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环境(601200)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张鹏飞)
2025-03-27 14:15
会议与调研 - 2024年应参加董事会7次,亲自出席7次,通讯参会6次,出席股东会2次[5] - 2024年ESG委员会会议应参加1次,亲自出席1次[12] - 参加2023年度、2024半年度及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13] - 2024年到福建福州、漳州等地项目开展调研[14] 审核与聘任 - 审核董事候选人王锋、赵春来任职资格,认为符合规定[15] - 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财务审计机构[20] 财务相关 -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未超预计额度[16] - 报告期内无对外担保及资金占用情况[17] - 因《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进行会计政策合理变更,无重大影响[19] 监督与履职 - 监督公司信息披露,公司按规定发布报告和公告[21] - 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下属审计等委员会工作[23] - 2024年各专门委员会按制度审议事项且无异议[23] - 2024年独立董事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公司运营[24] - 2025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维护股东权益[25] 报告签署 - 独立董事张鹏飞于2025年3月27日签署报告[25][26]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张欣)
2025-03-27 14:15
独立董事履职 - 张欣2024年应参加董事会7次,均亲自出席[5] - 2024年参加5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均投赞成票[7] - 2025年将继续为公司重大事项建言献策[21] 公司运营情况 - 报告期内无对外担保及资金占用情况[15] - 因准则变更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无重大影响[16] 审计与信息披露 - 续聘安永华明为2024年度财务审计机构[17] - 按规定发布定期报告和公告保障投资者知情权[18]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李建军)
2025-03-27 14:15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独立董事李建军2024年应参加董事会7次,亲自出席7次,通讯参会6次,出席股东会2次[5] - 应参加审计委员会会议7次,亲自出席7次[6] - 2024年12月赴福建等地项目开展调研[12] 公司合规情况 - 2024年无需独立董事行使特别职权事项[8] - 审核认为董事候选人任职资格符合规定[13] - 关联交易遵循原则,程序合法合规,定价公允[14] - 无对外担保及资金占用情况[15] 公司运营情况 - 因准则解释进行会计政策合理变更,无重大影响[16] - 续聘安永华明为2024年度财务审计机构,程序合规[17] - 内部控制体系健全,无重大缺陷[19]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提供建设性意见[22] - 维护股东权益,促进公司规范运作[22]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27 13:37
会议情况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3月27日召开,3名监事全出席[2] 业绩总结 - 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51.1798430464亿元,2024年度净利润5.7539795334亿元[5] - 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55.5173828354亿元[5] 分红计划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拟分配现金分红总额1.346230251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23.40%[5] 议案通过情况 - 多项议案获3票同意通过,部分尚须提交股东会审议[3][4][7] - 《关于公司独立董事津贴和董监事报酬的议案》2票同意通过,尚须提交股东会审议[8][9]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27 13:36
业绩数据 - 2024年初未分配利润51.18亿元,年度净利润5.75亿元[7] - 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55.52亿元[7] - 拟分配现金分红总额1.35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的23.40%[8] - 2024年度财报审计费用355万元[13] 人事与决策 - 拟聘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16] - 同意独立董事津贴15万元/人/年[18] - 拟增补王龙华先生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20]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
2025-03-27 13:36
业绩总结 - 2024年初未分配利润5,117,984,304.64元,年度净利润575,397,953.34元,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5,551,738,283.54元[3] - 2024 - 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34,623,025.10元、112,185,854.30元、112,185,854.30元,净利润分别为575,397,953.34元、546,513,026.14元、519,542,987.89元[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358,994,733.70元,平均净利润547,151,322.46元,现金分红比例65.61%[7] 未来展望 - 落实“环境治理+”战略,轻重资产业务双轮驱动[10] - 盈余资金用于在建及拓展项目投资、收并购,留存利润预计助力提升竞争力[11][14] 其他新策略 - 为中小股东参与现金分红决策提供便利,增强投资者回报[15][17] 利润分配 - 拟以2024年末总股本1,346,230,251股为基础,每股派现0.1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34,623,025.10元(含税),占2024年度净利润23.40%[5] -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以8票同意通过利润分配议案并提交股东会审议[18]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以3票同意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19]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2025-03-27 13:31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62.61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9%[24] - 2024年净利润6.66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5%[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3元,2023年为0.41元[27]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131.8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4.0%[2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5.