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香港)(01458)

搜索文档
3万家衢州鸭头店,打脸高端卤味
36氪· 2025-07-04 08:56
卤味行业现状 - 卤味市场正在快速收缩 行业巨头绝味鸭脖门店从2023年1.6万家缩减至2024年1.2万家 两年关闭4000家[5] - 周黑鸭门店从近4000家降至3000家 减少25% 煌上煌从4500家减少至3600家[5] - 衢州鸭头逆势扩张 全国门店数量已达3万多家[3] 传统卤味品牌问题 - 卤味三巨头推行高端化策略 周黑鸭定位"武汉特产伴手礼" 在高端商圈开设时尚门店[9] - 品牌频繁推出联名产品 如周黑鸭与韩国彩妆 御泥坊唇膏 恋与制作人合作[9] - 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单价达70-100元/斤 周黑鸭毛利率高达55.6%[12][13] - 产品分量减少 消费者体验下降 被戏称为"鸭脖刺客"[12] 衢州鸭头成功因素 - 价格优势明显 鸭脖最低6-7元/根 比传统品牌便宜至少三分之一[23] - 采用"手工现卤"模式 明档操作 现场卤制增强感官体验[24] - 产品种类丰富 除鸭类产品外还包括猪蹄 鸡爪 丸子串 藕片等[24] - 借助明星效应和网络热点获得流量 如薛之谦推荐 淄博烧烤期间店员走红[21]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者偏好从高端连锁转向平价街边小店[26] - 手工现制模式受到欢迎 与工业化包装形成鲜明对比[24] - 地域特色美食借助统一名称实现快速扩张[25] - 行业可能出现新的连锁化品牌 但可能重蹈高价覆辙[27]
商家远程管理下,无人仓订单缘何成骑手“雷区”?
第一财经· 2025-07-02 13:39
无人仓运营模式 - 周黑鸭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无人售卖模式,采用智能门锁、监控、门店指引、智能支付系统等设备,骑手到店后需自助开门、取货、打包、配送[4] - 无人仓大幅降低人力成本,24小时营业覆盖更多消费场景,尤其在夜宵场景带动销售额增长明显[4] - 部分商家为节省运营成本,要求骑手在无人仓现场进行分拣、打包等配餐工作,将商家责任转嫁给骑手[9] 骑手体验与问题 - 骑手对无人仓订单十分抗拒,因需自行找货、打包,耗时较长(找货最快2-3分钟,慢则3-5分钟),且商家位置隐蔽[5] - 后台系统不显示商家为无人仓,骑手到达后才发现,全职骑手无法拒单,众包骑手有拒单次数限制[5][6] - 骑手反映无人仓订单频率约每周4-5单,虽单量不大但严重影响效率,被称为"骑手最讨厌的订单"[5][6] 行业现状与发展 - 无人仓近年发展迅速,动力来自技术迭代与消费需求升级,部分企业通过AI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零人工干预",单仓日均订单处理量提升30%以上[8] - 无人仓可降低综合运营成本(部分企业宣称超80%),延长营业时间优化配送链路[8] - 厦门等地已发布规范,明确骑手有权拒送未规范包装或封签破损的餐品,并可与商家约定补偿方案[10] 技术应用与效率 - 周黑鸭无人卫星店采用智能化设备提升运营效率,成为业内首个大规模布局无人店的卤味品牌[4] - 麦仕龙、喔欧等企业通过动态库存管理等技术实现自动接单、派单及骑手取货闭环[8] - 无人仓技术持续升级,未来或通过智能分拣打包设备减少人工操作,压缩商家转嫁责任的空间[9]
商家远程管理下,无人仓订单缘何成骑手“雷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2 09:30
无人仓运营模式 - 周黑鸭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无人售卖模式,采用智能门锁、监控、门店指引、智能支付系统等设备,外卖骑手到店后需自助完成开门、取货、打包、配送等流程 [4] - 无人卫星店帮助公司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和房租支出,提升运营效率,并实现24小时营业覆盖夜宵等消费场景 [4] - 公司表示无人店模式降低了运营成本与风险,成为业内首个大规模布局无人卫星店的卤味品牌 [4] 骑手体验与问题 - 骑手需在无人仓内自行完成找货、扫码、输入手机尾号、出小票、打包等操作,部分骑手表示找货需花费2-5分钟,且商家地址隐蔽增加配送难度 [1][5] - 七位受访骑手中仅一位接过无人仓订单,频率约每周4-5单,但骑手普遍将其称为"最讨厌的订单"因流程繁琐耗时 [5] - 平台系统未提前标注无人仓信息,骑手到达后才发现需自助操作,全职骑手无法拒单,兼职骑手拒单受次数限制 [5] 行业发展现状 - 无人仓模式近1-2年开始流行,主要分布在园区、小区等隐蔽位置以节约房租成本 [6] - 行业通过AI视觉识别、重力感应等技术实现自动接单和派单,部分企业宣称单仓日均订单处理量提升3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超80% [6] - 该模式满足消费者对即时性和便捷性需求,成为资本和创业者竞相布局的赛道 [6] 责任划分争议 - 部分商家远程指导骑手进行分拣打包,将本属商家的责任转嫁给骑手,违背无人仓"骑手仅负责末端配送"的设计原则 [7] - 厦门市已出台规范,明确骑手发现食品未规范包装或经营地址不符时可拒绝配送,相关损失可约定补偿方案 [8] - 分析师认为长期来看技术升级将减少人工操作必要性,监管政策也将进一步明晰责任边界 [7]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1:12
