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航沈飞(600760)
icon
搜索文档
中航沈飞(600760) -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
2025-04-18 10:31
募集资金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亿元[4] - 偿还专项债务拟用募集资金1亿元[5] - 补充流动资金拟用募集资金7.437亿元[5] 项目投资 - 沈飞公司局部搬迁建设项目总投资86.36亿元,拟用募集资金19.22亿元[8] - 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拟用募集资金4.86亿元[17] - 钛合金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3.55亿元,拟用募集资金3.55亿元[5] - 飞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项目总投资4.371332亿元,拟用募集资金3.933亿元[5] 项目收益 - 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4.51%,税后投资回收期9.2年(含建设期)[19] - 钛合金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0.42%,税后投资回收期9.3年(含建设期)[27][30] - 飞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8.09%,税后投资回收期11.8年(含建设期)[38][42] 项目构成 - 沈飞公司局部搬迁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占比66.73%,为57.625638亿元[10] - 沈飞公司局部搬迁建设项目工艺设备购置费占比2.57%,为2.2218亿元[10] - 航空工业沈飞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工艺设备购置费44287.17万元,占比91.13%[20] - 航空工业沈飞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工艺设备安装费1329.33万元,占比2.74%[20] - 航空工业沈飞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工程其他费用1106.30万元,占比2.28%[20] - 航空工业沈飞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预备费1877.20万元,占比3.86%[20] - 钛合金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工艺设备购置费32730万元,占比92.20%[29] - 钛合金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工艺设备安装费542.66万元,占比1.53%[29] - 飞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工艺设备购置费40017.20万元,占比91.54%,拟投入募集资金35633.88万元[40] - 飞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工艺设备安装费602.63万元,占比1.38%,拟投入募集资金602.63万元[40] 股权变动 - 2022年公司收购吉航公司60%股权并增资2亿元,成其控股股东[47] - 2024年吉航公司增资引入新股东,公司仍为控股股东[47] 财务影响 -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与净资产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54] - 短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或受影响,中长期收入和利润将上升[54] 项目进展 - 项目已取得吉林经开区经发局项目备案和吉林市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43] 项目内容 - 项目投资内容为飞机维修服务保障设备购置,不涉及新增用地与建厂房[43] - 项目从多专业进行维修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压缩修理周期[44]
中航沈飞(600760) -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延长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决议有效期及授权有效期的公告
2025-04-18 10:31
证券代码:600760 证券简称:中航沈飞 公告编号:2025-026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延长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决议有效期及 授权有效期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分别于 2023 年 12 月 26 日、2024 年 6 月 14 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和 2024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关于中航沈飞 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关于 提请公司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全权办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具体事宜 的议案》等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以下简称"本次发行")的相关议案。 根据会议决议,公司本次发行相关决议及授权的有效期为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 过本次发行方案之日起 12 个月,即有效期至 2025 年 6 月 14 日。 鉴于公司 2024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本次发行相关决议的有效 期即将届满,公司本次发行相关事项尚在进行中,为保证本次发行相关工作持续、 有效、顺利地进行,公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上涨0.42%,前十大权重包含隆基绿能等
