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搜索文档
分析师道破阿里股价下跌之谜:云业务增长不及买方预期
雷峰网· 2025-05-19 00:23
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236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29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2] - 核心电商业务和云业务是主要增长驱动力,所有分部EBITA同比改善,多项亏损业务逐步转为盈利 [2] - 尽管业绩增长,公司股价在业绩发布后暴跌,美股跌幅超7%,港股跌幅一度超6% [2] 国内电商业务表现 - 淘天集团中国零售商业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至955.81亿元人民币,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 [4] - 公司调整电商业务组织架构,剔除线下零售资产,由蒋凡统管所有电商业务 [4] - 商业模式调整包括推出"全站推广"产品和收取千分之六的软件服务费 [4] - 阿里巴巴GMV占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例从64%下降至49% [5] - 88VIP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同比增长43% [6] 云业务发展 - 阿里云过去两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3%和18% [9]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带动云业务增长 [10] - 微软Azure和其他云服务收入增长33%,其中16个百分点来自AI服务贡献 [11] - 亚马逊AWS季度营收增速放缓至17% [11]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提出"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加大对价格竞争力产品供应、客户服务等领域的投资 [5] - 年初至今阿里巴巴美股上涨约46%,港股上涨约52%,远超微软31%的涨幅 [11] - 公司当前股价低于3月中旬高点,市值仅为腾讯控股的一半 [11] - 公司将继续聚焦电商和"AI+云"核心业务增长 [11]
员工买车可离职两个月?深蓝CEO回应质疑:并非借机裁员;雷军首次回应SU7事故,称要造行业同档最安全的车;曝字节跳动福利调整
雷峰网· 2025-05-19 00:23
深蓝汽车员工购车政策 - 深蓝CEO提出员工购车后可离职2个月再召回,旨在解决员工年假不足无法长途旅行的问题[4] - 该政策被质疑为变相裁员,但公司回应称是突破常规的福利尝试[4] - 公司正在研究具体实施方案,确保符合人事制度的同时满足员工需求[5] 小米汽车安全战略 - 雷军内部讲话强调小米汽车要成为同档最安全车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7] - 三月底的交通事故让公司意识到公众对安全性的超高期待[7] - 小米已召开多次会议系统性提升安全性能,回应公众关切[8] 京东管理层培训 - 刘强东2024年已开展1800人次管理层培训,每周至少4天[8] - 培训内容包括战略设计、业务规划等,导致声带撕裂[8] - 京东外卖业务强调食品安全,要求高管定期为孩子点外卖测试[9][10] 字节跳动福利调整 - 多地工区禁止员工打包餐食回家,防止多拿多占现象[12] - 午休政策调整:深圳工区不再允许关灯午休[12] - 折叠床使用受限,不得占用公共区域和消防通道[12] AI领域动态 - 青藤云发布全球首个L4级安全智能体「无相AI」,告警覆盖率100%,研判准确率99.99%[14] - 罗永浩被曝与百度合作AI项目,首款硬件JARVIS ONE已曝光[17][19] - 美国拟立法要求NVIDIA AI GPU内置位置追踪,可远程关闭[29][30] 特斯拉董事会变动 - 任命快餐连锁品牌奇波雷前高管杰克・哈通加入董事会[30] - 哈通将加入审计委员会,应对电动车销量下滑挑战[30] - 董事会扩容至9人,上次新增成员是2022年的爱彼迎创始人[30] 比亚迪组织调整 - 撤销王朝、海洋等五大品牌研究院,整合研发资源[21] - 腾势、方程豹公关部回归集团,成为二级部门[21] - 两位智驾技术高管离职,包括前地平线研发总监廖杰[22] 叮咚买菜战略转型 - 商品开发中心拆分为10个独立事业部,由高管直管[22] - APP改版强调品质和健康,增加AI功能[22] - 实施"4G"战略(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22] 国际科技动态 - 谷歌CEO透露曾接近收购Netflix,最终放弃[31] - 微软或将砍掉Surface Laptop Studio产品线[32] - OpenAI计划协助阿联酋建设全球最大数据中心之一[34]