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00700)单日回购98.90万股,金额达5.00亿元,年累计回购3045.30万股占总股本0.331% [1][2] - 友邦保险(01299)单日回购250.00万股金额1.77亿元,年累计回购8723.56万股占比0.816% [1][2] - 潍柴动力(02338)单日回购355.50万股金额5470.20万元,年累计回购653.42万股占比0.075% [1][2]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单日回购169.50万股金额423.72万元,年累计回购2879.40万股占比0.666% [1][2] - 蒙牛乳业(02319)单日回购25.00万股金额403.08万元,年累计回购285.00万股占比0.073% [1][2] 高比例回购企业 - 力鸿检验(01586)年累计回购1550.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28.621% [2] - 世界华文媒体(00685)年累计回购2683.67万股,占比1.622% [2] - 方正控股(00418)年累计回购1500.20万股,占比1.250% [2] - 周黑鸭(01458)年累计回购2954.20万股,占比1.368% [2] - 安德利果汁(02218)年累计回购501.20万股,占比1.469% [2] 小额回购案例 - 彩客新能源(01986)单日回购1.00万股金额8715元,年累计回购44.60万股占比0.046% [2] - 玄武云(02392)单日回购5000股金额5506.70元,年累计回购345.15万股占比0.616% [2] - 清科创业(01945)单日回购2400股金额3008元,年累计回购48.92万股占比0.163% [2] - 天福(06868)单日回购4000股金额1.32万元,年累计回购28.90万股占比0.027% [2] - 旭日企业(00393)单日回购1.20万股金额1.55万元,年累计回购37.60万股占比0.025% [2]
28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01:48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25日共有2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101.78万股,金额达7.08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0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以1.77亿港元次之,安德利果汁以872.86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从回购数量看,有赞以1300.00万股居首,嬴集团和中电光谷分别以500.00万股和380.00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90万股,金额5.00亿港元,价格区间508.500-514.5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50.39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当日回购250.00万股,金额1.77亿港元,价格区间70.050-71.7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45.43亿港元 [1][2] - 安德利果汁当日回购50.00万股,金额872.86万港元,价格区间17.220-17.5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7497.59万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情况 - 蒙牛乳业当日回购35.00万股,金额575.3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84亿港元 [2] - 周黑鸭当日回购109.25万股,金额263.2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83亿港元 [2] - 德信服务集团和金涌投资为年内首次进行回购,分别回购27.00万股和0.20万股 [2][3]
周黑鸭(01458.HK):鼎新革故 重整向前
格隆汇· 2025-06-25 20:05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周富裕先生于20世纪末在武汉自主创业并研发卤制产品,2006年注册公司,经过30年发展成长为国内休闲熟卤制品龙头之一,主营卤鸭、鸭副等产品 [1] - 截至2024年零售门店总数达3031家,2013-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6.57%/-8.49% [1] - 2024年创始人重回管理岗位,实施优化单店模型、重审会员体系、发力流通渠道、迈步全球化等措施 [1] 门店经营优化 - 2022-2024年公司门店数量同比变化为+23%/+11%/-21%,同期单店营收同比变化为-34%/+5%/+12%,店效拐点或已至 [1] - 通过产品端夯实经典款、加速新品布局,门店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积极提质 [1] - 贯彻"四季战歌"战略提升店员积极性,2024年重新搭建会员体系 [1] - 25Q1同店店效同比微增,平均单店店效实现同比双位数上涨 [1] 渠道重构 - 2024年底将流通渠道发展提升至战略级别,成立专门部门并招揽经验丰富的负责人 [2] - 流通渠道分为高端会员店(如Costco、山姆)、商超便利店(如胖东来、永辉)和零食渠道(量贩店)三类 [2] - 散装产品已进入胖东来、永辉等商超渠道,真空产品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 [2] - 25Q1山姆、永辉及胖东来等渠道合作落地,预计25H2放量优于25H1 [2] - 2024年其他渠道(主要来源于经销商)收入1.14亿,2025年有望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2] 海外拓展与多元化 - 截至2025年初已进入马来西亚MIX超市,2025年或以贸易形式进入更多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3] - 计划2026-2027年进军欧美、澳新、日韩等国家,开发定制化产品并初步搭建经销商代理网络 [3] - 2025年4月与四川申唐产业成立合资公司,计划推出"嘎嘎香"系列复合调味品,目标年内上市10款产品 [3] - 2025年1月与泰国IMCOCO集团联合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现以门店销售为主,流通渠道开拓中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88/2.19亿元,同比增速为54.44%/24.02%/16.52% [3] - 对应当前2025-2026年PE为31.23x、25.18x [3]
