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环境(00257)
icon
搜索文档
光大环境跟踪点评:运营业务稳定,减值对业绩或仍有拖累
长江证券· 2025-02-11 0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进一步下降,工程收入下行带来收入结构改善,后续业绩稳定性更强;预计2024年业绩受减值影响拖累仍存;全年现金流转正预期充分,中报每股分红维持稳定且分红比例有所提升,持续兑现分红逻辑;多重固废协同处置成为趋势,供热化改造也将带来业绩增量;无需过多担心行业现金流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光大环境近期股价回调较多 [3] 事件评论 - 运营业务经营稳定,建造收入继续下滑改善收入结构:公司主要业务有逆经济周期属性,总体经营稳定;2023年建造收入下降43%至约75亿港币,占比约23%;2024H1建造收入下降15%至约35亿港币,占比约22%;预计2024年资本开支进一步下降,工程收入明显下行,收入结构改善,业绩稳定性更强 [6] - 绿色环保亏损扩大,对光大环境业绩有拖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预计2024年亏损5.0 - 5.1亿港币,较2023年亏损同比增加66% - 69%;亏损增加因无形资产等损耗亏损,危废及固废处置业务单价下跌;2023年光大环境对绿色环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56亿港元,2024年亏损扩大或因相关减值进一步扩大 [6] - 全年现金流转正预期充分,持续兑现分红逻辑:光大绿色环保下属16间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公司收到国家电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约人民币15.34亿元,叠加生物质国补回流,全年现金流转正预期充分,未来或改善资产信用状况并提升分红;2024H1每股分红维持0.14港元/股,分红比例提高至35.1% [6] - 多重固废协同处置和供热化改造带来业绩增量:未来多重固废处理依赖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理,焚烧项目成核心资产,协同处理带动业绩提升;垃圾焚烧项目供热化改造可提供蒸汽热源,改善现金流并提升项目回报 [6] - 无需过多担心行业现金流:垃圾焚烧行业系合理收益率定价模式,处置费存上行预期;未来补贴转移给居民收费时,项目可出售绿证等获现金流补偿,维持盈利性稳定 [6]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亿港元、38.3亿港元、40.3亿港元,目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6.13x、5.44x和5.17x;2024年若按30%分红率计算,当前股息率约4.9%;若按全年绝对派息与2023年持平计算,当前股息率为6.5% [6]
光大环境:减值拖累业绩,自由现金流增厚趋势不改
东吴证券· 2025-02-07 03: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潜在资产减值、人民币贬值、建设收入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下调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2.70/38.67/41.05亿港元,对应6/5/5倍PE [6] - 固废龙头盈利结构优化,减值影响账面利润,自由现金流转正趋势不改,内生分红能力提升,有望迎估值修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1月28日,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净亏损约5.0 - 5.1亿港元,较2023年亏损增加约66% - 69% [6] 业绩影响因素 - 危废业务承压,资产减值拖累业绩,因危废处置产能过剩、工业产废量不佳、行业竞争激烈,处理单价下跌,部分项目经营亏损,导致无形资产等耗损亏损 [6] - 2024年垃圾焚烧行业新开标产能同降74%,光大环境新签项目合计1000吨/日,新增项目收缩预计资本开支降至低位 [6] 现金流情况 - 减值仅影响账面利润,自由现金流转正逻辑兑现中,2024H1还原后真实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7.50亿港元,资本开支27.79亿港元,自由现金流9.71亿港元首次转正 [6] - 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处理费回款率持续改善,国补回款超2023年全年;资本支出方面,预计2024年下半年资本开支较上半年持续下降 [6] 公司优势 - 固废龙头规模领先,截至2024H1环保能源和绿色环保板块在手垃圾焚烧规模15.89万吨/日居全球首位,经营效率同业领先 [6] - 2024H1自由现金流首次转正,全年预计持续增厚,内生分红能力提升,2017年以来分红比例维持30%+,2024H1每股中期股息14港仙,同比持平,分红比例同比提升4pct至35%,当前股息率(TTM)6.4%,PB 0.42 [6]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2495.24|31031.33|29632.83|29311.4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429.16|3270.26|3866.52|4105.11| |每股收益(元)|0.72|0.53|0.63|0.67| |每股净资产(元)|7.84|7.92|8.10|8.31| |ROIC(%)|4.87|4.12|4.28|4.41| |ROE(%)|9.20|6.72|7.77|8.04| |毛利率(%)|43.04|40.88|43.33|45.02| |销售净利率(%)|13.80|10.68|13.23|14.20| |资产负债率(%)|65.37|65.80|64.87|64.02| |收入增长率(%)| - 13.92| - 4.50| - 4.51| - 1.08| |净利润增长率(%)| - 3.75| - 26.17|18.23|6.17|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495.07|10072.75|11148.76|11407.0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3839.17| - 3477.75| - 2460.51| - 2242.0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549.38| - 1333.90| - 6912.65| - 6721.7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 - 2158.03|5261.10|1775.60|2443.18|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175.69|2144.65|2172.42|2178.80| |资本开支(百万元)| - 3759.67| - 3000.00| - 2400.00| - 2200.00|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 - 10141.00|102.39|778.65|748.75| |EV/EBITDA|8.10|9.55|8.87|8.37| [8]
