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601818)

搜索文档
政策“组合拳”降低融资成本 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微幅下调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存款利率下调情况 - 多家银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普遍下调10基点 [1] - 农业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降至3.15% 大额存单年利率降至3.25% [2] - 工商银行2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从2.6%降至2.5% 3年期从3.25%降至3.15% [2] - 光大银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基点 3年期年利率降至3.4% [2] - 邮储银行3月已下调利率 5万元起存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25% [3] 大额存单销售状况 - 利率稍高的大额存单销售非常紧俏 额度非常有限 [2] - 光大银行上周发行的3.5%年利率大额存单已售罄 新发行利率降至3.4% [2] - 客户集中转移资金抢购高利率产品 光大银行3年期3.4%产品购买需求旺盛 [2] 政策组合拳助力融资成本下降 - 存款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提高让利实体经济能力 [1][4] - 央行4月25日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 [4] - 国务院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 释放更多资本增加信贷风险资产额度 [4] - 政策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 保持银行合理盈利能力实现资本内生补充 [4]
挖掘新项目 主动对接需求 银行扩大信贷投放路径明确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扩大信贷投放信号 - 监管部门释放扩大信贷投放信号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要求各类型银行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稳定经济 [1][2] - 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通过债券发行募资长期资本 更适合开展政策性项目投资和长周期项目投资 [2] - 国有大型银行今年新增普惠小微贷款目标1.6万亿元 地方法人银行需实现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及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目标 [2] 银行信贷投放目标 - 多家银行包括中行 农行 光大银行将今年贷款增长目标定在10%以上 [2] - 大型商业银行需主动发力多作贡献 股份制银行需充分挖掘潜力 大型城商行需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加大信贷支持 [2] - 监管部门部署降低拨备覆盖率 要求大型银行有序制定降低计划以腾出更多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 信贷需求与资金滞留问题 - 4月以来信贷需求较弱导致大量流动性淤积在银行间市场 短端资金利率明显低于政策利率 [3] - 企业和居民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due to疫情多点散发 银行缺少新项目且放贷谨慎 due to部分领域信用风险上升 [3] - 预计5月信贷规模缓慢回升 需通过激发实体融资需求和提高信贷投放力度改善资金淤积问题 [3][4] 信贷投向重点领域 - 信贷将主要流向中小微企业 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5] - 绿色发展 and科技创新是调结构重点 央行已出台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 [5] - 能源保供旨在引导PPI同比下行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水利基建是基建投资稳增长重点领域 [5] 银行具体投向安排 - 工商银行将强化对稳投资的有效支持 提前对接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县城城镇化建设的支持 [6] - 资金将更精准支持制造业 小微企业 粮食安全 能源安全 外资外贸等领域 引导流向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 [6] - 针对小微企业的支小再贷款规模持续扩大 支持工具不断创新以优化贷款投向结构 [6]
光大银行制定22条具体举措,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工作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公司战略部署 - 连续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全行专题工作会议 传达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工作[1] - 制定22条具体举措 通过《光大银行关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落实意见》竭力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市场主体[3] 业务重点方向 - 扩大各类金融工具和业务产品供给 聚焦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薄弱环节[2] - 加大信贷储备和投放力度 将信贷稳定增长和同比多增作为全年经营重中之重[2] - 持续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做好困难企业和群体的金融服务[2] 执行要求 - 突出"快准实"原则 迅速对接中央及地方政府稳经济措施 主动发力支持经济大盘稳定[2] - 精准防控风险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关系[2] - 以冲刺状态抓好中央巡视整改 将整改成效体现在助力稳经济增长和支持实体经济成果上[3] 组织保障 - 总行党委及高管层全员参会 总行处级以上干部及一级分行、子公司中层以上干部通过现场或视频参会[1][3] - 坚守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 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 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指示精神[1]
