占增长受益于分销网络、产品生态圈及生产能力改善 [1] - 进一步增加市占取决于中高端产品及线下渠道策略 [1] 格力电器(000651) - 评级由买入降为中性基于需求减弱及竞争加剧导致增长前景转差 [1] - 盈利在同业中最受影响因公司依赖中国市场 [1] - 预测股息率7厘提供估值支持 [1]
高盛:小米集团-W(01810)进入中国冷气机市场 美的集团(00300)料最具韧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8:2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冷气机市场高度整合且行业领导者具有较高盈利率 [1] - 行业供需平衡且领导者盈利核心策略明确 [1] - 竞争将强化行业效率但可能导致潜在盈利池缩小 [1] 公司评级与策略 - 维持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及小米的买入评级 [1] - 格力电器评级由买入降为中性 因需求减弱及竞争加剧导致增长前景转差 [1] - 格力电器预测股息率7厘提供估值支持 [1] 公司竞争优势 - 美的集团为最具韧性生产商 利用全球领先生产优势及持续改善分销效率增加市占率 [1] - 小米将在二线城市成为领先参与者 中期市占率料升至约10% [1] - 小米市占增长受益于分销网络、产品生态圈及生产能力改善 [1] - 小米市占进一步增加取决于中高端产品及线下渠道策略 [1] - 格力盈利在同业中最受影响 因公司依赖中国市场 [1] 行业效率提升 - 小米与行业领导者的竞争涉及行业价值链到供应链、制造至分销网络的整体效率 [1]
四成营收靠美的,关联交易会成为安得智联港股IPO的阻碍吗?
搜狐财经· 2025-09-16 07:09
上市进程与背景 - 公司于2025年8月底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此前于2025年初战略性调整A股上市路径 [2] - 公司前身为2000年美的集团内部成立的安得物流 最初专注于集团内部物流业务 [2] - 公司采用"1+3"服务模型 提供覆盖供应链全环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包括全链路服务及三大核心板块(一盘货 送装一体 生产物流)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141.73亿元(2022年) 162.24亿元(2023年) 186.63亿元(2024年) [5] - 同期净利润稳步提升:2.15亿元(2022年) 2.88亿元(2023年) 3.80亿元(2024年)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85亿元 净利润2.48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过20% [5]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 - 美的集团通过子公司美的智联持有公司52.94%股权 实现控股 [6] - 海信电子技术持股22.03% 为第二大股东 [5] - 其他股东包括宁波祝康(4.59%) 宁波美煜(3.12%) 宁波浩普(2.99%)等 合计持股比例达100% [5]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对美的集团及其联营公司收入占比持续高位:37.69%(2022年) 36.60%(2023年) 41.12%(2024年) 40.40%(2025年上半年) [6] - 关联交易规模逐年扩大:53.42亿元(2022年) 59.38亿元(2023年) 76.75亿元(2024年) 43.98亿元(2025年上半年) [6] - 曾因关联交易比例过高及业务独立性问题于2009年A股上市被否决 2025年1月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 [7] 市场竞争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为0.5% 排名第三 [7][10] - 行业前五名中排名第三至第五的企业市场份额相近:公司C(0.5%) 公司D(0.4%) [10] -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6% 高于部分竞争对手(公司A约6% 公司B约-1%) [10] 业务模式与盈利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4% 较2024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8] - 利润率较低的货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结构性拉低整体毛利 [8] - 服务成本同比增长20.6%至100.79亿元 占收入比重超92% 其中物流运力与仓储资源成本合计占比超九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