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银行(600036)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公布,欣旺达首次上榜 华为研发投入“遥遥领先
深圳商报· 2025-09-16 23:54
深圳企业上榜情况 - 深圳共有27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8家进入前100强 [2] - 前100强深圳企业包括中国平安第12位 华为第23位 比亚迪第26位 腾讯第31位 招商银行第48位 万科第79位 顺丰第92位 深投控第99位 [1][2] - 中国平安以1.14万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12 较上年提升1位 成为广东唯一万亿级企业 [2] 榜单入围标准 - 榜单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作为入围标准 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 较上年提升5.79亿元 [2] - 深圳新增2家上榜企业:优合产业有限公司第383位 2024年度营收646.38亿元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439位 2024年度营收560.21亿元 [2] - 深圳退榜2家企业 但上榜总数保持27家不变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500强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1.73万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创1.95%历史新高 [3]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6.87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比亚迪以531.95亿元研发投入位列第二 [3] - 欣旺达首次入围即同步入选"2025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第83位及"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69位 [3] 行业分布与业绩表现 - 深圳上榜企业涵盖互联网 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 消费电子等多个细分行业 与深圳"20+8"产业布局高度契合 [3] - 比亚迪2024年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 同比增长41.26% 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3] - 新能源领域企业表现突出 腾讯位列第31位 顺丰位列第92位 [1][2][3]
高研发+全球化 27家深企入围中国500强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3:15
中国企业500强深圳企业表现 - 深圳共有27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8家跻身百强名单[2][3] - 深圳上榜企业涵盖金融 科技 制造 物流等多个重要领域 与深圳20+8产业布局高度契合[3] - 深圳上榜企业以远超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与增长潜力[2] 深圳百强企业具体排名 - 中国平安排名第12 华为排名第23 比亚迪排名第26 腾讯排名第31[3] - 招商银行排名第48 万科排名第79 顺丰控股排名第92 深投控排名第99[3] - 深投控通过投资布局半导体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贡献[4] 研发投入与创新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创1.95%历史新高[2]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 约占全年收入20.8%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2490亿元[5]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达542亿元 占营业收入6.97% 超过特斯拉5.01%的研发强度[5] - 腾讯2025年二季度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 同比增长17% 自2018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795亿元[6] 企业财务业绩表现 - 华为上半年实现营收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净利润371.95亿元[3] - 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收入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4] - 比亚迪2024年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 同比增长41.26%[3]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华为5G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第二季度以1250万台出货量位列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榜首 市场份额18.1%[3] - 比亚迪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腾讯累计专利申请超8.8万件 在人工智能 云计算 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加速布局[6]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深企形成研发在深圳 制造在全球 市场在世界的发展格局[7] - 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 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公有云收入增长超50%[7] -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达47万辆 同比增长132% 境外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50.49% 占比36.46%[7] - 比亚迪在泰国 巴西等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 本地化生产降低关税成本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7]
深圳多家银行披露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 催收代理成看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7:59
