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电力(600023)

搜索文档
浙能电力(600023)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70.3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57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 浙能电力报收于5 21元 下跌0 19% 换手率0 26% 成交量34 64万手 成交金额1 8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70 33万元 占比成交额15 91%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101 23万元 占22 73% 大单净流入1230 90万元 占6 82% [1] - 中单净流出1711 49万元 占9 49% 小单净流入1158 85万元 占6 42%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176 02亿元 同比减少12 09% 归属净利润10 74亿元 同比减少40 81% [1] - 扣非净利润9 60亿元 同比减少45 37% 流动比率1 054 速动比率0 912 资产负债率42 29%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2年 位于杭州市 从事电力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注册资本1340873 2749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340873 2749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虞国平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8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472次 拥有专利信息17条 行政许可16个 [2]
7.57亿千瓦时!浙能集团单日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能源网· 2025-08-12 09:32
发电量表现 - 单日发电量达7.57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较以往纪录增幅1.17% [1] - 嘉兴电厂9台机组单日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可满足500万户家庭全天空调用电 [4] 机组运行与保障 - 管理运行78台发电机组全开 通过降非停行动和可靠性提升专项工作保障设备稳定 [2] - 新投产9号百万千瓦机组为浙江首台 年发电量预计达50亿千瓦时 可满足200万户家庭年用电 [4] - 虚拟电厂提供24小时兆瓦级调频能力 平均负荷调节速率超20兆瓦/分钟 调节精度达99% [6][8] 燃料供应体系 - 迎峰度夏期间供煤1106万吨 供煤热值5244大卡 [9] - 深化长协供应商合作并拓宽采购渠道 通过数智平台实施一厂一策一监控保供策略 [9] - 强化内外部协同与信息共享 动态调整应急保供预案 [9]
新突破!浙能集团成功研制兆瓦级天然气混氢燃机
中国电力报· 2025-08-11 09:25
技术突破与项目成果 - 浙能集团研发的1.5兆瓦天然气混氢燃机样机通过验收,在天然气、掺氢及纯氢工况下功率满足技术要求,热效率大于28%、氮氧化物排放小于50mg/Nm³,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1] - 项目历时五年正向研发,从零设计样机架构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燃机制造技术,解决了混氢燃机技术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 [1] - 在燃机本体设计、试验平台建设、单筒燃烧器试验和整机装配及性能试验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受理28项专利,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完成氢燃机关键技术专利布局 [1] 项目意义与战略价值 - 氢能具有超高能量密度和清洁环保特性,天然气与氢能融合发展是实现能源深度脱碳的重要选择 [1] - 该项目是公司保障能源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推进高质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1] - 样机燃料适应性强、结构紧凑,适用于分布式能源,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标志着公司高端装备制造取得新突破 [1] 研发团队与参与单位 - 项目由浙能技术研究院牵头承担,浙能富兴、萧山电厂联合出资 [2] - 浙能燃料、萧山电厂及慕帆动力等单位共同参与研发 [2]
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规则初建
国盛证券· 2025-08-10 09:3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全国已有7地开启现货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已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10][13]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构建完成,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3%),绿证交易量同比激增364%[13] - 计划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13] 行业走势 - 本周(8.4-8.8)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上涨1.61%,跑赢沪深300指数0.38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第18位[1][53] - 个股涨幅前五:华银电力(+13.18%)、上海电力(+11.35%)、乐山电力(+6.95%)、福能股份(+4.76%)、赣能股份(+4.72%)[56] 细分领域动态 火电 - 煤价反弹至681元/吨[11] - 推荐关注季度业绩弹性标的:华能国际(PE 9.37x)、华电国际、宝新能源等[3] - 火电灵活性改造龙头青达环保2025年预测PE 17.38x[7] 水电 - 8月8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下降30%,出库流量同比下降26.34%[12] - 建议关注来水改善标的: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能水电等[3] 绿电 - 硅料价格持平于44元/KG,主流硅片价格1.37元/PC[36] - 推荐低估港股绿电及风电运营商,如新天绿色能源(H)(2025年PE 14.67x)[3][7] 碳市场 - 本周碳配额交易价下降0.47%至72.09元/吨,累计成交额470.49亿元[48][50] 政策与数据 - 6月全国风电利用率94.3%,光伏利用率95.4%,上海/福建/重庆实现100%消纳[59]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4.8%),跨省区交易占比25%[13] - 全国电力市场主体达97.3万家(同比+23.8%)[13]
每周股票复盘:浙能电力(600023)董事长辞职及新董事候选人推荐
搜狐财经· 2025-08-09 19:2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浙能电力报收于5.26元,较上周的5.2元上涨1.15% [1] - 本周盘中最高价报5.27元(8月8日),最低价报5.18元(8月4日)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705.3亿元,在电力板块市值排名12/103,两市A股市值排名211/5151 [1] 公司治理变动 - 董事长虞国平因年龄原因辞职,同时辞去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4] - 董事会推荐刘为民(现任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为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4] - 修订《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议事规则》等七项制度 [4] 董事会决议 - 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4日以通讯方式召开,8名董事全部出席 [4] - 审议通过三项议案:董事长辞职及补选董事议案、七项制度修订议案、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议案 [4] - 刘为民个人背景:1967年出生,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 [4]
