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603866)

搜索文档
因月饼广告惹争议 桃李面包近日致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9 06:32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一则关于"桃李蛋月烧"月饼的电梯广告因文案争议在上线1天后被下架 广告文案称"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生活的毒打"引发部分网友批评[1] - 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致歉 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 努力在鼓励创意的同时更好地平衡审慎把关[1] - 此次广告投放是品牌方第一次尝试开放式的内部共创机制 邀请了不同年龄层的同事自由创作 最终共产出20组版本广告进行投放[1]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下降13.55% 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降29.7%[2] - 面包及糕点品类作为主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5.85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29.85亿元减少了约4亿元[2] - 公司主要从事短保质期面包行业 是国内知名"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为面包 还生产月饼等节日食品[1] 行业竞争格局 - 烘焙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许多热门产品的制作工艺和配方容易被模仿和复制 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2] - 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占有率TOP5企业为达利园 桃李面包 盼盼 奥利奥和徐福记 CR3和CR5分别为9.2%和11.2%[3] - 高度分散的市场格局导致消费者忠诚度很低 只有18.3%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只购买一个品牌[3]
桃李面包涨2.10%,成交额2814.3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2.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2: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10%至5.84元/股 总市值93.42亿元 成交额2814.39万元 换手率0.3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2.72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103.15万元占比3.67% 大单买入112.61万元占比4.00%同时卖出132.18万元占比4.70% [1] - 年内股价下跌9.74% 但近期呈现反弹态势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64%/4.85%/7.95%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减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29.70% [2] - 主营业务高度集中于面包及糕点 占比99.00% 其他业务占比不足1% [1] - 股东户数6.28万户 较上期减少2.62% 人均流通股25454股 较上期增加2.70%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6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21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47.30万股 较上期大幅增持738.99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739.86万股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中的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烘焙食品板块 [1] - 概念板块涵盖休闲食品、低价、增持回购、MSCI中国及融资融券等多重主题 [1]
宣传费同比增四成 桃李面包换来广告“翻车”
北京商报· 2025-09-08 16:11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因9月初投放的月饼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文案将五仁月饼喜好与"生活毒打"挂钩 被指存在教育消费者嫌疑[1][3] - 争议导致广告下架并登上微博热搜 公司官方道歉称"文案由领导拍板" 但部分消费者认为道歉流于形式[3] - 危机公关专家指出争议根源在于"说教式"文案引发消费者反感 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并导致客户流失[4] 月饼业务表现 - 桃李面包2020年首次推出月饼产品线 2023年月饼业务收入1.26亿元 仅占公司总营收2.07%[3] - 今年推出创新产品蛋月烧月饼 以蛋糕工艺和清爽口感为卖点 但目前官方旗舰店已下架五仁馅产品 仅剩四种口味[3] - 蛋月烧产品规格为8袋×80克 优惠前售价41.9元[3] 财务业绩趋势 -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连续四年下滑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63.35亿元、66.86亿元、67.59亿元、60.87亿元 同比增幅从6.24%降至-9.93%[5]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7.63亿元降至5.22亿元 同比降幅从13.54%扩大至9.05%[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降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29.7% 面包及糕点收入25.85亿元同比下降13.4%[5] 研发与营销投入 - 研发投入大幅下降 2023年研发费用2296.84万元同比减少31.84%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66.05万元同比减少30.81%[5] - 同期广告及宣传费用达4296万元同比增长约40%[5] 行业竞争环境 - 烘焙市场竞争激烈 健康导向型产品如低糖、低脂、高纤维产品成为市场主流[6]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公司市场反应较慢 需在产品力和流量之间做好平衡取舍[6]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面包因争议广告致歉
齐鲁晚报网· 2025-09-08 14:05
