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601111)

搜索文档
三大航为何仍未扭亏?
第一财经· 2025-08-30 12:49
航空客运公司业绩分化 - 四家民营上市航司上半年均实现盈利 其中春秋航空净利润11.69亿元成为内地最赚钱上市航司[1] - 国有三大航持续亏损 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分别亏损18.06亿元/14.41亿元/15.33亿元[2] - 春秋航空连续两年创盈利新高 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2] - 国际航线恢复缓慢致业绩分化 上半年国际客运航班同比2019年下降12%[2] - 三大航因国际航线占比高受损更大 民营航司凭借日韩等周边航线及运营灵活性受影响较小[2] - 春秋航空日本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116.8% 较2019年同期增77.7%[3]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致票价下滑 三大航国内航线收入同比下滑 春秋航空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4.8%[3] 机场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7家机场上市公司中5家实现盈利 仅美兰空港和首都机场仍亏损[4] - 首都机场连续五年累计亏损超百亿 旅客吞吐量较2019年减少一半[4] - 上海机场和白云机场净利润同比增28.14%和71.32% 深圳机场净利润涨幅79.13%[4] - 北京大兴机场投运对首都机场分流效应显著 致其旅客吞吐量排名被上海广州超越[4] 航空货运公司盈利增长 - 主要货运公司盈利显著增长 国货航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86.15% 东航物流净利润12.89亿元同比增0.9%[5] - 南航物流净利润16.01亿元 成为南航业绩重要贡献者[5] - 全球航空货运需求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球货运吨公里同比增2.8% 亚太地区需求同比增8.4%[5] - 中国空运出口总货量267.0万吨同比增11.6% 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同比增23.4%[5] - 出口市场呈现区域分化 中国至欧洲/亚太/其他市场增速分别为15.4%/12.2%/22.2% 至北美市场降8.2%[5] - 国际航协下调2025年货邮运输量展望 从7240万吨下调至6900万吨 增幅从5.8%下调至0.6%[6]
中国国航(601111.SH)上半年净亏损18.06亿元
格隆汇· 2025-08-30 04: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56% [1] - 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8.06亿元 较上年同期27.82亿元亏损缩窄35.1% [1] 经营状况 - 航空运输主业保持收入增长态势 [1] - 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同比减少9.76亿元 [1]
中国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2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中国国航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 以凤凰为企业标识 象征吉祥与超越精神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航空品牌 [1] -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拥有西南 浙江 重庆等多家分公司 并控股深圳航空 山东航空 澳门航空等子公司 联营企业包括国泰航空和西藏航空 [1] - 公司以安全第一 四心服务为使命 品牌定位为专业信赖 国际品质 中国风范 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 [1]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56% 其中客运收入731.96亿元 同比微增0.08% 货邮运输收入35.77亿元 同比增长7.48% [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06亿元 同比减亏35.1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31亿元 同比增长0.99% [2][8] -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 同比增长2.87% 投入可用座位公里1775.76亿座公里 同比增长3.37% 客座率80.72% 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 [4][7] 机队规模与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 集团机队规模达934架飞机 平均机龄10.28年 包括空客系列430架 波音系列462架 商飞系列39架 [7] - 报告期内引进飞机12架 包括10架空客A320系列和2架C909飞机 退出飞机5架 包括1架A330和3架A320 [7] - 未来计划引进飞机47架 退出14架 其中空客系列计划引进22架 退出3架 商飞系列计划引进12架 [7] 市场布局与网络战略 - 公司打造北京和成都双核枢纽 构建双核枢纽驱动 四极组群立本的市场格局 加快一带一路航线开拓 通航点达40个 [4][6] - 国际航线表现突出 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5% 国际收入客公里393.38亿 同比增长16.99% 国际货运收入27.07亿元 同比增长7.91% [4][8] - 国内航线收入515.24亿元 同比下降4.92% 但内地客座率达82.84% 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 [8] 成本结构与效率提升 - 航空油料成本243.27亿元 同比下降10.34% 主要受益于航油价格下降 