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储能(600995)

搜索文档
调节电量破亿度!南网首创储能站让风光发电不再“靠天吃饭”
科技日报· 2025-08-20 02:32
储能电站技术突破 - 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网储能220千伏宝池储能电站累计调节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1] - 电站总装机规模达200兆瓦/400兆瓦时,采用全液冷储能系统,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 [1] - 1亿千瓦时调节电量相当于满足6.67万户居民一年用电需求 [1] - 完成国内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构网型储能带纯新能源广域黑启动试验,20秒恢复660余户供电 [1] - 完成国内首次220千伏电压等级构网型储能带100%纯新能源孤网人工短路试验 [1] 新能源消纳与环保效益 - 电站年消纳新能源电量超2.9亿千瓦时,减少标准煤消耗约8.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2.78万吨 [2] - 周边分布百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难题 [2] 行业示范意义 - 填补国内大容量新型独立储能技术空白 [2] - 为构网型储能深度参与电网运行提供示范样板 [2] - 为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动力 [2] - 彰显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技术实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2]
南网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科技日报· 2025-08-19 11:14
项目运营表现 - 截至8月15日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03亿千瓦时 累计启动272次 长期保持单日"两充两放"高频次调用 [1] - 迎峰度夏期间电站每天高功率运行 相当于为电力系统增加40万台家用空调同时开启的调节能力 [1] - 电站占地50亩 规模达200兆瓦/400兆瓦时 配备52套可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在站内投用 支持慢充慢放/快充慢放/快充快放等多种工作模式 [2] - 应用5种差异化构网型储能技术路线 创下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多项世界第一 [1] - 首次实现锂/钠两种电力储能材料同站性能对比 钠离子电池运行性能达到预期 [1][2] 电网支撑作用 - 有效保障新能源高占比电网稳定运行 助力周边30多个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厂站绿电稳定接入电网 [1] - 云南新能源装机突破6800万千瓦 电网渗透率接近70% 宝池储能站为高波动性电网提供关键调节能力 [2] - 项目作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平台 推动构网型储能技术由示范迈向成熟应用 [1][2]
南网储能获融资买入0.14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39亿元
金融界· 2025-08-19 00:15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18日融资买入额0.14亿元 位列两市第1404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15亿元 净卖出98.28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14日-18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13亿元、0.12亿元、0.14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18日融券卖出0.51万股 [1] - 当日融券净卖出0.51万股 [1]
突破1亿千瓦时!
中国电力报· 2025-08-18 08:26
项目运营表现 -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1] - 电站于5月25日投产 占地50亩 规模达200兆瓦/400兆瓦时 配备52套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3] - 累计启动272次 长期保持单日"两充两放"高频调用 迎峰度夏期间每日高功率运行[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及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在站内投用[5] - 应用5种差异化构网型储能技术路线 实现锂钠两种电力储能材料同站性能对比[5] - 构网型储能通过算法模块实时调整输出电压频率 支撑电网稳定运行[6] 新能源支持效能 - 电站助力周边30多个风电光伏厂站绿电稳定接入电网[3] - 提供相当40万台家用空调同时开启的调节能力[3] - 云南新能源装机达6800万千瓦 电网渗透率近70% 构网型储能有效应对波动性[6] 行业实证意义 - 钠离子电池运行性能通过实证检验 具备慢充慢放/快充慢放/快充快放多种工作模式[5] - 当前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全国投运新型储能项目96% 钠离子电池占比不足1%[5] - 电站完成国内最大规模构网型储能黑启动试验 功率调节速度显著优于传统电源[6]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新浪财经· 2025-08-15 10:34
储能项目运营 - 南网储能公司运营的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1] 技术应用突破 - 宝池储能站为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 [1] 行业发展里程碑 - 大型混合储能技术实现亿千瓦时级充放电量应用突破 [1]
*ST汇科筹码连续4期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2:24
股东户数变化 - 截至8月10日股东户数为29,847户,较7月31日减少346户,环比降幅1.15% [2] - 股东户数连续4期下降,累计降幅达13.04%,筹码呈持续集中趋势 [2]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12.52元,单日下跌0.48% [2] - 股东户数连降期间股价累计下跌5.15% [2] - 期间共14个交易日上涨,17个交易日下跌 [2] 融资交易数据 - 8月11日两融余额1.7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74亿元 [2] - 股东户数连降以来融资余额增加135.14万元,增幅0.78% [2]
行家说最新季报:Q2储能产业10大关键数据
行家说储能· 2025-08-08 08:13
