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

搜索文档
马斯克亲口证实xAI代码库被盗!涉案前员工被起诉,已跳槽OpenAI
量子位· 2025-08-31 04:25
事件概述 - xAI起诉前华人员工Xuechen Li窃取公司整个代码库的商业机密 该员工已加入OpenAI [1][7][19] - 涉案员工在离职前三天将xAI相关数据上传至个人系统 并采取掩盖措施包括删除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系统日志 [10][13] - 该员工已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承认泄密行为 且整个过程有律师在场 [15] 涉案人员背景 - Xuechen Li为斯坦福计算机博士 去年2月加入xAI 系公司早期约20名工程师之一 [20][21][22] - 负责开发和训练Grok模型 可访问整个技术栈 曾是羊驼Alpaca系列大模型核心贡献者之一 [22][28] - 曾在谷歌、微软实习 领英资料显示已从xAI离职 但未更新OpenAI任职信息 [21][23] 资金动向 - 该员工在离职前夕套现xAI股权 累计获得近700万美元(其中220万美元为离职前套现 470万美元为夏初套现) [5][11] 技术影响 - 被窃商业机密涉及"功能优于ChatGPT和其他竞品的尖端人工智能技术" 可为竞争对手节省数十亿美元研发费用和多年精力 [19] - 马斯克证实被窃内容为整个xAI代码库(非仅Grok) 且服务器日志可作为证据 [9] 司法程序 - xAI提出四项指控:违反保密协议、侵犯商业秘密、违反加州计算机数据法规和欺诈 [7] - 诉求包括赔偿金、禁止加入竞争对手的禁制令 以及交出所有涉案设备和账户 [7] - 该员工签署授权访问协议后未提供关键账户密码 并隐瞒多个其他账户的存在 [16][17] 行业竞争 - 事件引发网友对OpenAI频繁涉及人才争夺争议的讨论 [2][3] - 涉事员工于8月19日正式加入OpenAI 但OpenAI未对此事件置评 [4][19]
小扎AI被曝恶搞明星,霉霉/安妮·海瑟薇都遭殃,网友:难怪研究员都跑路
量子位· 2025-08-31 04:25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屋漏偏逢连夜雨,内部动荡的Meta被曝其AI在互联网上恶搞明星。 路透社消息,Meta的AI允许盗用明星肖像和名字,任意创造恶搞bot,这些bot在社交平台上会 坚称自己就是明星本人 ,还会和其他用户互 动。 现在已经发现有数十个这样的AI,除了用户创建的, 其中还有至少3个是Meta员工自己恶搞的 。 被侵权明星包括霉霉、安妮·海瑟薇、赛琳娜·戈曼斯等。 至于恶搞内容嘛……包括生成虚假照片、在网络上约人等。 Meta官方发言人表示,他们的AI虽然允许生成包含公众人物的图片,但是会 禁止 生成少儿不宜内容。 但是! 如果这种内容生成可以被视为"滑稽模仿",那又会被允许。 而这一批AI bot,不仅可以生成明星形象,还能生成具有挑逗性语言。除了如上提到的一些明星被侵权外,还发现 16岁 的演员也被波及。 路透社表示,当他们要求AI生成这位少年演员在沙滩上的照片时,AI竟然直接生成了果照。 这批AI中,还有两个"霉霉bot"是 Meta员工做 的。目前Meta已经删除了大约12个bot。 呵呵,难怪AI研究员想要从Meta跑路。 最近,在硅谷疯狂高薪挖人的Me ...
