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新春(603667)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中金:国庆出游景气度按年提升 消费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格隆汇· 2025-09-29 05:25
假期消费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共8天 叠加灵活拼假策略催生活跃消费窗口[1] - 拼假延长国庆高峰 出游景气度按年提升[1] - 各地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并带动假日消费扩容提质[1] 重点推荐赛道 - 推荐悦己消费长期布局 包括潮玩赛道及电子烟板块[1] - 推荐国货崛起演绎趋势 包括美妆及个护赛道[1] - 关注政策催化受益板块 如内需政策支撑叠加旺季催化的零售板块[1] 具体标的公司 - 潮玩及电子烟板块推荐标的:泡泡玛特、布鲁可、思摩尔国际[1] - 美妆个护板块推荐标的:毛戈平、巨子生物、上美股份、上海家化[1]
国内首个新疆文旅动漫IP上线,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华西证券· 2025-09-28 15:22
核心观点 - 文旅产业创新升级加速 国内首个新疆文旅动漫IP《奇遇那拉提》采用"CG技术+实景拍摄"模式上线 结合超百款文创产品及千万级话题互动量的营销活动 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1][10][11] - 交通基建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循环 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将北京至长白山旅行时间缩短至4小时33分 结束吉林通化、白山不通高铁历史 对东北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直接利好[2][12] - 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呈现六大趋势 包括节中出行高峰形成、长线户外消费需求增长超20%、酒店景区套餐预订热度增20%、沉浸式消费场景活跃、文旅商体融合搜索量增1.5倍、出境游受免签政策带动增长超30%[3][5][16][17] 文旅产业动态 - 新疆那拉提景区推出24集动漫IP《奇遇那拉提》 采用CG技术与实景拍摄结合 目前已开发超百款IP主题文创产品涵盖手办/毛绒玩具/服饰等品类 并联合百度/微博/抖音发起"去波贝克家做客"旅拍活动 话题互动量突破千万级[1][10][11] - 沈白高铁于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G8166次列车从长白山站至沈阳北站 北京朝阳站至长白山站最短旅行时间4小时33分 沈阳北站至长白山站1小时53分 该线路作为东北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战略意义[2][12] - 文化和旅游部预测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将举办超1.2万场文化活动 包括300多场大型灯光秀和500多场非遗展示活动 8天长假通过拼假组合可形成12-16天超长假期[3][13] 消费趋势数据 - 同程OTA数据显示国内长线产品花费同比增长超20% 国内包车游产品预订热度同比增长115% 美团OTA数据显示成都/三亚/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位列国内租车订单量TOP10城市[5][16] - 美团OTA数据显示住宿/餐饮/景区及休闲娱乐多场景叠加套餐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0% 同程OTA数据显示热门赏秋目的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30% "观景""赏月"关键词搜索热度同比增长117%[5][16] - 同程OTA数据显示文旅商体融合趋势明显 热门活动场馆周边酒店/景点搜索量同比增加1.5倍 春秋旅游数据显示受免签政策影响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30% 飞猪OTA数据显示中俄互免签证后赴俄罗斯旅游订单预订量同比劲增近2倍[5][17] 资本市场表现 - 港股主要指数本周表现分化 恒生指数下跌1.03%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7%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465% 恒生行业指数中非必需性消费业下跌2.12% 必需性消费业微涨0.05%[19][20] - 港股通标的涨幅前五为东风集团股份(+49.58%)/长飞光纤光缆(+43.55%)/十月稻田(+29.59%)/中国黄金国际(+28.93%)/创新奇智(+24.51%) 跌幅前五为东方甄选(-25.56%)/欧康维视生物-B(-21.29%)/京东方精电(-20.08%)/百果园集团(-16.13%)/威高股份(-14.93%)[21] - 美股中概股指数方面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10% wind中资股行业指数中可选消费板块上涨2.15% 日常消费板块下跌1.04% 涨幅最大板块为中资股材料(+6.71%) 跌幅最大为中资股能源(-10.66%)[26][27] 行业重点事件 - 星巴克推出10亿美元重组计划 包括关闭全球首家臻选烘焙工坊 预计在2025财年末关闭美国和加拿大门店总数的1%(约数百家) 并裁减900个工作岗位 2025财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的营收达7.90亿美元同比增长8% 同店销售额同比上涨2%[33][34][35] - 肯德基与理想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推出行业首个A2A智能点餐应用 通过理想同学AI智能体与肯德基智能体小K耦合 实现语音指令点餐全流程 车速取服务已覆盖苏州/天津/广州等城市 预计2025年底扩展至全国近5000家餐厅[37][38][42] - 华住集团数据显示"十一"假期旗下酒店整体预订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中北京预订率稳居榜首 花间堂和宋品品牌预订率领先 经济型品牌海友预订率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 汉庭增加4个百分点[48][49] 投资建议方向 - 报告建议积极拥抱互联网&科技及新兴消费两条主线 互联网&科技行业关注积极拥抱AI且资本开支增加的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快手-W/美团-W等标的[6][68] - 内需消费领域关注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毛戈平/蜜雪集团 以及成长空间大的小菜园/布鲁可/古茗/长白山/众信旅游/西域旅游/君亭酒店/同程旅行/携程集团-S等标的[6][68]