广告事件与市场反应 - 桃李面包蛋月烧产品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语称"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被批评为"爹味营销"和"PUA"式宣传 [1] - 涉事广告画面于9月4日上线仅一天后下架 9月3日争议曝光当日公司股价下跌2.28%至5.56元 市值跌至89.89亿元 9月5日股价报收5.68元无涨跌 市值90.86亿元 [1] - 电商平台显示五仁口味蛋月烧产品缺货 旗舰店客服称"五仁口味没货了" [5] 公司回应与处理措施 - 公司解释称广告为首次尝试内部共创机制 邀请不同年龄层员工自由创作20组文案投放 但其中一个版本未能准确把握受众情绪 [5] - 9月5日通过抖音官方账号发布致歉 承认"文案翻车"并表示"全是领导的责任" 承诺后续宣发由年轻人接管 [5] - 公司采取产品召回和整改措施应对争议 [5] 公司背景与经营状况 - 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 法定代表人为吴学亮 注册资本约16亿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销售、农副食品加工销售等 [6] - 公司由吴学群、吴学亮、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6] - 对外投资42家企业 其中32家处于存续或在业状态 包括佛山桃李面包、沈阳桃李面包、浙江桃李面包等 10家企业已注销 十余家分支机构均被注销或吊销 [6] 历史产品质量事件 - 2024年10月曾因产品添加剂调整引发关注 公司宣布自2024年10月起全面停用脱氢乙酸钠以符合2025年2月实施的新国标 [5] - 2025年7月泰安工厂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因菌落总数超标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公司采取了召回和整改措施 [5]
4296万广告费换不来好口碑?桃李面包文案引争议!上半年净利还跌近30%
北京商报· 2025-09-08 13:50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因电梯广告文案将五仁月饼喜好与"生活毒打"挂钩引发消费者不满并登上微博热搜 广告随后陆续下架[2] - 公司发布致歉声明称"批评都接受 文案由领导拍板确定" 并强调"五仁蛋月烧真的挺好吃的" 但部分消费者认为道歉流于形式且避重就轻[2][5] - 危机公关专家指出广告翻车根源在于"说教式"文案引发消费者反感 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导致客户流失和市场份额缩减[5] 月饼业务表现 - 公司2020年首次推出月饼产品线 2024年月饼业务收入1.26亿元 仅占总营收2.07%[5] - 蛋月烧为今年创新产品 以蛋糕工艺制作 主打清爽不腻口感 目前淘宝官方旗舰店已下架五仁馅产品 仅售四种口味 规格8袋×80克 优惠前价格41.9元[5] 财务业绩趋势 - 营收增速连续四年下滑: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63.35亿元/66.86亿元/67.59亿元/60.87亿元 同比增幅6.24%/5.54%/1.08%/-9.93%[7]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同期净利润7.63亿元/6.4亿元/5.74亿元/5.22亿元 同比降幅13.54%/16.14%/10.29%/9.05%[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降13.55% 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29.7% 其中面包及糕点收入25.85亿元同比下降13.4%[7] 研发与营销投入 - 研发投入大幅减少:2024年研发费用2296.84万元同比降31.84%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66.05万元同比降30.81%[8] - 广告宣传费用显著增长:2025年上半年广告支出4296万元同比增长约40%[8] 产品竞争态势 - 行业健康导向型产品如低糖低脂高纤维成为市场主流 但公司新品推出速度较慢 包括芝士肉松蛋糕和碱水面包丁等产品市场反应滞后[8] - 专家认为公司需在产品力与流量获取之间做好平衡取舍[8]
桃李面包广告“翻车”背后: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研发投入缩减超三成
北京商报· 2025-09-08 11:49
广告营销事件 - 公司因9月初投放的月饼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文案将五仁月饼喜好与"生活毒打"相关联 被指存在教育消费者嫌疑并登上微博热搜[5] - 争议广告已陆续下架 公司正式道歉并表示文案由领导拍板确定 但部分消费者认为道歉流于形式且避重就轻[5] - 专家认为广告翻车根源在于说教式文案引发消费者反感 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导致消费者流失和市场份额缩减[7] 产品业务结构 - 月饼业务2024年收入1.26亿元 仅占公司总营收2.07% 蛋月烧为2024年创新月饼产品 主打清爽不腻口感[6] - 淘宝官方旗舰店已下架五仁馅蛋月烧产品 仅保留山楂馅 红枣馅 紫苏籽馅和椒盐味四种蛋月烧产品[7] - 公司以短保面包为主业 2020年首次推出月饼产品线 目前月饼产品包括提浆月饼和蛋月烧系列[6][7]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连续四年增速下滑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63.35亿元 66.86亿元 67.59亿元 60.87亿元 同比增幅分别为6.24% 5.54% 1.08% -9.93%[8]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 2021-2024年分别为7.63亿元 6.4亿元 5.74亿元 5.22亿元 同比降幅分别为13.54% 16.14% 10.29% 9.05%[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降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29.7% 面包及糕点收入25.85亿元同比下降13.4%[8] 研发与营销投入 - 研发投入大幅下降 2024年研发费用2296.84万元同比减少31.84%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66.05万元同比减少30.81%[8] - 同期广告及宣传费用达4296万元 同比增长约40% 研发投入降幅与营销费用增幅形成明显对比[8] 行业竞争态势 - 烘焙市场竞争激烈 健康导向型产品如低糖 低脂 高纤维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9] - 公司新品推出速度较慢 包括芝士肉松蛋糕 碱水面包丁等产品市场反应滞后 需在产品力和流量间做好平衡[9]
桃李面包广告“翻车”背后: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研发投入缩减超三成
北京商报· 2025-09-08 11:33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因9月初投放的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文案将五仁月饼喜好与"生活毒打"挂钩 被指存在教育消费者嫌疑[3] - 争议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公司当日下架广告并公开道歉 承认文案由领导拍板确定 但部分消费者认为道歉流于形式[3] - 淘宝官方旗舰店已下架五仁馅蛋月烧产品 仅保留山楂馅 红枣馅等四种口味 规格为8袋×80克 优惠前价格41.9元[5] 月饼业务表现 - 公司2020年首次推出月饼产品线 2024年月饼业务收入1.26亿元 仅占总营收2.07%[4] - 蛋月烧为2024年创新产品 结合蛋糕工艺 以清爽不腻为卖点[4] 财务业绩趋势 - 营收连续四年增速下滑:2021年63.35亿元(+6.24%) 2022年66.86亿元(+5.54%) 2023年67.59亿元(+1.08%) 2024年60.87亿元(-9.93%)[6]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2021年7.63亿元(-13.54%) 2022年6.4亿元(-16.14%) 2023年5.74亿元(-10.29%) 2024年5.22亿元(-9.05%)[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29.7%) 面包及糕点收入25.85亿元(-13.4%)[6] 研发与营销投入 - 研发投入大幅缩减:2024年2296.84万元(-31.84%) 2025年上半年1066.05万元(-30.81%)[6] - 同期广告宣传费用达4296万元(+40%)[6] 行业竞争态势 - 烘焙市场竞争激烈 健康导向型产品(低糖 低脂 高纤维)成为市场主流[7] - 公司新品推出速度滞后 如芝士肉松蛋糕 碱水面包丁等产品市场反应较慢[7] - 专家指出需平衡产品力与流量运营[7]
五仁月饼与“生活毒打”:桃李面包的广告错在哪里?