深圳银行业第三方合作机构信息披露行动 - 深圳首批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公布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 微众银行 招联消金 [1] - 第三方合作机构主要包括营销获客 担保增信 催收服务三类机构 [1] - 银行委托第三方机构催收成为行业趋势 主因是借贷人还款压力增大 银行回款风险上升 需降低不良资产率 [1] 主要银行合作机构构成详情 - 深圳中行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接近80家 其中信用卡汽车分期和家装分期公司占比超过70% [2] - 深圳中行营销获客类机构包括49家信用卡汽车分期公司 9家信用卡家装分期公司 9家个人住房贷款公司 [2] - 深圳中行担保增信类有3家个人住房贷款机构 催收类有8家信用卡逾期账款代理机构 [2] -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公布37家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 超过半数系汽车销售公司 并有多家融资担保机构 [2] - 招联消金披露18家催收合作机构和11家助贷合作机构 助贷机构基本为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关联公司 [2] 打击不法贷款中介的背景与行动 - 近20家银行的深圳分行于今年7月中旬发布"中介打假"声明 集体指向鑫心惠邻咨询服务机构 [3] - 不法中介冒用银行名义进行"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虚假宣传 声称与多家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 [3] - 深圳金融监管部门近年频繁发布风险提示 警示消费者通过不规范的第三方渠道申请贷款可能被收取高额息费甚至遭受诈骗 [3] 不法贷款中介的典型操作手法 - 利用信息差假借银行内部人员名义 自称是银行信用中心 直接贷款中心或信用审计中心工作人员 以获取消费者信任 [4] - 利用消费者希望低息和快速获贷的心理 宣传"低息""快速放款""无抵押""内部渠道""百分百过审""优化征信"等虚假噱头 [4] - 编造 曲解 夸大监管政策 如宣称"监管最新政策允许贷款置换""监管喊话下调贷款利率"等不实言论诱导消费者 [4]
深圳多家银行披露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催收代理成看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3:47
深圳银行业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信息披露行动 - 深圳首批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公布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 微众银行 招联消金 [2] - 此次行动是深圳2025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的重要举措 旨在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2] - 公布的第三方合作机构主要包括营销获客 担保增信 催收服务三类机构名单 [2] 主要银行第三方合作机构构成详情 - 深圳中行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接近80家 其中信用卡汽车分期和信用卡家装分期公司占比超过70% [3] - 深圳中行营销获客类名单包括49家信用卡汽车分期公司 9家信用卡家装分期合作机构 9家个人住房贷款合作机构 [3] - 深圳中行担保增信类有3家个人住房贷款合作机构 催收类有8家信用卡逾期账款代理催收合作机构 [3] -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公布37家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其中超过半数系汽车销售公司 并有多家融资担保机构 [3] - 招联消金披露18家催收合作机构和11家助贷合作机构 助贷机构基本为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关联公司 [3] 不法贷款中介乱象及监管应对 - 近20家银行的深圳分行于今年7月中旬发布"中介打假"声明 集体指向鑫心惠邻咨询服务机构 [4] - 该中介通过虚假宣传"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广告 声称与多家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 扰乱金融秩序 [4] - 深圳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布风险提示 发现部分消费者通过不规范的第三方渠道申请贷款被收取高额息费甚至遭受诈骗 [4] - 不法贷款中介主要套路包括假借银行内部人员名义获取信任 宣传"低息""快速放款"等噱头吸引消费者 编造夸大监管政策诱导贷款申请 [5] 行业贷后管理趋势变化 - 伴随借贷人还款压力增大和银行回款风险上升 降低不良资产率和化解经营风险成为银行贷后管理重点 [2] - 委托第三方机构催收已成为行业趋势 以应对不良资产率上升问题 [2]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名单出炉: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排前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23
行业格局 - 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构成中券商占57席 银行24家 独立销售机构18席 保险公司仅1家[1]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8229亿元 招商银行4920亿元 天天基金3496亿元[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万亿的机构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和招商银行1.04万亿元 天天基金6374亿元位列第三[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391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 华泰证券1150亿元[1][2] - 前十名销售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3.03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8.90%[2] - 前十名销售机构非货基保有规模合计5.8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6.89%[2] 规模增长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856亿元 增幅5.89% 同比增加4088亿元 增幅8.65%[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6626亿元 增幅6.95% 同比增加1.34万亿元 增幅15.08%[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483亿元 增幅近15% 同比增加5919亿元 增幅43.51%[3] 竞争态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前十名机构中券商占据七席 反映财富管理转型成效[3] - 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差距持续扩大 43家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不足100亿元 24家不足50亿元[4] - 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出现明显分层 头部机构突破千亿的同时 多家机构规模仅为个位数[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强者恒强局面预计将持续[2][4]
基金代销格局生变,券商渠道借力ETF强势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3:17
