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601998)

搜索文档
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02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并释放消费潜力 [1][7] - 政策执行期至2025年 后续可视效果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5]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5][8] 支持范围与标准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单笔5万元以上贷款覆盖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 [4][5][14] - 家用汽车领域包括购置、保险及维修 养老生育领域涵盖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服务及辅助生育消费 [4][14]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5][8]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5][8] 参与机构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5][9]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5][9] - 5家其他消费贷款机构: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5][9] - 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对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贴息支持以扩大覆盖面 [9] 组织实施流程 - 贷款机构需在政策发布30天内向财政部提交贴息资金预拨申请 [10] - 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自主授信 结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部分并通过短信或APP通知借款人 [10] - 省级机构每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财政和金融监管局报送贴息资金申请 [11] -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金融监管局汇总数据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季度贴息资金审核拨付 [11] - 政策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机构需提交贴息资金清算申请 省级财政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向财政部报送清算报告 [12] 资金监管机制 - 财政部将组织抽查监督 发现问题采取约谈、通报或加倍扣减预算等措施 [13] - 对挪用于非消费领域或套取贴息资金的行为 财政部门将追回资金并依法处理 [15] - 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资金的行为将被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15]
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48
政策支持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2][3] - 5万元以上消费贴息上限为5万元消费额度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范围 [3] - 重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 [2][4] 金融机构参与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参与贴息政策执行 包括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 [3]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 包括中信 光大 华夏 民生 招商 兴业 广发 平安 浦发 恒丰 浙商和渤海银行 [3] - 5家其他消费贷款机构参与 包括微众银行 蚂蚁消金 招联消金 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 [3] 贴息标准细节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按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3] - 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90% 省级财政承担10% 贷款合同利率需符合利率自律约定 [3]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3] 重点消费领域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 车辆保险及维修消费 [2]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服务 养老机构服务 托育和辅助生育消费 [2] - 教育培训领域支持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2] - 文化旅游领域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出行服务 [2] - 家居家装领域包含家庭装修 家用电器 厨卫用品和家具消费 [2] - 电子产品领域覆盖手机 平板 个人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购买 [4] - 健康医疗领域包括牙齿矫治 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消费 [4]
利好!个人消费贷贴息来了!贴息范围、标准明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0:29
政策核心内容 - 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4]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1][4]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延长期限或扩大范围 [1][4] 贴息标准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 [2][4]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2][4]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 [2][4] 参与机构 - 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及5家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等) [5] - 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 [5] 实施流程 - 贷款机构需在政策发布30天内提交预拨申请,财政部按比例预拨资金 [6] - 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自主授信,结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部分并通知借款人 [6] - 每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贴息资金拨付申请,省级财政部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拨付 [7] - 政策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启动贴息资金清算程序 [8] 监管机制 - 财政部组织抽查监督,防止资金挪用或套取,发现问题将约谈、通报或扣减预算 [9] - 贷款机构需严格审核借款人消费信息,总部需定期检查分支机构执行情况 [12] - 违法违规行为将追回贴息资金并纳入征信记录 [13]
天津FT账户上线银行增至6家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10:20
自贸区金融创新 - 中信银行天津分行成功上线FT账户体系 天津FT账户上线银行数量达到6家 [1] - FT账户作为自贸区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金融载体 以制度创新联通境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1] - FT账户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矩阵 灵活化汇兑便利机制和线上化融资支持赋能天津自贸区制度型开放 [1] - FT账户成为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引擎 为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筑牢制度优势和夯实金融根基 [1]
河南省开展2025年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增量提质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14
活动概况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与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于2025年8月7日至8日在郑州联合举办河南省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增量提质系列活动 由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承办[1] 会议规模与参与方 - 宣介交流会现场参会人员包括河南省委金融办 工信厅 科技厅等政府部门 100余家企业及15家金融机构 共计200余人现场参会 另有200余家企业及地市相关部门远程参会[3] - 科技创新主题座谈会邀请5家企业代表参加 发行人介绍经营情况与融资计划[3] 会议内容与宣介重点 - 交易商协会 中债增进 北金所就债券注册发行政策 创新产品案例 融资优势特点 会员服务 增信及发行服务进行解读[3] - 中信银行作为主承销商代表详细介绍债务融资工具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理念与实践[3] 中信银行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中信银行是银行间市场领先主承销商 扎根河南27年 每年为全省企业提供综合融资超千亿元[3] - 投行债券承销规模连续多年位列河南所有银行首位[3] 后续行动计划 -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将通过"进万企-信服惠企"活动服务成熟发债企业并挖掘潜在发债企业[4] -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等"五篇大文章"领域债券创新品种落地[4] 活动成效 - 参会各方加深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理解 有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并拓宽债券融资渠道[4]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深耕跨境金融服务 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46