机器人产业跟踪: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前夕,国内外景气度共振
东方证券· 2025-09-28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7]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在明年进入量产阶段 国内外景气度共振[4][10] -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初开始生产 目标未来5年内产量达到每月10万台[10] - 国内厂商如优必选 智元 宇树等获得亿元级别订单 天太机器人获得10000台订单[10][11] - 国内厂商持续投入硬件和软件 智元预期2026年机器人出货量达数万台[10] 行业动态与事件总结 - 特斯拉Q2财报电话会明确机器人进展节奏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将在3个月内完成[10] - 优必选在2025年7月获得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11] - 智元和宇树在2025年7月获得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11] - 天太机器人在2025年8月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11] - 优必选在2025年9月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11]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具备优秀制造和管理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更加受益[4] - 相关标的包括拓普集团(买入) 三花智控(买入) 五洲新春(买入) 恒立液压(未评级) 震裕科技(买入)[4]
2025上半年美妆行业“变局”
36氪· 2025-09-28 11:48
全球及中国美妆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美妆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770亿美元 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 - 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保持温和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其中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 同比增长2.9%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达10738亿元 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国货品牌占比上升至55.2% [6] 国际美妆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欧莱雅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861.9亿元 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392.77亿元 同比增长3.1% 中国市场销售额从第一季度同比微幅下滑逆转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3% [4] - 雅诗兰黛集团2025年1月至6月净销售额69.61亿美元 同比下降10.88% 净销售额跌至近5年来最低值 净收益和归母净收益连续5年下跌 [4] - 资生堂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4698.31亿日元 同比减少7.6% 核心营业利润233.72亿日元 同比增长21.3% 中国市场两极分化加剧 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 零售商价格竞争激烈 [6] 国货美妆品牌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前十强总营收增长11.72% 珀莱雅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稳居前三甲 [6] - 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 多品牌布局策略效果显现 [7] - 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1.13亿元 同比大涨22.5% 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 [8] - 毛戈平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产品总数超400个SKU [8] - 贝泰妮H1营收23.72亿元 同比减少15.43%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减少49.01% [8] -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行为变化 - 美妆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 性价比成为核心选择 2025年上半年美妆护肤市场销售额2352.3亿元 同比增长10.1% 销量25.64亿件 同比增长5.5% 低价格段产品规模占比增长0.5% 护肤市场100元及以下价格段规模占比增长3.9% [12] - 抗衰老产品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654.9亿元 同比激增30.3% 需求群体从45+向全年龄段扩展 31-35岁消费者关注度提升 25+年轻群体抗衰意识觉醒 [13] - 男士美妆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男士彩妆同比增长120% 功能性护肤同比增长85% [13] - 抗衰老消费人群扩大 社交媒体上男士面部抗衰声量同比飙升83.7% 身体抗衰品类同比增幅高达283.9% [13] 企业战略与研发投入 - 头部国货企业构建多品牌矩阵 上美股份推出高端抗衰品牌Tazu 彩妆品牌Nan beauty和母婴品牌面包超人 贝泰妮拓展涵盖舒敏 抗老 祛痘等领域的品牌矩阵 [14] - 2024年头部美妆企业研发投入同比提升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4.66亿元 同比增长8.68%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8亿元 同比增长43% 巨子生物研发费用1.07亿元 同比增长42.1% 毛戈平研发费用0.32亿元 同比增长34.77% [15] - 珀莱雅自研原料燕麦发酵液支持新品上市 巨子生物推进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和临床申报 贝泰妮提升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备与敏感肌肤护理领域研究 [16] 渠道营销变革 - 抖音巩固美妆行业增长引擎地位 截至2025年8月美妆视频日均播放量突破25亿 较年初增长27% 月活创作者数量超80万 半年增幅达25% [16] - 韩束 百雀羚 赫莲娜等品牌在抖音实现50%以上交易额增长 百雀羚增速高达384.04% [17] - 百雀羚采用自播矩阵+达人带货双轮驱动模式 直播带货渠道占据整体业绩83% [17] - 韩束深度聚焦品牌自营 8月在抖音实现交易额8.1亿元 同比增长67.22% 形成店铺矩阵规模效应 [18] - 线下渠道迎来回流 国际品牌加码布局 法国科兰黎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 资生堂旗下醉象 华伦天奴美妆通过概念店和快闪店形式进入市场 [18]