周黑鸭(01458):鼎新革故,重整向前
东吴证券· 2025-06-25 10: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始人周总重回管理岗位后,公司通过优化单店模型、重审会员体系、发力流通渠道、迈步全球化等措施,成效逐步显现,新一轮经营周期或至 [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1.88/2.19 亿元,同比增速为 54.44%/24.02%/16.52%,2025 - 2026 年 PE 为 31.23x、25.18x,对比可比公司当下估值具备性价比 [8][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卤味休闲先行者,重整向前 - 周黑鸭是卤味休闲食品行业先行者,主营卤鸭、鸭副等产品,截至 2024 年零售门店总数达 3031 家,2024 年营收 24.51 亿元,稳居国内休闲熟卤制品行业第一阵营 [13] - 休闲卤制品赛道相对集中,2023 年佐餐卤制食品和休闲卤制食品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 62%/38%,2020 年休闲卤制食品 CR3 为 9.57%,集中度更高且竞争格局稳定,周黑鸭市占率稳居前三 [13]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创始人周富裕、唐建芳夫妇为最大股东,管理团队稳定,多位高管经验丰富,自 2018 年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已完成六期,覆盖员工 1156 人次 [18][21] - 公司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94 - 2006 年口味初成、品牌萌芽;2007 - 2018 年深耕连锁、布局全国;2019 - 2023 年开放加盟、探索求变;2024 年至今鼎新革故、走向全球 [23][24] - 2013 - 2017 年公司直营主导战略成效显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达 27.82%、30.83%;2018 - 2019 年竞争加剧、经营承压;2020 年疫情冲击经营滑坡;2024 年创始人回归,新经营周期或至 [28] - 气调包装产品是主营业务,真空包装产品收入占比有望提升;2024 年门店数量净减 785 家,单店营收同比增 12%;公司毛利率稳定在 52% - 62%,未来盈利拐点将至 [31][33] 长赛道,周黑鸭砥砺而行仍向前 - 直营模式适配连锁业态早期发展,标准化程度高,利于建立消费者信任,周黑鸭 2013 - 2017 年通过直营模式快速扩张,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达 27.82%、30.83% [34][38] - 公司产品力强,SKU 超 200 个;品牌力突出,获多项权威奖项认证;生产能力高效,五大工厂联动,供应链协同性好 [43][44] - 2018 - 2024 年我国卤味市场规模 CAGR 为 6.19%,预计 2025 年达 3500 亿元;2021 - 2024 年上市公司营收增长停滞或下滑,与性价比渠道崛起有关,行业仍相对景气 [45] - 公司应变能力强,多次在困境中调整战略,如开放加盟、入局流通渠道等,展现出战略魄力与经营韧性 [46] 多管齐下,改革在途 - 产品端夯实经典款、加速新品布局,扩充中低价位带产品,跨界联名提升曝光度;门店经营从规模扩张转向闭店提质,优化门店模型,降低成本,提升店员积极性,升级会员体系,25Q1 同店和平均单店店效增长,预计全年延续 [50][57] - 2024 年底公司将流通渠道发展提升到战略级别,分为高端会员店、商超便利店、零食渠道,匹配不同产品组合,散装和真空产品已进入部分渠道,预计 25H2 放量优于 25H1,2025 年其他渠道收入有望高双位数增长 [60][61] - 公司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截至 2025 年初已进入马来西亚 MIX 超市,2025 年计划进入更多东南亚和港澳地区,2026 - 2027 年进军欧美、澳新、日韩等国家;2025 年与四川申唐产业成立合资公司推复合调味品,与泰国 IMCOCO 集团联合推出椰子水品牌 [65][6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同比增速为 11.09%/11.79%/10.76%,自营门店及特许经营门店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5%/6%/7%及 13%/15%/16%,线上渠道增速 8%,其他营收同比增速为 80%/50%/20% [70]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58%/58.5%/58.5%,归母净利润为 1.52/1.88/2.19 亿元,同比增速为 54.44%/24.02%/16.52%,2025 - 2026 年 PE 为 31.23x、25.18x,对比可比公司估值具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0][72]
周富裕的焦虑,周黑鸭的“鸭”力
36氪· 2025-06-16 10:04