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新型储能项目507个,总规模21.4GW/53.8GWh,同比增长55%/60.86% [3] - 用户侧储能项目323个,规模2.02GW/4.67GWh,超百兆瓦时项目11个 [4] - 90%以上储能相关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向增长,新能源产业成为增长核心 [5] - 港交所上半年IPO申请200份(同比增7倍),储能相关IPO约16个 [6] 技术演进趋势 - 大电芯技术路线向双主流规格(587Ah/684Ah)集中演进 [6] - 储能系统容量向9-10MWh及以上迈进,20尺集装箱设计被颠覆 [7] - 构网型储能系统均价下跌0.155元/Wh(跌幅22.6%),Q2环比降近30% [8] - 集中式PCS功率升至2.5MW,组串式PCS峰值达460kW,碳化硅器件加速渗透 [17] 企业业绩表现 - 宁德时代、南网储能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增长均超28% [14] - 科陆电子净利润1.75-2.25亿元(同比增541%-667%),实现扭亏 [14] - 中车株洲所净利润67.22-75.62亿元(同比增60%-80%) [13] - 禾望电气净利润2.34-2.55亿元(同比增51.18%-64.75%) [13] 产品与产能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公布大容量电芯(500+Ah)22款,涉及33家企业 [14] - 阳光电源PowerTitan 3.0系统容量12.5MWh,能量密度超500kWh/m³ [19] - 宁德时代TENER Stack系统9MWh,土地利用率提升40% [19] - 上半年签约/在建/投产储能系统及电池项目107个 [10] 区域市场表现 - 云南新增并网3.8GW/7.61GWh,居全国首位 [23] - 新疆新增1.765GW/6.994GWh,风光配储为主 [28] - 河北新增1.805GW/5.178GWh,风光装机占电力总装机超67% [28] - 内蒙古6月开工项目18个,总规模超46.7GWh [28] 订单与项目数据 - 上半年公开储能订单167起,披露容量合计292.739GWh [9] - 锂离子电池项目占比92.9%,液流电池5.78%,钠离子电池4.76% [20] - 并网规模超吉瓦时地区13个,云南、新疆、河北居前三 [20]
20家公司重要股东开启增持模式 累计增持6.87亿元(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1:53
股东增持总体情况 - 近5个交易日20家公司获重要股东增持 累计增持数量1.17亿股 增持金额合计6.87亿元 [1] - 同期115家公司涉及减持 合计减持金额79.79亿元 [1] - 增持金额超5000万元公司共5家 [1] 重点增持公司 - 南网储能增持1385.90万股 金额1.34亿元 位列增持金额榜首 [1][2] - 中孚实业增持2460.00万股 金额1.13亿元 位列第二 [1] - 安通控股获增持1.13亿元 金额位居第三 [1] 增持频率与板块分布 - 博亚精工获增持4次 芯能科技与巴比食品各获2次增持 [1] - 主板公司占增持主体达16家 创业板与科创板各2家 [1] - 主板增持金额6.54亿元 创业板1046.89万元 科创板2281.05万元 [1] 行业分布与市场表现 - 公用事业行业获增持5家 机械设备行业获增持2家 [1] - 增持个股近5日平均下跌2.30% 跑输同期沪指 [2] - 博亚精工涨幅2.59%领涨 太原重工跌幅10.27%领跌 [2] 资金流向特征 - 5只增持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福能股份净流入0.89亿元居首 [2] - 联创光电净流出3.11亿元 华新水泥净流出1.47亿元 [2] 业绩表现分析 - 已披露半年报的1家增持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2] - 南网储能半年报净利润增长28.06% 福能股份增长12.48% [2] - 5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 4家预增1家预盈 安通控股预计净利润中值5.15亿元 同比增幅234.42% [2]
又一个万亿风口,电力央企集体争抢
36氪· 2025-08-04 00:45
国网新源增资扩股 - 国网新源增资规模达365亿元,创国资产权交易现金募资规模之最,资金将用于抽水蓄能项目建设,预计撬动投资超3000亿元 [1] - 投资方包括中国石油、中国人保、皖能集团、农银投资等多家大型机构,显示资本对抽水蓄能赛道的高度认可 [1] - 公司为国家电网旗下企业,成立于2005年,核心业务为抽水蓄能 [1] 抽水蓄能行业规划 - 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年装机目标6200万千瓦以上,2030年目标1.2亿千瓦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运及在建抽水蓄能项目总投资额已达2万亿元 [1] - 2024年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5850万千瓦,同比增长14.84%,在运规模4995万千瓦,在建规模15013万千瓦 [6] 国家电网布局 - 国家电网规划2025年经营区内抽蓄装机5000万千瓦,2030年1亿千瓦,占国家规划目标的80% [2] - 公司在7省拥有75座抽蓄电站,总装机9404万千瓦,全球第一,预计2025年底在运规模达5900万千瓦(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 [2] 南方电网布局 - 南方电网2024年底在大湾区运营7座抽蓄电站,总装机1028万千瓦 [3] - 子公司南网储能有9座在建抽蓄站,总规模1080万千瓦,总投资超700亿元 [3] - 规划投运、在建、规划抽蓄装机总容量突破"三个一千万"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3060双碳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扭转了抽水蓄能此前发展滞后的态势 [5] - 容量电价政策明确40年经营期和6.5%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保障投资收益 [5] - 现行项目造价已升至8000-10000元/千瓦,部分超10000元/千瓦 [6] 技术经济性比较 - 抽水蓄能综合效率约75%(抽水用电4千瓦时、发电3千瓦时) [9] - 单体装机规模普遍百万千瓦以上,可实现4-8小时长周期充放电 [9] - 对风光资源带动效应达1:4或1:5(100万千瓦抽蓄可为400-500万千瓦风光电站调峰)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占据抽蓄市场领导地位,因其先天电网属性 [2][3] - 五大发电集团积极参与风光大基地配套抽蓄项目建设 [9] - 2024年南方区域抽蓄机组调用次数突破4万次,时长11万小时,促进新能源发电量增长36% [3] 市场空间测算 - 按2亿千瓦在运及在建规模计算,行业总投资额1.6-2万亿元 [6] - 相比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在调节时长、能力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 [9] - 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资源占比仅18.5%,远低于西方国家30%的水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