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科轨道(688569)

搜索文档
高铁轨交概念股异动 神州高铁直线拉升涨停
快讯· 2025-05-12 01:53
高铁轨交概念股异动 - 神州高铁直线拉升涨停 [1] - 金鹰重工20CM涨停 [1] - 雷尔伟、铁大科技涨超5% [1] - 晋西车轴、交大思诺、研奥股份、铁科轨道等跟涨 [1]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9 23:34
公司公告 - 公告内容由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证券代码688569,证券简称铁科轨道 [1]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2] - 公司负责人李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龙先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刘龙先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2] 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均以人民币为单位,审计类型为未经审计 [5][6] - 本期及上期未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均为0.00元 [5] 股东信息 - 公告未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4] - 未涉及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4]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持股变化 [4] 其他事项 - 无需要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4] - 2025年起未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不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 [6]
铁科轨道:2025一季报净利润0.22亿 同比下降6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08:25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 1000元,较2024年一季报0 2600元下降61 54%,较2023年一季报0 6600元显著下滑 [1] - 每股净资产2025年一季报为13 62元,同比增长3 1%,较2023年一季报12 56元持续提升 [1] - 每股公积金保持稳定为5 49元,连续三年无变化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5年一季报达6 51元,同比增长6 72%,较2023年5 47元增长明显 [1] - 营业收入2025年一季报为2 05亿元,同比下滑38 44%,较2023年5 73亿元大幅收缩 [1] - 净利润2025年一季报0 22亿元,同比下降60%,较2023年1 39亿元降幅显著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5年一季报0 76%,同比下滑62个百分点,较2023年5 39%大幅回落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7299 6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82 13%,较上期微增3 00万股 [1]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530 00万股占比26 25%,持股未变动 [2] - 北京首钢股权投资管理为第二大股东,持股4247 04万股占比20 16%,持股未变动 [2] - 刘惠璋持股279 34万股占比1 33%,为本期唯一增持股东,增持3 00万股 [2] - 其余七大股东持股数量及比例均未发生变化 [2] 分红政策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未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3]
铁科轨道(68856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08:23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5亿元,较上年同期3.33亿元减少38.58%[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5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33亿元下降38.58%[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35345571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3918527867亿元,同比下降52.53%[27] 净利润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2.89万元,较上年同期5495.90万元减少60.46%[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240.52万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729.56万元下降51.84%[1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2.89万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5495.90万元下降60.46%[1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2.767387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4038.950437万元,同比下降99.44%[28] 研发投入变化 - 研发投入合计2150.40万元,较上年同期2072.54万元增加3.76%,研发投入占比10.51%,较上年同期增加4.29个百分点[5] 总资产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8.02亿元,较上年度末38.51亿元减少1.29%[5]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8.0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51亿元下降1.29%[12][13][14] - 资产总计2025年3月31日为3,028,791,327.66元,2024年12月31日为3,133,466,773.23元[25]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8.70亿元,较上年度末28.47亿元增加0.80%[5] - 2025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3.3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99亿元增长1.02%[14]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2025年为25.5841318195亿元,2024年为25.5794133277亿元,同比增长0.02%[26]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9,725.75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17,575.68元,所得税影响额17,636.35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0,213.58元[6] 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480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8] - 前十大股东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30万股,占比26.25%;北京首钢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247.04万股,占比20.16%[8] 每股收益变化 - 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较上年同期0.26元/股减少61.54%;稀释每股收益0.10元/股,较上年同期0.26元/股减少61.54%[4]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为0.10元/股,2024年为0.26元/股[1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6%,较上年同期减少2.00个百分点,减少幅度为1.24个百分点[4] 负债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4.6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51亿元下降15.07%[13][14] - 流动负债合计2025年3月31日为467,396,045.33元,2024年12月31日为572,244,139.34元[25] - 负债合计2025年为4.7037814571亿元,2024年为5.7552544046亿元,同比下降18.27%[26] 