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688599)

搜索文档
光伏行业密集利好持续,光伏ETF基金(159863)上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8-08 03:08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0.95%至931151 成分股阳光电源涨6.00% 上能电气涨3.11% 双良节能涨2.71% 固德威涨2.31% 锦浪科技涨2.23% [1] - 光伏ETF基金上涨0.83%至0.49元 代码159863 [1][5]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6% 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科技等头部企业 [4]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 [1] - 工信部下达《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 重点监察"单位产品综合电耗"指标 [1][2] 行业影响分析 - 节能监察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高耗能低效产能面临淘汰或强制关停 [1] - 能耗标准提升倒逼技术工艺升级 企业加大降本增效技术研发投入 [2] - 绿电替代传统网电成为降低综合电耗直接途径 提升行业绿电应用比例 [2] 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企业在资金/技术/规模效应方面具优势 应对能耗要求更从容 [2] - 中小型及技术落后企业生存空间压缩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 供需与盈利展望 - 监察抑制供给扩张速度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保持稳健增长 [3] - 供需关系改善扭转供过于求局面 多晶硅及产业链价格或触底回升 [3] - 行业盈利水平有望迎来周期性拐点 反内卷推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天合光能: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勾勒零碳新场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7 11:21
光伏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伏累计并网容量达8.86亿千瓦,稳居国内第二大电源地位 [2]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加剧的挑战,呈现"内卷外堵"特征 [2] - 2024年5月31日起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需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标志补贴依赖模式终结 [2] 行业转型方向 - 光伏终端将全面转向自发自用或市场化交易模式,储能配套和智能化监控系统成为项目标配 [2] - 用户侧需求从单一产品转向多场景解决方案,需加强综合能源管理实现绿电与经济用能双价值 [2] - 虚拟电厂业务未来3-5年将深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调频辅助服务等,市场空间广阔 [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加速从光伏组件制造商向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跃迁,布局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 [3] - 构建电碳一体虚拟电厂解决方案,集成气象预测、长时功率估算等实时交互能力链 [4] - 通过AI算法耦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用户负荷与实时电价曲线,形成智能微电网 [4] 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 - 在常州文化广场部署121KW屋顶光伏项目,实现建筑自发自用电力 [1] - 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项目实现能源数据追溯、绿电绿证交易及碳排放核销 [7] - 中国联通三江源项目采用全额自发自用模式运营,实现100%绿电消纳 [7] 业务布局规划 - 重点培育智能微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零碳园区等新增长极 [8] - 前瞻性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 [8] - 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微电网示范站建设,开创V2G充电桩电能双向流动新模式 [7]
天合光能(688599)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会议材料
2025-08-07 09:45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现场会议8月14日14点在常州公司会议室召开[12] - 网络投票8月14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平台9:15 - 15:00[12][16] - 股东发言不超5分钟,次数不超2次[7] - 现场会议记名投票,一股一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表决[8] 可转债信息 - 公司发行8864.751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886475.10万元,期限6年[19] - “天23转债”初始转股价69.69元/股,转股期2023年8月17日至2029年2月12日[20] - 2023 - 2025年多次调整转股价格,2025年2月修正为25元/股[20][21][22] - 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为股价连续三十日至少十五日低于当期转股价85%[23] - 2025年7月触发修正条款,董事会通过议案提交股东会[25] - 修正后转股价不低于会前二十日和前一日股价交易均价较高者[25]
西部,风光电大崛起
36氪· 2025-08-06 23:40
中国风光电发展历程 - 2000年中国风光电装机量仅35万千瓦 在全球排名落后[1] - 2024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8.9亿千瓦 同比增长45.2% 连续15年全球第一[15] - 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2亿千瓦 同比增长18.0% 连续10年全球第一[15] 西部核心地位 - 西部地区占全国面积72% 风力资源占全国85%以上 太阳能资源占全国90%左右[1] - "十四五"规划中9个清洁能源基地有7个位于西部[2] - 截至2024年6月底 中国风光电装机累计容量达11.8亿千瓦 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17] 重大项目进展 - 第一批50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 装机规模超9000万千瓦[18] - 其中39个项目位于西部 占比78% 建设规模8455万千瓦 占比87%[19] - 内蒙古以13个项目3110万千瓦建设规模位居首位[19] 特高压输电建设 - "十四五"期间规划12条跨省区特高压通道 其中9条从西部出发[21] - 目前已开工7条特高压通道 包括甘肃-浙江±800千伏直流工程等[22] - 全国已投运39项特高压工程中 24项从西部能源基地送出 占比超60%[23] 技术创新突破 - 风机整机国产化率达95%以上 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近100%[28] - 光伏设备国产化率超90% 全球70%光伏组件来自中国[28] - 天合光能以481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一[30] 代表企业贡献 - 金风科技2024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18.67GW 市场份额22% 连续14年全国第一[32] - 金风科技全球新增装机19.3GW 全球市场份额15.9% 连续三年全球第一[32] - 天合光能为甘肃金塔"沙戈荒"项目提供100MW组件 项目总装机量500MW[32] 区域发展成果 - 内蒙古新能源累计装机突破1.35亿千瓦 超越火电装机量[18] - 新疆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048亿千瓦 为西北首个过亿省份[18] - 甘肃新能源总装机突破6400万千瓦 能源占比达64%[18]
天合光能:累计回购约1532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5:11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约153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约21.79亿股的0.7% [2] - 回购成交最高价24.91元/股 最低价13.64元/股 [2] - 支付资金总额约2.53亿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光伏行业收入占比98.17%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83% [2]