公司战略与业务定位 - 依托中信集团“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品牌主张及跨境资源优势 坚持传统外汇业务与新型跨境业务双轮驱动 [1] - 服务“走出去”“引进来”企业 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效果显著 [1] - 创新发布“信外汇+”跨境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秉承“中信大外汇 全球价值链”价值理念及“专业 快捷 灵活”服务理念 [2] 业务活动与客户服务 - 举办跨境业务沙龙活动 聚焦跨境金融服务与国际化资产配置 详解跨境金融工具与服务方案 [1] - 联合中信保 商务厅 律所 外综服平台等多个渠道对接 上半年举办政策宣讲会和客户对接活动近10场 走访重点客户200余次 触达进出口企业近100家 [1] - 财富顾问以信银国际服务为切入点 介绍跨境开户流程 特色投资品类及香港保险产品优势 解析外汇管理政策框架下的资产配置路径 [2] 业务成果与数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跨境贷款 境外债等多个跨境投融资重点项目落地 [2] - 落地辖内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试点业务 [2] - 外汇展业改革试点凭客户指令办理跨境收支超10亿美元 [2] - 国际贸易融资投放近8亿元 [2] 行业作用与发展方向 - 跨境金融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 [2] - 深入企业进出口贸易 国际结算 外汇交易和跨境投融资等领域 发挥在岸 离岸 自贸一体化跨境服务优势 [2] - 贯彻落实国家外贸政策发展战略 围绕中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部署 打造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 [3]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2 09:37
政策支持范围 - 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通过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2]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可享受贴息[2]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2] 参与金融机构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3]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3] - 5家其他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3] 贴息标准与限制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4]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4]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5] 重点消费领域明细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服务[5]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服务、养老机构服务、托育及辅助生育消费[5] - 教育培训领域包含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6] - 文化旅游领域支持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服务[7] - 家居家装领域涉及家庭装修、家用电器、厨卫用品及家具[7] - 电子产品领域包含手机、平板、个人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8] - 健康医疗领域涵盖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服务[9]
9月起 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央视新闻· 2025-08-12 08:50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到期后可能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 支持范围与标准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1][5][6][7][9]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实际贴息按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1][4]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省级财政承担10% [3] 参与机构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参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2] - 5家其他消费贷款机构参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 [2] 个人额度限制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4] - 单家机构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4] 重点消费领域明细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消费 [5]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服务、养老机构服务、托育及辅助生育消费 [5] - 教育培训领域支持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6] - 文化旅游领域限定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的国内旅游服务 [7] - 家居家装领域包含家庭装修、家用电器、厨卫用品及家具消费 [9] - 电子产品领域覆盖手机、平板、个人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购买 [9] - 健康医疗领域涉及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服务 [9]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12日涨0.24%,中信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31
板块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24%,领先个股为中信银行(涨1.33%)[1]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1] - 板块内9只个股中7只上涨,涨幅最高为中信银行(1.33%),跌幅最大为浦发银行(-0.64%)[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信银行成交量43.94万手,成交额3.66亿元,居板块成交活跃度中位[1] - 兴业银行成交额13.83亿元为板块最高,招商银行成交额24.83亿元但股价下跌0.23%[1] - 民生银行成交量201.10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9.94亿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2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2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99亿元[1] - 浦发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5亿元(占比11.66%),居板块首位[2] - 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772.75万元(占比-5.42%),为板块唯一主力大幅流出个股[2] - 招商银行虽股价下跌,但获散户资金净流入8880.44万元(占比3.58%)[2]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方案落地!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21家银行参与经办
北京商报· 2025-08-12 08:03
政策发布背景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 [1] 贴息标准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1]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1]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1] 贷款适用范围 - 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1]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1] - 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 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1] 经办银行范围 - 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2] -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