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03650)

搜索文档
【最全】2025年中国轻食行业上市企业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9-28 07:40
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轻食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 多为品牌跨界企业 包括奈雪的茶 三只松鼠 良品铺子 康比特 百合股份和KEEP等[1] 产业链环节及公司业务 - 上游包装耗材环节包括富岭股份和南王科技 富岭股份主营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 2024年营收22.7亿元 南王科技主营环保纸袋 2024年营收14.0亿元[2][4] - 上游设备供应环节包括海容冷链和银都股份 海容冷链主营冷鲜存储设备 2024年营收28.3亿元 银都股份主营冷鲜与烹饪设备 2024年营收27.5亿元[2][4] - 上游食品原材料环节包括宏辉果蔬 圣农发展和福成股份 宏辉果蔬经营果蔬及水产品 2024年营收10.8亿元 圣农发展主营白羽肉鸡生产 2024年营收185.9亿元 福成股份主营肉牛饲养 2024年营收10.2亿元[2][4] - 中游主食类轻食以奈雪的茶为代表 主营植物基饮品和能量碗系列 2024年营收49.2亿元[2][4] - 中游零食类轻食包括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 三只松鼠主营代餐轻食和每日坚果 2024年营收106.2亿元 良品铺子主营五减零食和全麦面包 2024年营收71.6亿元[2][4] - 中游代餐类轻食包括康比特 百合股份和KEEP 康比特主营蛋白棒和黑咖等 2024年营收10.4亿元 百合股份主营代餐奶昔 2024年营收8.0亿元 KEEP主营鸡胸肉和蛋白棒等 2024年营收20.7亿元[2][4] - 中游烘焙类轻食包括西麦食品和桃李面包 西麦食品主营混合谷物燕麦片 2024年营收19.0亿元 桃李面包主营全麦吐司 2024年营收60.9亿元[3][4] - 中游饮品类轻食以农夫山泉为代表 主营东方树叶和NFC果汁 2024年营收429.0亿元[3][4] - 下游电商环节包括阿里巴巴和京东 阿里巴巴融合C2C/B2C模式构建即时零售网络 京东依托自营物流实现全渠道配送[3] - 下游外卖平台以美团为代表 通过700万骑手实时调度系统提供即时服务[3] - 下游自有门店包括奈雪的茶 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 奈雪的茶推出奈雪green专营轻饮轻食 三只松鼠开设生活馆零售空间 良品铺子拥有2704家门店[3] - 下游超市环节以联华超市为代表 全国网点数超3300家[3] 企业区域分布 - 轻食产业链企业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 消费市场活跃及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 涵盖境内外多地资本市场上市主体[6] 企业基本信息对比 - 成立时间最早为农夫山泉(1996年) 最晚为奈雪的茶(2014年)[8] - 注册资本最高为桃李面包(159971.9155万元) 最低为KEEP(248万元)[8] - 2024年营收最高为农夫山泉(428.96亿元) 最低为百合股份(8.01亿元)[8] 业务布局对比 - 奈雪的茶聚焦20-35岁年轻白领 通过奈雪green提供能量碗套餐 覆盖全时段轻食需求[10] - 三只松鼠通过蜻蜓教练子品牌推出0脂养麦面等产品 瞄准大众健康饮食市场[10] - 良品铺子以良品飞扬品牌推出野山笋系列等五减零食 适合户外露营等场景[10] - 康比特针对轻运动女性提供CPTfit蛋白棒Pro 每支97kcal 添加37亿益生菌[10] - 百合股份针对运动人群提供左旋肉碱牛磺酸多维饮等产品 满足运动后能量替代需求[10] - KEEP通过KeepLite轻食品牌提供金汤肥牛魔芋面(179大卡/份)等产品 覆盖减脂餐需求[10] - 西麦食品即食燕麦系列被推荐为减脂餐 2024年电商渠道GMV突破4.68亿元[10] - 桃李面包碱水结和恰巴塔面包低糖油高饱腹 通过脱氢工艺满足清洁标签需求[10] - 农夫山泉冷藏NFC果汁被健身人群用于调配运动饮料 保留93%凤梨蛋白酶活性[10] 销售渠道对比 - 奈雪的茶 良品铺子 康比特和西麦食品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布局[11] - 桃李面包和农夫山泉以线下渠道为主[11] - 三只松鼠 百合股份和KEEP以线上渠道为核心[11] 销售业绩对比 - 奈雪的茶能量碗套餐2024年日均销量超8万份 全年累计销量超2920万份 有氧小绿瓶年销量超1500万瓶 客单价23.8-28.8元[13] - 三只松鼠蜻蜓教练抖音爆款单品月销超百万件 2024全年累计销量超1200万件 低脂鸡胸肉全网销量55.2万件[13] - 康比特健身房智能售卖机覆盖1.2万家 单台日均销售额超200元 运动补给套餐年销量超1000万份 复购率45%[13] - 西麦食品抖音冲饮燕麦类目市占率第一 2024年GMV达4.68亿元[13] - 农夫山泉17.5°NFC橙汁2024年春节期间单月销量超68万件 全年累计销量超816万件 东方树叶2024年茶饮料营收达167.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年销量超30亿瓶[13] 业务规划 - 上市企业围绕轻食业务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规划 涵盖店型拓展 产品创新 渠道优化 场景融合及生态构建等方向[15]
KEEP(0365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04: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20.8%至8.21752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2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14]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8.218亿元,同比下降20.8%[2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21,75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21752亿元,较2024年同期10.37343亿元下降20.8%[140] - 毛利同比下降10.1%至4.2908亿元人民币[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29,08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4.2908亿元,较2024年同期4.77322亿元下降10.1%[140] - 期内亏损同比收窄78.3%至3542.9万元人民币[10] - 期内经调整净利润为1034.