金融界· 2025-04-14 12:1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上涨,同时介绍其近期表现、持仓及样本调整规则等情况 [1][2][3] 指数表现 - 4月14日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上涨0.42%,报6030.74点,成交额268.9亿元 [1]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下跌8.85%,近三个月下跌1.56%,年至今下跌8.46% [2] 指数概况 - 上证优势产业指数系列选取符合优势资源、优势制造和优势消费概念的证券作样本,反映沪市相关优势产业公司证券整体表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2] 指数持仓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三一重工(6.29%)、国电南瑞(5.27%)、隆基绿能(4.74%)等 [2]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持仓市场板块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3]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持仓样本行业中,发电设备占比27.29%、交通运输设备占比24.13%等 [3]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调整时间与之相同,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样本公司收购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3]
中航沈飞(600760):盈利能力提升叠加单Q4费用端同比改善,公司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11 1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略超市场预期,营收受合同和供应进度影响下滑但利润增长,未来利润有望加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行业景气度恢复,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维持“买入”评级[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全年营收428.37亿元(yoy -7.37%),归母净利润33.94亿元(yoy +12.86%),扣非归母净利润33.73亿元(yoy +15.88%);单Q4营收175.40亿元(yoy +50.99%,qoq +377.55%),归母净利润15.76亿元(yoy +145.19%,qoq +690.59%),扣非归母净利润15.87亿元(yoy +159.39%,qoq +700.79%)[7] 点评 - 营收方面,2024年全年下滑因前三季度合同和供应进度影响,单Q4提升因四季度经营好转产品交付确收;利润方面,全年提升因盈利能力提升,单Q4增长幅度大于营收因盈利能力提升叠加费用率下降,未来相关合同恢复签订和装备迭代有望使利润加速增长[10] - 2024年及单Q4毛利率提升系产业链管理优化、上游成本下降降低制造成本;2024年净利率提升因产品端盈利能力改善,单Q4大幅提升因毛利率提升且费用端管控优化,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10] - 截至2024年末,存货136.01亿元较Q3末增加18.38%,应付账款253.44亿元较Q3末增加22.43%,两指标环比提升验证下游景气度上行,产业链生产节奏逐步恢复[10] - 公司作为歼击机总装上市稀缺主体,海空军主力机型更新换代、国产航母建设加速使产品核心型号放量,新机型可成外贸核心产品带来新营收,且股权激励深化,未来业绩有望高增长[10] - 下调2025 - 2026E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7.31/44.15亿元(前值为50.09/66.12亿元),新增2027E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2.6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28/23倍,可比公司2025E年PE均值为54倍,公司低于行业平均,维持“买入”评级[10]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指标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46,248 | 42,837 | 46,216 | 53,959 | 63,216 | | 同比增长率(%) | 11.2 | -7.4 | 7.9 | 16.8 | 17.2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3,007 | 3,394 | 3,731 | 4,415 | 5,263 | | 同比增长率(%) | 30.5 | 12.9 | 9.9 | 18.3 | 19.2 | | 每股收益(元/股) | 1.09 | 1.23 | 1.35 | 1.60 | 1.91 | | 毛利率(%) | 10.9 | 12.5 | 12.5 | 12.6 | 12.7 | | ROE(%) | 19.9 | 19.9 | 18.9 | 19.1 | 19.5 | | 市盈率 | 41 | 36 | 33 | 28 | 23 | [9] 财务摘要 | 百万元,百万股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46,248 | 42,837 | 46,216 | 53,959 | 63,216 | | 其中:营业收入 | 46,248 | 42,837 | 46,216 | 53,959 | 63,216 | | 减:营业成本 | 41,184 | 37,497 | 40,418 | 47,138 | 55,210 | | 减:税金及附加 | 137 | 169 | 162 | 183 | 253 | | 主营业务利润 | 4,927 | 5,171 | 5,636 | 6,638 | 7,753 | | 减:销售费用 | 13 | 6 | 9 | 11 | 13 | | 减:管理费用 | 1,005 | 937 | 947 | 1,095 | 1,391 | | 减:研发费用 | 976 | 727 | 878 | 1,079 | 1,555 | | 减:财务费用 | -285 | -282 | -175 | -289 | -378 | | 经营性利润 | 3,218 | 3,783 | 3,977 | 4,742 | 5,172 | |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 | 69 | 134 | -22 | 122 | -19 | |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 | -43 | -38 | 160 | 30 | 30 | |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 | 139 | 62 | 110 | 104 | 85 | | 营业利润 | 3,397 | 3,921 | 4,224 | 4,998 | 5,268 | | 加:营业外净收入 | -2 | -6 | -6 | -6 | -6 | | 利润总额 | 3,395 | 3,915 | 4,218 | 4,992 | 5,263 | | 减:所得税 | 385 | 502 | 480 | 568 | 0 | | 净利润 | 3,009 | 3,413 | 3,738 | 4,424 | 5,263 | | 少数股东损益 | 2 | 19 | 7 | 9 | 0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3,007 | 3,394 | 3,731 | 4,415 | 5,263 | [12]