吉利高层大调整:安聪慧「拿回」迟到5年的CEO
雷峰网· 2025-05-19 00:23
吉利高层人事调整 - 安聪慧升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同时仍兼任极氪科技集团CEO [5] - 李东辉卸任吉利控股集团CEO,转任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投融资管理 [5] - 淦家阅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下设吉利银河和极氪科技事业群 [7] - 戴庆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安聪慧汇报 [8] 安聪慧的职业背景与能力 - 安聪慧是吉利内部培养的高管,1996年从李书福秘书起步,逐步成长为吉利二号人物 [8] - 安聪慧在内部声望极高,擅长演讲和销售,业务能力突出,以勤奋务实著称 [8] - 安聪慧曾主导成立极氪品牌,初期一肩挑研发、销售、融资等工作 [2] - 安聪慧在2020年未被选为吉利控股集团CEO后,负气创立极氪并取得显著成绩 [2][4] 吉利业务整合与战略目标 - 吉利以"一个吉利"名义整合极氪、领克、吉利品牌,目标实现降本增效 [9] - 整合后生产降本目标大于3%,研发和管理优化目标均达到10~20% [9] - 安聪慧被视为带领吉利回归"一个吉利"时代的最合适掌舵者 [10] 极氪品牌发展 - 极氪成立于2021年3月,前身为领克电动汽车事业群,首款车型极氪001脱胎于领克ZERO [2] - 安聪慧以重新创业态度经营极氪,体现吉利奋斗者文化 [2] 吉利内部管理风格 - 安聪慧推动高管"去总化",自称"聪聪",其他高管如李传海称"大海"、淦家阅称"阿甘" [3] - 吉利内部曾山头林立,需要安聪慧这样的强有力人物进行整合 [8]
安克转战UV打印机,15天众筹超2000万美金背后
雷峰网· 2025-05-16 07:31
安克的爆款法则 - 将工业级技术下放到消费级市场,用十分之一的价格做到近似性能是核心策略 [1][3] - E1 UV打印机整合平台式、卷筒式、圆柱体式打印功能,体积仅为传统设备的1/5,支持3D纹理输出 [3] - 早鸟价1699美元(约1.2万人民币),仅为传统UV打印机价格的1/10 [3] 众筹表现与营销策略 - eufyMake E1上线12小时众筹金额破千万美金,目前突破2250万美金,打破全球科技类众筹记录 [2][6] - 安克网站月访问量300万~400万人次,利用私域流量降低新品牌冷启动难度 [4] - 众筹营销总投入或达百万美元,宣传物料和视频内容制作质量顶尖 [5][4] 用户补偿与品牌切换 - 上一代3D打印机用户因多色打印功能未实现获补偿:全额退款+10%返还或600美元商店积分 [6] - 品牌从AnkerMake更名为eufyMake,团队调整后成功推出新品 [6] 赛道选择与技术转型 - 避开竞争激烈的3D打印市场(如拓竹、Xtool),选择消费级UV打印机空白领域 [8][9][10] - 原计划采用光固化技术路线,后转向FDM技术,2022年3D打印机营收达6000多万元 [10] - 技术验证发现2.5D/平面打印效果显著,促使转向UV打印机 [11] 团队与品牌整合 - 原负责人王志宇离职创业,由谢永昌和许一波接手,后者有23年酷派经验 [11] - eufyMake并入安克智能家居品牌eufy体系 [11] 市场定位与商业逻辑 - UV打印机更符合ToC逻辑,照片打印渗透率(5%-10%)高于3D打印,契合大众消费品属性 [12] - 传统UV打印机被日美企业垄断(单价1万美元起),安克切入消费端避开B端竞争 [8][9] 量产与成本挑战 - 需验证能否在1/10售价下控制成本,传统设备功能单一而E1整合多场景且分辨率达1440 DPI [14][15] - 上一代3D打印机交付问题引发对E1量产稳定性的担忧 [14]
独家丨哪吒汽车海外团队一号位周江离职
雷峰网· 2025-05-16 07:31
