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盾量子(688027)
icon
搜索文档
国盾量子(688027)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8-29 11:09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9日在合肥召开[3] - 395人出席,所持表决权占比43.1275%[3] - 董事、监事全出席,财务总监等列席[6] 议案表决结果 - 两关联交易议案均通过,同意比例超99%[7] 回避表决情况 - 两议案关联股东回避表决股数不同[10]
国盾量子(688027) - 国盾量子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8-29 11:0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8月29日15:00现场召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9:15 - 15:00[2][3] - 395人出席,代表股份44,361,403股,占公司股份总数43.1275%[4] 议案投票情况 - 《关于与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关联交易议案》同意占比99.7307%[9] - 《关于与中电信量子科技的关联交易议案》同意占比99.8090%[10][11]
国盾量子(688027) -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8-29 07:56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归母净利润为 - 2379.00万元[8]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2137.06万元,同比增长74.54%[20][21][22] - 2025年1 - 6月量子计算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3.92%,量子通信业务同比增长28.10%,量子精密测量业务同比增长13.75%[22] - 2025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 - 0.23元/股,稀释每股收益 - 0.23元/股,同比增长[20][22] - 2025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74%,较2024年1 - 6月增加1.63个百分点[20]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5.46%,较2024年1 - 6月减少13.85个百分点[20] - 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1595.04万元,同比 - 0.73%[21] - 2025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50632496.77元,资本化研发投入4538282.65元,研发投入合计55170779.42元,同比增长33.77%[3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5.46%,较2024年减少13.8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8.23%,较2024年增加0.37个百分点[34] - 2025年1 - 6月直接投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3433.30万元,截至6月30日累计投入54576.70万元,余额16787.45万元[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项目金额175184.61万元,已全部补充流动资金[40] 技术研发 - 2025年1 - 6月获国家和地方政府多项专项资金、科研经费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7] - 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授权专利63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92项、其他类知识产权120项[23] - 核心产品QKD设备完成元器件全部国产化验证和样机设计,量子计算核心组件等完成国产化替代[24][25] - 2025年上半年获得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其他类知识产权11项,累计拥有知识产权1044项[35] 市场情况 - 超1.2万公里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及20余座城市量子城域网使用公司产品[26] 资质荣誉 - 2025年1 - 6月通过CCRC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安全运维服务资质到期再认证,两款量子随机数生成器通过商用密码产品检测,现腾密钥系统交换密码机通过商用密码产品到期再认证[29] - 2025年1 - 6月核心技术人员唐世彪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卓越工程师荣誉称号[30] - 2025年1 - 6月获国家工信部未来产业领军企业等荣誉奖项,入选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31] 保荐督导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制定相应工作计划[3] - 保荐机构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3] - 持续督导期间公司未发生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3] - 持续督导期间公司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3] -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5] - 公司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有效执行[5] - 保荐机构已制定现场检查相关工作计划并明确工作要求,公司目前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6] - 保荐机构对公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投资项目实施等承诺事项进行持续关注[6] 股权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21.86%[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拥有的股份表决权比例为40.43%[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应勇持股35,000股[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刘畅持股3,000股[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副总裁唐世彪持股8,400股[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副总裁周雷持股1,800股[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副总裁张皓晏持股1,500股[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秘书童路持股1,500股[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董监高持有的股份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4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41] 经营风险 - 2025年6月末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账面价值、应收账款余额、存货规模较高,周转率较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大[14][15][16]
国金证券:量子计算产业规模有望快速扩张 关注核心设备环节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1:53
行业前景与规模 -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50.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199.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7.64% [3] - 超导技术路线为当前主流 占比36% 代表厂商包括IBM Google 国盾量子和本源量子 [2] - 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市场份额分别为29.7% 28.8%和25.3% [3] 技术发展现状 - 量子比特数量实现突破 头部产品达数百比特规模 满足特定场景应用需求 [3] - 量子计算机进入核心应用示范阶段 商业化进程加速 [3] - 国产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量子比特数基本对标海外头部厂商 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最高达1000个 [3][4] 政策与竞争环境 - 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量子信息技术产品 2024年起中国无法进口量子计算稀释制冷机 [3] - 美国将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上调至27亿美元 [3] - 量子科技连续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自主可控成为发展重点 [3] 产业链机会 - 上游环节占全产业链市场规模40% 包括测控系统和量子比特环境 [4] - 稀释制冷机为量子芯片提供10mK超低温工作环境 国产设备最低制冷温度已对标海外龙头 [4] - 测控系统作为量子比特操控核心设备 国产技术指标媲美是德科技等国际厂商 [4] 公司业绩表现 - 量羲技术2025年上半年收入7080万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 - 国盾量子量子计算领域收入5596万元 同比增长284% [4] - 两家公司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量羲技术达4324万元 国盾量子达6939万元 [4]
