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杰思(688581)
icon
搜索文档
中报季公募调研热情升温 医药生物行业最受关注
新华财经· 2025-08-18 09:58
公募调研活动概况 - 上周共有139家公募机构参与A股调研 覆盖2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66只个股 合计调研次数达729次 较前一周环比增长46.39% [1] 个股调研热度 - 美容护理行业龙头百亚股份以53次调研居首 吸引博时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等逾三成公募机构集中调研 [1] - 医药生物行业南微医学、安杰思和安科生物分别获46次、32次和32次调研 均位列前十 [1] - 计算机行业德赛西威和金橙子分别获46次和45次调研 均位列前十 [1] - 调研前十个股包括新強联(电力设备 7.97%涨幅 调研次数未披露)、中科三环(有色金属 7.24%涨幅 33次)、东来技术(基础化工 -1.45%涨幅 27次)、臻锚科技(电子 11.47%涨幅 24次) [2] 行业调研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 10只个股合计获151次调研 个股数量和次数均领先其他行业 [2] - 计算机行业4只个股合计获100次调研 位列第二 [2] - 电子、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美容护理行业均获不少于50次调研 位列前十关注行业 [3] 机构调研动态 - 鹏华基金以20次调研居首 覆盖11个行业的19只个股 侧重电力设备、电子及基础化工行业 [3] - 国泰基金与南方基金均以14次调研并列第二 其中国泰基金聚焦8个行业的14只个股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突出 南方基金覆盖10个行业的14只个股 侧重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及基础化工行业 [3]
知名机构近一周(8.11-8.17)调研名单:机构扎堆这只医疗龙头
选股宝· 2025-08-18 08:12
调研概况 - 上周共计23家公司获知名机构调研 [1] - 医药生物行业调研热度居前 [1] - 南微医学获最多机构调研,共计183家 [1] 热门调研公司 - 南微医学(医药生物)获183家机构调研,主营内镜设备及耗材制造 [1][2] - 安杰思(医药生物)获180家机构调研 [1][2][3] - 金橙子(计算机)获166家机构调研 [1][2][3] - 德赛西威(计算机)获160家机构调研 [1][2][3] - 新强联(电力设备)获163家机构调研 [1][2] 行业分布 - 医药生物:南微医学(183家)、安杰思(180家)、亿帆医药(42家) [1][2][3] - 计算机:金橙子(166家)、德赛西威(160家)、大华股份(82家) [1][2][3] - 电子:臻镭科技(74家)、奥士康(39家)、盈趣科技(49家) [1][2][3] - 电力设备:新强联(163家) [1][2] - 基础化工:阿拉丁(83家) [1][3] - 建筑材料:伟星新材(80家) [2][3] - 美容护理:草亚股份(154家) [2] 机构动态 - 高毅资产调研南微医学(183家)、金橙子(166家)、新强联(163家) [1] - 盘京投资调研南微医学(183家)、安杰思(180家)、金橙子(166家) [2] - 睿远调研伟星新材(80家)、臻镭科技(74家)、亿帆医药(42家) [2] - 红杉调研安杰思(180家)、金橙子(166家)、中科三环(101家) [3] - 嘉实基金调研阿拉丁(83家)、大华股份(82家)、伟星新材(80家) [3]
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关注补涨板块机会-20250816
光大证券· 2025-08-16 14:19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沪深300上涨家数占比情绪指标**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成分股近期正收益的个数判断市场情绪,正收益股票增多时可能处于行情底部,大部分股票正收益时可能情绪过热[25] - 具体构建: $$ N日上涨家数占比 = \frac{过去N日收益>0的个股数}{成分股总数} $$ 采用N=230日窗口计算,当指标值超过87%时提示过热风险[26][27] - 评价:能快速捕捉上涨机会但易错失持续上涨阶段,对下跌市场判断存在缺陷[26] 2. **动量情绪指标择时策略** - 构建思路:对上涨家数占比进行双窗口平滑处理,通过快慢线交叉生成信号[28] - 具体构建: - 计算230日上涨家数占比 - 分别进行50日(慢线)和35日(快线)移动平均 - 当快线>慢线时看多市场[28][29] 3. **均线情绪指标** - 构建思路:通过八均线体系判断指数趋势状态[32] - 具体构建: - 计算8/13/21/34/55/89/144/233日均线 - 当前价格超过5条均线时看多[33] - 评价:适用于捕捉沪深300指数的情绪拐点[35] 4. **量能择时模型** - 构建思路:根据交易量变化判断宽基指数趋势[24] - 信号规则:北证50显示谨慎观点,其他指数均为乐观信号[2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横截面波动率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分股间收益离散程度,反映Alpha机会[37] - 具体构建: $$ \sigma_{cross} = \sqrt{\frac{1}{N}\sum_{i=1}^N (r_i - \bar{r})^2} $$ 其中$r_i$为个股收益,$\bar{r}$为指数平均收益[39][40] - 测试结果:沪深300近一季度波动率1.63%,处于近两年29.81%分位[41] 2. **时间序列波动率因子** - 构建思路:计算指数成分股加权收益波动率[42] - 测试结果:中证1000近一季度波动率0.21%,处于近半年27.09%分位[42][4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动量情绪指标** - 年化收益率:12.7% - 最大回撤:-24.3% - IR:1.35[29] 2. **均线情绪指标** - 年化收益率:15.2% - 胜率:68%[35]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横截面波动率** - 沪深300近两年均值:1.84% - 中证500近半年分位:34.13%[41] 2. **时间序列波动率** - 中证1000近一年均值:0.27% - 近一季度分位:25.90%[42] 注:所有公式参数与测试结果均基于2025年8月15日前历史数据[24][41][42]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5