经济观察网· 2025-09-08 10:27
广告营销策略 - 桃李面包发布"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 广告语包含"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等引发争议的内容[1] - 广告试图通过"毒打—成长—品味"的逻辑链条将五仁月饼包装成历经沧桑后的味觉勋章 但实际效果构成情感绑架式营销[1] - 涉事广告画面在上线一天后已下架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事件作出回应[1] 消费者反应与品牌影响 - 广告发布后引发消费者广泛不满 有消费者表示"不想遭受毒打就不吃了" 还有消费者建议开除广告文案[1] - 广告透露出话语权优越感 与消费者形成情感对立 踩踏了消费者尊严[2] - 成功的品牌广告往往能够洞察消费者需求而不冒犯其尊严 如可口可乐的"分享一瓶可乐"活动通过个性化瓶身拉近与消费者距离[2] 企业投入结构分析 - 桃李面包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55% 净利润出现双位数下跌[5] - 研发投入锐减30.81% 仅占总营收的0.4% 但广告及宣传费用却增长超40% 达到4296万元[5] - 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投入结构暴露出企业增长焦虑下的策略失衡[6] 行业启示与反思 - 广告创意需要在追求吸睛效果的同时守住对消费者的基本尊重 商业表达不能以牺牲消费者情感为代价[2] - 数字时代消费者对品牌言论敏感度与日俱增 企业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广告伦理审查机制[3] - 中国企业亟需从流量思维转向心智思维 消费者忠诚度建立在持续的情感信任之上而非一时的话题热度[2]
桃李面包为广告文案道歉,“冒犯式营销”该歇歇了
每日商报· 2025-09-08 01:28
广告营销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因"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文案称"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生活的毒打"引发公众反感 [1] - 公司已陆续下架争议广告并表示歉意 称本次投放为首次尝试内部共创机制 邀请不同年龄层同事创作20组文案版本 但其中一个版本引发争议 [1] - 消费者认为该广告以戏谑口吻使用自嘲式表达 缺乏尊重且充满说教感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11亿元 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滑29.7% [3] - 广告及宣传费用为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3060万元增长1236万元 增幅达40.4% [4] 产品质量问题 - 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显示 公司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6] - 广告费用大幅增长的同时出现产品质量下滑 形成本末倒置的情况 [4][6] 行业警示 - 食品品牌的立身之本在于产品品质 过度营销而忽视产品质量无法实现长久发展 [6] - 食品企业应牢记社会责任 食品安全与品质是获得消费者青睐的根本 [6]
桃李面包半年销售费2.22亿广告费猛增40%净利连降有息负债11亿财务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9-08 00:09
营销事件 - 桃李面包因"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语被指"教育消费者"并"用他人痛苦做营销" [2][5][6] - 公司于9月5日通过社交媒体正式致歉并下架广告 称广告为内部共创机制产出20组版本 [6][7] - 分析认为该事件是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 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同比下降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29.70% [3][8] - 销售费用2.22亿元同比下降7.44% 其中广告费用4295.77万元同比增长40% [2][7] - 货币资金1.90亿元 有息负债11.07亿元 财务压力显著 [4][10] 盈利能力趋势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 2021-2024年分别为6.24%、5.54%、1.08%、-9.93% [2][8] - 2025年第一、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4.20%和12.99% 净利润下降27.07%和31.44% [8] - 研发投入持续下降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66.05万元 低于2023年同期1687.94万元和2024年同期1540.68万元 [9] 分红政策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43.60亿元 平均分红率70.24% [3][10] - 2021-2024年分红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74.85%、83.31%、50.16%、76.60% [9] - 控股家族吴学群持有62.68%股份 通过分红获得27.33亿元 [10] 业务结构 - 公司为A股"面包第一股" 核心业务为面包及糕点生产销售 [2][7] - 产品结构单一 主要依赖短保面包 季节性食品如月饼贡献有限 [8] - 被指产品老化缺乏创新 固守传统口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