量子计算专题:下一代计算革命,关注核心设备环节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01:3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50.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199.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7.64% [1][3] - 量子计算技术通过量子比特实现指数级算力提升 n个量子比特具备2^n计算能力 在特定领域远超经典计算机 [2] - 超导技术路线为当前主流 占比36% 代表厂商包括IBM、Google、国盾量子和本源量子 [2]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 - 头部产品量子比特数量已达数百 满足特定场景应用需求 行业进入核心应用示范阶段 [3] - 国盾量子大股东于2025年1月由科大控股变更为中电信量子集团 推动硬件与商业化链条打通 国内商业化进程加速 [1][3] -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最高达1000个 性能对标海外头部厂商是德科技 [5] 市场竞争与政策环境 - 全球市场呈现中美欧三足鼎立格局 市场份额分别为29.7%、28.8%和25.3% [3] - 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量子信息技术产品 包括量子计算稀释制冷机 同时将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上调至27亿美元 [3] - 量子科技连续三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自主可控成为核心发展路径 [3] 产业链与核心环节 - 上游环节(测控系统、量子比特环境)占全产业链市场规模40% [5] - 稀释制冷机为量子芯片提供10mK超低温环境 国产设备最低制冷温度已对标海外龙头 [5] - 测控系统是实现量子比特操控、读取和纠错的核心设备 类比经典计算机主板 [5] 企业表现与景气度 - 量羲技术2025年上半年量子计算领域收入7080万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5] - 国盾量子2025年上半年量子计算领域收入5596万元 同比增长284% 合同负债达6939万元 [5] - 板块合同负债相对2024年底大幅增长 景气度拐点显现 [5]
【私募调研记录】正圆投资调研海尔生物、透景生命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9 00:08
海尔生物调研要点 - 海外收入地区分布为欧洲40%、非洲30%、亚洲20%、美洲10% [1] - 低温存储产品市占率不足10% [1] - 智慧用药与血液技术业务各占收入11%,实验室方案占17% [1] - 智慧用药与血液技术盈利较好,实验室方案处于高研发投入期 [1] - 股权激励目标设定15%-30%收入增长 [1] - 截至8月国内大项目漏斗增速38%,医疗在手项目增速近200%,制药增长118%,高科剔除高基数后增速达500% [1] - 并购聚焦补强、相关、平台三类,2024年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1] 透景生命调研要点 - 控股子公司河北透景聚焦侵袭性真菌病检测领域,已完成更名整合并表 [2] - 集采政策对行业影响较大,预计今年为影响最大年份 [2] - 未来增长点集中于自免检测、HPV筛查、血栓领域 [2] - 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344万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调整 [2] - 公司围绕体外诊断开展诊疗一体化布局,重点关注真菌检测和分子病理产品 [2] - 参股眼科诊疗公司,产品针对干眼症患者并已注册推广 [2] 国盾量子调研要点 - 量子通信从点状应用转向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负责网络投资建设 [3] - 中国量子卫星通信全球领先,已发射多颗量子卫星 [3] - 量子计算机目前主要用于科研,公司存在海外订单业务 [3] - 量子计算整机销售周期半年到一年,以一次性投入为主 [3] - 量子通信服务类收入占比较多 [3] - 量子计算硬件需随比特数增加升级测控系统和稀释制冷机 [3]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孵化商业产品 [3]
机械行业专题研究报告:量子计算专题:下一代计算革命,关注核心设备环节
国金证券· 2025-08-28 14:4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建议重点关注稀释制冷机和测控系统 [3] 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焦点 自主可控是核心发展路径 [1][3][5] - 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高速增长 预计从2024年50.4亿美元提升至2030年2199.8亿美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达87.64% [5][26] - 上游核心设备需求持续释放 稀释制冷机和测控系统是重点环节 [2][3][5] - 板块景气度迎来拐点 核心公司订单和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2][3][5] 量子计算技术与发展现状 - 量子比特具备量子叠加特性 n个量子比特可实现2^n级别算力 在特定领域远超经典计算机 [5][13][14] - 超导是主流技术路线 占比达36% 代表厂商包括IBM、Google、国盾量子和本源量子 [5][22][23] - 海外巨头规划2030年实现百万量子比特级别芯片 谷歌、IBM等厂商明确技术路线图 [5][20][21] - 当前头部产品量子比特数达数百个 已进入核心应用示范阶段 [5][26] 产业格局与政策环境 - 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9.7%、28.8%、25.3% [5][31][32] - 美国限制量子技术对华出口 2024年中国已无法进口稀释制冷机 [5][28][59] - 美国将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上修至27亿美元 [5][34] - 量子科技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5][36][37] 市场表现与景气度验证 - 25年上半年量羲技术收入7080万元 接近24年全年水平 [5][48][50] - 25年上半年国盾量子量子计算收入5596万元 同比增长284% [5][50] - 两家公司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量羲技术达4324万元 国盾量子达6939万元 [5][48] 上游核心设备环节 - 上游占全产业链市场规模40% 包括测控系统和量子比特环境等 [5][42][46] - 稀释制冷机需提供10mK超低温环境 国产设备最低制冷温度已对标海外龙头 [5][52][57] - 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达1000个 性能与海外头部厂商持平 [5][64][69] - 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217.4亿美元 [5][66] 重点公司分析 - 国盾量子覆盖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三大领域 2022年量子通信市占率达90% [72][75][76] - 国盾量子深度参与祖冲之三号研制 联合推出504量子比特天衍计算机 [72][79][83] - 禾信仪器拟收购量羲技术56%股权 对价3.84亿元 [87][100][102] - 量羲技术为国内稀释制冷机龙头 2024年市占率30.77% [87][108]
国盾量子(688027)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之2025年二季度持续督导意见
2025-08-28 10:23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收购报告书 之 2025 年二季度持续督导意见 财务顾问 二〇二五年八月 声明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本财务顾问") 接受委托,担任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信量子集 团"、"收购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收购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国盾量子"、"上市公司"、"公司")的财务顾问,依照《上市公 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一条、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等有关规定,持续督 导期从国盾量子公告收购报告书至收购完成后的 12 个月止(即从 2024 年 3 月 19 日至相关股权完成过户后的 12 个月止)。 2025 年 8 月 13 日,国盾量子披露了 2025 年半年度报告。结合上述 2025 年 半年度报告及日常沟通,国泰海通出具了 2025 年二季度(从 2025 年 4 月 1 日 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以下简称"本持续督导期")的持续督导意见(以下简 称"本意见")。本意见所依据的文件、书面资料等由收购人及 ...
