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港交所 2025 上半年业绩创新高,CEO 回应 IPO 等热点话题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3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1亿港元,同比增长33%,主要业务收入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税后盈利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 [3] - 收入及盈利创历史半年新高,主要得益于现货及衍生品市场成交量增长,上半年平均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95% [1][3] - 第二季度收入及溢利创季度历史新高,尽管成交量较第一季度略有回落 [3] 交易业务表现 - 现货收入同比增长39%,股票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29% [3]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2%,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为去年同期近3倍,两者累计贡献收入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51% [3] - 投资收益净额上升主要受保证金金额上升及非经常性外汇收益带动 [6] 融资市场表现 - 上半年新股上市44宗,新股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去年同期8倍多,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均为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 [4] - 目前港股IPO递表已超过230家,上半年审核通过IPO家数50家 [3][4] - 科企专线推出后新增50家18A和18C章申请企业 [5] 投资者结构 - 当前港股二级市场散户占比仅10%,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其余为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 [6] - 国际投资者对港股IPO参与度很高,部分美元资金正回流中国资产 [6] 运营与基础设施 - 营运支出增长,但公司有能力应对交易量增加和波动 [6] - 资本性开支重点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包括系统更新换代及性能提升 [6]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以提升效率并与全球市场接轨 [7] 未来发展与挑战 - 下半年可能因HIBOR下降及购置物业导致投资收益下降 [6] - 针对24小时交易机制持审慎态度,需权衡交易便利性与潜在风险 [7] - 与内地交易所错位互补发展,共同满足中国企业IPO需求 [3][4]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亮眼:IPO全球夺冠,外资参与度大增!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10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在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沪深港通成交量及新股融资额等多个领域创半年度新高 重新夺回全球交易所新股融资额榜首位置 [1][7]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创半年度新高 [2] - 主要业务收入129.54亿港元 同比增长34% [2] -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 [3] - 基本每股盈利6.74港元 同比增长39% [2] - 每股中期股息6.00港元 同比增长38% [2] - 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 同比增长16% 主要受益于美元兑港元非经常性汇兑收益及公司资金投资收益上升 [2][3] 市场交易表现 - 现货及股票期权市场成交量刷新半年度纪录 [2] - 沪深港通成交量创半年度新高 [1] - 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达半年来新高 [1] 新股市场表现 - 共有44宗新上市 集资额达1094亿港元 为2024年同期的8倍多 创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 [3] - 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 同样创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 [3] - 约230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IPO [3] 外资参与情况 - 二级市场中散户占比约10%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占比约23% 其余为全球机构投资者 [6] -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 吸引全球长线基金参与新股认购 [6] - 海外投资者重新聚焦亚洲市场 特别是中国市场 [6] 创新举措与发展规划 - 推出"科企专线"服务 新增50余家依据18C、18A章节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6]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 [6] - 优化IPO市场定价新规 推出下调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措施 [6] - 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 提供更多元化产品和更高效互联互通机制 [7]
港交所,突发!牛市旗手,重磅预期催化?
天天基金网· 2025-08-21 05:09
港交所交易机制改革 - 港交所正研究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借鉴纳斯达克2026年下半年实施计划 秉持审慎渐进原则[2][3] - 交易机制升级需待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3] - 港交所技术系统2025年底前可支持T+1结算周期 具体实施需征求市场参与者意见[3] 港交所近期市场优化措施 - 香港证券市场8月4日起下调最低上落价位 股价10-20港元股票最小变动单位由0.02港元降为0.01港元 20-50港元股票由0.05港元降为0.02港元[4] - 联交所就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众持股量规定刊发咨询总结 并展开进一步咨询[4] - 港交所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投入 保持全球竞争力[3] 券商板块市场表现 - 香港证券ETF今年以来涨幅超64% 去年涨幅超44% 两年累计涨幅显著[2][5] - A股券商板块市净率1.66倍 处于2014年以来45%分位 港股券商市净率1.17倍 处于70%分位[6] - 偏股主动基金对A股券商板块低配2.67% 对港股券商低配0.52%[6] 券商板块投资价值 - 权益市场交易额 两融余额和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 推动券商估值修复[5] - 主要券商A股2025年预期平均股息率2.3% 港股达3.0% 具备相对配置价值[6] - 板块估值未现明显高估 相对其他市场板块估值分位数偏低[6]