AI视频商用50万/分钟?!快手可灵负责人爆料信息量好大
量子位· 2025-08-30 06:40
AI视频制作市场现状 - AI视频制作市场价格最高达50万元/分钟 [2] - 日常接单价格集中在数千至5万元/分钟区间 [4] - 快手可灵AI生成1分钟视频成本约42元 全球第一梯队价格水平 [4] - Google Veo 3生成1分钟1080p带音效视频成本约260元 [4] 快手AI技术体系升级 - 上线OneRec生成式推荐模型 采用端到端生成推荐机制 [11] - 替代传统"召回-粗排-精排"三段式结构 计算复杂度大幅降低 [12][15] - 已接管25%推荐流量池 计算成本降至原来1/10 [14][16] - 采用机制模型EMER作为奖励系统 优化推荐排序 [22] - 联合技术使App时长提升2.5% DAU提升0.25% [23] 多模态内容识别技术 - 采用Keye多模态大模型生成多维度视频标签 [25][26] - 内容标签识别准召率提升10个百分点 [28] - 应用算法推荐后人均App时长提升0.2% [28] 创作者服务AI化 - 推出AI内容助手工具 含灵感推荐/标题生成/发布时间建议等功能 [30] - 通过分析粉丝偏好帮助创作者实现涨流量和涨粉 [31] AI内容生态发展趋势 - 平台近1亿用户使用AI参与内容创作 [36] - 2024年1-7月AI内容流量增长320% 达年初4倍以上 [38] - 上半年AI创作者收益同比提升159% [39] - AI漫剧赛道崭露头角 具备制作周期短/成本低/画质2K等特点 [41][42] 公司战略定位 - AI技术已渗透内容制作/分发/消费/变现全链条 [8] - 平台成为AIGC时代重要观察样本 具备生态规模大/创作者多/反馈及时等特征 [35]
阿里市值一夜暴涨368亿美元!造AI芯传闻+业绩双重推动,AI产品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量子位· 2025-08-30 04:42
新型AI芯片开发 - 公司正在开发新型AI芯片 功能比含光800更强大 可服务于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 [1] - 芯片生产不再由台积电代工 转为中国大陆企业代工 [2] - 公司不会直接销售这款芯片 客户将通过阿里云服务租用由新芯片提供支持的算力 [8] - 商业模式与云计算业务完美契合 能充分发挥自研芯片优势并通过云服务快速推广应用 [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24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12] - 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暴涨76% [12] - 美股收涨13.53% 市值一夜暴涨368亿美元(约2600亿人民币) [10] 云智能业务表现 - 云智能集团季度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三年最高增速 [14] - 剔除内部业务后的外部收入增速达26% 增长主要来自外部市场需求 [14] - 经调整EBITA为29.54亿元 同比增长26% 显示良好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 [19] AI业务增长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 [5][15] - 外部商业化收入中AI贡献已超过20% [17] - AI需求爆发带动传统云服务增长 计算/存储及其他公共云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18] 战略投入规划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云及AI基础设施建设 [7][24] - 平均每年投入超过1200亿元 属全球科技公司顶级水平 [25] - 本季度资本支出达387亿元 是去年同期的3.25倍 [23] 即时零售业务 - 淘宝闪购即时零售业务成为本季度最大投入重点 [26] - 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从326.96亿元猛增至531.78亿元 占收入比例从13.4%升至21.5% [26] - 8月前三周淘宝App月活消费者同比增长25% 88VIP会员数量突破5300万并保持双位数增长 [26] 技术产品进展 - 发布升级版Qwen3系列模型 包括非同步模型/推理模型/AI编码模型 均达全球顶尖水平 [21] - 开源多视频生成模型及文生图模型 赋能客户开发AI应用程序 [21] - 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位置应用 全面开启AI转型 [21] 行业动态 - DeepSeek计划使用华为芯片训练部分模型 最大模型仍沿用英伟达芯片 [31] - 上海沐曦推出新型芯片 可作为H20替代选择 内存容量更大但耗电量更高 [31] -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获行业认可 公司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股价波动 [31]
被OpenAI开除的00后搞投资,700%回报率降维暴击华尔街
量子位· 2025-08-30 04:42