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1.6069亿元人民币[10] -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3%,去年同期为-15.5%[10] - 经调整净利润为103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经调整净亏损1.607亿元人民币[14] - 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3%,去年同期为经调整净亏损率15.5%[14]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0.354亿元,同比改善人民币1.28亿元[38]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0.1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38] - 公司经调整利润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人民币1.6069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人民币1034.7万元[40]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为人民币3542.9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6335亿元显著收窄78.3%[4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42,35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87,816千元亏损大幅收窄[112]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8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35元人民币[112] - 期内亏损同比改善78.3%,从2024年的人民币1.63353亿元收窄至2025年的人民币3542.9万元[1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35.42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78.3%[14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8元人民币,同比收窄77.1%[1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3.927亿元,同比下降29.9%[3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2.235亿元,同比下降30.9%[35]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624亿元,同比下降17.0%[37] - 获客费用同比缩减约60%[15] - 公司期内亏损扣除项中雇员福利开支为270.21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144] - 出售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成本为253.41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144] - 线上体育赛事成本为45.47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9%[144] - 物业及设备购置成本为34.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8%[148] - 存货减值准备为31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8%[144][157] - 确认为营业成本的存货(不含减值)为298.89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157]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4577.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66.3万元增长1618%[40] - 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达6,337千元,同比增长85.2%[181] - 工资薪金及津贴为3,746千元,同比下降22.1%[181] - 酌情花红支出1,080千元,同比增长29.8%[181] - 退休福利成本定額供款计划支出160千元,同比增长13.5%[181] - 其他社保成本及雇员福利支出192千元,同比增长4.3%[1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消费品业务收入约人民币4.0亿元[24] - 消费品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34.8%[24] - 装备品类对消费品业务收入贡献提升至超过50%[24] -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967亿元,同比下降20.9%[28] - 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为人民币3.371亿元,同比下降22.9%[29] - 广告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0.88亿元,同比下降11.0%[29] - 广告及其他板块毛利率提升34.7个百分点[22] - 线上体育赛事业务营收收缩主要因头部IP赛事排期不足[22] -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3.9665亿元,同比下降21.0%[140] - 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2025年上半年收入3.37122亿元,同比下降22.9%[140] - 广告及其他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8798万元,同比下降11.0%[140] 用户运营数据 - 平均月活跃用户2248.6万,同比下降24.2%[12][15] - 平均月度订阅会员278.7万,同比下降15.1%[12][15] - 会员渗透率12.4%,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12][15] - 每名月活跃用户月均收入6.