全球聚变行业爆发式增长,多家A股公司宣布入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9:20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由中核集团牵头 多家能源巨头和产业资本战略入股 注册资本增资超114亿元 成为推进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 [2] - 公司股东包括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 认购价格为1.0019元/注册资本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资产总额53.69亿元 所有者权益53.67亿元 上半年无营业收入 净利润亏损4325.89万元 [12] 全球聚变行业投资与技术进展 - 全球聚变行业总投资额达97.66亿美元 较2021年增长414% 接近百亿美元规模 [4] - 磁约束聚变是主流技术路线 占比49% 氘氚燃料方案占比68% 氢硼方案次之 [4]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组件制造完成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购买CFS公司200兆瓦聚变电力 美国Helion Energy启动首座聚变发电厂建设 [7] 中国核聚变技术突破 - 东方超环(EAST)实现1亿℃高温下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 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 [5]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运行(原子核1.17亿℃ 电子1.6亿℃) 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 [5] - 合肥BEST紧凑型聚变装置提前两个月进入总装 计划2027年建成并演示发电 [5] - 新奥"玄龙-50U"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 [6] 商业化时间表与资本布局 - 35家聚变公司预计2030-2035年运营商业示范电站 28家公司计划同期实现并网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预测2030年前实现中国首盏"核聚变灯"点亮 [7] - 聚变新能(安徽)获增资扩股至145亿元 股东包括皖能电力、蔚来汽车等 [13] 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 - 安泰科技、西部超导、许继电气等A股公司进入核聚变供应链 安泰科技已交付EAST、ITER等项目并中标新合同 [15] - 广大特材批量供应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材料 中标BEST线盒机加工项目 [15] - AI与高温超导技术推动聚变产业化加速 预计全球每年新增2-3个聚变装置 [16]
浙能电力(600023)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36.7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8日收盘价5.26元,单日上涨0.38%,换手率0.3%,成交量40.85万手,成交金额2.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36.74万元(占成交额5.3%),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907.01万元(占比8.88%),大单净流出770.27万元(占比3.59%) [1] - 中单净流出892.62万元(占比4.16%),小单净流出244.12万元(占比1.1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6.02亿元,同比减少12.09% [1] - 归属净利润10.74亿元,同比减少40.81%,扣非净利润9.60亿元,同比减少45.37% [1] - 流动比率1.054,速动比率0.912,资产负债率42.29% [1] 企业基本信息与商业活动 - 公司成立于1992年,位于杭州市,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134.09亿元,实缴资本134.09亿元 [1] - 法定代表人虞国平 [1] - 对外投资8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469次,拥有专利信息17条,行政许可16个 [2]
浙能电力(600023) - 关于调整业绩补偿款支付方式的公告
2025-08-07 09:45
股权交易 - 2022年11月10日浙能电力受让中来股份105,745,704股,占总股本9.70%[4] - 林建伟委托表决权期限为2023年2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4] 业绩承诺与补偿 - 林建伟承诺2022 - 2024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6亿元,未完成[4][6] - 2022 - 2024年净利润合计71,538,482.27元[6] - 林建伟应在2025年8月7日前支付补偿金148,260,767.22元[6] - 分四期支付补偿款,2026 - 2027年按进度付清本息[7] - 补偿款利息按每日万分之一自2025年8月8日起计算[8] 质押与违约 - 林建伟将2600万股股票质押给浙能电力[8] - 每支付完一期补偿款可申请解除部分质押[9] - 未按期足额支付补偿款有相关要求和违约金[9][10]
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平盘报收,前十大权重包含永泰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8-06 11:11
指数表现与交易数据 - 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8月6日平盘报收于2560.34点,成交额达129.94亿元 [1] - 近一个月指数下跌1.81%,近三个月上涨0.92%,年初至今累计下跌3.37% [1]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设置为1000点 [1] - 样本调整频率为每半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同步变更,在定期调整日前保持固定 [2] 成分股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85%,长江电力以14.08%权重居首 [1] - 中国核电(8.94%)和三峡能源(7.3%)分列第二、三位权重股 [1] - 国电电力(4.83%)、国投电力(4.43%)及华能国际(3.95%)位列第四至第六大权重 [1] 市场分布特征 - 指数成分股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占比81.21%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占比18.79% [1] - 全部持仓样本均属于公用事业行业,行业集中度达100% [1] 样本调整机制 - 遇样本退市情况时立即从指数中剔除 [2] - 当样本公司发生行业归属变更时,指数样本将同步调整 [2] - 针对收购、合并、分拆等特殊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9:35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4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3] - 应出席董事8人 实际出席8人 符合法定要求 [4] - 会议召开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 程序合法有效 [2] 董事会审议议案 - 通过《关于董事长辞职及补选董事的议案》 推荐刘为民为董事候选人 提交股东会选举 [5][6][7] - 修订七项内部制度 包括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规则 战略投资委员会规则等 [8][9] - 通过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 具体安排另行公告 [9][10] 董事长离任事项 - 董事长虞国平因年龄原因辞职 辞去董事 董事长及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 [13] - 辞职不影响董事会法定人数 即日生效 公司将尽快完成补选程序 [14] 新任董事候选人背景 - 刘为民现任公司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 拥有正高级工程师职称 [12] - 曾任浙江浙能温州发电董事长 浙江浙能乐清发电党委书记等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