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桃李面包(603866)
icon
搜索文档
桃李面包半年销售费2.22亿广告费猛增40% 净利连降有息负债11亿财务承压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17
营销事件及应对 - 桃李面包因"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语被指"教育消费者"并涉及不当营销[2][3] - 公司于9月5日在社交媒体正式致歉并下架争议广告 承认由领导层决策失误并承诺由年轻团队接管后续宣发[2][5] - 本次广告投放采用内部共创机制 共产出20组版本 但审核机制不完善导致争议发生[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同比下降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29.70%[2][9] - 分季度看 一季度营收12.01亿元降14.20% 二季度营收14.10亿元降12.99% 净利润分别下降27.07%和31.44%[9] - 归母净利润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下降 从2021年7.63亿元降至2024年5.22亿元 累计降幅达31.6%[8] 费用结构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2.22亿元同比下降7.44% 其中广告宣传费用4300万元同比增长40%[2][5] - 研发投入持续下降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66.05万元 较2023年同期的1687.94万元下降36.9%[10] 现金流与分红 - 截至2025年6月底货币资金1.90亿元 有息负债11.07亿元 财务压力显著[2][12]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43.60亿元 平均分红率70.24% 其中2021-2024年分红占比均超50%[2][11] - 吴学群家族持股62.68% 通过分红累计获得27.33亿元[12] 业务发展 - 公司为A股"面包第一股" 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 主营面包及糕点业务[7] - 产品结构单一被指缺乏创新 除短保面包外季节性产品占比高[9][10] - 2015-2020年营收从25.63亿元增长至59.63亿元 净利润从3.47亿元增至8.83亿元 但2021年后增长乏力[8]
一句“爹味”广告语,让前沈阳首富掌舵的桃李面包“栽了跟头”
凤凰网财经· 2025-09-07 13:48
营销翻车事件 - 桃李面包因五仁月饼广告语"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引发舆论不满 网友质疑品牌"教育消费者" [3][4][13] - 公司两度道歉并下架广告 承认"全是领导的责任" 称将改由年轻人接管宣发 [10][11] - 广告费用同比上升40.4%至4295.77万元 采用内部共创机制产出20组版本 其中一组引发争议 [21] 财务表现恶化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 从2020年8.83亿元降至2024年5.22亿元 [6][16] - 2024年营收首次同比下降9.93% 遭遇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16]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55%至26.11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降29.7%至2.04亿元 [18] 区域扩张困境 - 华北、东北、华南地区营收均出现两位数下滑 其中华南地区营收降幅达25.79% [20] - 华南地区毛利率仅1.6% 中低端定位难以与嘉顿、曼可顿等品牌竞争 [21] - 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扩张 覆盖半径200公里 但全国化进程受阻 [19][33] 控制权与财富变动 - 吴学群家族合计持有公司62.68%股份 为典型家族企业 [24][25] - 家族财富从2021年277.4亿元峰值缩水至2024年76.8亿元 减少超200亿元 [36] - 股价较2020年高点24.71元/股下跌近八成 截至9月5日报5.68元/股 [38][3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吴志刚1995年60岁退休后创立面包作坊 以新鲜短保面包切入早餐渠道 [28][29] - 2005年成为东北最大面包生产商 2015年上市时已建立超9万个零售终端 [32][34] - 2019年吴志刚退休 由三子吴学亮接任董事长 二子吴学群任总经理 [35][36]
桃李面包月饼广告引众怒,消费者不满删评拒道歉
搜狐财经· 2025-09-06 03:15
公司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反应 - 桃李面包发布争议性月饼广告文案 称"五仁不好吃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并配文"等一个有故事的人下单" [2] - 广告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出现"买月饼还得被说教""再也不会买你家东西了"等负面评论 [2] - 公司删除社交平台负面评论且未道歉 被指处理问题能力不足 [6][7]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减少13.5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减少29.70% [4] - 广告及宣传费用达4296万元 较2023年同期的3060万元增长超40% [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4亿元 同比微降0.90% [5] 产品质量与监管记录 - 今年7月因醇熟切片面包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检中不合格发布致歉信 [8]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争议事件导致公司股价开盘下跌 [10] - 公司被称为A股"面包第一股" 主营面包、糕点及月饼等季节性产品 [2]