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2][15] - AI教练卡卡于2025年3月推出并向全部用户开放核心功能[18][19] - AI核心日活跃用户(DAU)超过15万[21] - AI饮食记录功能覆盖1/3的AI对话用户且次日留存率达50%[21] - App DAU留存率攀升至79%[21] - AI训练计划用户需求覆盖度提升至70%[20] - 课程生产流程完成超过50%的需求点覆盖[20] 财务状况和现金流 - 可用资金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2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亿元,下降16.7%[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7.643亿元减少至人民币5.34亿元,下降30.1%[41] - 公司无未偿还银行借款[46] - 资产负债比率为0.25,较2024年底的0.29有所改善[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减少30.1%,从人民币7.6426亿元降至人民币5.33991亿元[114][118]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长165.0%,从人民币5.4224亿元增至人民币14.3643亿元[114] - 总资产规模下降5.8%,从人民币19.05802亿元减少至人民币17.94637亿元[114][115]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改善69.9%,从人民币1.96962亿元收窄至人民币5925.9万元[11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478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入人民币1208.6万元[118] - 累计亏损扩大至人民币68.84622亿元,期内增加人民币3542.9万元[116] - 其他储备因股份薪酬及回购变动,净增加人民币2995.8万元[116] - 流动负债减少17.3%,从人民币5.26899亿元降至人民币4.35972亿元[115] - 存货减少9.4%,从人民币1.36736亿元降至人民币1.23862亿元[114]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205,19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016千元,增长5.8%[158]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从2024年末的31,98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403千元,减少26.8%[158][159] -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41,29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524千元,减少40.6%[158] - 3个月内账龄的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58,40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9,405千元,增长19.6%[158] - 公司新增应收票据1,600千元[158] - 理财产品投资新增16,422千元,年票面利率3.35%[159] - 股份回购支出13,733千元[162]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支出45,776千元[162] - 库存股份从2025年初的67,99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1,723千元,增长20.2%[162] - 货币换算差额产生损失2,787千元[162] - 公司未在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1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账款账龄3个月内金额为人民币156,549千元[1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约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5,850千元[177] 金融资产投资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62.96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二级资产占52.87亿元(84.0%),第三级资产占10.09亿元(16.0%)[125] - 理财产品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40.90亿元增长至52.87亿元,增幅达29.3%[125][126] - 对非上市实体的投资公允价值从5.42亿元增至5.71亿元,增长5.3%[125][126] - 私募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从2.41亿元略降至2.38亿元,下降1.2%[125][126] - 第三级金融工具估值使用的无风险利率范围为1.42%-1.46%,较2024年末的1.16%-1.46%有所上升[133] - 缺乏市场流通性贴现率保持15.0%-25.0%范围不变[133] - 预期波幅范围从43.18%-67.44%调整为43.80%-65.22%[133] - 公司金融资产无第一级资产,全部为第二级和第三级资产[125] - 公允价值计量中未发生层级间转移[126] - 非上市实体投资采用市场法估值,关键输入参数包括无风险利率、流动性贴现和预期波幅[13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上市实体投资公允价值在预期波幅增加10%时减少262.3万元,减少10%时增加257万元[135]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非上市实体投资公允价值在预期波幅增加10%时减少294.3万元,减少10%时增加299.5万元[135] - 