港交所陈翊庭称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年底支持T+1结算
财经网· 2025-08-21 03:36
港交所战略投入与系统升级 -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强调公司在保持全球竞争力方面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资本开支力度 [1] 24小时交易机制研究 - 港交所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将审慎渐进地研究延长交易时间,需待系统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推进 [1] 结算周期调整计划 - 港交所正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技术系统预计2024年底前支持T+1结算,但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意见 [1]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港交所目标价至509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1 03:11
核心观点 - 港交所第二季业绩胜预期 主要受高于预期的投资收益带动 [1] - 撇除投资收益的核心利润按年强劲增长约40% 符合预期 [1] - 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几乎按年翻倍 [1] - 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500港元上调至509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1%及2% [1] - 今明两年投资收入预计按年跌约17%及11% [1] 运营数据 - 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几乎按年翻倍 [1] 管理层指引 - HIBOR回落及减持外部投资组合将导致投资收益前景转弱 [1] - 强劲的盈利增长预计于下半年持续 [1]
重磅预期催化!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券商板块迎价值重估(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21 03:10
港交所战略投入与交易机制优化 - 港交所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 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资本开支力度 [1] - 港交所技术系统将在2024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具体实施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4日实施第一阶段最低上落价位调整 股价10-20港元股票最小变动单位从0.02港元降至0.01港元 20-50港元股票从0.05港元降至0.02港元 [2] - 联交所就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刊发咨询总结 并展开持续公众持股量进一步咨询 [4] 全球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趋势 - 纳斯达克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服务 需获监管部门批准 [2][3] - 纽交所2024年10月申请平日提供22小时交易服务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2025年2月计划延长至每周5天24小时交易 [2] - 东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11月将收盘时间从下午3点延长至3点半 全天交易时间增至5.5小时 [1] - 港交所对延长交易时间持审慎渐进态度 需待系统升级、风险管理及监管配套完善后推进 [3] 港股市场表现与券商业绩 - 香港交易所股价2025年从289.9港元涨至441.2港元 涨幅50% 总市值达5594亿港元 [4] - 香港证券ETF 2025年涨幅超64% 2024年涨幅超44% [4] -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度新高 [6] - 中信证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29.13% 净利润65.45亿元同比增长32% [6] - 中金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4.53-39.66亿元 同比增加12.25-17.38亿元增幅55%-78% [6] - 中信建投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44.30-45.73亿元同比增长55%-60% [6] - 申万宏源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41-45亿元同比增长92.66%-111.46% [7] 券商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权益市场稳步向上 交易额、两融余额及权益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 券商估值进入修复新阶段 [4] - 中信建投指出二季度资本市场交投活跃 券商经纪、两融、投行及自营业务带动净利高增长 [5] - 国泰海通强调港股持续活跃提振显著 头部券商凭借客户资源、专业服务及跨境能力维持领先地位 [5] - 分析认为若实施24小时交易机制 将对券商股和港交所形成重磅刺激 [4]
香港交易所(00388):市场交投活跃,关注业绩与估值弹性
平安证券· 2025-08-21 02:52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总收入140.76亿港元(YoY+33%),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YoY+39%),均创历史新高[2][5]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刷新半年度记录,是2024年同期的2倍多[5] - 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沪深股通和港股通交易额大幅增长,推动交易费用收入显著提升[5] - 公司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港元(YoY+44%)、200亿港元(YoY+6%)、211亿港元(YoY+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0.76亿港元(YoY+33%),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YoY+39%)[2] - 