谷歌被欧盟开出近30亿欧元罚单,特朗普:将考虑反制;现货黄金盘中涨破3600美元;年让利超500亿元,证监会发布;深圳推楼市新政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2:57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琼斯指数跌0.48%至45400.86点 标普500指数跌0.32%至6481.5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微跌0.03%至21700.39点 [3][26]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英伟达跌2.7%至167.02美元 微软跌2.55%至495美元 亚马逊跌超1% 苹果微跌0.04% 谷歌逆势涨1.18%至235.049美元 特斯拉大涨3.63%至350.81美元 [3][26] - 芯片股表现强势 博通涨超9% 美光科技涨超5% 阿斯麦涨超3% [3] - 中概股多数上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16%至7942.23点 房多多暴涨32% 百度涨3.82%至101.96美元 阿里巴巴涨3.56%至135.58美元 京东涨超1% 蔚来跌超2% 理想汽车跌1.38%至23.65美元 [3][27] - 欧洲股市全线下跌 德国DAX指数跌0.73%至23596.98点 法国CAC40指数跌0.31%至7674.78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微跌0.09%至9208.21点 [5] 大宗商品市场 - 国际金价持续走高 现货黄金涨1.15%至3586美元/盎司 盘中突破3600美元关口 COMEX黄金期货涨0.92%至3639.8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3]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美油主力合约跌2.38%至61.9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2.06%至65.61美元/桶 [4] - 美元指数下跌0.56%至97.74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03%至4.08% [26] 科技行业动态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新薪酬方案 授予马斯克最多12%公司股票 若达到8.6万亿美元目标市值 奖励价值约1.03万亿美元 该计划要求十年内估值提高近八倍约7.5万亿美元 [16] - 谷歌被欧盟处以29.5亿欧元罚款 因滥用广告技术市场主导地位损害竞争 需在11月初提交解决方案 欧盟不排除实施结构性拆分可能 [22] - TikTok欧洲月活用户突破2亿 较去年1.75亿显著增长 用户约占欧洲三分之一人口 [22] - 华为问界M7预售火爆 预售价28.8万元起 预售1小时订单突破10万台 导致服务器崩溃 [18] 汽车制造业 - 比亚迪仰望U8L鼎世版将于9月12日上市 预售价130万元 有望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 [21] - 吉利汽车股东以95.14%高票率通过极氪私有化议案 "大合并"交割有望2025年底前完成 [19] 零售与消费行业 - 盒马邻里自提业务将于10月4日全面停止运营 用户需求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承接 反映社区团购业务战略调整 [20] - 桃李面包就月饼广告争议致歉 宣布由年轻团队接管后续宣发 积极修复品牌形象 [24] 金融监管政策 - 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 合理调降认购费、申购费及销售服务费率 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三个阶段改革累计让利超500亿元 [6][7] - 证监会同意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FISP)正式运行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数据信息交互服务 [7]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管理办法》 提高存放银行净资产规模要求 取消存放银行类型限制 [7] 国际贸易关系 - 商务部初步裁定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 决定自9月10日起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9] - 外交部坚决反对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强调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秉持公正客观立场 [8]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获农业银行不超过27亿元增持贷款支持 拟6个月内增持30-33亿元公司股票 [15] - 国光连锁实控人胡金根、胡春香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99%股份 公司股价一个月内实现翻倍 [23] - 光启技术子公司签订12.78亿元超材料产品批量生产合同 [30] - 航天宏图与巴基斯坦签署29亿元互联网卫星合作项目战略协议 [30] - 牧原股份8月销售商品猪700.1万头同比增27.1% 销售均价同比下降31.46% [30] - 新希望8月销售生猪133.78万头同比增4.72% 收入17.22亿元同比下降30.73% [30]
喜欢当爹的品牌,消费者会告诉你谁才是大爹 食品 桃李面包 互联网
新浪财经· 2025-09-05 16:25
品牌营销策略 - 品牌采用"当爹"式营销策略可能引发消费者反感 [2] - 消费者反馈成为衡量品牌营销效果的关键因素 [2] 行业关注领域 - 商业和食品行业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2] - 面包细分市场受到特别关注 [2] - 互联网广告在食品行业营销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2] 具体公司案例 - 桃李面包作为具体案例被提及 [2]