光大环境:垃圾焚烧行业龙头,自由现金流转正价值有望重估
国信证券· 2024-12-27 09:37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光大环境"优于大市"评级,认为公司股票价值在4.48-4.73元之间,较当前股价有14%-20%的溢价 [7] 核心观点 - 光大环境作为垃圾焚烧行业龙头,伴随行业增长接近尾声,资本开支持续显著下降,更多项目投运带来充裕经营现金流,未来分红能力有望提升,公司价值有望重估 [7] - 公司2024H1自由现金流转正,经营性现金流-资本性开支约为10.3亿港元 [46] - 运营利润占比持续上升,剔除建造利润的市盈率仅为6倍左右,对比同行业相对低估 [46] - 当前股息率5.58%,位于垃圾焚烧行业第一梯队,自由现金流拐点出现后,分红能力有望提升 [46]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光大水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12亿港元、67.28亿港元和67.05亿港元,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分别为48.59亿港元、49.47亿港元和57.25亿港元 [5] - 2023年光大水务11个污水处理厂获批上调水价,调价幅度介于4%-36%,但整体项目回款率由2021年的84%下降至2023年的74% [6] - 2023年光大环境特许经营权资产按年息率4.20%至7.83%计算利息,财务收入52亿港币除以合约资产余额1088亿港币,年利率约为4.78% [29] - 2023年光大环境运营收入占比达到59%,建造收入占比仅为23% [100] - 2023年光大环境销售毛利率回升至43%,财务费用同比提升1.1pct至35.28亿港元 [105] 行业地位 - 光大环境是全球最大垃圾焚烧投资运营商,旗下环保能源及绿色环保板块共落实垃圾发电项目191个,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89万吨,全行业第一 [46]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合计在手垃圾焚烧产能15.89万吨/日,已投运13.14万吨/日位居全国第一 [116] - 公司垃圾焚烧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江苏和湖南公司产能占全省产能的比重超过50%,区域垄断优势明显 [121] 业务发展 - 光大环境业务分为环保能源、环保水务、绿色环保、装备制造和环境研究院五大核心板块 [70] - 环保能源板块是公司最具规模、业务占比最高的核心业务板块,2023年占营业收入的59% [100] - 绿色环保板块2023年首次亏损,主要受危固废市场量价齐跌及政府上网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拖欠影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56亿港元 [136] - 2023年绿色环保生物质原料采购成本下滑,销售毛利率小幅回升0.6pct至21.5%,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加快 [137] 估值与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3/39.43/41.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4%/6.5%/5.1% [46]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分别为0.60/0.64/0.67元 [46]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EBIT Margin分别为33.1%/34.7%/36.0%,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3%/7.5%/7.5% [47]
光大环境(0025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08:31
业务发展 - 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工作基調,聚焦主責主業,精耕細作,推進高質量發展[13] - 主責主業穩中有進,輕重資產業務多元佈局,新業務及模式穩步推進,深化構建「一體兩翼」發展格局[14] - 公司持續鞏固優勢主業,強化產業鏈延伸,積極拓展協同業務,推動輕重資產業務平衡發展[23] - 公司進入河南安陽和廣東廣州市場,分別落實一個市政污水處理項目及首個儲能項目[23] - 公司新簽署3個零碳園區建設項目,輕資產業務拓展取得良好進展[23] - 公司積極跟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機會,中標設備供貨類輕資產業務[23] - 環保能源新承接多項輕資產業務,合同總額約人民幣2.68億元[51] - 2024年上半年,光大水務新承接各類輕資產業務,合同總額約人民幣3,025萬元[63] - 光大綠色環保在2024年上半年新取得5個項目,總投資額約人民幣2.4億元,新承接2項環境修復服務,合同總額約人民幣3,300萬元[75] - 增加產業鏈的縱深度,延長傳統產業鏈長度,打造「一主多專、輕重並舉」的業務格局[7] - 形成「總部協調統籌+業務板塊拓展」的市場拓展模式,提升業務拓展能力[8] -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服務香港綠色低碳發展需求,拓展東南亞等地區的垃圾發電市場[9] - 