中航沈飞20250410
2025-04-11 02: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公司:中航沈飞 [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 - 2024 年提前十天完成批产试飞任务,歼 35A 等型号亮相珠海航展 [2][3] - 制造先行航空热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2][3] - 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取得里程碑进展,核心能力加速提升 [2][3] - 连续六年保持集团经营业绩考核 A 级,获评中航工业党建工作考核好等次,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晋级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2][3] - 推动绿色发展转型,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2][3] - **市值管理** - 坚持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为目标的市值管理理念 [5] - 2024 年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探索实施前三季度及春节前分红派现,总额及现金分红比例创历史新高 [2][5] - 2024 年市值创 1,682 亿历史新高,位居军工行业前列 [2][5] - 未来落实相关工作部署,构建完善市值管理体系 [2][5] - **ESG 方面** - 2024 年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调整为战略与 ESG 委员会,搭建军工央企特色 ESG 指标体系 [2][6] - 首次披露的 ESG 报告获万德双 A 评级,获多项 ESG 相关奖项荣誉 [6] - 继续承担使命,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6] - **低空经济领域布局** - 在中航工业总体部署下,以民用无人机研制和通用航空技术转化为突破口,探索应用场景构建和运营体系保障等模式响应国家战略 [4][7] - **民用航空领域发展** - 参与国产民机研制,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零部件产品应用于 C919、大飞机项目及空客 A220 等国际项目 [4][8] - 构建军民协同发展格局,支撑国产民机科研生产 [4][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专家访谈汇总:中船系,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9 14:13
中船系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CSIC与CSIC重组形成,资产庞大,涵盖船舶制造、海洋防务、修理等领域 [2] - 海洋经济推动船舶需求增长,中船系作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之一将受益 [2] - 零部件领域中国动力是海军舰船动力及传动装备主要供应商 [2] - 黄埔文冲在海上风电领域布局浮式平台及系泊系统 [2] 军工信息化 - 军工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作战效率,增强战场感知能力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军队信息化装备需求超2500亿元 [3]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罗克韦尔·柯林斯、洛克希德·马丁,国内有中国电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3] 商业航天 - 商业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4] - SpaceX引领全球商业航天浪潮,国内企业探索新模式抢占科技革命先机 [4] -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推动低空经济、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 [4] - 卫星制造向批量化、低成本转型,需标准化、模块化提升竞争力 [4] - 产业链涵盖卫星/火箭制造(上游)、商业发射/运营(中游)、通信/导航应用(下游) [4] 军民融合 - 军民融合打破国防与经济壁垒,实现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 [5] - SpaceX"星链"卫星和大疆无人机体现"军转民"与"民参军"双向赋能 [5] - 美国通过《国防技术转轨法》推动军用技术民用化,DARPA技术转化至商业领域 [5] - 日本"产官学协同"机制激发民间技术军事潜力,以色列退役军官创办企业融合军事与民用技术 [8] 航天军工行情 - 2025年4月A股航天军工板块逆势大涨,中航沈飞、航天电器等龙头股表现突出 [9] - 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7.2%至1.66万亿元,珠海航展签约额超2800亿元 [9] - 歼-35、红旗-19等高端装备受国际买家青睐,军贸成增长引擎 [9] - 低空经济政策破冰,eVTOL商业化催生千亿市场,蓝箭航天抢占运力赛道 [9] - 中航高科垄断航空碳纤维预浸料,光启技术超材料应用于歼-20隐身涂层 [9][10] - 内蒙一机无人作战系统、北方导航制导技术领先全球,2025年营收预计爆发 [9][10]
国防军工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33.72亿元,中兵红箭等10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09 09:13