营业成本、利润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69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55亿元下降33.83%[1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3746.47万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951.46万元下降52.89%[17]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3746.47万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887.80万元下降52.49%[17] 少数股东损益及综合收益总额变化 - 少数股东损益2025年为10,676,353.58元,2024年为12,336,532.89元[18] - 综合收益总额2025年为32,405,204.32元,2024年为67,295,559.79元[18]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25年第一季度为190,460,799.0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95,456,528.71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16297298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1303647671亿元,同比增长7.60%[2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第一季度为 - 32,089,412.6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5,070,726.33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509.432654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4227.807558万元,同比下降77.62%[2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第一季度为180,432,994.95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30,449,300.13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796960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431.746838万元[29]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第一季度为 - 5,224,370.0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5,224,370.00元[2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5年第一季度为143,119,212.35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60,744,396.46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77026341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4659.554396万元[30]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变化 - 2025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0828658143亿元,2024年为12.9253657792亿元,同比增长8.95%[30] 货币资金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15.6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18亿元增长10.03%[1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6848863128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9842767111亿元,同比增长71.18%[29]
铁科轨道(688569) - 铁科轨道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4-18 10:43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4月18日于北京昌平召开股东大会[2] - 49人出席,所持表决权占69.7753%[2] - 9名董事、5名监事及董秘出席[4]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年度报告等议案同意票比例约99.97%[5][6][7] - 董事、监事薪酬议案同意票比例99.9359%[7] - 补选独立董事议案同意票比例99.9728%[7] 小股东表决情况 - 2024年度利润分配议案同意票比例85.1921%[8] - 分红回报规划议案同意票比例85.6415%[9] - 董事、监事薪酬议案同意票比例61.2609%[9] 决议有效性 - 律师事务所认为股东大会决议合法有效[10]
铁科轨道(688569) -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关于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18 10:39
会议时间 - 2025年3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监事会会议[5] - 2025年4月18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6] 参会情况 - 49人出席股东大会,代表146,993,400股,占69.7753%[9] 会议结果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十项议案,含2024年年度报告[12]
铁科轨道(688569) - 铁科轨道关于补选第五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委员的公告
2025-04-18 10:22
董事会会议 - 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2] - 会议审议通过补选董事会提名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议案[2] 人员任职 - 推举陈建春任提名及战略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主任[2] - 陈建春任职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2] 委员会成员 - 审计、提名等各委员会主任及成员公布[3][5]
铁科轨道(688569) - 铁科轨道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4-08 09:0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40,956.55万元,净利润26,859.8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31.98万元[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02元、1.02元、1.00元[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69%、7.56%[2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385,123.24万元,负债合计55,138.06万元,股东权益合计329,985.18万元[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较2023年减少0.36元,降幅26.09%[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2023年减少0.37元,降幅27.01%[23] - 2024年末资产合计较2023年末增加7,265.90万元,增幅1.92%[27] - 2024年末负债合计较2023年末减少8,265.37万元,降幅13.04%[27]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较2023年末增加15,531.27万元,增幅4.94%[2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91%;净利润同比下降27.