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厦门钨业(600549)
icon
搜索文档
厦门钨业: 厦门钨业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15
分红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2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66,786,046.92元,以总股本1,587,585,826股为基数 [1][2] - 差异化分红送转不适用,分配方案为纯现金分红 [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6日,除权除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均为2025年6月27日 [1][3] 分配实施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发放,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的由中登公司暂管 [1] - 五大股东(福建省稀有稀土等)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派发 [2] - 个人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转让时按持股期限差异化计税:1个月内20%、1-12个月10%、超过1年免税 [2][3] 税务处理 - 居民企业法人股东不代扣所得税,按每股0.42元全额发放 [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发0.378元,可申请税收协定退税 [3] - 沪股通香港投资者同样适用10%税率,税后每股实发0.378元 [4] - 其他非居民企业股东需自行缴纳所得税 [4]
厦门钨业(600549) - 厦门钨业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20 09:45
业绩分配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5年5月28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 - 以1,587,585,826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42元,共派666,786,046.92元[5] 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6/26,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6/27[3][6] 税负情况 - 个人股东持股期限不同,股息红利税负不同[10] - QFII和香港“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税后每股派0.378元[12] - 其他非居民企业股东公司不代扣所得税[13]
厦门钨业: 厦门钨业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部分到期赎回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0:25
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通过董事会决议,授权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2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范围包括保本型存款、理财产品等,期限不超过12个月,资金可滚动使用[2] - 2025年5月16日公司购买兴业银行"7天通知存款"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实际赎回本金及收益合计38,058,909.89元,其中结构性存款产品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3%-2.06%[2] - 截至公告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为人民币0元,所有产品均按期赎回且未出现逾期情况[3] 现金管理操作细节 - 赎回产品明细显示:兴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起息日为2025年5月19日,到期日同月19日,实际收益与预期年化收益率相符[2] - 资金赎回后已全额划转至募集资金专户,公司计划在授权额度内继续开展现金管理操作[2] - 现金管理决议有效期12个月,投资产品不得用于质押或证券投资[2]
厦门钨业(600549) - 厦门钨业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部分到期赎回的公告
2025-06-19 10:00
资金管理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同意用不超2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有效期12个月[2] - 2025年5月16日购买产品赎回获本金及收益3805.890989万元[3] - “7天通知存款”800万元,收益0.642222万元[3] - “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3000万元,收益5.248767万元[4] - 截至公告日,现金管理余额213500万元[5]
厦门钨业(600549) - 厦门钨业关于权属公司包头金龙5000吨(首期)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建成投产的公告
2025-06-19 10:00
项目情况 - 2024年8月2日同意控股子公司设立包头金龙5000吨(首期)项目[3] - 项目预计投资46222万元[3] - 项目产品用于现代高端风力发电、3C产品等领域[3] 产能提升 - 包头金龙项目已投产,用新一代生产线提效[4] - 全面达产后磁性材料业务毛坯产能增至20000吨[4]
一行白鹭,一飞冲天 解码厦门钨业三大核心产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19:29
