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说房

搜索文档
黄金,还要涨?
大胡子说房· 2025-06-07 04:13
黄金价格近期波动 - 5月15日金价大幅跳水,现货黄金最低下探至3120美元/盎司,日内跌幅接近1.8%,COMEX黄金期货一度跌超2%至3123美元/盎司 [2][3] - 现货黄金从4月高点3500美元/盎司下跌近400美元/盎司,回吐对等关税实施期间的涨幅 [3][4] 黄金长期牛市的核心驱动因素 - 黄金牛市始于2022年7月,从1900美元/盎司涨至3100美元/盎司,涨幅达63% [6][8] - 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国、欧洲及东大GDP增长率低于预期,市场选择黄金避险 [10] - 地缘冲突加剧(俄乌、中东)推动资金寻求避险资产 [11]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过去3年每年购入超1000吨,中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至2279吨,俄罗斯达2335吨,美国官方储备8133.5吨 [12] 美元信用下滑与黄金的替代性 - 穆迪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反映国际市场对美债和美元的信任危机 [1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显示持有者减少,中国3月抛售189亿美债 [13] - 黄金与美元走势反向,成为美元信用崩盘的替代资产 [13][14] - 美国全球影响力衰落,产业空心化,去美元化趋势加强,内部政治分裂加剧美元危机 [15] 历史规律与央行信号 - 2008年金融危机后黄金从680美元飙升至1920美元,2020年疫情后从回调至2000美元后站上2300+美元 [16][17] - 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是牛市最明确信号,建议投资者长期配置黄金 [17][18][19] 资产配置建议 - 黄金现阶段属于进取型资产,适合部分资金配置以搏取高收益 [21][22] - 需平衡配置稳定收益资产以应对不确定性,但存款利率已无法跑赢通胀 [23][24]
重大转变,不给降价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07 04:13
四川省生育政策调整 - 婚假由5天延长至20天,自愿婚前医学检查再增加5天 [1] - 生育假延长至一孩90天、二孩120天、三孩150天(原60天基础上分别增加30/60/90天) [1] - 男方护理假由20天延长至30天 [1] 救市政策三阶段分析 - **第一波救市**:聚焦地产松绑,包括降利率、解除限购、降低首付比例 [1] - **第二波救市**:2023年9月24日高层表态后,股市从2700点升至3300点并站稳 [2] - **第三波救市**:转向改变"忙碌内卷生态",通过减负反内卷调整生产关系 [2][12][13] 反内卷措施 - **汽车行业**:BYD全系降价引发价格战(如海豹智驾从15.6万降至10.3万),官方介入叫停内卷 [4][5][7] - **金融层面**:2024年起人民币持续升值,推动企业从低价出口转向高附加值模式 [10][11] - **零售案例**:胖东来通过优质服务、高工资策略实现良性循环,成为反内卷标杆 [12] 产业升级逻辑 -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摆脱低价竞争,避免利润过薄导致行业颠覆 [7][8] - 生产力提升后需调整生产关系,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收入促进经济繁荣 [12][13]
货币战争打响,资金正在涌入香港!
大胡子说房· 2025-06-07 04:13
香港金融地位提升 - 香港正成为全球资金及人才首选,逆转此前亚洲金融中心地位被新加坡取代的担忧[1][2] - 特朗普政策推动的全球秩序重塑成为香港崛起的关键因素,包括金融与人才政策调整[3][5][6] 数字货币竞争与香港机遇 - 美国通过《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66票赞成、32票反对)推动美元与加密货币绑定,试图维持美元霸权[9][10][11] - 香港金管局积极研发本地稳定币,联合金融科技企业打造"数字港币"平台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17][18] - 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加大香港数字资产业务投入,香港成为数字货币跨境流动桥头堡[20][21][22] 人才争夺战中的香港高校 - 特朗普禁令导致哈佛国际生面临签证危机,香港科技大学、中文大学通过绿色通道及专项奖学金吸纳受影响学生[23][28][29] - 香港高校借此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与科研竞争力,加速全球高端人才流入[31][33] 资金流入与保险市场热潮 - 香港基金市场外资流入创10年新高,私募及家族财富管理领域增长显著[35] - 香港保监局将分红保单演示利率上限从7%降至6.5%,引发内地客户抢购7%利率产品[38][40] - 复利效应下,100万本金60年后7%与6.5%利率收益差达1420万元,80年差100倍(7%收益2.2亿 vs 6.5%收益2200万)[42][43] 香港资产配置趋势 - 全球资金倾向保守型投资,香港因高收益与避险属性成为资金避风港[44][46] - 建议通过闭门直播课了解具体投资渠道与高稳定收益资产配置方案[49][50][51]
楼市双轨制,终于要落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06 09:30