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0927
艾瑞咨询· 2025-09-27 09: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美妆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化与中腰部品牌高速增长并存的"头部恒强、腰部狂奔"态势 多品牌战略、研发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成为核心竞争方向 [6][9][11] - 香氛品类逆势增长 2025年中国香水市场规模达249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33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 高端化与情感消费属性驱动市场分化 [4][14][16] - 国货美妆通过成分创新、科技赋能及文化差异化实现升级 抖音电商等活动推动"中国好成分"认知 头部企业如珀莱雅、上美股份线上营收占比超90% [4][6][11] 行业趋势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美妆市场整体增长3.1% 珀莱雅以53.6亿元营收领跑 上美股份、上海家化紧随其后 [6][11] - 功效护肤赛道格局生变:巨子生物营收31.03亿元(同比增长22.55%)跃居第三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跌至第六 [11] - 美妆代运营商业绩分化 若羽臣市值131.78亿元且营收增长67.55% 为唯一营利双增企业 抖音渠道销售占比达37.24% [12] 品类与区域动态 - 香氛品类成为零售亮点 高端品牌加速布局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本土品牌如观夏计划海外门店占新店半数 [4][14][16] - 国货美妆尝试"反向输出"韩国市场 通过差异化品类(如低价假睫毛)或集合店模式突破渠道壁垒 [6] - 妆械融合趋势显著 医美行业预计2024-2027年保持10%-15%年复合增速 全周期护理需求提升 [10] 战略方向与创新 - 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31亿元居首 珀莱雅、花西子等通过科技与文化结合开辟新赛道 [6][13][20] - 多品牌矩阵成为增长关键 珀莱雅旗下彩棠同比增长21.11% 巨子生物依托可复美、可丽金双品牌驱动 [6][11] 头部品牌动态 国际品牌动向 - 欧莱雅与Miu Miu合作推出高端香水"Miutine"(30ml售价890元 100ml售价1650元) 其香水业务2025年上半年增长11% [13][18] - 雅诗兰黛推动战略改革 计划裁员7000人并重组品牌部门 可能出售护发及彩妆品牌 同时拓展平价品牌与多元渠道 [19] - Zara推出首个护发系列Zara Hair 涵盖33款产品 母公司Inditex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84亿欧元(增长1.6%) [17] 国货品牌战略 - 花西子进军护肤赛道 发布"气色双生"系列6款产品 基于东方"节律护肤"理念与莲花胶原肽等核心科技 [13] - 植物医生启动IPO 拥有超4000家门店 2024年营收21.56亿元 但毛利率58.9%低于行业均值且研发投入仅3.08% [15] - 片仔癀化妆品聚焦人参成分 通过林下生态种植技术与功效验证推出抗皱紧致系列 [20] 渠道与生态合作 - 京东美妆2025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成为兰蔻、雅诗兰黛等品牌的线上最大渠道 通过"十倍增长计划"助力146个品牌增长超10倍 [18] - 颖通集团加速拓展香水集合店"拾氛气盒" 计划2025年9月底在华东、华南开设8家门店 未来四年目标110家门店 [16] - 联合利华首次投资化妆师彩妆品牌Hung Vanngo Beauty 国内毛戈平、彩棠等同类品牌发展迅速 [12]
五洲新春多项议案获董事会通过,拟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49
董事会决议 - 五洲新春于2025年9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 所有7名董事均出席 由董事长张峰主持[1] - 会议审议通过三项议案 每项议案均获得7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1]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 - 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议案 该议案已通过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和战略委员会审议[1] - 议案尚需提请公司股东会审议 具体内容详见同日披露的专项报告[1] 闲置募集资金使用 - 董事会批准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保荐人中信证券对该议案出具了核查意见[1] - 具体使用安排详见公司同日披露的相关公告[1] 临时股东会召开 - 董事会通过提请召开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议案[1] - 会议具体安排详见公司同日发布的股东会通知[1]
五洲新春(603667.SH):拟用不超6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格隆汇APP· 2025-09-25 10:03
募集资金使用调整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1] - 使用期限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到期后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1] - 此举旨在减少银行短期借款并降低财务成本 [1] 监管合规依据 - 调整方案依据《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相关规定执行 [1] - 该事项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 [1]