高管离职情况 - 哪吒汽车海外事业部总裁周江近期离职,去向未知,其拥有25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任职长安汽车和长安PSA总经理,2019年加入哪吒汽车后负责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 [2][4] - 哪吒汽车印尼公司总经理张攀鹏也已离职,加入捷途汽车负责海外项目 [2] - 此前哪吒汽车CTO戴大力和智驾负责人王俊平已先后离职,分别入职奇瑞汽车和商汤绝影 [5] - 周江在内部地位仅次于已离职的前CEO张勇,其离任给海外业务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4] 公司运营状况 - 哪吒汽车因拖欠债务被一家广告公司申请破产,公司回应称这是对方权利,目前内部没有申请破产相关事宜 [4] - 公司面临两条路可选:破产重组和招商引资,但招商引资进展不太顺利 [4] - 飞书系统显示公司目前还有员工1000余名,但很多被暂停使用,实际在职员工很少 [4] - 营销公司预计只会留下几十人 [1][4] 海外业务影响 - 部分海外经销商已无法得到厂家的备件与售后支援,正在清库存前期采购的哪吒V与哪吒X [4] - 近期很多海外业务高管都离职,海外团队出现变动与国内业务进展不顺有关 [4] 近期动态 - 哪吒汽车优化研发团队,供应商围堵上海总部讨债 [8] - 公司发布倡议书寻求供应商支持,近80家已同意具名 [9]
腾讯2025Q1季报:游戏业务增长24%,微信交易生态正形成
雷峰网· 2025-05-16 07:31
核心业务表现 - 2025年Q1公司营收达1800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1005亿元,同比增长20% [2] - 游戏业务收入595亿元,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29亿元(同比+24%),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66亿元(同比+23%),连续三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2][7][10] - 《王者荣耀》蛇年主题皮肤和推广活动推动季度总收入创历史新高,《和平精英》《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三角洲行动》等新老游戏共同贡献增长 [6][7][8] - 《三角洲行动》日活跃账户数峰值突破1200万,成为近三年新游戏中平均日活跃账户数最高产品 [7] 游戏业务策略 - 运营模式从"追求爆款"转向"把爆款做长青",通过AI和运营手段延长游戏生命周期 [8] - 在国内FPS游戏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拥有《和平精英》《穿越火线手游》《使命召唤手游》等产品矩阵 [8] - 《和平精英》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实现玩家与数字人互动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9] - 国际市场《PUBG MOBILE》《荒野乱斗》《皇室战争》等产品推动海外收入增长 [10] 微信电商战略 - 提出微信电商长期发展战略,成立独立电商产品部并升级开放平台部,但管理层强调并非重大调整 [13][14] - 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4.02亿户(同比+3%,环比+1%),为电商生态提供用户基础 [13] - 战略重点包括提升购物体验、引入优质品牌、为商家引流及优化交易链路 [14] - 通过流量激励、降低押金等措施吸引商家入驻,目标打造全新交易生态 [15] 技术投入与行业趋势 - AI成为财报高频话题,反映公司处于战略投入期,结合经营战略与市场需求进行布局 [4] - 游戏业务回暖为其他业务提供资金和用户基础,支撑电商等长期规划 [11]
雷军官宣小米造芯!自研手机SoC芯片即将发布;吉利揭秘极氪私有化真相,吉利高管:时间不等人;零跑高管:降价只是决定,降本才是能力
雷峰网· 2025-05-16 00:21
