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睿科技(600562)

搜索文档
今日沪指跌0.03% 汽车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5:3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0.03% 成交量979.60亿股 成交金额15108.13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2.16% [1] - 个股涨跌分布为1887只上涨(其中涨停47只)和3404只下跌(其中跌停12只) [1] 行业涨幅排名 - 煤炭行业涨幅最大达1.97% 成交额111.71亿元 较上日增长41.65% 华阳股份领涨8.09% [1] - 国防军工行业涨幅1.66% 成交额431.15亿元 较上日增长6.87% 国睿科技领涨9.99% [1] - 有色金属行业涨幅1.42% 成交额597.97亿元 较上日减少14.34% 赣锋锂业领涨10.00% [1] 行业跌幅排名 - 汽车行业跌幅最大达1.63% 成交额1040.70亿元 较上日减少7.43% 豪恩汽电领跌11.48% [2]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1.04% 成交额682.17亿元 较上日减少8.78% 塞力医疗领跌6.22% [2] - 房地产行业跌幅0.97% 成交额242.96亿元 较上日减少8.46% 苏宁环球领跌10.12% [2] 重点行业成交变化 - 计算机行业成交额1109.73亿元 较上日大幅减少26.66% [1] - 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1552.49亿元 较上日减少14.81% [1]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额362.54亿元 较上日大幅减少42.37% [1]
长春航空展正式开幕,高端装备ETF(159638)盘中一度涨超2%,成分股国睿科技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9 03:43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强势上涨1.97% [1] - 成分股国睿科技涨停10%,中航沈飞上涨5.92%,七一二上涨5.68%,中航成飞上涨5.33%,洪都航空等跟涨 [1] - 高端装备ETF(159638)现涨1.85%,盘中一度涨超2% [1] ETF流动性及规模 - 高端装备ETF盘中换手3.27%,成交3576.49万元 [2] - 近1月日均成交5884.66万元 [2] - 最新规模达10.73亿元 [2] - 近14个交易日内有8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331.73万元 [2] 历史收益表现 - 高端装备ETF近1年净值上涨42.86% [2]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9.30%,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0.1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43% [2] 行业催化剂 - 长春航空展开幕,16型飞机参加空中展示 [2] - 国防军工板块短期有望企稳,"十四五"装备采购尾单近期落地,上游订单环比增速有望走高 [2] - "十五五"装备采购计划预期积极,订单端牵引有望第四季度落地 [2] 机构观点 - 军工行业订单2025年有望迎来拐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方向蕴含弹性,建议关注航空航天主线 [3] 指数权重结构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6% [3] - 权重股包括中航沈飞(7.93%)、航发动力(6.30%)、中航光电(6.29%)、中航西飞(4.66%)、菲利华、中国长城(3.51%)、航天电子(3.39%)、中航机载(3.58%)、中航成飞(3.18%)、海格通信(3.39%) [3][5] - 西部超导权重2.89% [5]
军工含量第一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直线拉升涨2.66%,机构:2025年或将是军工投资大年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18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9日09:42 该ETF上涨2.66% 跟踪指数成分股国睿科技上涨9.92% 中航沈飞上涨7.47% 洪都航空上涨7.02% 中航成飞和华秦科技等个股跟涨[2] - 近2周累计上涨1.26%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近1周规模增长163.45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近3月份额增长2.34亿份 实现显著增长[2] - 近14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2579.88万元[2] 产品特性 - 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7.96% 为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的指数[2] - 覆盖航空装备 航天装备 卫星导航 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 成分股精选军工领域头部企业[2] - 涵盖大飞机研制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2] 行业发展趋势 - 车智能汽车 智能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被定义为聚合智能"三大件" 具有技术同源 链条相通 应用融合的特征[3] - 预计2030年全球聚合智能"三大件"市场规模达近2400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美元[3] - 军工行业2025年呈现景气反转+价值重估+事件催化特征 上游电子元器件2025Q2业绩明显改善标志行业拐点已现[4] 相关ETF产品 - 宽基ETF包括创业板ETF天弘(159977)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 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6] - 行业ETF涵盖计算机ETF(159998) 机器人ETF(159770) 芯片ETF天弘(159310)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等[6] - 另包含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 光伏ETF(159857) 证券ETF(159841) 银行ETF天弘(515290)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6]