知名品牌道歉:这次文案翻车,全是领导的责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5:19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五仁口味蛋月烧电梯广告文案因"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内容引发争议 [1][4] - 公司于9月4日陆续下架争议广告 并于9月5日通过官方账号发文致歉 称"文案翻车 全是领导的责任" [2][4] - 公司表示后续宣发工作将由年轻人接管 [2][4] 财务表现 - 2024年核心产品桃李品牌面包及糕点实现营业收入59.06亿元 同比下降9.58% [4] - 2024年节日食品月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 同比下降14.95%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下降13.55% [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降29.7% 扣非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下降30.03% [5] - 面包及糕点品类上半年实现营收25.85亿元 较去年同期29.85亿元减少4亿元 [5] 营销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为4295.76万元 较去年同期3060.13万元增加超千万元 [2][5] - 广告及宣传费用同比增长超过40% [2][5]
桃李面包就广告致歉:领导正接受现实毒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4:39
广告营销事件 - 公司蛋月烧产品广告语引发争议 被指"对消费者说教"且"逻辑混乱" [1] - 涉事广告画面在上线一天后立即下架 [1] - 公司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发布道歉声明 承认"文案翻车"并将责任归咎于领导决策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下降13.55% [1] - 同期广告及宣传费用达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超40% [1] 产品信息 - 争议广告针对蛋月烧月饼产品进行宣传 [1][2] - 该产品广告通过电梯媒体渠道投放 [2]
桃李面包道歉:“全是领导的责任”
财联社· 2025-09-05 14:29
营销事件 - 桃李面包因"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语被指"教育消费者"引发网络争议 [1] - 公司在社交媒体平台正式道歉 承认文案翻车并将责任归咎于领导 宣布后续宣发由年轻人接管 [3]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下降13.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降29.70% [4] - 2020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下滑 [4] 行业竞争 - 短保面包及泛烘焙食品赛道持续吸引新进入者 包括区域性品牌、跨界巨头和新兴网红品牌 [4] - 现有竞争对手不断加大投入 进行产能扩张、新品研发、渠道下沉和营销推广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4] - 消费者对面包需求不断迭代 公司亟需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并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4]
桃李面包发文回应广告争议:领导拍的板,他正在接受“现实毒打”,今后宣发年轻人接管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5 13:29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针对"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争议发布官方道歉声明 承认由领导决策失误并移交年轻团队接管后续宣发 [1] - 广告语"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引发网友批评 被指责"用他人痛苦做营销"及教育消费者 [3] - 公司相关负责人确认争议广告已在上线一天后下架 并对引发的争议表示歉意 [5] 市场反应 -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负面反馈 包括质疑"买月饼为什么要遭受生活毒打"等核心争议点 [3] - 广告内容被广泛认定为营销"翻车"事件 对品牌形象造成直接冲击 [3]
桃李面包致歉!
券商中国· 2025-09-05 13:25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因"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称"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生活的毒打" [1][3] - 部分网友认为文案存在对消费者说教问题 且逻辑混乱"分不清是讨好消费者还是讨厌消费者" [4] - 涉事广告在上线一天后已下架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歉意 [3][4] 公司应对措施 - 本次投放是品牌方首次尝试开放式内部共创机制 邀请不同年龄层同事自由创作文案 最终产出20组版本进行投放 [4] -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 努力在鼓励创意的同时更好地平衡审慎把关 [4] - 京东旗舰店显示该款月饼五仁口味和红豆馅目前无货 [5] 行业营销现象 - 今年以来多家品牌因"冒犯式营销"而翻车 [6] - 媒体评论指出营销必须建立在遵守法律和尊重消费者的基础上 不能一味追求网感流量而忽视品牌社会责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