加強行業動態跟蹤和同業對標,探索新的發展機遇[10] 財務表現 - 上半年總收益為156.12億港元,同比下降4%[17] - 除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65.50億港元,同比下降11%[17]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24.54億港元,同比下降12%[17] - 每股基本盈利為39.95港仙,同比下降12%[17] - 獲得國家各類資金補助約4800萬人民幣[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手持現金為82.74億港元,財務狀況健康[17] - 通過發行中期票據和資產支持證券等方式優化融資結構,將綜合資金成本控制在較低水平[19][21] - 公司完成多項債券發行,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並通過置換高息貸款等方式節省利息費用[26,27] - 環保能源業務貢獻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合共港幣4,015,260,000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15%[57] - 環保能源業務貢獻本集團應佔淨盈利為港幣2,300,608,000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16%[57] - 光大水務環保水務板塊貢獻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合共港幣1,199,661,000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7%[67] - 光大水務環保水務板塊貢獻本集團應佔淨盈利為港幣426,657,000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7%[67] - 光大綠色環保在2024年上半年貢獻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港幣11.08億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13%[79] - 光大綠色環保在2024年上半年貢獻本集團應佔淨盈利港幣1.08億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45%[79] 運營表現 - 生活垃圾處理量達28,035,000噸,產生綠色電力13,634,000,000千瓦時[34] - 危固廢處理量達247,000噸,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416,000噸[34] - 累計生活垃圾處理量達298,400,000噸,產生綠色電力144,985,000,000千瓦時[36] - 累計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7,042,000噸[36] - 環保能源垃圾發電項目平均每噸垃圾發電量約446千瓦時,綜合電耗比約15%[51] - 2個垃圾發電項目獲批提高垃圾處理費[51] - 2024年上半年,環保能源垃圾發電項目平均每噸入爐垃圾發電量約446千瓦時,綜合廠用電率約15%[54] - 2024年上半年,環保能源新開工5個項目,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日處理餐廚垃圾375噸,新建成投運11個項目,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3,700噸、日處理餐廚垃圾425噸[54] - 2024年上半年,光大水務新開工3個項目,設計規模為日供中水9,000立方米、日處理畜禽糞污300噸,1個項目建成完工,2個項目建成投運,設計日水處理規模25,000立方米[65] - 生物質原材料處理量增加16%,達到205.7萬噸[81] - 危固廢處置量增加4%,達到388.3萬噸[81] - 蒸汽供應量增加33%,達到24.7萬噸[81] - 上網電量增加22%,達到170.7萬兆瓦時[81] 技術創新 - 技術研發賦能各業務發展,管理數字化進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持續發力[14] - 公司甘肅武威垃圾發電項目完成VCS碳減排備案,為未來評估碳資產提供經驗[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擁有1,812項授權專利[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發表97篇重要技術論文[96] - 通過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推廣應用,提高噸發電量、降低
光大环境:点评报告(港股美股):运营收入占比提升,应收账款加速回流
国海证券· 2024-08-31 04: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维持对光大环境的"增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运营收入占比提升,收入结构优化。2024年上半年,公司运营服务收益、建造服务收益和财务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61%、23%和16%,建造收入占比较2023年同期下降2%,运营服务收益占比上升2%,公司逐步迈入运营阶段。[5] 2) 核心业务指标稳中有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生活垃圾处理量、农林废弃物处理量、发电量、供热供汽量等主要指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5] 3) 积极拓展市场,稳居行业龙头地位。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多个环保项目,涉及污水处理、生物质综合利用、零碳园区建设、储能等领域,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落实的环保项目共600个,总投资约1,622.72亿元。[5][6] 4) 毛利率有所下降,应收账款回款加速。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8.73%,同比下降5.41个百分点,但公司旗下绿色环保板块3月结算国补欠款15.34亿元,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应收账款回收额同比提升约11%、21%。[6] 5)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8.68/319.65/306.16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2/43.72/43.85亿港元,对应PE分别为5.16/4.96/4.95倍,维持"增持"评级。[6][7]