五洲新春(603667)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9-25 09:47
资金募集 - 公司非公开发行40,298,507股A股,每股13.40元,募资539,999,993.80元,净额531,223,484.37元[1] 资金使用 - 2024年10月用14,000万元闲置募资补流,2025年9月23日归还[3][4] - 截至2025年9月24日各项目累计投资共45,015.77万元,余额7,554.00万元[6][7] 资金计划 - 2025年9月拟用不超6,000万元闲置募资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9] - 2025年9月25日董事会通过用不超6,000万元闲置募资补流议案[10]
五洲新春(603667) - 五洲新春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9-25 09:45
募资情况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33000万元,净额31688.16万元,于2020年3月12日到账[2] -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4029.8507万股,募集资金54000万元,净额53122.35万元,于2023年7月20日到账[4] 资金使用与余额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初始存放32158.75万元,相关账户均已销户[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3年定增募集资金初始存放53300万元,余额371.92万元,部分闲置资金8300万元临时补流[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尚未归还余额8300.00万元[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未使用金额8671.92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16.32%[34]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31688.16万元,已累计使用30637.70万元[37] -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3122.35万元,已累计使用43019.69万元[39] 项目投资与变更 - 2024年9月24日,公司将2023年定增的“年产2200万件4兆瓦以上风电机组精密轴承滚子技改项目”变更为“线控执行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11] - “智能装备及航天航空等高性能轴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2000万元,实际投资22339.01万元,差额 - 339.01万元[14] - “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承诺投资3000万元,实际投资1610.53万元,差额1389.47万元[14]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与实际投资均为6688.16万元[14] - 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项目实际投资总额与承诺的差额为1050.46万元[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实际投资金额完成承诺金额的80.98%[15] - “年产2200万件4兆瓦(MW)以上风电机组精密轴承滚子技改项目”承诺投资6500万元,实际投资6511.17万元,差额-11.17万元[17] - “年产1020万件新能源汽车轴承及零部件技改项目”承诺投资10500万元,实际投资10502.75万元,差额-2.75万元[17] - “年产870万件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570万件家用空调管路件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承诺投资7500万元,实际投资6045.57万元,差额1454.43万元[17]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14622.35万元,实际投资14623.35万元,差额-1.00万元[17] - “线控执行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4000万元,实际投资5336.85万元,差额8663.15万元[17] 效益与产能 - 智能装备及航天航空等高性能轴承建设项目截止日累计产能利用率84.34%,2023 - 2025年1 - 6月实现效益分别为1880.73万元、3033.49万元、1399.77万元,累计实现效益9500.34万元[41] - 年产2200万件4兆瓦(MW)以上风电机组精密轴承滚子技改项目2023 - 2025年1 - 6月实现效益分别为834.32万元、852.98万元、695.01万元,累计实现效益2382.31万元[43] - 年产1020万件新能源汽车轴承及零部件技改项目截止日累计产能利用率66.48%,2023 - 2025年1 - 6月实现效益分别为689.73万元、733.88万元、648.8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2072.45万元[43] - 年产870万件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570万件家用空调管路件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截止日累计产能利用率66.26%,2024 - 2025年1 - 6月实现效益分别为1739.78万元、738.96万元,累计实现效益2478.74万元[43] 项目预期 - 智能装备及航天航空等高性能轴承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净利润2775万元[41] - 年产1020万件新能源汽车轴承及零部件技改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净利润2603.76万元[43] - 年产870万件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570万件家用空调管路件智能制造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净利润2360.19万元[43] - 线控执行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净利润6322.72万元,预计2027年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3] 其他资金操作 - 2020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2081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9] - 