摊薄每股收益(EPS)预计2025年达14.85港元,2026年15.80港元,2027年16.62港元[4] - EBITDA利润率预计持续改善,2025-2027年分别为77.7%、77.8%、77.9%[4][8] - ROE(摊薄)显著提升,2025-2027年预计为33.3%、34.2%、34.7%[4][8] 业务分部表现 - 现货分部营收同比增长62%,联交所股本证券产品交易费达25.56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2倍多),沪深股通交易费2.86亿港元(YoY+32%)[5] - 衍生品分部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每日平均成交金额174亿港元(YoY+72%),交易费同比增长64%[6] - 商品分部LME收费交易金属合约平均每日成交量715千手(YoY+3%),交易费7.66亿港元(YoY+6%),结算费3.47亿港元(YoY+7%)[6] - 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4%,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YoY+16%),保证金相关投资收益净额18.3亿港元(YoY+13%)[6] 市场与交易数据 - 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累计涨幅20.0%,现货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5] - 港股IPO市场复苏,2025年上半年44家公司IPO,募资额1094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8倍多)[5] - 衍生品合约每日平均成交1700千张(YoY+11%),股票期权合约交易系统使用费同比增长34%[6]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441.2港元,对应2025年PE 29.7倍,2026年PE 27.9倍,2027年PE 26.5倍[4][6] - 总市值5594亿港元,每股净资产44.89港元,P/B倍数2025年预计为9.9倍[1][4][8] - 营业总收入预计2025年达294.01亿港元(YoY+31.4%),2026年311.34亿港元(YoY+5.9%)[4][8]
中金:维持香港交易所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50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1 02:49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香港交易所25e/26e盈利预测7.3%/4.0%至165/173亿港元 [1] - 公司当前交易于33x/32x25e/26e P/E [1] - 上调目标价8%至500港币(对应38x/37x25e/26e P/E及15.3%上行空间) [1] 2Q25财务表现 - 2Q25总收入同比+33%/环比+5%至72.2亿港币 [2] - 主营费类收入同比+31%/环比+1%至55.4亿港币 [2] - 盈利同比+41%/环比+9%至44.4亿港币 [2] - 上半年总收入同比+33%至140.8亿港币 [2] - 上半年盈利同比+39%至85.2亿港币 [2] 交易及结算业务 - 现货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65%/环比-4% [2] - 2Q ADT同比+95%/环比-2%至2,377亿港币 [2] - 南下ADT同比+154%/环比+2%至1120亿港币 [2] - 北上ADT同比+19%/环比-21%至1,518亿元 [2] - 衍生品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1%/环比-14% [2] - 商品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3%/环比+2% [2] IPO市场表现 - 2Q完成IPO27家、融资额907.5亿港币(同比+960%/环比+386%) [2] - 截至7月末处理中上市申请207家、已获批待上市9家 [2] 投资收益分析 - 2Q总投资收益同比+31%/环比+16%至16.8亿港币 [3]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收益同比+25%/环比+24%至10.1亿港币 [3] - 公司自有资金收益(剔除汇兑损益影响)同比+6%/环比-19%至3.9亿港币 [3]
中金:维持香港交易所(00388)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50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2:49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香港交易所2025及2026年盈利预测7.3%和4.0%至165亿港元和173亿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并上调目标价8%至500港元 [1]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33%环比增5%至72.2亿港元 剔除投资收益后主营费类收入同比增31%环比增1%至55.4亿港元 [2] - 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41%环比增9%至44.4亿港元 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33%至140.8亿港元 盈利同比增39%至85.2亿港元 [2] - 总投资收益同比增31%环比增16%至16.8亿港元 剔除非经常性汇兑收益后同比增17%环比增6% [4] 交易业务 - 现货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增65%环比降4% 对应第二季度日均成交额同比增95%环比降2%至2377亿港元 [3] - 南下日均成交额同比增154%环比增2%至1120亿港元 占港股比例23.5% 北上日均成交额同比增19%环比降21%至1518亿港元 [3] - 衍生品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增1%环比降14% 个股期权日均成交量同比增3%环比降20%至77.1万张 [3] - 股指衍生品日均成交量同比降6%环比降15%至77.4万张 商品交易及结算收入同比增3%环比增2% [3] 市场活动 - 第二季度完成27宗IPO 融资额907.5亿港元 同比增960%环比增386% [3] - 截至7月末处理中上市申请207家 已获批待上市9家 [3]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收益同比增25%环比增24%至10.1亿港元 平均规模同环比均增17% [4] - 公司自有资金收益(剔除汇兑损益)同比增6%环比降19%至3.9亿港元 [4]
大行评级|花旗:上调港交所目标价至500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1 02:43
财务预测调整 - 将2025至2027财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3% [1] - 上调原因为第二季投资收益超出预期及日均成交假设上调1至2% [1] 目标价与估值 - 目标价由49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 [1] - 2025财年市盈率34倍被视为合理估值 [1] 市场表现与评级 - 本季以来香港日均成交额达2580亿港元 较去年第二季2380亿港元增长8.4% [1] - 维持"买入"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