光大环境:业绩符合预期,自由现金流预估转正
华源证券· 2024-08-28 15: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大环境2024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现金流好转,股息价值凸显,预计十四五后期资本开支减少,自由现金流转正,若国补欠款回收将进一步改善现金流,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亿港元,同比下滑4.2%,归母净利润24.5亿港元,同比下滑11.9%;发布中期分红公告,拟发放中期股息0.14港元/股,与去年同期相同,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比例为35.1%,较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3] 业绩下降原因 - 资本开支减少,建造收入下降,2024年上半年建造服务收入35.8亿港元,占比23%,运营服务收入94.6亿港元,占比61%,财务收入25.7亿港元,占比16%,能源环保部分建造收入大幅下降;毛利率为38.7%,较去年同期减少5.4个百分点,主要因建造业务毛利率下降;费用端降费效果明显,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亿港币,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4亿港币,费用率整体下降1.9个百分点,综合影响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但现金流实际进一步好转 [3] 股息情况 - 上半年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持平,股利支付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至35.1%,假设全年分红率30%-35%,当前股息率5.7%-6.7%,股息价值凸显 [3] 自由现金流情况 - 资本开支下降,根据BOT业务会计计量规则,可近似将当年建造收益看作年度资本开支,2022 - 2023年公司建造服务收益分别为132.1/76.8亿港币,2024年H1为35.8亿港币,预计十四五后期资本开支将进一步减少;调整后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超过70亿港币,今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预估转正 [3] 国补欠款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214亿港元,预计较大比例为国补欠款,若陆续回收现金流将进一步好转;2024年3月12日光大绿色环保公告1 - 3月8日下属16间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公司收到国补结算通知,结算金额总计约15.34亿元人民币,认为国补欠款有望陆续发放,光大环境应收账款占比较高,补贴发放兑现将显著改善现金流水平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维持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1.4、43.1、44.9亿港币,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2、5、4.8倍;假设2024 - 2026年分红率维持30%,则股息率分别为5.7%、6%、6.2%,维持“买入”评级 [3] 基础数据 - 2024年6月30日,总股本61.43亿股,总资产1895亿港元,净资产677亿港元,每股净资产8.14港元;2022 - 2026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750、32500、30593、29024、2784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24.89%、 - 13.91%、 - 5.87%、 - 5.13%、 - 4.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2、4429、4139、4313、449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32.35%、 - 3.70%、 - 6.56%、4.19%、4.12%;每股收益分别为0.75、0.72、0.67、0.70、0.73港元/股;毛利率分别为39.18%、43.75%、45.82%、48.98%、51.82%;ROE分别为9.71%、9.20%、8.11%、7.98%、7.85%;市盈率分别为4.70、4.88、5.22、5.01、4.82 [4]
光大环境:派息比率35%,自由现金流有望改善
华泰证券· 2024-08-28 02:03
投资评级和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96港元 [6] 核心观点 - 光大环境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垃圾处理量和发电量均有增长 [7] - 建造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3%,但1H24有11个环保能源项目投运 [8] - 公司派息比例35%,自由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 [9] 公司投资评级和财务数据 - 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29,994百万港元,归母净利4,148百万港元 [13] - 2024年预测PE为5.21倍,PB为0.38倍 [13] - 公司估值处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14]
光大环境:2024年中报点评:自由现金流如期转正,分红率提升至35%