深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解读 - 深圳市住建局公示两份文件《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标志一线城市配售型保障房即将进入市场 [1] - 配售型保障房与原有安居房、人才房的核心区别在于实施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彻底隔绝保障房与商品房的流动性 [1][2] - 保障性住房体系分为三类:公共租赁住房(面向住房和收入困难家庭)、保障性租赁住房(面向新市民/青年/人才)、配售型保障房(面向有住房需求居民) [1] 双轨制对楼市逻辑的影响 - 双轨制重新界定住房属性,强调居住功能优先于投资属性,剥离存量住房的金融属性 [3][4] - 保障房分流刚需购房需求,商品房市场将集中于改善型和投资型人群,倒逼房企转向高端品质项目 [5] - 楼市分化加剧: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因稀缺性抗跌性强,边缘城市商品房或面临流动性枯竭和价格阴跌 [5][6] 房价趋势与投资策略 - 双轨制对房价直接影响有限,当前房价走向主要受宏观流动性紧张制约,短期处于上下空间有限的磨底期 [7] - 流动性紧张环境下,资产配置需从进攻转向防守,优先选择能保证现金流的稳定收益资产 [8] - 建议放弃追涨思维,持有兼具现金流和稳定收益的资产以应对通胀周期 [8]
开撕!老美内部自顾不暇
大胡子说房· 2025-06-06 09:30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包含三项核心措施:给富人减税、增加军费开支、削减医疗和食品补助 [1][11][19] - 富人减税政策中苹果2024年可少缴税135亿美元 某富豪遗产税从3.56亿降至1.56亿 [1] - 五年军费预算提升28% 主要受益方为传统军工集团 [11][14] - 未来10年削减7000亿医疗补助和2670亿食品券 影响2000万低收入人群医疗和4100万人基本生活保障 [19][20] 新能源行业受冲击 - 法案将新能源企业排除在减税政策外 直接针对特斯拉等企业 [4] - 马斯克因政策歧视及前期政治投资未获回报 与特朗普公开决裂 [18][22] - SpaceX此前已因预算削减与政府产生纠纷 行业面临系统性打压 [22] 财政政策矛盾性 - 法案实施后美国财政赤字或从2万亿增至2.4万亿美元/年 [9][10] - 特朗普同时推动"削减债务法案" 却将国债上限从36万亿提至40万亿美元 [23][24] - 政策组合实质为"劫贫济富" 富人减税与穷人福利削减同步进行 [21]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内部政治分裂导致其对外政策执行力下降 [29][31] - 中美近期1.5小时通话涉及经贸、关税、稀土等关键领域 但协议稳定性存疑 [27][32] - 军工扩张政策反映美国试图通过军事优势维持金融霸权 [15][16][17]
绿纸这把镰刀,割不动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06 09:30
香港成为国内稳定币中心的核心原因 -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完整监管法例,也是国内首个相关法案 [1][2] - 京东旗下币链科技CEO披露港元稳定币JD-HKD进入沙盒第二阶段测试,验证跨境支付与供应链金融场景 [3][4] - 稳定币被视为中美货币竞争的重要工具,掌握其发行权意味着占领未来全球金融和数字资产主导权 [5][7] 香港相比上海的优势 - 香港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稳定币法案允许锚定离岸人民币,为离岸RMB稳定币预留空间 [12][15][16] - 香港拥有管理次级货币的丰富经验,联系汇率制度运行40年,与稳定币的锚定机制高度相似 [19][24][28] - 香港资本自由流动,是国际资本投资国内和国内资本出海的首选地 [30][31][55] 香港吸引的三类资本 - 外资:2023年香港吸引外资投资达677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因国际局势变化增强对国内资产配置需求 [31][34] - 国内资金: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快速融资出海,如宁德时代128天完成赴港IPO并投资90亿欧元于海外项目 [37][38][39] - 海外华资:约24万亿人民币的离岸资金可能回流香港,支撑资产价格并成为稳定币背书 [49][52][53] 香港的长期金融地位 - 稳定币发行依赖国际资金流动性,香港作为资本集中地具备天然优势 [54][55] - 随着国内金融产业壮大,香港有望从亚洲金融中心升级为比肩纽约伦敦的世界级金融中心 [56][57]
楼市双轨制,终于要落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04 11:40
深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解读 - 深圳市住建局公示两份文件《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标志一线城市配售型保障房即将进入市场 [1] - 配售型保障房与原有安居房、人才房的核心区别在于实施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彻底隔绝保障房与商品房的产权转换路径 [1][2] - 政策明确保障性住房三大类型:公共租赁住房(针对困难家庭)、保障性租赁住房(针对新市民/青年群体)、配售型保障房(针对有住房需求居民) [1] 房地产双轨制对行业的影响 - 双轨制重新界定住房属性,强调居住功能优先于投资属性,将剥离部分存量住房的金融属性 [4] - 保障房封闭流转将分流商品房市场需求,刚需客群转向保障房体系,商品房市场客群集中于改善型及投资型需求 [5] - 房企产品策略被迫转向高端改善型住宅,一线及二线城市新房品质显著提升,中低价位刚需产品去化压力增大 [5] 楼市分化趋势分析 - 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因稀缺性保持抗跌性,成为改善型需求主战场;边缘城市及人口流失地区商品房流动性持续恶化 [5] - 商品房投资需聚焦抗跌性强的城市,资产保值与居住属性需兼顾稀缺地段资源 [6] - 当前房价处于磨底期,受宏观流动性紧张制约,短期涨跌空间有限,但继续深跌可能性较低 [7] 当前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 流动性紧张环境下需转换投资思路,从追求高收益转向保本稳定增值,重点配置能提供持续现金流的资产 [8] - 需规避高波动性资产,放弃"猛涨思维",选择收益稳定性高于存款利率的投资品种 [8]
黄金,还要涨?