公司2025年4月以2000万元人民币对价收购一家私人公司普通股,截至6月30日公允价值与收购成本相近[135]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公允价值在资产净值增加10%时,2025年6月30日增加237.6万元,2024年12月31日增加240.6万元[136]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公允价值在资产净值减少10%时,2025年6月30日减少237.6万元,2024年12月31日减少240.6万元[136]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609.59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152] 股份激励与回购 - 公司于报告期间回购3,207,500股股份,总代价为14,805,147港元[101] - 2025年1月回购1,300,000股,最高价5.66港元,最低价4.65港元,总代价6,447,178港元[101] - 2025年3月回购207,700股,最高价4.71港元,最低价4.56港元,总代价968,952港元[101] - 2025年4月回购1,078,800股,最高价4.98港元,最低价3.76港元,总代价4,673,227港元[101] - 2025年5月回购621,000股,最高价4.75港元,最低价3.83港元,总代价2,715,790港元[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1,235,400股库存股份及3,510,600股待注销股份[101] - 公司向13名僱員授出1,097,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授出日收市價每股4.27港元,公允價值每股4.06港元[91][95] - 公司向董事授出4,500,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向僱員授出13,197,7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歸屬期最長5年[92] - 報告期內已歸屬僱員獎勵56,8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緊接歸屬日期前加權平均收市價每股4.40港元[91] - 根據激勵計劃可能發行的股份數佔報告期內已發行股份加權平均數約0.4%[94] - 公司向29名僱員授出310,6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3年按50%/25%/25%比例歸屬[95] - 公司向31名僱員授出729,5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3年按50%/25%/25%比例歸屬[95] - 公司向12名僱員授出1,090,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3年按50%/25%/25%比例歸屬[95] - 公司向68名僱員授出431,4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4年每年歸屬25%[95] - 公司向25名僱員授出2,846,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48個月內分批歸屬[95] - 公司向服務供應商授出200,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2次歸屬[91][95] - 2016年计划下可发行最高股份总数为35,536,640股,2021年计划为25,108,660股[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4,200,900股股份,其中14,190,900股已发行给Calorie Partner Limited[68] - 2023年计划可供授出奖励及购股权数目为23,819,259股,尚未行使股份奖励总数为28,576,890股[77] - 根据2023年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30,354,474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5.91%[77] - 报告期内其他承授人已行使购股权800,100股,已注销328,650股,已失效216,250股[76] - 董事刘冬先生持有1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80美元[76] - 其他承授人购股权行使价范围从每股0.005美元至4.098美元[76] - 2016年计划和2021年计划剩余年期分别约为5年9个月[73] - 购股权行使期从归属日期开始至授出日期第十周年结束[70] - 承授人无需就接纳购股权支付任何现金对价[75] - 股份激励计划总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52,567,199股[82] - 服务供应商参与者分上限为2,500,000股[82] - 2025年1月1日计划上限可授予奖励数量为31,005,649份[83] - 2025年6月30日计划上限可授予奖励数量为32,552,749份[83] - 服务供应商分上限可授予奖励数量稳定保持2,300,000份[83] - 计划剩余有效期约为七年十个月[88]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收盘价或前五日平均收盘价的较高者[89] - 计划有效期自采纳日起十年[87] - 授予第三方平台及顾问等非雇员参与者的股份受分上限限制[81][82] - 除特定豁免情况外奖励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86] - 2016年雇员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上限为35,536,640股普通股[167] - 2021年雇员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上限为25,108,660股普通股[167] - 