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688223)

搜索文档
这一概念火了!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30 04:33
文 | 证券时报 刘灿邦 得益于在光储业务上的布局,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公司市值于近日站上 3000亿元大关,成为继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之后,光伏行业第三家市值突破3000亿元的上 市公司。 当前,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除阿特斯、天合光能等较早布局的企业以外,隆 基绿能近期被传出将收购储能企业。 光储融合成标配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当电价差拉开,光伏配储将能最大限度 地发挥其价值。此外,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也为光储融合提供了需求场景。 整体而言,光伏行业基本面虽有好转但仍难言乐观。 多位受访人士判断,光储融合业务的发 展,特别是储能业务,正成为光伏企业摆脱困境、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不过,若企业准备 不充分,在当前行业竞争已高度激烈的阶段贸然进入储能领域,短期内恐难以实现盈利。 不久前,有消息称,隆基绿能参股了一家储能企业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正在 接触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对公司储能业务布局一直在做评估,具体结果不清楚。"针对上述布局储能业务的传闻,隆基 绿能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隆基绿能进军储能,有利于推 ...
晶科能源涨2.03%,成交额1.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9.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2:07
截至6月30日,晶科能源股东户数7.42万,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134811股,较上期减少 0.88%。2025年1月-6月,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29.09亿 元,同比减少342.38%。 分红方面,晶科能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晶科能源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4.38亿股,相比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位居第四大 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相比上期减少573.6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位居第七大 流通股东,持股1.66亿股,相比上期增加470.99万股。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9月30日,晶科能源盘中上涨2.03%,截至09:52,报5.53元/股,成交1.13亿元,换手率0.21%,总市值 553.29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359.76万元,大单买入2340.63万元,占比20.68%,卖出2700.39万元, 占比23.86%。 晶科 ...
晶科能源9月29日获融资买入3610.14万元,融资余额9.4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1:25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晶科能源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 通股东,持股4.38亿股,相比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位居第四大 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相比上期减少573.6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位居第七大 流通股东,持股1.66亿股,相比上期增加470.99万股。 资料显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1466弄1号晶科中心,成立日期2006年12月 13日,上市日期2022年1月2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并以此为基础向全球客户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太阳能光伏产品。主营 业务收入构成为:产品销售100.00%。 截至6月30日,晶科能源股东户数7.42万,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134811股,较上期减少 0.88%。2025年1月-6月,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29.09亿 元,同比减少342.38%。 分红方面,晶科能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
晶科能源(688223) - 晶科能源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9-29 10: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8000万元出售子公司浙江晶科新材料80%股权给帝科股份[3] - 帝科股份已支付1600万元首期款,公司收到尾款6400万,交易完成[4][5] - 2025年9月相关会议及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出售议案[3][4] - 交易后帝科股份持80%股权,浙江晶科持20%,不再纳入合并报表[3][5] - 晶科新材料完成本次交易工商变更登记[5]
晶科能源(688223) - 晶科能源关于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9-29 10:30
| 证券代码:688223 | 证券简称:晶科能源 | 公告编号:2025-060 | | --- | --- | --- | | 债券代码:118034 | 债券简称:晶能转债 | | 一、担保情况概述 为满足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公司为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为公司向 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本次公告担保金额合计为人民币 77.2 亿元,其中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额度为人民币 18.2 亿元,子公司为公司提 供担保额度为人民币 59 亿元,具体如下: 1、公司向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饶分行申请授信敞口不超过人民币 13 亿元(或等值外币),具体以签订的授信合同为准,公司为上述敞口授信额度提 供自有土地及厂房抵押担保,并追加晶科能源(楚雄)有限公司、青海晶科能源 有限公司、海宁晶科能源智造有限公司为上述贷款额度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担保金额为人民币 13 亿元(或等值外币),具体以签订的担保协议为准。 2、公司向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红谷滩支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 人民币 10 亿元(或等值外币),具体以签订的授信合同为准,由浙江晶科能源 有限公司为该笔综合授信额度提供最高额连带责 ...