起降及停机费用106.14亿元 同比增长6.53% [9] - 员工薪酬成本146.41亿元 同比增长5.48% 折旧费用143.50亿元 同比增长5.86% 飞机维修成本增长显著 [9] - 单位营业成本每可用吨公里3.49元 同比下降2.57% 体现成本管控成效 [8]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全球地面航班保障平台覆盖全部分公司 实现航班监控可视化 排班调度智能化 航线智能工程师平台提升维修效率 [6] - 商业模式二期项目投产 提升精准营销能力 机上餐饮预订覆盖全部国内航班 智能客服提供语音咨询服务 [6] - 空铁联运服务扩展至73个城市 国内通程航班服务延伸至21地 全流程服务信息告知系统正式运行 [4]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国航位列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5名 品牌价值2755.76亿元 在国内航空服务业保持领先 [6] - 公司是民航领域唯一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跻身世界航空运输企业第一阵营 [4] - 2025品牌全球传播力大会 国航位列中国品牌全球传播力总榜第26名 是唯一入围的航空企业 [6] 子公司与关联企业表现 - 深圳航空资产总额1053.07亿元 营业收入499.10亿元 同比增长10.64% 山东航空营业收入100.38亿元 同比增长2.63% [12] - 国泰航空作为联营企业 报告期损益11.74亿元 股权投资余额138.11亿元 [12] - 澳门航空完成运输旅客100.37万人次 同比下降2.52% 但收入客公里13.20亿 同比下降2.98%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民航业整体呈现总体局面稳 国际增速快 货运韧性强特点 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83.5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11.4% [4] - 国际客运航线净增123条 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5% 货邮运输量478.4万吨 同比增长14.6% [4] - 公司面临高铁分流风险 但通过加大国内远途和国际航线投入 推进空铁联运 保持竞争优势 [16]
中国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同期795.20亿元增长1.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06亿元 较上年同期27.82亿元亏损收窄35.1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20.04亿元 较上年同期34.40亿元改善41.7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但利润总额亏损27.89亿元较上年同期32.91亿元收窄15.25% [1]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3,475.58亿元 较上年度末3,457.69亿元微增0.52% [1] - 资产负债率89.00% 较上年末88.16%上升0.84个百分点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1% 较上年同期-7.43%改善3.32个百分点 [1] 股东结构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2.53% 为控股股东 其中127.45万股处于冻结状态 [2] -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持股15.09% 为第二大股东 无质押冻结 [2]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18% 其中36.45万股冻结 与中航集团合计控制53.71%股份 [2] 债务融资情况 - 存续超短期融资券4笔 合计95.42亿元 利率区间1.51%-1.90% [3] - 存续中期票据10笔 合计241.88亿元 利率区间1.74%-2.54% [3][4]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4.89倍 较上年同期4.12倍提升18.7% [4] 公司治理 - 董事长马崇贤 董事贺以礼 肖鹏因公务未出席相关会议 [1] - 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公司同时在沪港伦三地上市 A股代码601111 H股代码00753 [1]
中国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2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 现场结合视频方式举行 [1] - 应出席董事9人 实际出席8人 董事长马崇贤因公务请假 [1] - 会议主持人为副董事长王明远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1] 审议通过议案 - 2025年半年度报告获全票通过 按中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编制 [2] - "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报告获全票批准 [2] - 深圳航空引战增资实施方案获全票通过 [2] - 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0.91亿元人民币获全票批准 [3]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获全票通过 [3] - 中国航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上半年风险持续评估报告获全票批准 [3] 议案审议程序 - 半年度报告、计提减值、募集资金使用及风险评估等议案已提前经董事会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3] - 所有议案表决结果均为赞成8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3]
