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威尔(688377)

搜索文档
迪威尔(688377) - 迪威尔关于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完毕暨增持结果的公告
2025-01-15 16:00
增持情况 - 张利2024年7月16日起6个月内计划增持不低于1200万元[2] - 截至2025年1月15日累计增持1186126股,金额14100037.49元[3] - 增持后张利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占比38.38%[7] 股东持股 - 李跃玲持股14500000股,占7.45%[4] - 张洪持股6100000股,占3.13%[4] - 张闻骋持股30000股,占0.02%[4] - 控股股东南京迪威尔实业持股50250000股,占25.81%[4] - 南京南迪威尔企业管理咨询持股2617500股,占1.34%[4] 其他事项 - 张闻骋2025年1月9日归属2021年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30000股[7]
迪威尔(688377) - 迪威尔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结果公告
2025-01-10 16:00
激励计划股份登记 - 2025年1月9日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二个归属期股份登记[4] - 本次归属股票数量51.6万股,首次授予42万股,预留授予9.6万股[5] 激励计划审议进程 - 2021 - 2024年多次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激励计划相关议案[4][6][7][8][9][10] 人员股份转让规定 - 董事和高管任职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25%,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16] - 董事和高管6个月内买卖股票收益归公司所有[16] 资金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日,43名激励对象缴纳认购款392.676万元[19] - 公司注册资本和股本仍为19466.70万元、19466.70万股[19]
迪威尔:迪威尔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4-12-18 08:14
限制性股票授予情况 - 授予总量172万股,占2021年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0.88%[1] - 首次授予140万股,占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0.72%,占授予权益81.4%[1] - 预留授予32万股,占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0.16%,占授予权益18.6%[1] - 授予价格(调整后)为7.61元/股[2] - 首次授予33人,预留授予10人[2] 归属情况 - 拟归属数量51.60万股,首次授予42.00万股,预留授予9.60万股[1] - 2024年2月1日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42万股[14] - 2024年2月1日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9.6万股[14] - 2024年12月18日审议通过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议案[12][14] - 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为2024年2月22日至2025年2月21日[15] - 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为2024年8月25日至2025年8月24日[15] 业绩考核目标 - 第一个归属期业绩考核目标A要求2022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0%[4] - 第二个归属期业绩考核目标A要求2023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90%[5] - 第三个归属期业绩考核目标A要求2024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0%[5] 公司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10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129.21%[1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42.48%[16] 其他 - 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对激励对象进行内部公示[9] - 2022年1月18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0] - 2023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及调整授予价格议案[1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12月19日[30]
迪威尔: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关于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法律意见书
2024-12-18 08:14
激励计划 - 2021 - 2024年多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7][8][9] - 本次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为7.61元/股[13] - 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一、二个归属期条件成就[9] - 43名激励对象符合归属任职期限要求[16] 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2.10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129.21%[16] - 2023年净利润1.42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42.48%[17] 权益分派 - 2024年股东大会通过2023年利润分配方案[1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12] 归属情况 - 公司层面业绩条件达标,归属比例100%[17] - 首次33名、预留10名激励对象个人归属比例100%[17] - 首次可归属42.00万股,预留9.60万股[18]
迪威尔:迪威尔监事会关于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的核查意见
2024-12-18 08:14
激励对象与股票归属 - 可归属激励对象共43人[1] - 首次授予33人,可归属限制性股票42.00万股[2] - 预留授予10人,可归属限制性股票9.60万股[2] - 合计可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为51.60万股[2]
迪威尔:迪威尔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18 08:14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4年12月18日召开,3位监事全出席[2] 激励计划 - 审议通过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议案[3]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二归属期可归属42.00万股,33人符合条件[5]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二归属期可归属9.60万股,10人符合条件[5] - 审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二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议案[5]
迪威尔:迪威尔关于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公告
2024-12-18 08:14
利润分配 - 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7] 激励计划价格调整 - 2024年12月18日公司通过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议案[6] - 调整前授予价格为7.84元/股,每股派息额0.23元,调整后为7.61元/股[8] 激励计划历程 - 2021年11月26日公司审议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 - 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公司对拟激励对象进行内部公示[3] - 2022年1月18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激励计划相关议案[4] - 2022年2月22日公司审议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4] - 2022年8月25日公司审议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5]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审议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等议案[5]
迪威尔:迪威尔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18 08:14
证券代码:688377 证券简称:迪威尔 公告编号:2024-033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根据《管理办法》《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公司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规定的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经成就,其中,首次授 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数量为 42.00 万股,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有 33 人;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数量为 9.60 万股,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有 10 人。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关于调整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议案》 公司 2023 年年度权益分派已实施完毕,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 简称《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以及 2022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需 对本次激励计划的授予价格(含预留授予)进行相应调整,即授予价格由 ...
迪威尔:迪威尔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4-12-12 08:28
证券代码:688377 证券简称:迪威尔 公告编号:2024-032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保荐机构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出具的《华泰联合证券 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更换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持续督 导保荐代表人的函》。华泰联合证券作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 市的保荐机构,原委派持续督导的保荐代表人为蒋坤杰先生、卞建光先生。 现因卞建光先生正常办理退休,不再继续担任公司持续督导的保荐代表人。为 保证公司持续督导工作的有序进行,华泰联合证券委派丁璐斌先生(简历见附件) 接替卞建光先生继续担任公司的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履行该项目的持续督导职责。 本次保荐代表人变更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持续督 导保荐代表人为蒋坤杰先生、丁璐斌先生。 公司董事会对卞建光先生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并 ...
迪威尔(688377) - 迪威尔2024年1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2-02 08:12
收购决策 - 公司于2024年10月完成对新加坡油气行业设备OEM制造商HME Technologies 100%股权的收购,是着眼国际化战略、贴合国际客户需求的重要举措,可实现产能提升和协同效应,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及效率 [4][6] 毛利改善计划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深海、页岩气及高压油井开采等高端装备领域,向产品总成化、部件化方向迈进 [4] - 350MN多向复合挤压项目可实现产品性能最优化、成本最低化,对专用件产品批量化生产,完善公司产品链 [4] 业绩下滑原因 - 毛利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是因报告期内收入下降,单位成本分摊固定成本增多 [6] - 投资性现金流告负是因销售下降,收到现金减少和购货支付的应付票据到期支付银行敞口部分较上期增多 [6] 海外业务发展 - 2024年10月完成对HME Technologies 100%股权的收购,未来会根据客户需求、行业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合理布局 [6] 舆情与市值管理 - 已制定《舆情管理制度》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做好舆情管理和投关工作,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6] - 已进行股权激励,实际控制人发布增持计划,后续举措将及时公告 [6][8] 油气市场展望 -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稳步增长,对油气设备需求日益增长,天然气开采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公司产品大部分应用于气井 [8] - 全球油气技术服务公司推进产业链转移,公司顺应趋势,产品由零件化向部件化、定制化往标准化发展 [8] - 深海等难开发油气及非常规油气开发规模扩大,高端闸阀需求提升,公司油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有成本和效率优势,与主要客户合作将更紧密、范围扩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