基金业绩表现 - 旗下基金规模在一年内突破15亿美元[1] - 上半年基金回报率达到47% 是华尔街平均水平的700%[2][7][8] - 同期标普500指数回报仅为6% 科技对冲基金指数回报为7%[8] 投资策略与配置 - 投资策略为ALL in AI 专注于AI半导体 基础设施和能源公司[6][10] - 投资组合中SMH PUT占25.29% 市值5.7亿美元 INTC CALL占20.11% 市值4.53亿美元[11] - AVGO持仓占比14.57% 市值3.28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加70.23%[11] - 新增CORZ持仓占比11.86% 市值2.67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加121.20%[11] - 新增VST持仓占比10.96% 市值2.47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加142.31%[11] - 通过空头押注对冲可能因AI被淘汰的行业风险[11] 团队背景与投资人 - 研究主管Carl Shulman曾任职于Peter Thiel的宏观对冲基金[12] - 获得Stripe创始人Patrick和John Collison Meta的Daniel Gross 前GitHub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等投资人背书[12] 创始人经历 - 创始人Leopold 23岁 曾任职OpenAI Superalignment团队 在Ilya Sutskever指导下研究AI安全[18][20] - 2024年4月因泄漏OpenAI安全漏洞被解雇[19] - 拥有数学 统计学和经济学三个学位 19岁从哥大毕业[16] - 发布165页报告预测AGI将在2027年实现[12][21]
不愧是中国机器人,乒乓打得太6了
量子位· 2025-08-29 11:37
技术突破 - 清华姚班本科生苏智团队开发出人形乒乓球机器人HITTER 采用分层规划与学习框架实现亚秒级反应下的稳定连续对打[7][8][9] - 高层模型规划器导航球轨迹并预测击球位置、速度与时机 低层强化学习控制器生成协调的手臂和腿部动作执行人类化打击[10][11][17] - 通过人类动作参考训练 机器人展现出类似人类的腰部旋转等击球行为[18][19] 性能表现 - 在26次投球测试中实现96.2%击球率(24次成功)和92.3%回球率 仅出现1次未回球和1次完全失球[21] - 最高实现106次连续对拉 远超休闲人类玩家水平[5][23] - 具备0.42秒极限反应回击扣球能力 并支持并步接球等高难度动作[1][3][24] 系统配置 - 采用宇树G1机器人直接以手掌作为球拍 在标准尺寸球台训练[13] - 配置9个OptiTrack摄像头(360Hz运行频率)实现毫米级球体追踪精度[14] - 感知-行动闭环系统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预测、规划和击球操作[29][31] 技术挑战 - 乒乓球运动需应对5米/秒球速 较网球/羽毛球具有更短距离和更快攻防转换[30] - 成功击球依赖敏捷全身运动 包括快速摆臂、腰部转动、垫步和平衡恢复[32] - 动态环境下的快速物体交互需协调关节控制与精密感知-行动闭环[29][33] 应用前景 - 机器人可完全自主运行于匹配对战环境 无需人类干预[25] - 技术验证为动态环境下快速移动物体交互提供研究范例[29] - 突破性表现预示人形机器人在高速反应场景的应用潜力[23][24]
吴恩达最新来信:是时候关注并行智能体了
量子位· 2025-08-29 11:37
并行智能体技术趋势 - 并行智能体通过多个agent协同处理任务提升AI效率 成为提升AI能力的新方向[1][3] - 传统AI能力提升依赖scaling law 通过更多数据和算力获得性能提升但输出结果时间长[4][6] - 并行agent方法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且因大语言模型token成本下降而更具可行性[8] 并行智能体应用场景 - 多个agent并行抓取分析网页可快速生成深度研究报告[7] - 多个agent协同处理代码库不同部分可加快编程任务完成速度[7] - 多个agent后台并行工作并由监督agent向用户反馈 实现并行异步控制[7] 技术实现与挑战 - 任务分解给多个智能体并行执行存在协调难度 类似人类复杂任务分配的挑战[9][10] - Code Monkeys论文通过并行生成多个轨迹生成多样化候选解决方案 提高编程问题解决效率[11][13] - Together Mixture Of Agents架构同时利用多个大语言模型提升性能 并可调整分层架构进一步优化[14][15] 发展前景 - 最优利用并行agent仍需大量研究与工程探索 高效并行工作的agent数量潜力巨大[18] - 技术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 2009年GPU并行计算已为深度学习时代奠定基础[19][20]
港股AGI第一股“云知声”首战告捷:大模型贡献1亿收入,单客价直线提升116.2%,AI保险业务暴涨1386.8%