国泰君安· 2024-08-27 05:28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7]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H1 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 12%,主要由于资本开支下降,建造收入下降所致 [9] - 自由现金流近年来首次转正,2024 中期现金分红率提升至 35% [9] - 维持"增持"评级,略下调公司 2024-2026 年预测净利润,但伴随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公司分红或有望提升至更高水平,行业龙头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10]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1. 业绩符合预期: - 2024H1 实现收入 156.12 亿港元,同比下滑 4%;归属净利润 24.54 亿港元,同比下滑 12% [10] - 收入下滑主要由于资本开支下降,建造收入较 2023 年同期下滑 13% [10] - 运营业务保持稳健,运营收入 94.59 亿港元,运营及财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77%,业绩质量持续提升 [10] 2. 经营稳健,处置垃圾量稳步增长: - 2024H1 新增投产 3700 吨垃圾焚烧项目,截至 2024H1 末,垃圾焚烧项目投产 13.8 万吨、在建 5700 吨 [10] - 2024H1 生活垃圾处理量约 2598 万吨,同比增长 9%;供热供汽量同比增长 60% [10] - 综合厂用电率约 15%,与 2023 年上半年持平;垃圾发电项目平均每吨入炉吨发约 446 千瓦时,运营效率良好 [10] 3. 自由现金流如期转正,2024 中期现金分红率提升至 35%: - 伴随在建和新增项目减少,公司资本开支下降趋势明确;运营现金流稳步增长,公司自由现金流有望加速转正 [10] - 2024H1 公司实现自由现金流 9.7 亿港元,自由现金流在 2024 年中报首次转正 [10] - 公司此次拟派发中期股息 0.14 元,对应现金分红率 35%,较 2023 年中期现金分红率 31%有所提升 [10]
光大环境(0025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04:00
财务表现 - 收益为156.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4]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65.5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5] - 除税前盈利为38.8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6]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盈利为24.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7] - 中期股息为每股14.0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7] - 收益同比下降4%,达156.12亿港元[120]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同比下降11%,达65.50亿港元[120]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下降12%,达24.54亿港元[120]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2%,为39.95港仙[120] 资产负债情况 - 合约资产总额为1,081.32亿港元[27][29] -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277.65亿港元[29] - 计息借贸总额为756.70亿港元[32][34] - 资产净额为676.86亿港元[38] - 本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餘约港幣8,274,047,000元,较二零二三年年底减少4%[193] - 本集團尚未償還之計息借貸總額約為港幣94,174,471,000元,與二零二三年年底相若[194] - 本集團已抵押資產及附屬公司股權之賬面淨值總額約為港幣99,139,045,000元[196]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為港幣8.141元,較二零二三年年底上升4%[192] 会计政策及审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和联交所上市规则编制[39] - 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一致,除了新采用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40] - 本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包括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和解释附注,应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41] - 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已按香港公司条例要求提交公司注册处[43] - 前任核数师对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44] 业务分部情况 - 本集团的业务分为四个报告分部:环保能源项目、环保水务项目、绿色环保项目和其他[48-52] - 分部业绩以"经调整EBITDA"为指标,即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56] - 分部间的资源分配和表现评估是基于各分部的收入、资产和负债[53-54] - 环保能源业务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合共港币4,015,260,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154] - 环保能源业务贡献本集团应佔净盈利为港币2,300,608,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154] - 