量子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市场 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2:29
量子技术应用突破 - 本源量子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个基于量子边编码技术的药物分子性质预测应用 [1] - 安徽省烟草公司联合国盾量子等单位建成国内首个烟草行业量子安全防护体系并正式上线 该体系利用量子通信技术对财务与银行支付系统间数据传输进行加密 [1] - 量子安全防护体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信息安全新防线 并有望以即插即用模式复制推广到更多业务场景 [1] 产业链公司布局 - 神州信息作为国家量子产业联盟首批会员单位 参与京沪干线 武合干线 沪合干线 汉广干线 粤港澳湾区等多条国家量子通信骨干网建设 [2] - 长春吉大正元计划逐步使密码产品具备量子随机数及抗量子密码能力 并持续探索抗量子前沿技术在不同行业和场景的落地实践 [2] - 量子技术产业链上市公司通过提前布局把握科技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完善 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达19.89亿美元 同比增长43.12% [3] - 预计2029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7.58亿美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估为37.45% [3] - 量子技术研发周期长 投入资金大 需要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以实现与产业深度融合 [3]
瞭望 | 量子科技照进未来
新华社· 2025-08-25 08:24
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 量子科技包含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支柱,是国家明确大力发展的未来产业 [3] - 中国以合肥、北京、上海为枢纽的产业生态,与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1] - 量子纠错、异构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突破将决定下一阶段各国量子科技竞争力格局 [1] 区域量子产业生态布局 - 合肥汇聚量子企业93家,覆盖量子芯片、测控设备、软件、应用及产业资本全链条,产生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等前沿成果 [4] - 上海选择中性原子量子计算路线,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 [4] - 北京研制出微型芯片原子钟,发布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三枚超导量子计算芯片 [4] - 深圳将量子信息列为八大未来产业之一,济南以量子通信为特色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5] 量子技术商业化进展 - 量子通信领域已形成广域网络和实用终端产品,中国建成全球最大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 [6] - 量子密信应用服务用户近600万,广泛应用于政务、政法公安、金融等行业 [6] - 量子精密测量在导航、医疗、工业生产等场景初显应用价值 [7] - 量子计算专用领域价值探索拓展至金融、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 [7]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 - "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为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超53万个量子计算任务 [7] - 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处理特定问题速度比最快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 [13][14] - 中国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数量超2000件,居全国前列 [12] - 在医疗领域实现乳腺钼靶图像筛查精度显著提升,在算力调度场景实现组合优化问题求解 [7]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建立四维评价体系(技术团队、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转化风险),技术水平占比60%具有决定性作用 [1][8][9] - 实行分级入库管理(A/B/C级),B级以上成果可获基金优先支持及政策倾斜 [9] - 设立高容忍度种子基金,对"科大硅谷"引导基金给予最高50%风险容忍度 [10] - 建设7家概念验证中心,对成果转化前景进行立体研判 [11] 场景驱动与生态建设 - 成立场景工作专班,建立新技术清单与开放应用场景清单,覆盖市政管网、消防救援等十余领域 [1][11] - 对首次应用新场景的大企业给予百万元资金支持,组建真实场景实验室进行长周期测试 [11] - 成立国有企业场景创新联盟,推动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数据保密传输系统 [11] - 量子印章在政府服务窗口试点,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12] 产业链发展需求 - 量子计算机依赖极低温制冷系统、测控电子学设备及算法开发工具链,需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 [14] - 需通过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自主化,构建"设计—制造—封装"全自主供应链 [14] - 建议以合肥、上海、北京为核心建设国家级量子计算产业示范基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