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82.6%[38][4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67.00亿元,2023年为61.62亿元[17]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32.82亿元,2023年为236.69亿元[17]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167.99亿元,2023年为171.69亿元[18] - 2024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11.46亿元,2023年为11.69亿元[17]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34.94亿元,2023年为29.47亿元[17] 业务模式 - 公司下属项目公司通过PPP项目合同获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期满需移交基础设施[7] - 公司下属公司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开展业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和成本[9] 会计政策 - 建造服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按投入法根据发生成本确定履约进度[124] - 销售商品合同以客户签收时点确认收入[126] - 提供服务合同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按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128] 税收政策 - 从事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部分子公司适用增值税免税,其他子公司缴纳的增值税按70%即征即退,固体废弃物处理上网发电收入缴纳的增值税按100%即征即退[171] - 2024年度部分子公司符合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处于第3年免征、第4 - 6年减半征收阶段[172] 股本变动 - 2024年公司以11.22亿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2股,转增后总股本为13.46亿股[63]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7 13:31
审计相关 - 安永华明审计上海环境集团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安永华明认为该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6] - 安永华明出具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7] 责任相关 - 上海环境集团董事会负责内控建立、实施与评价[3] 风险提示 - 内控有固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5]
上海环境(60120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13: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2024年末总股本1,346,230,251股为基础,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6] - 2024年营业收入6,260,721,625.51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88%[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397,953.34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5.29%[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5,382,903.32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5.54%[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30,130,798.96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5.40%[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197,939,351.36元,较2023年末增长4.60%[22] - 2024年末总资产29,982,300,312.93元,较2023年末增长0.51%[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2741元/股,较2023年同期增长5.29%[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6%,较2023年增加0.05个百分点[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8%,较2023年增加0.06个百分点[23]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15亿元、15.01亿元、14.64亿元、19.81亿元[25] - 2024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86亿元、1.87亿元、0.74亿元[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01.51万元,2023年为2028.29万元,2022年为2744.41万元[25]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期初余额1.96亿元,期末余额2.46亿元,当期变动4973.02万元[2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62.61亿元,同比减少1.88%;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加5.29%[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99.82亿元,净资产111.98亿元,资产负债率56.03%[72] - 营业成本46.34亿元,同比减少1.00%,主要因PPP建造服务成本减少及降本增效[74][75] - 销售费用910.64万元,同比减少30.18%,因市场开拓业务经费和咨询服务费减少[74][75] - 管理费用4.25亿元,同比减少1.23%,因聘请中介机构费用及折旧费减少[74][75] - 财务费用3.04亿元,同比减少11.84%,因协商下调贷款利率使利息支出下降[74][75] - 研发费用9087.22万元,同比减少12.38%,因下属单位研发项目开支减少[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30亿元,同比增加25.40%,因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减少[75] - 环保项目建造及运营营业收入453,218.07万元,营业成本302,750.18万元,毛利率33.20%,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6.97%,营业成本比上年减少8.46%,毛利率增加1.09个百分点[76][77] - 设计、工程承包及生态修复营业收入116,588.09万元,营业成本109,959.99万元,毛利率5.69%,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23.11%,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26.36%,毛利率减少2.42个百分点[77] - 主营业务合计营业收入569,806.16万元,营业成本412,710.17万元,毛利率27.57%,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2.08%,营业成本比上年减少1.21%,毛利率减少0.64个百分点[77] - 环保项目建造及运营折旧及摊销本期金额52,398.0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1.31%,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 - 7.12%;设计、工程承包及生态修复外购设备及劳务本期金额105,176.90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2.70%,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28.74%[7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07,617.6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9.13%;其中关联方销售额73,575.9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75%[8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14,407.6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4.6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30,622.4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61%[81]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90,872,150.01元,资本化研发投入1,418,160.38元,研发投入合计92,290,310.39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47%,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54%[83]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677,678.53元,占总资产比例0.00%,较上期期末减少61.95%[88]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136,857,241.89元,占总资产比例0.46%,较上期期末增加78.49%[88]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为498,168,790.81元,占总资产比例1.66%,较上期期末增加46.28%[8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1,559,697,458.55元,占总资产比例5.20%,较上期期末增加30.92%[89] - 