吉利汽车管理层调整与极氪私有化 - 吉利汽车公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及管理层人事调整 三位一把手岗位变动 此次会议为吉利史上最重要的一季度财报会 线上线下同步召开[4] - 吉利与极氪合并后设定三大目标:生产降本大于3% 研发优化10~20% 管理增效10~20% 仅对完全控股子公司进行收回 如极氪 其他如极星等独立公司不收回[4] - 私有化原因在于独立上市导致整合效率低 沟通成本高 利益不一致 合并后一季度研发费用29.1亿 同比降10亿元[5] 小米自研芯片与汽车动态 - 小米突然官宣自研SoC芯片"玄戒O1" 采用最新制程工艺 旗舰定位 由小米15S Pro首发搭载 雷军称造芯始于2014年 投入超长周期和耐心[7] - 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 3月交付29000台 2月超20000台 4月获10万元以上价位段销量冠军 针对销量波动 公司称属正常市场周期现象[15][17] - 小米SU7 Ultra近期周销量降至400辆左右 受锁动力 二手车保值率下降等因素影响[17] 汽车行业价格战与技术发展 - 零跑汽车高管提出"降价只是决定 降本才是能力" 认为价格战将持续但转为次要矛盾 技术迭代带来持续降本空间 举例华为从价格认同到价值认同[9][11] - 小鹏P7将迎大改款 何小鹏称其为"情感投入最大"项目 小鹏4月交付35045台 同比增273% MONA M03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台[13][15] - 长城汽车计划在巴西建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初期产能5万辆 目标10万辆 未来10年投资超100亿巴西雷亚尔(约127.97亿人民币)[24] 国际科技企业动态 - 微软全球裁员6000人 软件工程师占比超40% 30%项目代码由AI生成 Azure DevOps智能看板系统使产品上线周期缩短22%[27] - 特斯拉计划重启中国零部件进口 用于Cybercab和Semi生产 此前因关税问题暂停 中美关税从145%降至30%[21] - 美国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创始人被董事会踢出局 与一季度财报同日公布 创始人曾17岁辍学创业 25岁跻身福布斯榜[31] 电商与互联网平台 - TEMU试水重启美国全托管模式 要求提供非中国制造证明 中美关税从145%降至30% 小额包裹税率从120%降至54%[28] - 阿里大文娱首次盈利 一季度经调整EBITA为3600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8.84亿元 优酷经营改善为主要原因[17] - 京东外卖推出"2+2+2"举措 承诺不逼迫商家"多选一" 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个人部分由公司承担[23] 消费电子与家电 - 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总裁徐旻锋离职 直营负责人转投京东 直营部门近三年规模从十余人增至上百人 年操盘体量达20亿[18][19] - 董明珠批部分低价空调偷工减料 铜管换铝管 铁管 称"1000元的空调是纸糊的吗" 强调坚守良心不随波逐流[20] - vivo启动"蓝极星计划"招募顶尖人才 涉及芯片 AI大模型 XR领域 仅向博士生开放 承诺薪酬上不封顶[25]
追觅割草机器人,猛攻Top3 ?
雷峰网· 2025-05-15 10:13
核心观点 - 追觅作为割草机器人行业的新进入者,凭借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快速实现市场卡位,出货量突破10万台并预计向20万台冲刺[2][3][4] - 公司采用差异化的激光雷达方案,虽初期不被看好,但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下降,有望在2025-2026年行业格局定型前弯道超车[5][6][16] - 通过复用扫地机业务的供应链和渠道资源,追觅在欧美市场快速建立线下商超渠道优势,展现出强于初创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27][32][34] 技术路线选择 - 追觅是首家将激光雷达应用于割草机器人的厂商,突破行业主流的"RTK+视觉"技术路径[9][10] - 激光雷达方案精度更高且部署简便,相比RTK方案无需搭建基站且不受信号干扰影响[16] - 公司2023年5月才正式立项激光雷达项目,但通过与大疆览沃合作快速完成技术卡位,超额完成3万台采购承诺[14][15] 成本控制策略 - 激光雷达价格昂贵,但追觅通过10万台规模实现成本大幅下降,吸引前十激光雷达厂商主动合作[20] - 复用扫地机业务的供应链体系:1200个零部件中超过50%可通用,生态企业抱团压价增强议价权[22] - 采用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针对不同草坪面积(500/3000平米分界)匹配视觉/激光雷达/RTK方案[23] 