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交易所(00388)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余学勤:今年更多海外长期投资者布局港股 正研究缩短港股结算周期至T+1
智通财经· 2025-09-05 09:17
港股市场表现 - 2024年首8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83亿港元 [1] - 南向通成交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1] - 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参与热情持续提升 [1] 投资者结构变化 - 2024年更多海外长期投资者开始布局港股市场 [1] - 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通渠道积极参与港股交易 [1] 市场基础设施优化 - 港交所正研究缩短港股结算周期至T+1模式 [1] - 计划扩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互联互通标的范围 [1] - 旨在提升港股市场流动性和整体竞争力 [1] - 寻求内地投资者反馈以优化交易平台功能 [1]
港交所,最新发声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8:12
新股市场表现 - 香港交易所上市科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家 其中一半来自科技领域企业 [1] - 截至8月底新股总融资额达1375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六倍 [2] - 上半年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2]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融资额的七成 [2] 投资者参与情况 - 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热情明显上涨 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公司新股认购 [1][2] - 再融资总额达3580亿港元 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 [2] - 再融资总额中近四成来自科技企业 [3] 科技产业发展 - 中国科创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 成本效率与应用落地方面展现独特优势 [2] - 企业在机器人 自动驾驶 半导体 新能源 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 - 科技板块估值显著提升 多家大型科技企业在港股市场成功进行再融资 [3] 上市制度优化 - 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 为18C特专科技公司及18A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上市咨询服务 [4] - 正在受理的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申请达24家 12家特专科技企业通过18C章节公开递交上市申请 [4] - 申请企业涵盖视觉智能 元宇宙与数字内容平台 智能驾驶 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 [4] 市场交易表现 - 上半年现货市场 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2]
纳斯达克拟提高上市门槛 德勤:是否促使中概股转向香港上市有待观察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7:48
纳斯达克上市规则修改 - 纳斯达克拟提高主要在中国营运的公司公开招股最低集资额至2500万美元(折合近2亿港元)[1] - 交易所计划将新上市公司公众持股市值最低要求提升至1500万美元[1] - 同步加快交投疏落公司的退市流程[1] 香港市场比较分析 - 港交所主板集资门槛较纳斯达克新规更低[1] - 美国市场对部分板块估值相对较高[1] - 香港GEM市场存在流通性低及缺乏基金投资者的问题[1] 中概股上市影响 - 2021年上半年约80%赴纳斯达克上市中概股集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1] - 市值和盈利规模较小的中概公司可能转向香港GEM上市[1] - 规则修改对中资公司上市地选择的实际影响仍需观察[1] 规则调整目的 - 新规主要针对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1] - 旨在强化股份流通性和扩大股东基础[1] - 避免股权过度集中导致股价大幅波动[1]
摩根士丹利:市场交易量正慢慢由美股回流至港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7:30
南下资金流动 - 南下资金累计流入港股约1290亿美元 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1] - 日均交易量维持在300亿美元以上 按年增长近100%[1] - H股对A股折让持续收窄 显示估值差距缩小[1] 港股交易结构变化 - 双重上市公司香港部分交易量上升至36%[1] - 市场交易量从美股回流至港股 投资者偏好港股投资[1] - 国际投资者重新关注香港市场 外资参与度大幅提高[1] 投资者行为变化 - 主权基金等长线资金增加参与 产生正面带动效应[1] - 欧美投资者查询量增加 显示国际关注度提升[1] - 尽管中国企业估值已上升 但相比美股仍具上升空间[1] 新股市场表现 - 香港新股定价、认购倍数及上市后表现远优于过去两年[1] - 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公司上市成为吸引外资主因[1] - 预计未来数月将出现多个10亿美元以上大型新股发行项目[1] 市场前景预期 - 香港资本市场未来半年至一年将保持活跃态势[1] - 大型新股发行项目持续涌现 支撑市场流动性[1] - 市场活跃度受创新型企业上市及外资回流双重驱动[1]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目前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200家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05:47
新股市场表现 - 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新股市场参与度显著提升 海外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技企业新股认购 [1] - 上半年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榜首 截至8月底新股首发募资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六倍 [1]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募资额70% 体现内地与香港市场联动强劲势头 [1] 市场活跃度指标 - 上半年现货市场 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 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家 其中半数为科技企业 [1] - 截至8月底再融资总额为同期新股融资额两倍以上 科技企业再融资占比接近40% [1] 科技企业融资特征 - 高新科技企业通过持续增发 上市后再融资金额远超上市时募资额 [1] - 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申请达24家 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申请12家 [2] - 申请企业涵盖视觉智能 元宇宙 数字内容平台 智能驾驶及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2] 市场发展举措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体现市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与吸引力 [2] - 将持续完善市场基础设施 推动产品多元化及提升互联互通机制效率 [2] - 积极服务中国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利用第18C章与18A章节政策红利 [2]