晶科能源9月26日获融资买入3380.32万元,融资余额9.4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34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0.92% 成交额4.13亿元 融资净卖出1614.39万元[1] - 融资余额9.47亿元 占流通市值1.76%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额167.92万元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 融券余量31.33万股[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减少0.88%[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38亿股 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为第二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减少573.67万股 易方达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增加470.99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2] -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342.38%[2] 分红与公司背景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3] - 公司主营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1]
2025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企业推荐:突破传统界限,实现光电转换效率的新飞跃
头豹研究院· 2025-09-28 12: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新型光伏技术 具备高光电转换效率 低成本 轻质柔性等优势 是传统晶硅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未来光伏技术的潜在主导方向 [4][5] - 中国已成为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技术与产业引领者 竞争格局呈现科研机构与企业双轮驱动模式 [12][13] - 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多家企业建成或规划GW级产线 技术迭代速度远超传统光伏技术 层电电池效率突破30% [25][26] 市场背景 - 在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背景下 抢占新型光伏技术成为解决行业内卷的突破口 技术升级可驱动效率提升并避免同质化竞争 [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基于有机-无机混合型卤化物钙钛矿材料 通过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无需高温工艺且对材料纯度要求低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5] - 研究始于2009年 转换效率从1%提升至2024年的28 2% 技术迭代加速 2025年中国团队实现平米级组件量产 行业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 [6] 市场现状 - 2025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处于产业化初期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以年均30%以上增速增长 2030年达到百亿美元级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7][8] - 供给端集中在研发和小规模生产阶段 2025年中国实现平米级组件量产 全球产能预计2030年突破100GW 需求主要来自BIPV 分布式/地面光伏电站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9][10]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单块2平方米组件每日发电量对应40-60公里行驶里程 直接拉动需求 [10] 市场竞争 - 十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企业评选核心指标包括光电转换效率记录 量产规模 单位成本等 [11] - 头部企业包括纤纳光电 仁烁光能 极电光能 协鑫光电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华晟新能源 汉能移动能源 晶科能源 正泰电器 [11][14][24] - 竞争焦点集中在效率提升 稳定性优化 成本控制及规模化量产能力 具备全流程自主知识产权和高良率生产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13] 发展趋势 - 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多家企业建成或规划GW级产线 如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产线投产 协鑫光电大面积GW量产线部分启用 政策支持通过技术标准制定和示范项目推动产业落地 [25] - 技术迭代加速 2025年隆基绿能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34 6% 南京大学与仁烁光能钙钛矿/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0 1% 并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突破效率瓶颈 [26] - 设备国产化率提升 关键材料如TCO玻璃国产化产能扩大 金晶科技年产能达4500万平方米 降低产业链成本 [25]
这一概念火了!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45
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助力企业逆势增长并打造新增长曲线 行业竞争加剧但储能需求刚性增长 [1][3][4][9][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接触收购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3] - 阿特斯储能系统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三季度出货2.1-2.3GWh [4] - 晶科能源推进全年6GWh储能出货目标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4] - 天合光能储能订单规模超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 含1GWh海外构网型系统订单 [4] - 8月中国储能系统/EPC招标采购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10]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 [1][9]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交付2.2GWh(环比增超140%) 成为盈利企业之一 [9] - 天合光能通过全栈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光储融合项目收益率 [9] 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峰谷电价差扩大:136号文要求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 [6][10] - 绿电自发自用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总用电量占比不低于3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 [6][7] - 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7] - 美国储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性竞争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10GWh [11] 技术优势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具备客户群体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技术基础重叠(功率变换系统)三大优势 [5] - 构网型系统、耐高温、长循环等技术满足区域特殊需求 [8]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光储协同成为能源转型必然选择 [5][7] 市场趋势 - 储能从政策配套转向市场化交易 经济性主导取代强制配储 [8][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30% [11] - 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运营、电力市场交易等延伸业务对冲周期风险 [10]
布局储能尝到甜头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32
文章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是行业摆脱困境和打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路径 阳光电源 阿特斯等先行企业已通过该业务实现逆势增长[1][8][10] - 光伏企业布局储能具备客户重合 需求绑定和技术协同三大天然优势 但需强化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能力 避免在准备不足时贸然进入[4][7][10] - 政策推动电价差拉大和高自发自用比例要求 为光储融合创造经济性需求场景 国内储能招标量创新高 海外市场保持20%-30%复合增长[6][7][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并考虑收购储能企业 但公司表示尚未形成明确决策[2] - 阿特斯储能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7-9GWh 天合光能订单超10GWh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3] - 晶科能源推进全球光储一体化部署 全年目标出货6GWh[3]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40%) 净利润77亿元(同比+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1][8]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环比增长超140% 成为少数盈利光伏企业之一[8] - 天合光能通过构网型系统等技术满足海外特殊需求 战略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3][7] 政策与市场 - 136号文提出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6]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6] - 8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需求由政策驱动转向经济性主导[10] 技术与发展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需满足构网 耐高温 长循环等特殊技术要求[4][7] - 微电网 零碳园区 光储充电站等多元化场景成为行业共识[7] - 企业延伸至综合能源服务 虚拟电厂运营等业务以对冲行业周期风险[9] 海外市场 -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好 美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达10GWh[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达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