创始人回归与公司变革 - 创始人周富裕于2023年底开始频繁介入公司管理,2024年6月正式宣布回归并兼任执行总裁 [2][3][6] - 回归后通过行动教育机构进行公司架构调研,重构权力格局,引发持续大半年的内部人事动荡 [3][7] - 打破职业经理人汇报机制,采取微观管理方式,包括业绩对赌政策和高管策略挑战 [7][8] 业绩表现与经营困境 - 2024年公司营收24.51亿元(同比下滑10.66%),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滑15.03%),毛利下滑3.2% [2][19] - 2023年未达2亿元净利润目标,四季度出现亏损 [6] - 单店营收从2019年210万元降至2023年59万元,2024年通过关店提升至66万元 [16] 渠道策略调整 - 2024年关闭785家门店(加盟店656家+直营店129家),总数从3816家减至3031家 [16] - 特许经营门店从2019年1255家增至2023年3816家,2023年特许收入7.83亿元(占营收28.5%) [10][12] - 新开自营交通枢纽门店租金水平较高,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9.89亿元 [16] 品牌焕新与跨界尝试 - 2024年5月启动品牌焕新,更新包装设计和店铺装修,增加DIY体验区等年轻化元素 [22][24][25] - 推出"经典+创新"双轮驱动产品战略,保持甜辣卤味同时开发创新品类 [26] - 跨界布局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和复合调味品"嘎嘎香"系列 [20][21] 海外拓展计划 - 2025年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27] - 面临口味适配、法规差异、本土竞争等挑战 [28] 职业经理人体系变迁 - 2019年张宇晨推行"直营+特许经营"模式,门店从1255家增至3816家 [8][10][12] - 职业经理人频繁更迭,2018年朱于龙离职,2024年张宇晨辞职 [8][3]
周黑鸭(01458.HK)连续10日回购,累计回购997.2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4:08
公司回购动态 - 6月11日以每股2.570港元至2.590港元回购118.75万股,金额305.86万港元,当日收盘价2.570港元(下跌0.77%),成交额808.18万港元 [2] - 自5月29日起连续10日回购,累计回购997.20万股,金额2589.31万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下跌3.02% [2] - 2025年累计回购66次,合计7812.55万股,总金额1.58亿港元 [3] 近期回购明细 - 6月11日回购118.75万股,最高价2.590港元,最低价2.570港元,金额305.86万港元 [3] - 6月10日回购101.20万股,最高价2.590港元,最低价2.570港元,金额261.68万港元 [3] - 6月9日回购114.70万股,最高价2.600港元,最低价2.580港元,金额296.92万港元 [3] - 6月6日回购131.15万股,最高价2.610港元,最低价2.560港元,金额340.39万港元 [3] - 6月5日回购134.25万股,最高价2.620港元,最低价2.580港元,金额349.45万港元 [3] 历史回购数据 - 5月29日回购185.45万股,最高价2.640港元,最低价2.560港元,金额483.51万港元 [3] - 4月7日回购246.05万股,最高价2.000港元,最低价1.930港元,金额488.07万港元 [4] - 3月28日回购190.30万股,最高价1.820港元,最低价1.730港元,金额334.53万港元 [4] - 1月2日回购285.70万股,最高价1.700港元,最低价1.650港元,金额474.58万港元 [5] 股价表现 - 6月11日收盘价2.570港元,单日下跌0.77% [2] - 5月29日至6月11日期间股价累计下跌3.02% [2]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01:21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6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744.31万股,金额达7.5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以2.04亿港元次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以648.42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从回购数量看,友邦保险以300万股居首,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20万股)和中国旭阳集团(165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5万股,价格区间511.5-516.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85.33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300万股,价格区间67.15-69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20.65亿港元 [1][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20万股,价格区间2.92-2.97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98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极兔速递-W回购92万股,金额626.52万港元,年内累计2.54亿港元 [2] - 百胜中国回购1.39万股,金额467.34万港元,年内累计7亿港元 [2] - 蒙牛乳业回购20万股,金额358.1万港元,年内累计1.43亿港元 [2] - 周黑鸭回购131.15万股,金额340.39万港元,年内累计1.49亿港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