公司发展历程 - 1958年厦门氧化铝厂成立,1982年转产钨制品,1997年整体改制为厦门钨业,2002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03年进入电池材料领域,2006年进入稀土领域,2021年子公司厦钨新能在科创板上市,2025年子公司金龙稀土在新三板挂牌 [1] - 公司以钨钼、稀土、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业务立足,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1] 钨钼业务 - 公司已构建从钨矿山采选、钨钼冶炼、钨钼粉末生产到硬质合金、钨钼丝材制品、切削工具等深加工应用及回收的全产业链,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3] - 公司控制的在产钨矿山年产量合计约8000金属吨,占全国15%左右;硬质合金出口量占全国30%以上,高强度钨丝在光伏切割金刚线中渗透率已超50% [3] - 2024年公司细钨丝全年销量1354亿米,同比增加56%,其中光伏用钨丝销量约1070亿米 [4] - 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ITER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4] - 公司研发出金刚线钨丝母线,为钨的应用开辟了新赛道 [4] - 目前公司钨资源保障率为20%,未来争取提高至70% [6] - 与国际第一梯队企业相比,公司在刀具品种齐全度、涂层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5] 稀土业务 - 2024年公司稀土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3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10% [7] - 公司已形成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协同体系,旗下金龙稀土被国务院国资委评选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7] - 稀土永磁电机比传统异步电机节能20%至30%,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8] - 公司已在厦门参股投资建设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集群 [9] - 公司于2018年进入稀土光电晶体材料赛道,2024年成立领晶(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0] - 公司在氢气储运领域已有20多年研发积累,2024年首次实现储氢合金工业化量产 [10] 能源新材料业务 - 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钨新能连续攻克了3C锂电池、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氢能材料领域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11] - 2024年公司钴酸锂产品全年销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市场份额稳居龙头地位;三元材料产品实现销量5.14万吨,同比增长37.45% [12] - 2023年厦钨新能与法国欧安诺集团宣布计划在法国设立前驱体及三元材料合资企业 [12] - 公司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技术指标良好,降本空间较大 [12] - 公司研发的NL层状结构在能量密度、倍率性能等关键指标上优于传统正极材料,2024年产能达千吨级别 [13][14] 未来发展战略 - 过去5年公司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能源新材料;未来5年将主要依靠钨和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来驱动增长 [7] - 公司将加快规模化生产优势产品,加强研发投入存在差距的产品,通过收并购、合作补齐空白品类 [5]
人才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水平——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谈企业管理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19:28
人才管理 - 公司提出"国有企业的体制,民营企业的机制"的市场化用人理念 [1] - 2024年完成新一轮5年战略规划,目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2] - 人才选拔标准包括价值观、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技术人才按科研成果评级积分,积分有效期2年 [3] - 一级核心人才要求外语水平过硬,以具备全球视野 [4] - 技术人员按分评级,待遇与管理级别持平,一级核心技术人才待遇相当于集团总裁 [4] - 设立500万元科技进步奖,对突出贡献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并实施中长期股权激励 [4]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发现新需求、创造新产品获得技术溢价,形成研发投入良性循环 [5] - 构建IPD体系,明确研发是投资和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分离两大理念 [5] - 技术中心下设三大国家级研究中心,分别对应钨钼、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板块 [5] - 技术开发聚焦5-10年前沿技术,产品开发团队面向客户需求 [6] - 新产品营收占比接近30% [7] 公司发展 - 公司从1982年转产钨制品起步,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 [8] - 现任董事长黄长庚1987年加入,从车间工人成长为技术领军人物 [9] - 2015年成立产品事业部,实现研产销一体化,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10] - 中长期目标是成为制造业世界500强 [12] 管理理念 - 强调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持续学习 [9] - 董事长重点关注体制机制调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组织变革三件事 [10] - 坚持制造业为本,每一分钱都靠制造业挣出 [12]