行业整体规模 - 2025年上半年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0.2万亿元 环比增长7% [1][6] - 债券型基金保有规模5.06万亿元 环比增长8.05% 贡献非货基增量57% [6]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5.89% [6] 渠道竞争格局 - 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位列非货基保有规模前三 [1] - 券商渠道非货基保有规模2.09万亿元 环比增长9.4% 增速领先各渠道 [8] - 银行渠道固收类产品规模22488亿元 主动权益产品规模18802亿元 占比保持领先 [17] - 第三方机构非货基保有规模3.56万亿元 环比增长8.9% [15] 产品结构分化 - 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4.57% [6] - 主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3.19万亿元 环比微增1.18% [6] - 券商渠道股票指数基金规模突破1.08万亿元 环比增长9.9% 占全市场55%份额 [8] - 银行渠道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2667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38.7% [17] 券商渠道优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TOP20机构中券商占13家 [10] - 前五大机构分别为蚂蚁基金3910亿元、东方财富1438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 [11][12] - ETF交易特性与券商平台高度匹配 券商在指数产品领域具绝对优势 [8] 增长驱动因素 - 第三方机构债基保有规模2.08万亿元 环比增11% 贡献前100家机构增量57% [16] - 券商渠道债基保有规模环比增16% 主动权益产品收缩至3278亿元 环比降3.5% [13] - 第三方渠道分化为"流量生态"与"机构业务"双引擎驱动模式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权益保有规模或成代销发展重心 场内ETF或迎发展机遇 [2] - 代销机构需在逆周期布局与顺周期销售间寻找新平衡点 [2] - 费率改革新规要求销售机构与投资者利益一致 促进行业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18]
招商银行大宗交易成交1252.5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44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6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30.00万股,成交金额1252.50万元,成交价41.75元与收盘价持平,买卖方营业部均为华泰证券广州珠江西路证券营业部 [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10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达47.45亿元 [2] 股价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41.75元下跌1.11%,日换手率0.42%,成交额36.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65亿元 [2] - 近5日股价累计下跌2.52%,资金合计净流出18.06亿元 [2] 融资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91.01亿元,近5日增加9733.60万元,增幅1.08% [3] 公司基本信息 -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03月31日,注册资本252.20亿人民币(2521984.5601万元) [3]
多家银行股东及高管密集增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2:25
银行股增持动态 - 上市银行股东与高管密集增持 多家银行披露增持计划 包括齐鲁银行 南京银行 光大银行等 [1][2] - 齐鲁银行董事 监事 高管及管理人员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350万元 [2] -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集团通过紫金信托增持567798万股 占总股本046% 持股比例从1256%提升至1302% [2] - 光大银行控股股东光大集团增持1397万股 占总股本002% 增持总金额达51661万元 [2] - 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 青岛银行等也相继披露增持计划 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3] 增持原因分析 - 增持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3] - 银行净息差逐步企稳 非息业务支撑营收增长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3] - 增持操作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心 稳定预期 平复情绪 引导重新评估银行股价值 [3] 机构资金布局 - 险资 信托等机构积极增持银行股 凸显长期配置信心 [4] - 平安人寿年内多次增持银行H股 重点标的包括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及招商银行 [4] - 截至6月底 18家信托公司现身25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总市值达5921亿元 重仓标的包括银行股 [4] 银行股投资吸引力 - 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健全 经营稳健 风险防控稳定 具备穿越周期能力 [4] - 上市银行股息率较高 分红可预期性提升 [4] - 银行股市净率 市盈率长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4] 板块前景展望 - 机构对银行股后续走势持乐观态度 认为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5] - 银行板块有望轮动补涨 当前调整已相对充分 中报表现向好 ROE触底回升预期逐步兑现 [5] - 低利率环境下 保险资金等绝对收益型资金面临资产荒压力 银行股高股息属性吸引力提升 [5]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居民存款向权益市场转移 宽基指数基金扩容为银行股带来被动配置资金增量 [5]
招商银行9月16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252.5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7
股价表现 - 9月16日收盘价41.75元 单日下跌1.11%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2.52%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出16.32亿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30万股 成交金额1252.5万元 [1] - 成交价格41.75元 溢价率为0% [1] - 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华泰证券广州珠江西路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0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达47.45亿元 [1]
招商银行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30万股,成交额125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39
大宗交易概况 - 招商银行于9月16日通过大宗交易成交30万股,成交金额1252.5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0.35% [1] - 成交价格41.75元与市场收盘价41.75元完全持平,未出现折价或溢价 [1] 交易细节 - 该笔交易证券代码为600036,交易日期为2025年9月16日 [2] - 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西路营业部,显示为同一营业部内部交易 [2] 价格表现 - 大宗交易成交价41.75元与当日市场收盘价保持一致,表明交易价格完全符合市场估值水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