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微医学(688029)
icon
搜索文档
南微医学收盘上涨3.09%,滚动市盈率22.92倍,总市值130.8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10
公司表现 - 7月1日收盘价69.64元,上涨3.09%,总市值130.82亿元,滚动市盈率PE 22.92倍创60天新低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12.75%,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12.18%,销售毛利率65.69% [1] - 17家机构持仓合计10647.33万股,持股市值70.17亿元,其中基金11家、其他4家、社保2家 [1]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 51.70倍,中值37.36倍,公司PE 22.92倍排名第49位 [1] - 公司市净率3.27倍高于行业中值2.45倍但低于行业平均4.63倍 [2] - 总市值130.82亿元高于行业平均107.66亿和中值50.67亿 [2] 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销售,核心产品包括活检类、止血闭合类、EMR/ESD类、扩张类、ERCP类等 [1] - 产品线覆盖消融仪/针系列、一次性胆胰成像系统、一次性支气管镜及相关耗材 [1] 同业估值 - 同业可比公司PE最低为英科医疗9.97倍,最高为安图生物18.76倍,公司22.92倍处于较高水平 [2] - 市值对比显示九安医疗173.68亿最高,康德莱33.81亿最低,公司130.82亿居中上游 [2]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7-01 10:19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22日,由董事长隆晓辉提议[3] - 实施期限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10月21日[3] - 预计回购金额3000万元至5000万元[3]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3] - 回购价格不超过96.54元/股(含)[4]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5,729股,占总股本0.0084%[3] - 累计已回购金额977,391.73元[3]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62.01元/股至62.32元/股[3] - 2025年6月未回购股份[5] 公司股本 - 总股本为187,847,422股[5]
上交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则、政策与案例一本通》.pdf
梧桐树下V· 2025-06-30 10:09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汇编 - 汇编包含30个典型案例,涵盖产业并购、跨界并购、A吸A、B转A等多种类型 [1][2] - 案例包括青岛海尔多次产业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沃尔德差异化对价购买鑫金泉、昊华科技同一控制下产业整合等 [1] - 典型案例还包含长江电力收购水电资产、普源精电提前锁定+分步实施、南微医学收购CME等 [1] 南微医学收购CME案例 - 南微医学拟现金收购CME公司51%股权,交易金额不超过3,672万欧元(约2.89亿元人民币) [4][12] - CME是西欧重要医疗器械分销商,2023年收入1,659.3万欧元,净利润157.4万欧元 [11] - 收购将帮助南微医学拓宽欧洲自有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 [4]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南微医学海外收入占比约40%,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 [4] - 公司直销收入占比从2017年5.68%提升至2023年19.09% [4] - 海外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价格体系透明,是重要增长点 [5] 交易方案与过程 - 南微医学通过全资子公司南微荷兰进行收购 [12]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证券监管机构审核 [4] -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第一大股东中科招商持股22.23% [7] 交易特点 - 审议程序简易,仅需董事会决议 [13] - 属于科创板公司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不削弱"硬科技"属性 [14] - 双方在产品品类和销售渠道上高度互补 [15] 公司财务数据 - 南微医学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4亿元,净利润3.2亿元 [8] - 公司2023年总资产43.93亿元,负债7.23亿元 [8] - CME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3,194.2万欧元,净利润346.8万欧元 [11]
每周股票复盘:南微医学(688029)调整回购价格上限至95.54元
搜狐财经· 2025-06-28 22:2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南微医学报收于67 19元,较上周的64 44元上涨4 27% [1] - 6月27日盘中最高价报67 47元,6月24日盘中最低价报63 85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126 21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20/126,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277/5151 [1] 公司回购计划调整 - 调整回购价格上限至95 54元,调整自2025年6月24日起生效 [1] - 调整前回购价格上限为96 54元/股,调整后为95 54元/股 [1] - 回购资金总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 [1] - 因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调整后回购股份数量约为523,341股至314,005股,占总股本比例约为0 28%至0 17% [1] 公司治理 - 2025年4月21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方案 [1]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南微医学收盘上涨2.18%,滚动市盈率22.03倍,总市值125.7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6 11:39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26日收盘价66.93元,上涨2.18%,总市值125.7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22.03倍,低于行业平均49.45倍和行业中值35.92倍 [1][2] - 市净率3.15倍,低于行业平均4.57倍但高于行业中值2.39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17家机构持仓,包括11家基金、4家其他机构、2家社保 [1] - 合计持股10647.33万股,持股市值70.17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活检类、止血闭合类、EMR/ESD类、扩张类、ERCP类、EUS/EBUS类、消融设备及耗材、一次性内窥镜系统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12.75% [1] - 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2.18% [1] - 销售毛利率65.69% [1] 行业对比 -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PE排名第49位 [1]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范围从英科医疗9.62倍到三鑫医疗18.09倍不等 [2]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5.42亿元,中值48.69亿元 [2]
上交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则、政策与案例一本通》.pdf
梧桐树下V· 2025-06-25 15:08