渠道竞争策略 - 欧美市场80%销量依赖线下渠道,传统被富世华等园林工具厂商垄断[27][28] - 追觅2024年上半年快速打入德国Hornbach等头部商超,完成友商一年未达成的渠道突破[34] - 建立专业巡店团队和完善流程,复用扫地机海外渠道资源,同步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33][35][38] 市场发展预期 - 行业预计2026年格局定型,2025年是关键窗口期,激光雷达成本下探将引发传感器迭代潮[16][24] - 追觅目标不仅是行业Top3,计划通过产品差异化和第二渠道开拓冲击首位[36][37] - 目前行业仍处蛮荒期,追觅/松灵/九号等头部企业均在研发端到端解决方案[42]
打破室外全域工作「盲区」!广和通双目视觉算法将成就云深处科技机器狗「慧眼」
雷峰网· 2025-05-15 10:13
广和通双目视觉算法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的双目视觉算法RV-BOT显著提升室外场景定位精度,为国产足式机器人智能化应用开辟新路径[1][2] - 算法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实现视觉特征点与卫星定位实时校准,在信号受限区域仍保持厘米级连续定位[2] - 动态环境自适应技术采用深度学习优化立体匹配模型,可识别多径干扰并修正RTK定位偏差[3] - 依托端侧AI部署能力,算法在本地完成实时图像处理,降低延迟并保障响应效率[5]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应用场景 - 工业巡检:机器狗通过多模视觉定位自主跨越非结构化地形,精准识别设备状态[8] - 灾害救援:双目视觉深度感知能力协助在灾后废墟、易塌建筑及有毒环境中开展侦查[8] - 城市服务:算法预判高动态人流中的移动障碍物轨迹,实现安全自主物资运输[8] 行业协同创新价值 - 端-云协同架构支持算力优化,使机器狗在有限功耗下运行复杂视觉算法并为功能扩展奠定基础[9] - 双目视觉与运动控制深度耦合推动机器狗从执行工具升级为环境交互智能体[9] - AI视觉算法与机器人硬件协同创新加速智能机器人在各行业的普及应用[9]
首次披露!DeepSeek V3 发布软硬一体协同训练论文,公开「降成本」秘诀
雷峰网· 2025-05-15 10:13
DeepSeek-V3 成本效益与架构创新 - 核心观点: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大型模型的高效训练与推理,仅需2048个NVIDIA H800 GPU即达到最先进性能 [4] - 采用DeepSeek-MoE与多头潜在注意力(MLA)架构,FP8混合精度训练使内存消耗降低50% [7][8] - MLA通过压缩KV缓存至潜在向量减少内存占用,共享KV、滑动窗口缓存等技术进一步优化存储 [10][11][12] 低精度与计算优化 - 首创FP8训练框架,通信量较BF16减少50%,提出硬件改进建议如提升累加精度至FP32 [16][17][18] - MoE架构使计算成本降至250 GFLOPS/令牌,显著低于密集模型的2448 GFLOPS [13] - 多标记预测(MTP)框架提升推理速度1.8倍,令牌接受率达80%-90% [14] 互联驱动设计 - 针对H800 NVLink带宽限制(400GB/s),采用8张400G Infiniband网卡增强扩展能力 [20][23] - 节点内NVLink(160GB/s)与节点间IB(40GB/s)带宽差异促生节点受限路由策略,减少跨节点流量 [24][26][27] - 提出未来硬件需统一网络适配器、专用通信协处理器以优化资源利用 [29][30] 大规模网络架构 - 部署八平面胖树网络(MPFT),支持16384 GPU理论规模,成本较三层胖树降低41% [32][34][40] - MPFT实现流量隔离与低延迟,专家并行带宽超40GB/s,训练效率与单平面网络持平 [37][44][47] - InfiniBand延迟(2.8μs)优于RoCE(3.6μs),但建议RoCE优化如自适应路由与拥塞控制 [50][51][53] 未来硬件方向 - 需解决互联故障、静默数据损坏等问题,建议校验和验证与诊断工具预装 [59][60][61] - 提出CPU-GPU直连、共封装光学、动态带宽分配等创新方向 [61][64][66] - 内存架构推荐DRAM堆叠加速器与晶圆级集成技术以突破带宽瓶颈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