7.39亿主力资金净流入,金属钴概念涨2.36%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4:08
金属钴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1日收盘,金属钴概念上涨2.3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3位,板块内33股上涨 [1] - 华宏科技涨停,大地熊、腾远钴业、华友钴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76%、7.90%、4.82% [1] - ST合纵、兴业银锡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47%、0.1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稀土永磁板块涨幅最高达4.90%,金属钴板块涨幅2.36%位列第三 [2] - 中韩自贸区板块跌幅最大为-1.35%,CRO概念和阿尔茨海默概念均下跌0.90% [2] 资金流向分析 - 金属钴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39亿元,2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85亿元居首,洛阳钼业、华宏科技、厦门钨业分别净流入1.32亿元、9161.51万元、8201.54万元 [2] - 华宏科技、中国宝安、ST盛屯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分别为19.65%、14.43%、14.08% [3] 个股资金流量数据 - 紫金矿业今日涨2.13%,主力资金净流入28493.35万元,净流入比率11.98% [3] - 洛阳钼业涨3.07%,主力资金净流入13169.06万元,净流入比率6.76% [3] - 华友钴业涨4.82%,主力资金净流入2985.35万元,净流入比率2.02% [3] - ST合纵主力资金净流出1949.07万元,净流出比率-14.25% [6] - 格林美主力资金净流出4327.52万元,净流出比率-8.39% [6]
重稀土四龙:广晟有色、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厦门钨业,潜力谁大
搜狐财经· 2025-06-11 10:22
行业背景 - 重稀土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在国际局势动荡下地位持续提升[1] 公司分析 广晟有色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稀土集团,具备政策、资源、资金等全方位优势[3] - 拥有广东省仁居、五丰、新丰等稀土矿,资源储量近12万吨[3] - 销售净利率2025年为2.54%,2021-2025年波动较大(1.00%至-2.62%)[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20次,2021-2025年从3.01次持续下降[17] - 权益乘数2025年2.12倍,财务杠杆水平最高[20][22] 中国稀土 - 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平台,推进内外部资产整合重组[6] - 中稀湖南保有矿石量2,165万吨,稀土资源量22,734吨[6] - 销售净利率2025年9.99%,2021-2025年最高达18.94%[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14次,2021-2025年从0.85次下降[17] - 权益乘数2025年1.08倍,财务杠杆最低[22] 盛和资源 - 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控人为财政部,控股股东为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9] - 通过收购参股国内外矿企,实现轻重稀土业务融合[9] - 销售净利率2025年5.97%,2021-2025年从10.57%下降[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18次,2021-2025年从0.78次上升后回落[17] - 权益乘数2025年1.58倍,杠杆水平居中[22] 厦门钨业 - 构建稀土全产业链闭环,国家重点稀土集团[11] - 参股中稀厦钨开发福建资源,合作赤峰黄金布局海外[11] - 销售净利率2025年7.00%,2021-2025年从5.32%持续上升[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18次,2021-2025年从1.11次下降但优于同行[17] - 权益乘数2025年1.84倍,杠杆水平较高[22] 财务对比 盈利能力 - 中国稀土(9.99%)>厦门钨业(7.00%)>盛和资源(5.97%)>广晟有色(2.54%)[14][16] 营运能力 - 广晟有色(0.20次)>盛和资源=厦门钨业(0.18次)>中国稀土(0.14次)[17][19] 财务杠杆 - 广晟有色(2.12倍)>厦门钨业(1.84倍)>盛和资源(1.58倍)>中国稀土(1.08倍)[20][22] 综合ROE - 厦门钨业2.4%:净利率第二+周转率第二+杠杆第二[23] - 盛和资源1.74%:轻稀土为主,中重稀土占比较少[23] - 中国稀土1.54%:高净利率抵消低周转率[23] - 广晟有色1.39%:高杠杆+高周转但净利率最低[23]
钨的新时代20250609