上半年三大航仍未扭亏,东航国航亏损收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9 13:09
核心财务表现 - 中国东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1] - 中国国航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 归母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1] - 南方航空营业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 归母净利润-15.33亿元同比扩大24.84%[4] - 春秋航空营业收入103.04亿元同比增长4.35% 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下降14.11%[4] 运营数据 - 东航运输总周转量135.0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89% 客运量7316.96万人次增长8.03% 货邮运输量53.07万吨增长3.92%[1] - 国航投入1775.76亿座公里增长3.37% 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增长2.87%[1] - 全行业旅客运输量约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4] 行业动态 - 国内民航客运市场持续稳健发展但面临国际航线恢复进度限制[4] - 宽体机运力转投国内导致运力过剩压制票价水平[4] - 航空公司通过优化地面流程和推出个性化增值服务拓展市场[4] - 春秋航空保持内地最赚钱航司地位 采用低成本航空业务模式[4]
国有三大航仍未扭亏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28
公司业绩表现 - 中国东航上半年净亏损14.31亿元 较上年同期27.68亿元大幅减亏[1] - 中国国航上半年亏损18.06亿元 南方航空上半年亏损15.33亿元[1] - 国有三大航累计亏损总额达47.7亿元[1] 行业比较 - 中国东航成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的企业[1] - 三大航亏损规模呈现收窄趋势[1]
国有三大航仍未扭亏 上半年合计亏损近48亿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21
公司业绩表现 - 中国东航上半年净亏损14.31亿元 较上年同期27.68亿元大幅减亏[2] - 中国国航上半年亏损18.06亿元 南方航空亏损15.33亿元[2] - 三大航累计亏损总额达47.7亿元[2] 行业比较 - 中国东航在三大航中亏损额最低[2] - 三大航亏损规模呈现分化态势 东航同比减亏幅度显著[2]
国有三大航仍未扭亏,上半年合计亏损近48亿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21
公司财务表现 - 中国东航上半年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上年27.68亿元大幅减亏48% [1] - 中国东航为三大航企中亏损最少的企业 [1] - 中国国航上半年亏损18.06亿元,南方航空上半年亏损15.33亿元 [1] 行业整体状况 - 国有三大航企累计亏损总额达47.7亿元 [1] - 三大航企均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呈现收窄趋势 [1]
中国国航(601111):Q2归母净利扭亏,静待公司座收回升
信达证券· 2025-08-29 09:3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7.6亿元,同比微增1.6%,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5.1% [2][3] -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幅达121.5% [3] - 国际线运力恢复显著,ASK同比+16.7%,恢复至2019年同期90.1%水平 [4] - 客座率全面回升,综合客座率80.7%,同比+1.4个百分点 [4] - 单位座公里收益0.412元,同比-3.2%,跌幅小于客收跌幅 [5] - 航油成本同比下降13.3%,带动单位ASK成本下降2.2% [5] - 汇兑收益1.76亿元及国泰航空投资收益11.74亿元贡献业绩改善 [6] - 拟对深航增资81.6亿元巩固粤港澳市场份额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0.50/75.56/101.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8][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客运收入732亿元(+0.08%),货运收入36亿元(+7.48%) [3] - 单位客公里收益0.511元,同比-4.9%,其中国内线-6.2%,国际线-0.8% [5]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9.36亿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支出减少 [6] - 投资收益13.7亿元(+13.9%),其中国泰航空贡献11.74亿元 [6] - 其他收益24.1亿元(+7.8%),主因合作航线收入增加17.9% [6] 运营数据 - 总ASK同比+3.4%,其中国内线-1.3%,国际线+16.7% [4] - 总RPK同比+5.2%,其中国内线+1.4%,国际线+17.0% [4] - 国际线RPK恢复至2019年同期86.6% [4] - 机队规模934架,净增4架,利用率8.76小时/天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1744.54亿元(+4.7%),2026年1889.94亿元(+8.3%) [8] - 毛利率预期持续改善,2025-2027年分别为7.8%/11.5%/12.6% [8] - ROE显著回升,2025-2027年预计6.4%/13.6%/15.5% [8] - 市盈率逐步优化,2025-2027年对应43.20/17.43/12.99倍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