东海证券· 2025-08-15 05:04
银行业分析 - 7月信贷季节性回落,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减少4263亿元,同比多减3455亿元,主要受清理拖欠账款、金融反内卷及政府化债替代效应影响 [6] -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支撑社融增长,7月新增政府债券12440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推动社融增速保持9% [7] - 货币供应改善,M2与M1同比分别增长8.8%和5.6%,存款活化现象显著,企业结汇增加、资本市场表现改善及化债资金到位是主要驱动因素 [9] - 存贷利率同步下调缓解息差压力,7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2%,存款利率下调对冲LPR下降影响,预计2025年息差压力小于2024年 [10] 轮胎行业分析 - 欧美进口需求前置导致轮胎出口波动,海运费走弱及贸易政策(美国关税、欧洲反倾销)加速需求前置 [12] - 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对轮胎价格形成支撑,但海外胎企半年度业绩普遍承压 [12] - 长期建议关注具备全球化布局和成本优势的龙头胎企,如中策橡胶、赛轮轮胎等 [12] 安杰思公司分析 - H1营收同比增长14.56%至3.02亿元,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净利润环比增长24.04% [14]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3.8%,欧洲(+38.28%)、亚洲(+29.05%)和南美(+58.95%)市场高速增长,北美受关税影响下降9.89% [15] - 研发投入加大,H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29%,费用率提升1.6pct至11.39%,高端产品管线如内镜机器人进入注册阶段 [16] 财经要闻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97.9% [18] - 美国7月PPI同比上涨3.3%,远超预期的2.5% [18]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逆回购操作以维持流动性充裕 [18] - 国家数据局计划年内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19] A股市场动态 - 上证指数在3731点关键阻力位遇阻回落,日线技术指标走弱,短期或延续震荡 [21][22] - 军工装备板块单日大跌3.27%,日线MACD死叉成立,获利盘回吐压力显著 [24] - 保险、电机板块逆市上涨,分别收涨2.13%和0.65%,资金净流入居前 [26]
【私募调研记录】红筹投资调研安杰思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美洲销售收入略有下降 但公司对全年目标充满信心[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73% 主要用于杭安医学诊疗设备研发[1]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下降至67.58% 主要因止血夹受集采影响[1] - 国内销售收入实现10.50%增长[1] 产品研发进展 - 复用软性内镜已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 ERCP系列产品快速放量[1] - 单极ESD产品已在250余家医院试用 入院比例达20%[1] - 多款产品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持续提升[1] - 与欧洲及亚太地区顶尖KOL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1] -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 生产成本高于国内[1] - 未来计划将中低端耗材集中泰国生产[1]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 亚洲 南美洲销售收入实现增长[1] - 北美洲市场销售收入出现下降[1]
【私募调研记录】神农投资调研安杰思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10
财务表现 - 北美洲销售收入因中美贸易关税摩擦略有下降[1] - 国内销售收入增长10.50%[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73%[1]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下降至67.58%[1] 产品研发进展 - 复用软性内镜已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 ERCP系列产品快速放量[1] - 单极ESD产品已在250余家医院试用 入院比例20%[1] - 多款产品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生产与供应链 -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1] - 泰国生产成本高于国内[1] - 未来中低端耗材集中泰国生产[1] 市场与销售策略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提升[1] - 与欧洲、亚太地区顶尖KOL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1] - 欧洲、亚洲、南美洲销售收入增长[1]