港交所:未来持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04:31
香港交易所上市制度优化 - 香港交易所持续积极优化上市制度以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2] - 未来将持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2] - 优化方向为更好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2]
港交所:科技产业突破,增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04:23
中国科技产业突破 - 中国科技产业在过去一年迎来令人振奋的突破 [2] - 人工智能领域在技术、成本效率与应用落地方面展现国家独特优势 [2] - 中国在AI领域已从"跟跑"走向"领跑" [2] 前沿领域进展 - 企业在机器人、自动驾驶、半导体、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 - 这些突破集中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爆发力 [2] 全球投资影响 - 科技突破增强了全球投资者对投资中国的兴趣和信心 [2]
港交所总裁陈翊庭:A+H股占新股融资七成、海外投资者热情高,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3:29
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上半年现货、衍生产品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度新高 [1] - 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 - 截至8月底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接近六倍 [3]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融资额的七成 [3] - 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热情明显上涨 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公司新股认购 [3] 科技产业进展 - 中国科创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成本效率与应用落地方面展现独特优势 [3] - 中国在AI领域已从跟跑走向领跑 [3] - 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突破体现新质生产力爆发力 [3] - 全球投资者对投资中国的信心增强 [3] 再融资动态 - 截至8月底再融资总额高达3580亿港元 是同期新股募资的两倍以上 [3] - 再融资总额中接近40%来自科技企业 [3] - 部分高新科技企业上市后再融资金额远超两三年前的新股融资额 [3] 上市制度改革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为18C特专科技公司及18A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上市咨询服务 [3] - 优化上市制度允许特专科技企业保密递交上市申请 [3] - 截至8月底有24家18A生物科技公司和12家18C特专科技企业的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 [4] - 申请企业涵盖视觉智能、元宇宙与数字内容平台、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4] 定价机制优化 - 港交所完成新股定价机制及公开市场要求的优化改革 新规于8月实施 [5] - 改革适度放宽公众持股比例要求 [5] - 提升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定价中的参与度 [5] - 改革旨在提升新股定价效率 增强市场定价透明度与合理性 降低上市后股价波动概率 [5]
宝通证券:港股周报:恒指跌284點,滬指跌47點,標普500升53點-20250905
宝通证券· 2025-09-05 0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5日港股下跌,恒指高开后掉头向下,全日跌284点或1.1%,国指跌112点或1.3%,恒生科技指数跌104点或1.8%,大市全日成交总额3022.33亿元 [1] - A股三大指数早市显著回落,创业板指数急跌逾4%,算力硬件股、军工装备和稀土板块股下挫,零售、乳业及美容相关股份逆市上升,上证指数跌47点,跌幅1.25%,深证成份指数跌353点,跌幅2.83%,创业板指数跌123点,跌幅4.25% [1] - 市场关注周五将公布的官方就业数据,美股周四低高开高走,道指收升350点或0.8%,标普500指数高收53点或0.8%,再创新高,纳指涨209点或1% [2] - 美国特朗普周四签署行政命令,落实与日本贸易协议,美国对日本大部分商品征最高15%关税 [2] - 港交所8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791亿元,按年增192%,首八个月日均成交金额为2483亿港元,按年增132%,首八个月新上市公司59家,较2024年同期升37%,港股IPO集资额达1345亿元,按年大增579%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股市场 - 9月5日恒指高开145点后下跌,午间曾跌330点,全日跌284点或1.1%,收25058点;国指跌112点或1.3%,收893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04点或1.8%,收5578点,大市全日成交总额3022.33亿元 [1] - 港交所8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791亿元,按年增192%,今年首八个月日均成交金额为2483亿港元,按年增132%,首八个月新上市公司59家,较2024年同期升37%,港股IPO集资额达1345亿元,按年大增579% [2] A股市场 - 9月5日A股三大指数早市显著回落,创业板指数急跌逾4%,算力硬件股、军工装备和稀土板块股下挫,零售、乳业及美容相关股份逆市上升,上证指数跌47点,跌幅1.25%,深证成份指数跌353点,跌幅2.83%,创业板指数跌123点,跌幅4.25% [1] 美股市场 - 因市场关注周五将公布的官方就业数据,美股周四低高开高走,道指收升350点或0.8%,标普500指数高收53点或0.8%,再创新高,纳指涨209点或1% [2] 国际政策 - 美国特朗普周四签署行政命令,落实与日本贸易协议,美国对日本大部分商品征最高15%关税 [2]
港交所陈翊庭:未来将持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2:33
香港交易所上市制度优化 - 香港交易所近年来持续优化上市制度以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1] - 香港交易所未来将继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1] - 优化方向旨在更好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