核心观点 - 南微医学通过收购CME公司51%股权,进一步拓宽欧洲市场自有销售渠道,加速海外布局 [4][5][6] - 交易金额不超过3,672万欧元(约2.89亿元人民币),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4][12] - 收购标的CME为西欧重要医疗器械分销商,与南微医学产品线高度互补,2023年收入1,659.3万欧元,净利润157.4万欧元 [10][1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因商业保险支付体系稳定成为增长重点,南微医学海外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40%左右 [4][5] - 公司2015年起通过设立子公司及收购持续扩张海外渠道,包括美国MTU、欧洲MTE及2023年收购葡萄牙、瑞士渠道公司 [5][6] - 发达国家医疗市场渠道建设成本高,收购成熟分销商是高效手段,CME覆盖西欧5,000家医疗机构客户 [10][14] 交易方案与主体 - **南微医学**:科创板上市微创器械企业(688029 SH),2024H1营收13.34亿元,净利润3.2亿元,股权分散无实控人 [7][8] - **交易标的CME**:Creo全资子公司,2023年资产总额3,145万欧元,净利润率9.5%,70%收入来自内镜耗材(南微医学主力产品) [10][11] - 交易通过荷兰子公司现金收购,预计28,948.21万元人民币对价,完成后并表 [12] 交易特点 - 程序简易:未达重大资产重组标准(低于南微医学总资产30%),仅需董事会审议 [4][13] - 协同效应显著:CME渠道可导入南微医学产品,补全其欧洲销售网络,2023年南微医学直销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9.09% [4][15] - 科创板政策适配:并购未削弱"硬科技"属性,标的虽无科创属性但协同性通过论证 [14][15]
南微医学收盘上涨1.84%,滚动市盈率21.49倍,总市值122.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4 13:16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24日收盘价65.28元,上涨1.84% [1] - 滚动市盈率21.49倍,总市值122.63亿元 [1] - 市净率3.07倍,静态市盈率22.17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9.12倍,中值36.07倍 [1] - 公司市盈率在行业中排名第49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49倍,中值2.41倍 [2]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4.96亿元,中值49.03亿元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3313户,较上次增加639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主营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活检类、止血闭合类、EMR/ESD类、扩张类等 [1] - 产品线涵盖消融仪、胆道镜、支气管镜及相关耗材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12.75% [1] - 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2.18% [1] - 销售毛利率65.69% [1] 同业公司对比 - 英科医疗市盈率最低为9.69倍,总市值153.16亿元 [2] - 九安医疗市盈率10.14倍,总市值171.07亿元 [2] - 新华医疗市盈率14.29倍,总市值91.61亿元 [2]
南微医学: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16:21
回购价格调整 - 调整前回购价格上限为不超过人民币96.54元/股(含),调整后为不超过人民币95.54元/股(含),下调1元/股 [1] - 回购价格调整起始日为2025年6月24日(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除权除息日) [1] - 调整依据为《回购报告书》规定,因现金分红需相应调整回购价格上限 [2] 回购计划基本情况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含) [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通过决议后12个月内 [1]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回购价格原上限为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150% [1] 现金分红方案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不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2]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3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24日 [2] - 差异化分红导致虚拟分派的每股现金红利约为0.9951元 [3] 价格调整计算逻辑 - 调整公式为:(调整前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因无股份变动,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3] - 具体计算:(96.54-0.9951)÷(1+0)≈95.54元/股 [3] - 调整后回购金额上限5,000万元对应回购股份数量约52.34万股,占总股本0.17% [4] 其他执行事项 - 除价格上限调整外,回购计划其他条款保持不变 [4]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南微医学(688029)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
2025-06-23 08:15
回购计划 - 回购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4] - 调整后回购价格上限不超过95.54元/股,起始日2025年6月24日[5] - 按上限、下限测算回购股份分别约523341股、314005股,占比约0.28%、0.17%[8] 分红情况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0元现金红利(含税)[6]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约0.9951元/股[7] 股份变动 -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7]
南微医学(688029) - 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关于南微医学差异化分红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18 09:48
股份回购 - 2024年2月4日拟回购资金2000 - 4000万元,价格不超122.90元/股,期限3个月[6] - 截至2024年5月7日,回购575,584股,占比0.31%,均价67.59元/股,用资3890.49万元[6] - 2024年7月15日拟回购资金2000 - 4000万元,价格不超95.19元/股,期限6个月[7] - 截至2025年1月16日,回购330,738股,占比0.18%,均价63.79元/股,用资2109.68万元[9] - 2025年4月21日拟回购资金3000 - 5000万元,价格不超96.54元/股,期限6个月[9] - 截至2025年5月9日,回购15,729股,占比0.0084%,用资97.74万元[10]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回购专用账户余额922,051股,占比0.49%,用资6097.91万元[10] 分红派息 - 2024年度拟以总股本扣减回购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10元[12] - 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除权(息)参考价公式(前收盘价格 - 现金红利) ÷ (1 +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3] - 以2025年5月29日收益价67.50元/股计算除权除息[15] - 本次仅现金红利分配,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15] - 实际派发每股现金股利1.0元/股(含税)[15]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总股本187,847,422股,参与分配股份186,925,371股[15]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约0.9951元/股[15] - 实际分派除权(息)参考价66.50元/股[15] - 虚拟分派除权(息)参考价66.5049元/股[17]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影响为0.0074%[17] - 差异化分派对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影响绝对值在1%以下[17] - 本次差异化分红符合规定,不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