【私募调研记录】煜德投资调研安杰思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美洲销售收入略有下降 但公司对全年目标保持信心[1] - 国内销售收入实现10.50%增长[1]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0.73%[1]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下降至67.58% 主要受止血夹集采影响[1] 产品研发进展 - 复用软性内镜已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 单极ESD产品在250余家医院开展试用 入院比例达20%[1] - ERCP系列产品实现快速放量[1] - 多款产品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全球市场布局 - 欧洲 亚洲 南美洲销售收入实现增长[1]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持续提升[1] - 与欧洲及亚太地区顶尖KOL开展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1] -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 未来将集中生产中低端耗材[1] - 泰国生产基地生产成本高于国内[1]
【私募调研记录】保银投资调研安杰思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美洲销售收入因中美贸易关税摩擦影响略有下降[1] -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0%[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73%[1]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下降至67.58%,主要因止血夹受集采影响[1] 产品研发进展 - 复用软性内镜已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 单极ESD产品在250余家医院试用,入院比例达20%[1] - ERCP系列产品快速放量[1] - 多款产品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全球业务布局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持续提升[1] - 与欧洲、亚太地区顶尖KOL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1] -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未来中低端耗材将集中泰国生产[1] - 泰国生产成本高于国内[1] - 欧洲、亚洲、南美洲销售收入实现增长[1]
【私募调研记录】六禾投资调研安杰思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10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美洲销售收入因中美贸易关税摩擦影响略有下降[1] -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0%[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73%主要用于杭安医学诊疗设备研发[1]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下降至67.58%主要因止血夹受集采影响[1]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持续提升[1] 产品研发进展 - 复用软性内镜已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 ERCP系列产品快速放量[1] - 单极ESD产品已在250余家医院试用且入院比例达20%[1] - 多款产品进入产品注册阶段[1] 全球化布局 - 与欧洲、亚太地区顶尖KOL合作深化全球布局[1] - 欧洲、亚洲、南美洲销售收入实现增长[1] -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且生产成本高于国内[1] - 未来计划将中低端耗材集中泰国生产[1] 投资机构背景 - 上海六禾投资成立于2004年8月是国内最早私募基金公司之一[2] - 管理基金总规模近100亿元人民币[2] - 投资领域涵盖股票、债券、PIPE和VC四大业务板块[2] - 基金经理平均拥有22年证券行业投研经验[2] - 连续三年(2011-2013)荣登清科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30强或50强[2]
【私募调研记录】复胜资产调研安杰思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美洲销售收入略有下降但公司对全年目标保持信心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73%主要用于杭安医学诊疗设备研发 [1]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下降至67.58%主要因止血夹受集采影响 [1] - 国内销售收入实现10.50%增长 [1] 产品研发与注册进展 - 复用软性内镜已进入产品注册阶段 [1] - 多款产品进入产品注册阶段 [1] - 单极ESD产品已在250余家医院试用入院比例达20% [1] - ERCP系列产品快速放量 [1] 全球业务布局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1] - 与欧洲及亚太地区顶尖KOL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 [1] -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未来中低端耗材将集中泰国生产 [1] - 泰国生产成本高于国内 [1] 区域销售表现 - 欧洲亚洲南美洲销售收入实现增长 [1] - 北美洲销售收入出现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