多型飞机首次展出,航空航天ETF(159227)开盘拉升,国睿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18
行业表现 - 军工板块开盘强势拉升领涨两市 航空航天ETF涨幅2.06%成交额5567万元[1] - 持仓股国睿科技涨停 中航沈飞涨超6% 多只航空产业链个股跟涨[1] - 航空航天ETF规模达3.17亿元 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空天国防类ETF[1] 事件驱动 - 长春航空展正式开幕 16型飞机参加空中展示[1] - 空警-500、轰-6和空降兵伞降投送首次在长春展示[1] - 歼-20、攻击-1、运-8原型机、歼-6无人机首次参加静态展示[1] 行业地位 - 航空装备是军工产业链价值量占比较高的核心方向[1] - 行业技术门槛极高 涉及高端技术和复杂工艺[1] - 航空航天ETF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军工行业占比达97.96%[1] 投资标的 - 成分股覆盖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全产业链[1] - 包含导弹、卫星、雷达等空天一体战略方向龙头企业[1] - 指数完美契合现代战争空中力量建设重点[1]
长春航空展今日开幕,歼-20首次静态亮相!中航系应声大涨,国防军工ETF(512810)直线冲高2%!
新浪基金· 2025-09-19 02:03
市场表现 - 国睿科技涨停 涨幅9.99% [1][2] - 中航成飞股价88.36元 涨幅7.61% [2] - 中航沈飞股价62.80元 涨幅7.08% [2] - 洪都航空股价36.87元 涨幅7.02% [2] - 国防军工ETF(512810)现价0.696元 上涨0.012元 涨幅1.75% [2] 行业事件 - 2025长春航空展与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今日开幕 [1] - 近百型装备参加静展 较上届新增十余型装备 [1] - 歼-20、攻击-1、运-8原型机、歼-6无人机等装备首次参加静态展示 [1] 行业前景 - 国防军工是大国崛起的必需品 属长久期核心资产 [3] -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年 军方和军工企业将努力完成计划目标 行业景气度有望加速 [3] - 明年将布局十五五发展规划 行业将迎来诸多新增长点 [3] - 国防军工板块整体或已企稳 新一阶段装备建设即将启动 [2] - 重点关注景气上行和新质新域方向 [2] 投资标的 - 国防军工ETF(512810)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可控核聚变等热门题材 [3] - 该ETF兼顾传统主战力量与新域新质力量 [3] - 是融资融券标的+互联互通标的 [3]
战鹰呼啸!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重磅开幕,通用航空ETF(159231)涨超1%
新浪基金· 2025-09-19 02:03
通用航空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9日早盘通用航空板块异动拉升 国睿科技冲击涨停 洪都航空涨幅超7% 晨曦航空和睿创微纳涨幅超4% [1]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场内价格现涨1.36% 实时交易价格为0.595元 [1][2] - 板块内多只个股表现强势 包括中无人机涨3.47% 航发动力涨3.73% 海特高新涨3.99% [2] 行业事件驱动因素 - 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当日开幕 展出空军百余型武器装备 包括歼-20首次静态亮相和轰炸机编队通场首秀 [2] - 活动涵盖飞行表演 eVTOL动态展演 无人机集群表演 武器装备展及低空经济展等多维度展览 [2] - 航空主题活动集中呈现空中速度与激情 聚焦航空领域硬核实力与前沿趋势 [2] 政策与产业背景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 各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纲领性政策 国资央企密集成立低空经济公司 [3] - 低空物流和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先行 头部eVTOL主机厂订单激增 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 [3] - 通用航空ETF覆盖"军用新质战斗力+民用新质生产力"50只成份股 央国企含量超46% 十大军工集团含量超20% [3] 产品结构与投资方向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及联接基金全面涵盖低空经济 大飞机 军用飞机 商业航天 卫星导航和无人机等热门领域 [3] - 产品重点布局技术壁垒和商业化核心环节(飞行器制造) 体现内需与军贸共振下的中国航空产业链配置价值 [3]
国睿科技股价涨5.57%,方正富邦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5万股浮盈赚取23.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1:47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上涨5.57%至29.37元/股 成交额1.96亿元 换手率0.53% 总市值364.73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占比78.61%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占比11.74% 智慧轨交占比8.32% 其他业务占比1.33% [1] - 公司产品涵盖空管雷达 气象雷达及应用系统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微波器件 特种电源等 [1] 基金持仓情况 - 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混合A持有1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9.15%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23.25万元 最新规模2237.08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7% 近一年收益52.22% 成立以来亏损6.2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吴昊任职7年87天 管理规模37.85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07.98% 最差基金回报-33.88% [3]