2023年计划可供授出普通股最高数目为52,567,199股[1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25,882,25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1.44美元[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行使购股权数目为25,449,377份,加权平均行使价1.35美元[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限制股份单位未归属数目为19,843,400份,加权平均授予日公允价值7.40港元[1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为人民币45,776,000元[175]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公司股份代号为3650[9]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1] - 董事王宁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87,379,118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6.62%[55][58] - 董事王宁个人实益持有1,5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29%[55][58] - 董事彭唯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0,621,48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02%[55] - 董事刘冬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5,561,499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06%[55] - GGV股东群体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合计持有75,814,9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4.42%[58] - SVF II Calorie Subco (DE) LLC实益持有44,922,18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8.54%[58] - 富途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51,408,372股,占公司总股份
国泰海通:维持KEEP(03650)“增持”评级 目标价7.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1:55
业绩与财务预测 - 国泰海通维持KEEP增持评级并上调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0.1亿元/0.9亿元/2.01亿元,对应增速102%/772%/124% [1]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2倍PS估值,目标价7.7港元 [1] - 2024年上半年营收8.22亿元,同比下降20.8%,但经调整净利润达103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6亿元实现扭亏 [1] 盈利能力优化 - 毛利率显著提升至52.2%,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主要因业务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措施 [1] - 细分业务毛利率表现:自有品牌运动产品34.8%(+3.3pct)、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71.3%(+3.4pct)、广告及其他57.5%(+34.7pct) [1] - 费用率61.5%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其中履约费用率5.33%(-0.64pct)、营销费用率27.2%(-3.98pct) [1] - 经调整净利率大幅改善至1.3%,同比提升16.8个百分点 [1] 运营数据与业务结构 - 上半年营收构成:自有品牌运动产品3.97亿元、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3.37亿元、广告及其他0.88亿元 [1] - 平均月活跃用户2248.6万人,订阅会员278.7万人,订阅渗透率12.4%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月活用户每月平均收入6.1元,同比增加0.3元 [1] AI战略与产品创新 - 公司在多智能体系统落地、AI教练功能迭代及AIGC工作流革新等关键领域取得里程碑进展 [2] - AI教练卡卡核心日活用户超15万,其中AI饮食记录功能覆盖三分之一AI对话用户,次日留存率达50% [2] - AI功能对App整体DAU留存率贡献显著,攀升至79% [2] 业务拓展与IP建设 - 广告业务重点打造城市路跑IP赛事K-MARS,通过系列赛从单场到多场升级实现规模化基础 [2] - 借助民间路跑口碑积累精准定位跑步核心人群 [2]
港股KEEP涨超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2:08
股价表现 - 港股KEEP(03650 HK)早盘涨超6%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5%[1] - 股价报6 09港元[1] - 成交额达389 75万港元[1]
KEEP涨超6% 联合顺丰同城推骑士健康运动计划 机构看好AI贡献业绩增量
智通财经· 2025-09-16 02:03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涨超6% 截至发稿涨5%报6.09港元 成交额389.75万港元 [1] 战略合作 - 与顺丰同城达成战略合作 涵盖线上、线下及骑士节等多个模块 [1] - 线上为骑手开通团队版服务"顺丰同城骑士运动圈" 预计带来运动日活达3万人规模 [1] - 线下每年举办8场活动 以Keep奖牌作为激励 [1] 技术发展 - 2025年计划对App8.0版本升级迭代 上线全新9.0AI版本 [1] - 在大模型推动下打造智能时代AI Agent [1] - 研发行业首发运动健康垂类专属模型Kinetic.ai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经调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2] - 主动战略收缩低效业务 [2] - 下半年收入端有望止跌回暖 利润持续改善 [2] 业务展望 - 下半年有望重回增长态势 AI释放增量贡献弹性 [2] - AI功能及服装产品线逐步完善 配合合理费用投放 [2] - 预计收入重回增长 经调净利率改善至5%以上水平 [2]