强化发卡管理、治理息费乱象——信用卡业务告别“跑马圈地”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核心观点 - 中国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新规 推动信用卡业务从粗放发展转向高质量专业化发展阶段 [1] 规范息费收取 - 部分银行存在息费披露不清晰 片面宣传低费率 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等问题 导致客户难以判断实际使用成本 [2] - 新规要求银行以明显方式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 严格履行息费条款提示义务 [2] - 银行需科学合理确定息费水平 降低客户负担 并通过多元渠道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 - 分期业务必须展示所有息费项目 年化利率及计算方式 并统一采用利息形式而非手续费 [3] - 分期业务期限不得超过5年 预借现金分期额度上限5万元 期限不超过2年 [4] - 银行需明确分期业务最低起始金额和最高金额上限 不得诱导过度使用分期 [4] 强化睡眠卡管理 - 新规要求对单一客户设置发卡数量上限 睡眠卡率(18个月无交易且余额为零)不得超过总发卡量20% [5] - 超过睡眠卡率红线的银行不得新增发卡 政策功能卡除外 [5] - 银行需提升精准发卡能力和精细化经营 避免资源浪费和风险 [5][6] - 监管将动态调降睡眠卡比例限制标准 禁止以发卡量 客户数量或市场排名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6] 规范外部合作 - 银行需承担联名卡经营管理主体责任 合作双方需平等呈现品牌 禁止由联名单位代行银行职责 [7] - 联名卡业务范围仅限于宣传推介和权益服务 银行需持续监测联名单位风险防范风险传导 [8] 试点线上业务 - 截至2021年末全国信用卡存量达8亿张 人均持卡0.57张 较发达国家人均4张仍有提升空间 [9] -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准入门槛低但存在诱导超前消费和风险隐患问题 [10] - 新规鼓励通过试点探索线上信用卡业务 远程面签需做好客户筛选 技术支持和流程管控 [11] - 银行需加强数字化合规和风控能力 以支持个性化经营和海量客户管理 [12]
银行春招帷幕全面拉开 AI相关人才成“香饽饽”
新华网· 2025-08-12 06:15
银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聘趋势 - 2023年银行春招全面启动 超10家银行发布招聘公告 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 [1] - 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及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成为银行争抢重点 兴业银行招聘FinTech方向管理培训生 三湘银行推出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方向储备生计划 [1] - 银行设置特殊人才招聘专场 职位方向包括运维开发、数据分析等 [1] 人才需求驱动因素 - 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科技对传统金融业务赋能持续凸显 [2] - 银行通过强化自身科技队伍建设来抵御风险 [2] - 科技助力银行业务效率提升及产品服务优化创新 是银行在数字经济时代巩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 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激增 - 交通银行IT系统管理岗位要求跟踪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协助人工智能技术在持续交付、快速部署等方面的规模化应用 [2] - 光大银行智能训练岗位负责智能文字、智能语音、数字人、智能辅助等机器人的智能训练工作 [2] - 近一年人工智能整体人才紧缺指数达1.60 2022年第四季度人工智能新发职位是2018年第一季度的2.74倍 [2] 人才供需状况 - 银行等金融机构科技相关岗位招聘需求旺盛 AI领域人才十分吃紧 [3] - 85%受访雇主面临招聘困难 难以找到符合特定要求的人才 [3] - 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3][4] 中小银行招聘挑战 - 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精准招聘科技人才更为困难 与区域吸引力及自身品牌影响力有关 [4] - 银行需通过组织机制设计来调动人才积极性 考虑如何留住和培养优质管理人才 [4]
年中经济观察丨金融精准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五
新华网· 2025-08-12 05:42
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领域 - 金融部门重点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2] - 截至5月末,"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3] - 各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科技贷款增12%、绿色贷款增27.4%、普惠贷款增11.2%、养老贷款增38%、数字贷款增9.5%[3] 金融机构具体举措与成效 - 建设银行上半年新增科技金融贷款超7000亿元[3] - 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近6万亿元,国家级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授信覆盖率达30.93%[5] - 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5] - 建设银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近6000亿元[5] - 邮储银行承销新希望集团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利率2.1%[5]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案例 - 福建南平元力活性炭公司获建行7000多万元绿色信贷支持[2] - 浙江鸿昌铝业获农行2.5亿元绿色贷款建设全自动生产线[2] - 景德镇贝汉美陶瓷获工行400万元普惠贷款支持新品研发[2] - 四川南充蚕具研究公司获中行1700万元普惠贷款采购生产机具[2] - 洛轴集团获工行和国开行8亿元10年期贷款及1.27亿元设备更新贷款[4] 金融政策与市场创新 - 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截至6月末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5]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和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7] - 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7] - 5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7] 消费与内需金融支持 - 光大银行为义乌西门老街项目提供7.29亿元低利率贷款,总投资额31.2亿元[6] -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7] - 金融系统推出19条促消费举措,围绕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制定行动方案[6] 整体金融环境数据 -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430万亿元[1] - 广义货币(M2)余额超330万亿元[1] - 新增贷款近13万亿元[1]