国睿科技:9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天风证券、广发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9-18 12:13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雷达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在业务结构中占比提升,对利润贡献较好,通过统筹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3.58亿元,同比增长36.23%,单季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19.2% [5] - 公司毛利率达41.28%,负债率36.83%,财务费用1907.08万元 [5] 新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 - 低空经济领域已与多家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并获取订单,推出"天织"计划包含低空监视反制系统、气象保障系统和飞行应用系统三大产品线 [3] - 工业软件领域自主软件新签合同占比超80%,多款产品入选国家级推荐名单,2025年上半年中标车企PDM系统重构项目 [3] - 公司明确三大定位: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电子装备和网信体系两大领域 [5] 投资者回报政策 - 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2024年度实际分红1.9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1% [4] - 已制定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维持30%分红比例,并推进提高分红频次举措,授权董事会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4] 机构关注与业绩预测 - 90天内9家机构给予评级,其中6家买入、3家增持,目标均价34.81元 [5]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7.16-8.65亿元(兴业证券7.16亿/广发证券8.65亿),2026年预测区间7.58-10.51亿元(兴业证券7.58亿/广发证券10.51亿) [7]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054.21万元,融券净流入169.71万元 [7]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主要厂商及发展趋势分析:空管雷达作为低空经济核心基础装备,行业规模达44.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8 01:26
空管雷达行业概述 - 空管雷达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负责信息搜集与传递 确保飞行活动安全高效 [1][4][15] - 空管雷达分为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 二次雷达通过询问-应答机制工作 具有回波强 精度高 无杂波干扰等优势 [4][6] - 中国空管雷达行业2017-2024年市场规模从14.8亿元增长至44.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7.03% [1][15] 技术发展历程 - 空管雷达起源于二战军用领域 1949年美国首次将一次雷达应用于民用航空导航 [8] - 20世纪60年代国际民航组织确立二次雷达标准 70年代实现计算机联网自动化 80年代进入全固态时代 [8] - 中国在反隐身雷达和数字阵列雷达领域实现技术跨越 21世纪取得显著成就 [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金属材料 半导体材料及天线 发射机等核心零部件 [9][11] - 中游为空管雷达制造 下游应用于航路监视 机场监视 飞行器识别等领域 [9] - 天线作为关键部件 其设计直接影响雷达探测范围与精度 2016-2024年中国天线市场规模从215.45亿元增至70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89% [11][12] 市场规模细分 - 中国雷达行业整体规模从2016年252.8亿元增长至2024年715.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88% [13][14] - 军用雷达规模从123亿元增至340.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56% 民用雷达从129.8亿元增至375.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19% [13][14] - 空管雷达作为民用雷达增长点 受益于民航运输快速发展 [13]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主要厂商包括雷神技术 诺斯罗普·格鲁曼等 2024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约460.7亿美元 [16][17] - 中国主要厂商有中电科14所 38所以及四川九洲 四创电子 国睿科技等 [18] - 四川九洲2025年上半年空管产品营收4.61亿元 同比增长10.29% 国睿科技雷达装备营收15.5亿元 同比增长16.54% [18][19]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实现目标识别自主化与决策智能化 [21] - 一次雷达 二次雷达及ADS-B等多功能传感器集成化设计 提升系统协同能力 [22] - 采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等技术推动设备小型化 轻量化 适应临时机场与应急场景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