港股异动 | KEEP(03650)涨超6% 联合顺丰同城推骑士健康运动计划 机构看好AI贡献业绩增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2: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早盘股价上涨超6% 截至发稿时上涨5%至6.09港元 成交额达389.75万港元 [1] 战略合作与用户增长 - 与顺丰同城达成战略合作 涵盖线上、线下及骑士节模块 [1] - 线上为骑手开通团队版服务"顺丰同城骑士运动圈" 预计带来3万人规模的运动日活增长 [1] - 线下每年举办8场活动 以Keep奖牌作为激励手段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25年计划升级App 8.0至9.0 AI版本 推出行业首运动健康垂类专属模型Kinetic.ai [1] - 在大模型推动下全力打造智能时代的AI Agent [1] - AI教练进展顺利 下半年AI功能逐步完善 [2] 财务表现与展望 - 上半年经调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2] - 下半年收入有望止跌回暖 重回增长态势 [2] - 经调净利率预计改善至5%以上水平 [2] - 战略收缩低效业务 配合服装产品线完善重新进行费用投放 [2]
方正证券:AI贡献业绩增量,Keep下半年有望重回增长态势
新浪证券· 2025-09-16 01:43
业绩表现 - 25H1经调利润扭亏为盈 [1] - 预计25-26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和1.7亿元 [1] - 经调净利率有望继续改善至5%以上水平 [1] 业务发展 - AI教练7月DAU达15万+ [1] - AI引致收入超100万元 [1] - 预计年底AI教练DAU突破100万 [1] - 发力服装品类拓展产品线 [1] 增长预期 - 下半年收入有望止跌回暖并重回增长态势 [1] - 明年AI教练预计贡献收入增量2.3亿元 [1] - 100万AI用户月活将成为收入增长基础 [1] - AI功能及服装产品线完善将推动业绩弹性释放 [1] 战略调整 - 上半年主动战略收缩低效业务 [1] - 下半年配合AI功能及服装产品线完善重新进行费用投放 [1] - AI教练功能模块逐步完善持续推进 [1]
方正证券:维持KEEP“推荐”评级 AI释放增量下有望贡献弹性
智通财经· 2025-09-15 09:32
公司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主动收缩业务和用户规模 以盈利为核心导向 实现内生改善驱动[1] - 下半年配合AI功能及服装产品线完善 重新进行合理费用投放[1] 财务表现预测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1] - 预计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0.7亿元 2026年达1.7亿元[1] - 经调整净利率有望持续改善至5%以上水平[1] 业务发展进展 - AI教练进展顺利 2025年9月5日上新秋冬新品[1] - 发力服装品类形成新增量[1] - 管理层初步预计2026年AI教练可贡献收入增量2.3亿元 对应100万AI用户月活[1] 收入增长预期 - 下半年在AI+及服装品类加持下收入有望重新企稳回升[1] - 后续收入端预计止跌回暖 利润持续改善[1] - 明年有望释放更大业绩弹性[1]
方正证券:维持KEEP(03650)“推荐”评级 AI释放增量下有望贡献弹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26
核心观点 - 公司25年上半年主动收缩业务和用户以实现盈利为核心导向 内生改善驱动业绩 [1] - 下半年在AI和服装品类增量加持下收入有望企稳回升 明年释放更大业绩弹性 [1] - 预计25-26年经调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和1.7亿元 [1] 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经调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1] - 预计经调净利率有望继续改善至5%以上水平 [1] 业务发展 - AI教练进展顺利 管理层初步预计明年AI教练有望贡献收入增量2.3亿元/100万AI用户月活 [1] - 发力服装品类 2025秋冬新品于9月5日上新 [1] - 下半年配合AI功能及服装产品线完善重新做合理费用投放 [1] 增长预期 - 下半年收入有望重回增长态势 [1] - AI释放增量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1] - 后续收入端有望止跌回暖 利润持续改善 [1]
KEEP(0365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9:05
股本与股份情况 - 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1] - 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514,036,587股,库存股份数目为11,635,400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25,671,987股[2] 股份期权情况 - 2021年修订及重列2016年雇员购股权计划8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10,858,600股,较上月底减少273,900股[3] - 2021年修订及重列2021年雇员购股权计划8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3,003,400股,较上月底减少42,500股[3] - 2023年首次公开售股后股份激励计划8月底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为30,354,474股[3][5] 期权资金与受限股情况 - 8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452,448港元[3] - 2023 - 2025年多次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部分已获行使或失效[6][7][8][9][11] 股份购回情况 - 2023 - 2025年公司多次购回股份,包括拟注销及持作库存股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