大胡子说房· 2025-06-04 11:40
黄金价格近期波动 - 5月15日现货黄金最低下探至3120美元/盎司,日内跌幅接近1.8%;COMEX黄金期货一度跌超2%,最低触及3123美元/盎司 [2][3] - 上个月现货黄金最高涨至3500美元/盎司,两周内价格下跌近400美元/盎司 [3] - 当前黄金价格已回吐对等关税实施期间的涨幅 [4] 黄金长期牛市的核心驱动因素 - 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国、欧洲及东大GDP增长率低于预期,市场转向避险资产 [10] - 地缘冲突加剧:2022年俄乌冲突、2023年中东动荡推动资金流入黄金 [11] - 央行持续增持:全球央行过去3年每年购入超1000吨黄金;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18个月增加至2279吨,俄罗斯央行储备达2335吨,美国官方储备8133.5吨 [12] - 美元信用下滑:穆迪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债收益率突破4.5%,中国3月抛售189亿美债 [13] - 逆全球化趋势:美国产业空心化、内部分裂,多国加速去美元化 [14][15] 历史规律与市场信号 - 2008年金融危机后黄金从680美元飙升至1920美元;2020年疫情后从回调至2000美元后突破2300美元 [16][17] - 央行增持行为被视为黄金牛市最明确信号 [17] 投资建议 - 黄金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必要选择,建议国内投资者长期持有部分资金 [18][19] - 黄金历史表现显示短期调整后往往伴随更大涨幅 [15][16] - 进取型资产属性需注意价格波动,但长期收益潜力高于股票基金 [20][21]
货币战争打响,资金正在涌入香港!
大胡子说房· 2025-06-04 11:40
香港金融地位提升 - 香港正成为全球资金及人才首选 逆天改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2] - 特朗普政策推动的全球秩序重塑成为香港崛起的关键因素 [3][5] - 货币战争背景下 香港凭借制度环境和地理位置成为数字货币桥头堡 [16][20] 数字货币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绑定加密货币 意图维持美元霸权并吸引全球资金 [8][11][14] - 香港金管局积极研发本地稳定币 联合金融科技企业打造"数字港币"平台 [17][18] - 高盛 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加码香港数字资产业务 [21] 教育政策与人才流动 - 特朗普禁令导致哈佛国际学生面临转学 香港高校设立绿色通道接收顶尖人才 [23][28][29] - 香港科技大学 中文大学推出专项奖学金 吸引被美国政策影响的学术群体 [29][30] - 人才流入推动香港学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跃升 [31] 资金流向与资产配置 - 香港基金市场外资流入创10年新高 私募和家族财富管理领域增长显著 [35] - 保险业调整分红利率引发抢购潮 内地客户争购7%演示利率储蓄险 [38][40] - 复利效应下7%与6 5%利率60年收益差达1420万元 80年差100倍 [42][43] 全球投资趋势 - 避险需求推动资金流向香港 因其兼具高收益和稳定性 [44][46] - 保守型投资成为主流 香港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47][48] - 闭门直播课将详解香港投资渠道与高稳定收益资产选择 [50][51]
房贷利率,竟然涨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5-30 11:52
广州房贷利率上调 - 广州首套房贷利率从3 0%上调至3 1% 旨在对冲即将到来的LPR下调10个基点[3][7][8] - 此次调整反映3%房贷利率已成为市场共识 未来降息将以LPR下调为主 加点空间有限[12][13] - 政策转向结构性调节 而非全面刺激 为长期企稳打基础[13][14] 70城房价数据 - 4月70城房价环比止跌 24城新房上涨 6城二手房上涨 同比跌幅收窄[16][19][20]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 7个百分点至2 1% 二三线城市降幅分别收窄0 5和0 3个百分点[19][20] - 市场情绪从"恐慌"转向"观望" 房价呈现"磨底式"收敛而非暴跌[22][23][24] 4月经济与楼市关联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1% 家电家具等住房相关消费增幅达26 9%-38 8%[31][32] - 制造业投资增长8 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10% 经济动能向"科技+制造"切换[34][35]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 9% 商品房销售面积跌2 8% 但行业"稳定器"作用仍存[36][38][39] 楼市新阶段特征 - 房地产从"增量引擎"转为"内需压舱石" 政策更注重结构优化而非总量刺激[40][41] - 未来机会集中于结构性板块:刚需需选对时机 改善型可低位切换 投资需专业研判[43] - 城中村改造 保障房建设 特大城基建或成新政策发力点[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