2023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1307.61万元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9] - 2020 - 2021年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从3600万元增加到20000万元[27] - 2023年7月31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1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可在12个月内滚动使用[29] - 2024年7月26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可在12个月内滚动使用[31] - 2022年6月28日公司将公开发行可转债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1410.71万元永久补流[32]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年产1020万件新能源汽车轴承及零部件技改项目”募集资金节余0.00万元[33] - 截至2025年4月21日,“年产870万件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570万件家用空调管路件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募集资金节余1490.50万元[34] -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14000.00万元,比例26.35%[39] - 2023 - 2025年6月各年度使用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分别为29853.90万元、7941.15万元、5224.64万元[39] - 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资15500万元,截止日投资14623.35万元,差值 - 1万元[40] - 线控执行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14000万元,已投资5336.85万元,未投资8663.15万元[40]
五洲新春(603667)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五洲新春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2025-09-25 09:45
募集资金情况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33000万元,净额31688.16万元,3月12日到账[13] -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54000万元,净额53122.35万元,7月20日到账[14][15]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初始存放32158.75万元,相关账户已销户[16] -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初始存放533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余额371.92万元,8300万元闲置资金临时补流[17] - 2020年可转债募投项目承诺投资31688.16万元,实际投资30637.70万元,差额1050.46万元[23] - 2023年定增募投项目承诺投资53122.35万元,实际投资43019.69万元,差额10102.66万元,完成80.98%[26] 资金使用与调整 - 2020年4月用2081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28] - 2023年7月用11307.61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30] - 2020 - 2024年多次同意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还8300万元[36][37][38][39] - 2020年对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多次调整,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未到期金额[40][41] - 2023年对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调整,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未到期金额[42] - 2022年将公开发行可转债募投项目节余1410.71万元永久补流[43] - 2024年“年产1020万件新能源汽车轴承及零部件技改项目”结项,节余0元[44] - 2025年“年产870万件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570万件家用空调管路件智能制造建设项目”结项,节余1490.5万元[45] 项目情况 -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8671.92万元,占净额16.32%[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债累计使用30637万元[49] - “智能装备及航空等高精尖轴承建设项目”超承诺339.01万元,“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低于承诺389.47万元[49] - 高性能轴承建设项目达产后年均税后利润2775万元,累计效益9500.34万元,2024年效益880.73万元[53] - 新能源汽车CA项目产能利用率66.48%,预计年净利润2603.76万元,累计效益2072.45万元[55] - 智能制造建设项目产能利用率66.26%,预计年净利润2360.19万元,累计效益478.74万元[55] - 线控执行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预计年净利润6322.72万元,2027年2月预计达预定可使用状态[52][55] 其他 - 2023年9月24日将“年产2200万件4兆瓦(MW)以上风电机组精密轴承滚子技改项目”变更为“线控执行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20] - 公司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存在累计实现收益低于承诺20%(含20%)以上情况[34] - 截至2022.12.31有85家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60] - 列出天健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联系电话[60] - 叶怀敏、赵凯旋是中国注册会计师[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