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结算周期

搜索文档
港交所陈翊庭称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年底支持T+1结算
财经网· 2025-08-21 03:36
港交所战略投入与系统升级 -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强调公司在保持全球竞争力方面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资本开支力度 [1] 24小时交易机制研究 - 港交所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将审慎渐进地研究延长交易时间,需待系统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推进 [1] 结算周期调整计划 - 港交所正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技术系统预计2024年底前支持T+1结算,但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意见 [1]
港交所陈翊庭:持续战略投入提升竞争力 审慎研究交易时长调整
环球网· 2025-08-21 02:1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战略投入与竞争力建设 - 公司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资本开支 [3] - 运营成功交易所需要投资者、企业、产品、基础设施和科技赋能等关键要素协同发展 [3] - 基于"人货场"协同理念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并响应市场发展 [3] 交易机制优化 - 注意到纳斯达克计划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3] - 对交易时间延长秉持审慎渐进原则,需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香港市场实际情况 [3] - 交易系统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是推进前提 [3] 系统稳定性与恶劣天气表现 - 恶劣天气交易机制实施后交易及结算系统稳定性得到实践验证 [3] - 最近三次香港恶劣天气期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均保持在2000亿港元以上 [3] 结算周期调整 - 正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事宜 [3] - 技术系统已具备在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的能力 [3] - 具体实施时间将广泛征求市场参与者意见 [3]
港交所陈翊庭: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8-20 23:21
港交所战略投入与竞争力提升 - 港交所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在资本开支方面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投入力度 [2] - 交易所运营需投资者 企业 产品 基础设施和科技赋能等元素协同发展 公司基于人货场理念关注市场需求动态并及时响应 [2] 交易机制创新研究 - 港交所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研究延长交易时间 [2] - 24小时交易机制推进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实施 [2] 交易结算系统优化 - 恶劣天气交易机制实施以来港交所交易及结算系统稳定性经受住实践检验 最近三次香港恶劣天气期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均维持在2000亿港元以上 [3] - 公司正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在2024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3]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年底前可以支持T+1结算周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2:48
结算周期调整 - 香港交易所正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1] - 技术系统在2025年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交易时间延长研究 - 注意到纳斯达克市场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1] -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并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研究 [1] -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上市规则申请情况 - 自"科企"专线推出后新收到50家以第18A章和第18C章上市规则的IPO申请企业 [1]
刚刚,港交所宣布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新华日报· 2025-08-20 12:43
公司战略投入 - 港交所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在资本开支方面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及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投入力度 [1] - 公司技术系统将在2024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但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交易机制优化 - 港交所对延长交易时间持审慎渐进态度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 公司正研究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的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将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同业经验 [1] 市场结算改革 - 港交所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已明确支持T+1结算周期的时间节点 [1]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第一财经· 2025-08-20 11:59
资本开支与战略投入 - 公司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 在资本开支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重点投入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 [1] - 公司保持全球竞争力 通过战略性资本开支强化基础设施 [1] 交易时间延长计划 - 公司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研究延长交易时间 [1] - 延长交易时间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结算周期改革 - 公司正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在2023年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 T+1结算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港交所陈翊庭: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11:08
资本开支战略 - 公司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 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投入力度 [1] 交易时间延长计划 - 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1] -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在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1] - 进程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结算周期改革 - 正积极与市场参与者就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进行探讨 [1] - 技术系统在2024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 市场实行T+1结算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香港金管局:敦促各认可机构为香港股票现货市场转向T+1结算作好准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3:02
港交所T+1结算周期改革 - 港交所于7月16日发布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至T+1的讨论文件 旨在与业界达成共识 [1] - 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业为T+1过渡期作好准备 多家认可机构已具备外国T+1或T+0市场经验 [1] - 认可机构需评估加速结算对业务运作 流动性安排及国际投资者服务的影响 并分配资源升级系统基础设施 [1] T+1结算模式背景与影响 - 港股自1992年以来维持T+2交收期 即交易后第二个营业日完成资金证券交收 [2] - T+1模式潜在好处包括提高市场效率 降低系统性风险 促进与国际市场接轨 [2] - 港交所强调需市场准备就绪及监管批准后推行 预计需数年时间正式转向T+1 [2] 过渡期协作安排 - 认可机构需与港交所及其他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 积极参与全行业测试 [1] - 香港金管局将持续关注市场发展 并在适当时机向认可机构提供进一步过渡指引 [1]
港股现货市场拟调整为T+1结算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港交所缩短结算周期计划 - 港交所发布讨论文件拟将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从T+2调整为T+1 [1] - 讨论文件旨在与业界就实施方式和时间表达成共识 [1] - 调整范围仅限于二级市场交易结算 不涉及一级市场 [3] 香港市场现状 - 香港市场为全球最活跃资本市场之一 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600家 [1] - 2025年上半年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金额超2400亿港元 [1] - 现行T+2结算制度自1992年起实施 由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运作 [1] 全球结算趋势 - 全球主要市场过去20年已从T+3过渡至T+2 近年加速转向T+1或更短周期 [1] - 当前实行T+1结算的市场包括中国内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 [1] - 预计至2027年欧洲经济区、英国和瑞士加入后 全球88%股票交易将采用T+1或T+0结算 [1] 潜在效益 - 提高市场效率并降低系统性风险 [2] - 使港股市场与其他国际市场更紧密接轨 [2] - 港交所表示将全力支持优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3] 实施挑战 - 市场参与者需应对时区差异和外汇转换问题 [2] - 需升级系统并实现流程自动化以适应更短结算窗口 [2] - 需要整个市场协调配合以保持营运效率和稳定性 [2]
T+2变T+1,港交所拟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将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45
港股结算周期调整至T+1 - 港交所发布讨论文件,拟将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从T+2缩短至T+1,以提升市场效率和降低风险 [1] - 港股自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T+2结算周期,调整为T+1将显著缩短投资者结算时间 [1] - 全球市场趋势显示,88%的股票交易将在2027年前采用T+1或T+0/T+1结算 [5][6] 市场影响与优势 - T+1结算可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减少价格波动导致的潜在损失 [8] - 资金和证券更快交割,提高流动性,尤其对中小企业股票买卖价差缩小和交易量增加有积极影响 [8] - 投资者资金占用时间缩短,融资成本降低,资本利用效率提升,对散户和机构均有利 [8] - 跨市场衍生品套利交易资金效率提升,极端行情风险水平降低 [8] 行业挑战与调整 - 券商、银行等需调整营运模式,流程标准化、系统自动化和资金流动性管理要求提高 [9] - 港股通投资者将受影响,需调整系统以适应T+1结算,但更接近内地A股做法 [10] - 港股结算涉及多币种(人民币、美元、港币),复杂性高于A股和美股 [9] - 外汇市场T+2惯例可能增加投资者结算货币转换成本 [9][10] 市场数据与背景 - 香港现货市场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70% [7] - 日均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246% [7]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7300亿港元,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量23% [10] - 沪深港通启动以来,南向港股通成交额增长逾110倍 [10] 未来展望 - T+1结算有望提升南向资金交易活跃度,推动A+H股套利等多元化交易策略 [11] - 需两地监管和交易所协作制定周密计划,券商需升级港股通系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