其他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453,865,065.84元,占总资产比例1.51%,较上期期末增加52.01%[89] - 租赁负债本期期末数为90,102,930.00元,占总资产比例0.30%,较上期期末增加251.28%[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952亿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变动损益为2726.4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10万元,其他变动为908.8万元,期末数为2.32652亿元[106] - 证券投资中,国泰君安城投宽庭最初投资成本为1.952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726.4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416.064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31552亿元[109] - 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9.5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327994亿元,对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1.321958亿元[112] - 上海友联竹园第一污水处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直接持股25.11%,间接持股26.58%,表决权比例51.6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8954.94万元,对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4628.81万元[112][113] -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819.92万元,对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4819.92万元[112] - 公司2024年末总股本1,346,230,251股,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34,623,025.10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3.40%[18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358,994,733.70元,年均净利润金额547,151,322.46元,现金分红比例65.61%[1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项目28个,入厂垃圾1390.36万吨,垃圾焚烧上网电量459195.95万度[30] - 报告期内,生活垃圾在建项目中福建省邵武市项目厂区道路施工完成95%,甘肃省陇南市项目中控室大门玻璃安装完成50%等[31] - 报告期内,环境修复拓展项目累计承接80余项相关项目,技术服务新签合同275个[3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0个、填埋项目1个、中转站7个[5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污水处理项目6个(污水处理厂8座)[55] - 上海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总投资额21.07亿元,设计产能2,000吨/日,产能利用率110.18%[94] - 上海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发电量1.9933亿度,发电效率98%,上网电价0.65元/度[96] - 上海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总投资额10.6亿元,设计产能1,500吨/日[94] - 上海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发电量3.4880亿度,发电效率98%,上网电价0.65元/度[96] - 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流程为垃圾运送至厂区,经焚烧、处理等环节,产生电能、炉渣、飞灰等,各生产过程由自动控制系统操作与监控[101] - 公司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流程为垃圾运送至厂区,经检查、过磅、摊平、压实等处理,收集渗滤液和填埋气,全过程受《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范[103] - 公司垃圾中转站项目流程为小区生活垃圾收集后陆运至厂区,经称重、卸料、压实后运输至处理处置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收集[103] - 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为40,250吨/日[104] - 公司拥有松江、嘉定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等项目,服务上海“五个新城”湿垃圾项目建设[124] - 公司拥有松江和嘉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项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125] 公司科研与技术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在研项目共160项,新中标科研项目23项,新增授权专利52项(含发明专利21项)[34] - 2024年,公司相关技术成果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多项奖项[35] - 公司开展市容环卫标准化工作,构建以两项全文强制规范为引领的新型标准体系框架[35] - 2024年公司实现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炉供货等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37] - 公司联动旗下事业部主参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企业》等国家标准编制工作[36] - 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课题任务验收完成[36] - 公司主持/参与多项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城投集团科研项目[36] - 公司拥有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66]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388项,其中发明专利85项;软件著作权77项;发布标准112项,主编45项[67] - 公司依托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多项核心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程[121] - 公司在污泥协同焚烧、独立干化焚烧处理方面有较强技术和人才储备,有多个相关项目[123] 行业政策动态 - 2024年国家聚焦无废城市等出台系列环保政策,推动生活垃圾领域高质量发展[40] -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等内容[41] - 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等内容[41] - 2024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内容[41] - 2024年3月2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条例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等内容[41] - 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进水BOD5浓度不得低于100mg/L[48] - 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48] - 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要达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122] 公司基本信息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7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52] - “十四五”期间公司明确“环境治理+”战略愿景,以三项轻资产业务和三项重资产业务为主线发展[53] - 公司主要以PPP、项目收购、轻资产服务等多元模式开展业务[56] - 