股市必读:天合光能(688599)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74.22万元,占总成交额7.83%
搜狐财经· 2025-08-03 18: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天合光能报收于15.62元,上涨0.64%,换手率1.07%,成交量23.29万手,成交额3.67亿元 [1] - 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74.22万元,占总成交额7.83%,游资资金净流入242.4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116.64万元 [1][3] 担保与授信情况 - 2025年7月累计担保金额20.90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92% [1][3]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606.12亿元,占净资产229.79%,其中对子公司担保余额584.06亿元 [1] - 公司申请不超过1400亿元授信总额度,互相提供担保上限额度不超过1165亿元 [1] 可转债减持动态 - 杭州光曜致新同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在2025年6月27日至8月1日期间减持"天23转债"8882750张,占发行总量10.02%,减持后持有比例降至14.30% [1][3] 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15,315,910股,占总股本0.70%,支付资金总额2.53亿元 [2][3] - 回购方案预计金额为10亿至12亿元,用途为转换公司可转债,期限至2026年3月24日 [2]
2025光伏企业绿色低碳评价报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2025-08-03 09:17
行业概况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光伏发电累计9.46亿千瓦 [7] - 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比例增长至83.41% [7] -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44.48亿千瓦,年增长率创15.1%历史纪录,中国贡献全球新增容量近64% [18] 核心企业表现 -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在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中位列前三名 [10] - 40家光伏企业2024年使用可再生能源总计5.71千万兆瓦时,带来减排量超3255.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10] - 44家光伏企业披露范围1&2碳排放量达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24家企业连续三年数据显示碳排放总量从2022年4523万吨增至2024年7057万吨 [1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阳光电源和通威股份2024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超60%,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和大全股份超40% [10] - TCL中环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从2022年0.75%增至2024年37.58%,增幅显著 [56] - 正泰新能等11家企业通过铺设屋顶光伏、购买绿电等措施打造零碳工厂或园区 [10] 碳排放管理 - 7家企业承诺2050年前实现价值链碳中和,6家企业减排目标涵盖供应链 [74] - 隆基绿能推动供应商开展碳核算和目标设定,通威股份推动关联企业披露整改措施 [11] - 25家企业披露超80个光伏组件、电池等产品碳足迹数据,应对国际市场绿色准入要求 [12] 供应链管理 - 超8成光伏企业公开披露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10家企业将环境风险管控延伸至原材料供应商 [13] - 隆基绿能等4家企业关注能源转型矿产开采环境影响,但12家参评企业关联企业仍出现违规排放问题 [13] - 11家光伏电站企业关注生物多样性敏感区域,但尚无企业披露降低矿产开采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14] 行业挑战 - 中国将开始产生大批量退役光伏组件,16家企业披露回收工作但主要集中于欧洲市场 [14] - 光伏行业出现低价无序竞争问题,多国出台产业激励机制提升本土制造能力 [15] - 国际社会通过碳足迹限值等规则加严市场准入,可能蕴含贸易保护主义考量 [28]
天合光能新注册《TrinaAurora综合能效管理平台Android版软件V…
证券之星· 2025-08-01 21:12
公司动态 - 天合光能新注册3个软件著作权,包括《TrinaAurora综合能效管理平台Android版软件V1.0》和《能源及物联设备综合管理平台WEB版软件V1.0》[1] - 公司共对外投资2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7078次[1]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1067条,专利信息4170条,著作权信息57条[1] 知识产权 - 公司近期在软件著作权方面有所布局,新增3个项目[1]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信息4170条,显示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1] - 公司商标信息达1067条,表明品牌建设较为完善[1]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债券持有人可转债持有比例变动达到10%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8:37
可转债持有及变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2月13日发行8,864.751万张可转债(天23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886,475.10万元,期限6年[2] - 债券持有人杭州光曜持有天23转债21,559,320张,占发行总量24.32%[2] - 杭州光曜在2025年6月27日至8月1日期间减持8,882,750张,占发行总量10.02%,减持后持有比例降至14.30%[3] 股份回购进展 - 公司2024年6月通过回购方案,计划以10-1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A股,价格不超过31元/股,期限12个月[6] - 2025年5月调整方案:回购期限延长至2026年3月24日,资金来源增加自筹资金[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15,315,910股(占总股本0.70%),耗资2.53亿元,最高价24.91元/股,最低价13.64元/股[8] 对外担保情况 - 2025年7月新增担保20.90亿元,占最近一期净资产7.92%,均用于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13][17]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606.12亿元,占净资产229.79%,其中对子公司担保584.06亿元[13][18] - 担保额度经2024年股东大会批准,总额不超过1,165亿元,主要用于综合融资需求[13]
天合光能(688599)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74.2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18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天合光能报收于15.62元,上涨0.64% [1] - 换手率1.07%,成交量23.29万手,成交金额3.6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874.22万元,占比成交额7.83% [1] - 超大单净流入315.21万元、大单净流入2559.01万元、中单净流出242.42万元、小单净流出3116.64万元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43.35亿元,同比减少21.48% [1] - 归属净利润131968.61万元,同比减少355.88% [1] - 扣非净利润137341.83万元,同比减少407.09% [1] - 流动比率1.295、速动比率0.864、资产负债率74.97% [1] 公司基本信息 - 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位于常州市,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217936.4548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35374.3536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高纪凡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2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776条,专利信息4156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44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