绿色環保板塊貢獻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港幣1,108,460,000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3] 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当地政府机关的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和绿色环保项目建造及运营服务收益和财务收入总额为133.39亿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获发放政府补助金主要用于补贴在中国和波兰的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和绿色环保项目[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在中国的某些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和绿色环保运营项目获发放/将获发放增值税退税[73] - 获得國家各類資金補助約4,800萬人民幣[122] 合同资产及减值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的合约资产中包括服务特许经营权资产943.05亿港元和未发单再生能源电价补贴49.10亿港元[86][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的合约资产计提了141.29亿港元的减值准备[86][88] 业务发展情况 - 本集團受邀出席多個重要論壇,行業影響力持續擴大[116]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主要經營業績指標穩中有進[119] - 運營服務收益占總收益的61%,建造服務收益占23%,財務收入占16%[121] - 2024年上半年完成多項債券發行,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122,123] - 新增8個項目,總投資約16.11億人民幣,涉及污水處理、生物質利用、零碳園區等領域[126,1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環保能源共投資落實項目281個,總投資額約人民幣983.24億元[1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環保能源垃圾發電項目共153個已投運,設計處理規模為50,370,000吨/年[1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環保能源垃圾發電協同項目共87個已投運,設計處理規模為4,629,485吨/年[150] - 2024年上半年,環保能源新承接多項輕資產業務,合同總額約人民幣2.68億元[151] - 2024年上半年,環保能源垃圾發電項目平均每吨入炉垃圾發電量約446千瓦時,綜合廠用電率約15%[152] - 2個垃圾發電項目獲批調增處理費[152] - 環保能源進一步挖掘運營項目潛力,通過深化垃圾倉管理、促進爐渣管理提效、拓展沼氣淨化提純等手段提升運營質效[152] - 反應塔清灰機器人在江蘇南京及宿遷垃圾發電項目進行試用優化,有效控制相關作業風險,提升工作效率[152] - 環保能
光大环境:深度报告:现金流拐点已至,分红率持续高位
国海证券· 2024-08-14 03:38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光大环境(00257)的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次覆盖)[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大环境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和强大的运营能力[6][7][8][9] - 公司从高速扩张期逐步进入运营成熟期,运营收入稳步提升,现金流达到向上拐点[7][8] - 国补回款超预期,公司现金流有望明显改善[8] - 公司分红率常年居于高位,股息率远超同行业其他公司[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环保行业龙头,业务布局广泛 - 光大环境是中国首个一站式、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业务遍及多个省份和国际市场[6] - 公司拥有环保能源、环保水务、绿色环保三大板块,设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15.89万吨/日[6] 垃圾焚烧行业转入运营提质阶段 -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产能达到80.47万吨/日,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56] - 行业新增项目规模下降,投资金额降低,逐步由规模扩张进入存量竞争阶段[63] 公司项目进入运营期,自由现金流得到改善 - 公司环保能源领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运产能达到在手总产能约94.11%[75] - 公司逐步迈入运营期,项目增速放缓,投资额逐年下降,自由现金流得到改善[86] 国补回款加速 - 2024年第一季度,集团下属16家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公司收到国补结算通知,结算总金额达到15.34亿元[88] 分红比率高 - 公司股利支付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达到14.74亿港元[91] - 2023年底,公司宣告派发中期股息14.0港仙/股,拟派发末期股息8.0港仙/股,合计股息22.0港仙/股[91] 拓展业务范围与海外市场 - 公司积极布局“焚烧+”,垃圾发电与餐厨、污泥等的协同处理有望增强盈利能力[101] - 公司通过收购拓宽国际市场版图,如收购波兰固废处理公司Novago sp. z o.o.[96]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8.68/319.65/306.16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4/44.04/44.71亿港元[109]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