市场表现 - 沪指4月9日上涨1.31%,申万所属行业中29个行业上涨,国防军工和商贸零售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27%和5.18%,银行和石油石化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94%和0.07%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74.27亿元,1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行业净流入36.45亿元,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入33.72亿元 [1] - 1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农林牧渔净流出32.84亿元,医药生物净流出13.56亿元,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向 - 国防军工行业上涨6.27%,主力资金净流入33.72亿元,行业139只个股全部上涨,20只涨停 [2] - 104只个股资金净流入,10只净流入超亿元,中兵红箭净流入2.19亿元,中航沈飞、中船防务分别净流入1.65亿元和1.39亿元 [2] - 6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中国船舶净流出5840.11万元,中航重机、光威复材分别净流出1611.60万元和1568.36万元 [4]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入榜 - 中兵红箭涨幅10.01%,主力资金流入2.19亿元 [2] - 中航沈飞涨幅5.40%,主力资金流入1.65亿元 [2] - 中船防务涨幅10.00%,主力资金流入1.39亿元 [2]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出榜 - 中国船舶涨幅2.90%,主力资金流出5840.11万元 [4] - 中航重机涨幅4.82%,主力资金流出1611.60万元 [4] - 光威复材涨幅3.93%,主力资金流出1568.36万元 [4]
中航沈飞(600760):2024年报点评:经营质量逐步提升,新型号产品开启公司新成长
中原证券· 2025-04-09 08: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航沈飞2024年营收降7.37%但归母净利润增12.86%,四季度订单复苏业绩大增,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经营质量提高,十四五收官国防需求或加速释放,业绩上行拐点出现,维持“买入”评级[3][4][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8.37亿元,同比降7.37%;归母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12.86%;扣非净利润33.73亿元,同比增15.8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42亿元,上年同期-43.9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0%;拟每10股派现2.6元(含税)[3] - 四季度单季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51%;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145%[4] 子公司业务 - 沈飞公司营收413.4亿元,同比下滑8.8%,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12.7%[5] - 吉航公司营收15.2亿元,同比增56.8%,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253.0%[5] - 扬州院营收1.5亿元,同比增12.4%,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354.6%[5] 业务板块 - 航空制造业收入425.5亿元,同比下滑7.4%;毛利率12.5%,同比增加1.52ppt[9]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0.4亿元,同比下滑44.7%;毛利率10.6%,同比增加3.21ppt[9]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12.47%、同比上升1.52个百分点;净利率7.97%,同比上升1.46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7.87%,同比上升1.58个百分点[7] - 2024年期间费用率3.24%,同比下降0.45pct,研发费用率从2.11%下降到1.7%,减少0.41个百分点[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9.65亿、586.1亿、656.54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3亿、47.88亿、55.03亿,对应的PE分别为28.49X、24.17X、21.03X[12]
中航沈飞:2024年报点评:经营质量逐步提升,新型号产品开启公司新成长-20250409
中原证券· 2025-04-09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航沈飞2024年营收降7.37%但归母净利润增12.86%,四季度订单复苏业绩大增,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经营质量提高,十四五收官国防需求或加速释放,业绩上行拐点出现,维持“买入”评级 [3][4][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8.37亿元,同比降7.37%;归母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12.86%;扣非净利润33.73亿元,同比增15.8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42亿元,上年同期-43.9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0%;拟每10股派现2.6元(含税) [3] - 四季度单季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51%;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145% [4] 分业务情况 - 沈飞公司营收413.4亿元,同比下滑8.8%,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12.7%;吉航公司营收15.2亿元同比增56.8%,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253.0%;扬州院营收1.5亿元,同比增12.4%,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354.6% [5] - 航空制造业收入425.5亿元,同比下滑7.4%,毛利率12.5%,同比增加1.52ppt;其他业务营业收入0.4亿元,同比下滑44.7%,毛利率10.6%,同比增加3.21ppt [9]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12.47%、同比上升1.52个百分点;净利率7.97%,同比上升1.46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7.87%,同比上升1.58个百分点 [7] - 2024年期间费用率3.24%,同比下降0.45pct,研发费用率从2.11%下降到1.7%,减少0.41个百分点 [7] 未来展望 - 航空工业重要,公司是歼击机、舰载机主要生产基地,主力型号需求持续,新型号产品未来有望放量 [11] - 2025年是关键一年,从2024年四季度财报现拐点,订单恢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十四五收官国防需求或加速释放,行业向上,公司业绩上行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9.65亿、586.1亿、656.54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3亿、47.88亿、55.03亿,对应的PE分别为28.49X、24.17X、21.03X [12][13]