2025-06-09 15: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钨行业 - **公司**:中国的厦门物业、中屋高薪、张源物业、祥路物业、中钨高新、下钨等;海外的阿尔蒙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需求端 - **核心观点**:全球钨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新兴行业和军工领域需求增长显著,未来五年消费复合增速高于供给增速 [2][3][19] - **论据**:全球钨消费65%用于硬质合金,新能源车、航空航天、3C等新兴行业及军工领域需求旺盛,军工领域约占10%消费比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光伏需求推动硬质合金钨材消费增长,2019 - 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和钨材复合增速分别为6.2%和5.8%,高于整体钨消费量复合增速;2025年1 - 3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0.5%,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20.5%,挖掘机产量同比增长14.6%;人形机器人若产量达100万台,有望带动刀具市场规模达50亿元;自2021年以来全球各地区军费开支增速上升,2025年欧盟、德国、英国、美国等均有国防开支提升计划,美国还计划重建安全库存;预计未来五年至2038年全球原钨消费复合增速为2.61%,高于供给增速的2.57% [2][3][18][19] 供给端 - **核心观点**:全球钨供给增速受限,中国产量增速放缓,海外增量有限,难以弥补中国减量压力 [4][15][17] - **论据**:中国钨资源储量占全球51%,产量占80%,但因品味下降和政策趋严等因素,自2011年以来产量增速放缓,近十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29%,低于同期开采指标复合增长率2.51%,预计2026年企稳回升,长期水平可能与2013年相近;海外过去十年金属量从2014年的1.58万吨下降到2024年的1.4万吨,2021 - 2024年仅增加1200金属吨,不足以弥补中国同期减少的4300金属吨;预计2025和2026年海外钨矿供给有所增加,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和韩国,但未来五年全球钨生产复合增速预计为2.57% [4][5][15][17] 价格端 - **核心观点**:钨价上涨,且未来有望持续处于高位并进一步走强,国内外价格体系形成割裂 [2][6][20][29] - **论据**:今年以来,钨价上涨主要受中国政策收紧和海外地缘冲突驱动,2月中国实施出口管制,4月自然资源部收紧开采指标,5月印度巴基斯坦冲突,钨价创2011年以来新高,累计涨幅达21.8%;钨价上涨是环保要求、出口管制和结构性管制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收紧供给指标并强化出口管制,欧美致力于产业链重构,国内外价格体系形成割裂,海外下游钨制品形成较高溢价;截至2025年6月6日,中国钨精矿价格自2月初实施出口管制以来累计上涨19.3%,海外上涨8.6%,国内比海外高出约10个百分点,国内相对海外溢价约10%,长期来看海外产业链溢价可能更大;短期内国内钨供给收缩,全球供给趋紧,海外高端装备需求提升,下游钨制品溢价高,将拉动对上游钨精矿价格的采购意愿 [2][6][9][20][21][29] 政策端 - **核心观点**:各国对钨产业链安全日益重视,中国收紧供给指标并强化出口管制,欧美致力于产业链重构 [8][11] - **论据**:中国从2002年起发布年度配额指标,实际增速自2018年回落,今年第一批指标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6.5%,连续两年负增长,超产率下降体现实际有效性提升;今年2月4日中国实施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并打击非法走私行为;欧美将钨列为关键矿产清单,加快产业链进程并需求安全库存,欧盟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明确远期目标,进行原材料外交及贸易谈判,支持原材料项目开发;美国通过与传统盟国合作推进海外关键项目开发,计划到2027年1月1日起不再从中国采购用于军事用途的钨,重构安全库存 [10][11][12] 企业端 - **核心观点**:中国龙头企业向高附加值转型,有望受益于出口窗口开启,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于钨牛市;海外企业加速上游开发,部分项目将贡献增量 [14][28] - **论据**:中国企业积极布局下游高端产能,加速转型升级,附加值较高的硬质合金产品、刀具等不在出口管制名单内,可增加向其他地区出口;中国四家主要上市公司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4.7%,毛利复合增长率17.2%;2024年四家龙头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45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厦门物业完成定向增发35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改善;海外阿尔蒙蒂公司通过外部融资开发韩国山东项目,韩国山东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展活动;哈萨克斯坦和韩国项目预计今年进入商业化生产贡献主要增量 [14][25][26][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钨制品出口结构优化,上游原料出口受限,但下游刀具和刀片出口保持增长,2025年1 - 4月中国出口各类型刀具及刀片1157.6吨,同比增幅为5.1%,同期整体钨制品出口量为5857.7吨,同比下降20% [4][22] - 三四月份不受出口管制的产品如钨酸钠、未锻造钨、偏钨酸铵同比增速超过100%,下游物制品如硬质合金刀片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3] - 短期内中国和全球市场供需关系继续趋紧,全球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中国钨精矿价格可能进一步创下历史新高;长期来看,2021年起全球进入短缺状态,预计2022 - 2028年仍将维持短缺,2025年全球供需缺口或收窄至1.69万吨,此后将扩张至2028年的1.91万吨 [24] - 中钨高新市值储量比和市值产量比相对较低,大股东五矿集团拥有五个托管矿山,总资源量约150万吨三氧化钨,承诺优先注入优质资源;下钨联合战略储备或潜在开发大湖塘钨矿,三氧化物储量接近100万吨,正在开发油麻坡钨矿年产3200吨项目 [30] - 过去十年龙头企业资源自给率维持在30% - 40%,当前许多上市公司进行集团内部资源注入及融资扩产,应从长远角度评估其将储量优势转化为产量及业绩优势的能力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