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26%[34][35][48] - 2024年度其他收益增加603.99万元,因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36] - 2024年度投资收益减少246.20万元,因联营企业上铁芜湖利润减少[36] - 2024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6.78万元,因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36] - 2024年度信用减值损失转回412.33万元,因长账龄款项收回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下降[36] - 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变动291.81万元,因确认存货跌价准备[36] - 2024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36,500.45万元,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减少17,001.64万元、16,187.21万元、3,311.61万元[37] - 2024年末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3.49亿元,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0.64亿元[72]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11亿股[72] 未来展望 - 2025年董事会将提升公司规范化治理水平,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工作[56] - 2025年是公司向新的公司治理结构过渡的关键一年[70] - 2025年度公司及各控股、全资子公司拟向银行申请总额度不超过25.56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8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9%,较2023年度增加0.55个百分点[22]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拟在经营范围中增加“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95] -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新增技术交流、进出口代理等业务[97] - 公司设立党总支,设书记1名[97] 会议相关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于2025年4月18日14点00分在北京市昌平区富生路11号院公司六楼会议室召开[11] - 会议投票方式为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5年4月18日[12] - 会议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主持人为董事长李伟先生[13][14] - 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于2025年3月28日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3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19] - 2024年度公司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通过议案30项[49]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集1次年度股东大会、5次临时股东大会[50]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会议召开7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51] - 2024年度召开业绩说明会3次,董事长等出席与投资者沟通[54] - 2024年监事会共召开七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61] -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于2025年3月28日经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58] - 公司独立董事季丰、李志强、王英杰递交2024年度述职报告并已述职,报告于2025年3月29日披露[101] 分红与薪酬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373.33万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4.40%[72] - 2024年度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10万元/年(税前)[77] - 2025年独立董事薪酬(津贴)标准为10万元/年/人(税前)[81] - 2025年适用对象为第五届董事会全体董事、第五届监事会全体监事,适用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80] - 2025年在公司担任具体职务的董事、监事按相关制度领薪酬,不另发津贴;不在公司任职的不领薪酬[82] 人事变动 - 独立董事王英杰因连续任职满六年申请辞职[85] - 公司提名陈建春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任职资格及独立性已通过审核[85] 议案相关 - 申请银行综合授信议案已于2025年3月28日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93] - 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并修订《公司章程》议案提请公司股东大会审议[95] - 《公司章程》变更相关议案于2025年3月28日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98]
铁科轨道(688569) - 铁科轨道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3-28 12:59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4亿元[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2.47亿元[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营业收入43.87亿元[7]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A股每股派现0.35元(含税)[2] - 拟派发现金红利7373.33万元(含税),占2024年净利润34.40%[3] -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待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4] 研发投入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2.83亿元,占累计营收6.46%[7]
铁科轨道: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办法
证券之星· 2025-03-28 12:2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建立健全舆情处置机制,提升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舆情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处理原则及措施、责任追究等内容 [2] 分组1:总则 - 制定办法目的是建立健全舆情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各类舆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 - 舆情包括媒体负面或不实报道、不良传言或信息、影响投资取向和股价的信息、涉及信息披露影响股价的事件信息 [2] - 办法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 [2] 分组2:职责与分工 - 公司对舆情实行统一领导、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成立舆情管理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2][3] - 舆情管理小组是领导机构,负责决定舆情处理启动和终止、评估影响拟定方案、组织宣传报道、上报监管机构等 [3] - 证券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和决策实施,包括关注媒体、跟踪股价、上报情况、落实决策、发布澄清公告等 [3] - 舆情信息采集范围涵盖公司官网、网络媒体等互联网信息载体及互动评论 [3] - 公司及分子公司相关部门配合采集舆情信息,通报情况并履行其他响应配合职责 [4] - 人员报告舆情信息应及时、客观、真实,证券部建立舆情信息管理档案 [5] 分组3:各类舆情信息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及时性、协同性、主动性、系统性、审慎性 [5] - 报告流程为相关部门及分子公司负责人汇总至证券部,证券部根据情况报告并处理,涉及不稳定因素向监管部门报告 [5] - 处置流程为舆情影响股价时,舆情管理小组调查,证券部与媒体沟通,与监管机构沟通并披露信息,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对侵权媒体采取措施 [6] 分组4:责任追究 - 未执行办法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人员,公司根据情节给予处分并要求赔偿 [6] - 相关知情人员违反保密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有权处分,构成犯罪依法追究责任 [7] - 重大信息知情人等擅自披露公司信息致公司受损的,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7] 分组5:附则 - 办法未尽事宜或与法规不一致的,按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执行 [8] - 办法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修改亦同,由董事会负责解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