中航沈飞:外部因素影响营收,科研生产经营质效提升-20250409
华安证券· 2025-04-09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8.37亿元 同比下降7.4% 归母净利润33.94亿元 同比增长12.9% [5] - 受合同签订进度、配套供应进度等外部因素影响 公司营业收入受到影响 但2024年积极克服外部因素影响 保障了科研生产经营质效提升 [6] -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等关键一年 公司将加速推进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多方面建设 [6] - 调整25年及26年的盈利预测 新增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43亿元、43.23亿元、50.51亿元 同比增速为10.3%、15.5%、16.8% 对应PE分别为30.92倍、26.77倍、22.91倍 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28.37亿元、471.07亿元、541.51亿元、627.89亿元 收入同比分别为 - 7.4%、10.0%、15.0%、16.0% [9]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3.94亿元、37.43亿元、43.23亿元、50.51亿元 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2.9%、10.3%、15.5%、16.8% [9] - 毛利率分别为12.5%、12.7%、12.7%、12.8% ROE分别为19.9%、18.9%、18.7%、18.7% [9] - 每股收益分别为1.23元、1.36元、1.57元、1.83元 P/E分别为41.24倍、30.92倍、26.77倍、22.91倍 P/B分别为8.18倍、5.84倍、5.02倍、4.28倍 EV/EBITDA分别为27.45倍、20.35倍、17.35倍、14.56倍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500.21亿元、470.68亿元、548.54亿元、640.09亿元 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15.69亿元、119.33亿元、123.19亿元、127.26亿元 资产总计分别为615.90亿元、590.00亿元、671.73亿元、767.36亿元 [11] - 流动负债分别为382.56亿元、329.07亿元、378.08亿元、433.55亿元 非流动负债均为42.83亿元 负债合计分别为425.39亿元、371.90亿元、420.91亿元、476.38亿元 [11] - 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19.74亿元、19.88亿元、20.04亿元、20.24亿元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70.77亿元、198.22亿元、230.78亿元、270.73亿元 [11]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28.37亿元、471.07亿元、541.51亿元、627.89亿元 营业成本分别为374.97亿元、411.43亿元、472.93亿元、547.69亿元 [11] - 营业利润分别为39.21亿元、42.73亿元、49.43亿元、57.81亿元 利润总额分别为39.15亿元、42.73亿元、49.43亿元、57.81亿元 [11] - 所得税分别为5.02亿元、5.17亿元、6.04亿元、7.10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4.13亿元、37.56亿元、43.39亿元、50.71亿元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3.94亿元、37.43亿元、43.23亿元、50.51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7.42亿元、55.87亿元、51.92亿元、55.52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4.92亿元、 - 12.47亿元、 - 13.51亿元、 - 14.59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47亿元、 - 9.98亿元、 - 10.68亿元、 - 10.56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 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 - 7.4%、10.0%、15.0%、16.0% 营业利润同比分别为15.4%、9.0%、15.7%、17.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2.9%、10.3%、15.5%、16.8% [11] - 获利能力方面 毛利率分别为12.5%、12.7%、12.7%、12.8% 净利率分别为7.9%、7.9%、8.0%、8.0% ROE分别为19.9%、18.9%、18.7%、18.7% ROIC分别为16.7%、16.7%、16.7%、16.8% [11] - 偿债能力方面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1%、63.0%、62.7%、62.1% 净负债比率分别为223.3%、170.5%、167.8%、163.7% 流动比率分别为1.31、1.43、1.45、1.48 速动比率分别为0.78、0.63、0.66、0.67 [11] - 营运能力方面 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3、0.78、0.86、0.87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25、3.74、8.32、8.34 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3、1.88、2.37、2.38 [11]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23元、1.36元、1.57元、1.83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 1.36元、2.03元、1.88元、2.01元 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20元、7.19元、8.37元、9.82元 [11] 估值比率 - 2024 - 2027年预计P/E分别为41.24倍、30.92倍、26.77倍、22.91倍 P/B分别为8.18倍、5.84倍、5.02倍、4.28倍 EV/EBITDA分别为27.45倍、20.35倍、17.35倍、14.56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