迎消费贷“国补”贴息,银行在行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12 04:23
政策执行现状 - 多家银行包括工行 建行 农行 中行 交行 邮储 光大等正积极推进消费贷贴息政策落地但具体执行细则尚未明确[1][2][3] - 工行目前消费贷最低利率为3% 建行同样提供最低3%利率产品 实际利率因借款人征信和工作单位差异而不同[1][2] - 银行预计通过财政贴息方式可能使消费贷利率降至2%区间 但具体实现需取决于细则对利率下限和补贴金额的规定[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31日部署个人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信贷成本[2] - 政策目标为激发消费潜力 提升市场活力 要求简化办理手续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 - 已有地区先行试点如四川省2024年10月实施贴息政策 对四类消费场景贷款提供年利率1.5% 单笔不超过3000元贴息[4] 银行响应措施 - 农业银行部署政策落地准备工作 确保精准传导至千企万户以降低融资成本[3] - 国有大行聚焦购车 装修 旅游 家电家具等消费场景 并为餐饮 旅游 养老 家政等行业提供特色信贷产品[3] - 银行拟采用利率优惠券或利息返现两种常见贴息方案 具体涉及贴息周期和限额等细节要求[2] 操作流程与专家建议 - 贴息执行流程由银行提醒借款人提交申报资料 市县财政部门审核后向经办银行拨付一年期贴息资金[5] - 专家认为财政贴息可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并提升运用金融杠杆能力 同时支持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服务[5] - 建议银行业精准对接需求 扩大政策覆盖面 加强风险管控 配合做好资金核查以确保使用透明高效[5]
集体拉升,20cm涨停,又一上纬新材?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03:11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早间小幅高开,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盘初跳水翻绿后大幅拉升,最终集体飘红 [1] - 上证指数报3662.31点 [2] 板块表现 - 大金融板块持续发力,医疗保健、贵金属、煤炭、航运等板块走高 [2] - 光模块(CPO)概念上涨1.92%,脑机接口概念上涨1.87%,鸡产业概念上涨1.67% [3] - 射频及天线概念上涨1.66%,消费电子代工概念上涨1.49%,液冷服务器概念上涨1.30% [3] - 央企银行概念上涨1.16%,航运概念上涨1.14%,煤炭开采概念上涨1.07% [3] - 锂电正极概念下跌1.30%,硅脂源概念下跌1.33%,超硬材料概念下跌1.36% [3] - 水泥制造概念下跌1.38%,PEEK材料概念下跌1.45%,卫星互联网概念下跌1.50% [3] - 锂矿概念下跌1.83%,培育钻石概念下跌1.85%,稀土概念下跌2.03% [3] 银行股表现 - 农业银行上涨2.08%至6.88元 [8] - 邮储银行上涨1.85%至6.07元 [8] - 光大银行上涨1.72%至4.13元 [8] - 兴业银行上涨1.31%至23.18元 [8] - 中信银行上涨1.21%至8.34元 [8] - 工商银行上涨1.30%至7.80元 [8] 非银金融表现 - 九鼎投资涨停,涨幅10.01%至19.67元 [9] - 新力金融上涨4.95%至10.39元 [9] - 南华期货上涨4.38%至22.88元 [9] 消费板块表现 - 家用电器、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等板块活跃度提升 [9] - 同洲电子等个股涨停 [9] 通信板块表现 - 光库科技20cm涨停,涨幅19.99%至66.08元 [10] - 北纬科技7日6板,涨幅9.99%至11.45元 [10] - 朗威股份上涨7.14%至51.20元 [10] - 新易盛上涨5.18%至202.89元 [10] - 天孚通信上涨3.70%至107.44元 [10] 稀土板块表现 - 盛和资源下跌4.87%至21.66元 [13] - 宁波韵升下跌4.53%至14.32元 [13] - 中国稀土下跌3.57%至41.38元 [13] - 北方稀土股价未提供具体数据 [13] - 中国稀土集团发布声明辟谣"稀土人民币稳定币"相关合作信息 [14] 锂矿板块表现 - 永杉锂业下跌5.68%至10.29元 [16] - 中矿资源下跌5.32%至40.36元 [16] - 融捷股份下跌3.83%至37.41元 [16] - 赣锋锂业下跌2.76%至39.39元 [16] - 碳酸锂主力合约开盘涨近10%,上午涨幅收窄 [1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07%,国企指数下跌0.0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1% [4] - 康师傅控股下跌超3%,领跌恒指成份股 [3] - 万洲国际下跌2.25%至7.81元 [4] - 药明生物下跌1.62%至29.24元 [4] - 理想汽车下跌1.42%至93.70元 [4] 个股异动 - 玉禾田20cm涨停,昨日收盘涨超15% [18][20] - 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股权变更,智元创新持股5% [20] - 深圳玉树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领域 [20]
A股市场银行股持续拉升,农业银行盘中涨近2%续创历史新高,光大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均涨超1%
格隆汇· 2025-08-12 03:04
银行股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盘中股价上涨近2%并续创历史新高 [1] - 光大银行 邮储银行 工商银行股价均上涨超过1% [1] - A股市场银行板块出现持续拉升行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