公司以“环境治理+”为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轻重并举、双轮驱动促进业务布局[126][127] - 公司经营计划包括深耕核心领域、夯实降本增效、践行无废理念、推进数字化转型、坚持改革创新[128] 公司业务相关标准与补贴政策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61][62] - 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62] - 纳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范围的项目,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62] - 垃圾焚烧发电全过程受《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多个标准规范,不同方面适用不同标准[102][103] 公司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首个采用湿法烟气处理工艺的企业,烟气实际排放数据远严格于欧盟2000标准[64] - 公司运营多座被国家住建部评定等级为AAA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64] - 公司在全国垃圾焚烧市场的综合排名前十[104]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70%以上,行业从快速扩张走向高质量发展[114] - 全国已建成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近5000座,总处理能力超2.5亿m³/d,城市污水处理率超98%[116] - 公司在焚烧发电、污水处理等行业有技术、平台、经验等优势,并积极关注创新技术领域[115][116] - 公司管理的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是上海唯一“三位一体”危废医废处理处置单位,也是国内危废医废处置静脉产业示范基地[11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有9名董事席位,截至报告期末在任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41] - 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薪酬与考核、ESG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占多数并担任主任委员[14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42] - 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规范,未超越股东会干预公司经营决策,与公司在多方面保持独立,无实质性同业竞争和占用资金情况[143][14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在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不在其处领薪,财务人员不兼职[145]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建立独立财务核算体系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2024年度ESG报告
2025-03-27 13:27
业绩荣誉 - 2024年发布第八份社会责任/ESG报告[8] - 获“2024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荣誉[13] - 连续五年获上交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最高评级“A”级[13][34] - 连续11年获评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23] - 2024年参编研究报告在联合国人居署官网发布[45] 用户数据 - 累计服务30 +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22] - 在职员工总人数2,903人,劳动合同签约率100%,员工五险一金覆盖率100%[34] - 供应商总数4090个,新增供应商总数232个,采购本地化比例100%[133] 未来展望 - 确立从“2 + 4”演化升级到“环境治理 +”的战略格局[21] - 按照“1 + 6”数字化管控架构,增强数字大脑建设,推进六大事业部业务管理数字化[179] - 以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为引擎,构建“数智体系”,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精准对接[18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在研项目160项,其中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5项[34] - 拥有专利388项,其中发明专利85项,新增授权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77项[133] - 采用中温次高压蒸汽参数,全厂发电热能效率提高6%,吨垃圾发电量提高15%以上[93] - 利用再循环风替代原有二次风,引风机运行功率降低约10%,焚烧炉出口NOx原始浓度降低约30 - 40%[93] - 天马能源采用ICR高分子干法脱硝技术,脱硝效率提高到80%以上[119] - 固废碳管家数字化服务平台入选多项案例和项目,2024年获上海市住建委技术领先案例[193] - 焚烧厂智慧评价基于10年基础数据,评价固废焚烧厂运营水平[196]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围绕“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形成业务布局[12] - 以上海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提升城市韧性保障能力[14] - 携手行业企业创新打造全国首批开创性绿色低碳示范机场[15] - 探索超大型污水厂“源网荷储”新模式[15] - 成功申报碳普惠减排项目[15] - 持续深化生活垃圾焚烧厂智慧评价等多个系统[16] 项目数据 -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数28个,总处理能力39,150吨/日[24] - 建筑垃圾项目数2个,总处理能力3,300吨/日[24] - 湿垃圾项目数7个,总处理能力1,730吨/日[24] - 土壤修复项目数80余项,累计修复方量200余万方[24] - 市政污泥项目数5个,总处理能力1,290吨/日[24] - 污水处理项目数6个,单厂最大污水处理能力110万立方米 / 日[24] - 2024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1390.36万吨,中转量142.51万吨,污水处理量33944.89万吨,医废收运处置量7.19万吨,危废处置量7.64万吨[50][128] - 2024年有10个垃圾焚烧项目对外供蒸汽,累计约37万吨,沪内32.6万吨,沪外4.6万吨[100] - 2024年有3个垃圾焚烧项目对外供热水,累计3.3万吨,沪内1.1万吨,沪外2.2万吨[100] 交易数据 - 完成上海城投首批绿证交易,总交易量为31,629个绿证,二氧化碳减排量193.25万吨[34][49] - 完成上海首批跨行政区取水权交易签约交易量5,000立方米[34] 环保数据 - 废水回用量459.51万立方米,环保培训3,329人次[34]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3.72万吨二氧化碳,其中范围一排放量4.47万吨,范围二排放量9.25万吨[50][52] - 开展环保专项检查61次,飞行监测55次[50] - 垃圾焚烧总发电量54.92亿度,吨垃圾入厂发电量395度/吨,二氧化碳减排量193.25万吨[50] - 节约水量853.85万立方米[50][100][101] - 2024年环保总投入68195.07万元[56] - 2024年年度用水总量2819.94万立方米[100] - 金山能源创新工艺减少工业自来水用量300立方米/天,节约河水取水400立方米/天,年经济效益190万元[109] - 东石塘能源污水系统提标改造,每年节约自来水约3万吨[116] - 公司响应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氮氧化物小时排放量减少38%[119] - 2024年竹园污水公司实现大功率设备用电节省超80万度,除磷药剂节约1500吨[189] 运营数据 - 近三年累计对外开放1,030次,累计接待24,477人次[34] - 董事会人数9人,其中外部董事占比77.78%[34] - 开展安全检查101次,隐患整改率100%[133] - 2024年7月上海环境院临港实验室揭牌成立[135] - 2024年5月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投入试运营[138] - 上海环境奉贤区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试运行启动[144] - 24家公司参与“无废工厂”场景建设[165] - 接待公众人次8459,向公众开放次数355,近三年累计接待公众人次24477,近三年累计向公众开放次数1030[174] - 开展员工慰问活动超10000人次,员工总数2903人,培训覆盖比率100%,人均培训时间26小时[133] - 研发人员数量389个,占比13%,研发投入9,229.03万元[3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