量子位· 2025-08-29 11:37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All In AGI战略转型 大模型成为直接收入增长引擎 形成全栈AI飞轮效应 [1][2][44] - 业务模式清晰 技术路径明确 成为大模型落地关键纲领 [2][19][45] - 公司战略与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高度契合 在智慧生活和医疗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19][22][4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总营收4.05亿元 同比增长20.2% [4][9] - 大模型收入9876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457.4% [5][14] - 毛利1.31亿元 同比增长13% [17] - 研发开支1.68亿元 占总收入41.5% 研发团队占比68.7% [14] 业务细分 日常生活业务 - 收入3.35亿元 占总收入82.7% [7][23] - 解决方案收入2.83亿元 占比69.8% 同比增长22.6% [8] - 产品收入0.53亿元 占比13% [8] - AI芯片销售1650万颗 累计出货近1亿颗 [8][9][41] - 芯片及模块收入同比增长5.8% 在白电和教育平板市场表现良好 [8] 医疗业务 - 收入0.70亿元 同比增长22.3% 占总收入17.3% [8] - 客单价从46.9万元大幅增长至101.3万元 增幅达116.2% [8][9] - 保险理赔审核服务收入996.3万元 同比爆发式增长1386.8% [9][12] 技术架构 - 构建"大模型平台+算力设施+自研芯片"AGI能力架构 [33][41] - 山海大模型基于10T级别数据和代码预训练 整合行业知识形成专家级大模型 [35][37] - 支持多模态融合 高效混合推理 MCP协议接入 [38][39] - Atlas AI基础设施支持千级GPU动态调度 优化存储带宽计算能力 [41] - 自研AI芯片形成三大矩阵 累计出货近1亿颗 [41] 应用落地 日常生活场景 - 提供智能家居 智慧交通 智能座舱等一站式系统集成服务 [23] - 开发深圳地铁20号线语音售票系统 将购票时间从15秒缩短至1.5秒 [23] - 交通客服Agent落地厦门高崎机场 上海虹桥机场等场景 [25][26] 医疗场景 - 山海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稳居第一 [28] - 重点服务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等三甲医院 [30] - 病历生成与质控产品实现全场景病历自动生成 大幅提升门诊效率 [31] - 智能病历质控系统实现从质控提示到缺陷修改的跨越升级 [31] 商业模式 - MaaS模式API订阅费收入324.3万元 同比增长45.6% [16] - 行业解决方案构建周期缩短40%以上 形成感知-决策-行动业务闭环 [37] - 通过数据飞轮效应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知识和模型壁垒 [37] 行业趋势 - 大模型落地规模化趋势加速 医疗和服务行业需求旺盛 [44] - 智能体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2027年普及率目标超70% [25] - 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 健康管理 医保服务等场景加速应用 [28]
10年前押中英伟达:这位复旦学霸如何用AI Agent重新定义投资
量子位· 2025-08-29 06:58
创始人背景与投资理念 - 创始人Vakee拥有复旦大学和帝国理工教育背景 在伦敦从事AI量化投资 后加入百度凤巢搜索广告系统和百度投资部 2015年开始投资AI并购买英伟达股票[11][12][13] - 投资理念强调风险管理第一 投资是胜率和赔率结合 赔率可计算而胜率不可控 需在认知范围内投资[15][16][20] - 认为投资应回归本质 将灵感高效转化为交易机会 投资可以简单有趣 是自我表达方式[5][28][29] 创业动机与公司定位 - 创立RockFlow旨在降低投资门槛 让普通人轻松上手投资 开发AI助手Bobby实现这一目标[3][28][33] - 创业四个维度考量:选择金融大行业 AI最佳落地场景为广告金融游戏 对投资有热情 团队能执行落地[22][23][26][27] - 公司定位为AI驱动的金融交易平台 专注垂类Agent开发 不自研基座模型 享受模型进步红利[50][51][54] 产品演进与AI应用 - 第一阶段推出简化版券商App 创新金融产品如期权交易简化 但功能使用率低[33] - 2023年5月上线交易GPT信息流产品 推送个性化交易机会 9月立项Agent框架聊天机器人Bobby[34][35] - AI解决投资五个关键节点:灵感捕捉 分析 策略制定 订单执行 持仓管理 尤其擅长将普通人灵感转化为交易机会[70][73][86] 商业模式与行业变革 - 预测AI订阅收入将超过传统佣金和利息收入 商业模式从交易收费转向服务订阅[55][56][57] - 金融行业迁移速度慢 互联网三四月相当于金融三四年 需平衡合规与创新[44][61][62] - 年轻用户投资行为变化 Z世代首选期权而非股票 2023年4月纳斯达克个股期权交易量超个股交易量[108] 技术架构与风险控制 - 垂类Agent架构依赖行业Know-How抽象 在时效性准确性和成本间取得平衡 通用Agent难解决金融幻觉问题[68][69][111] - 数据飞轮为核心壁垒 拥有端到端交易数据闭环 包括实时行情 基本面 财报 量价 公告及用户个人交易数据[125][126][117] - 风控绝对优先 当前投资者纪律水平仅10分未达60分 AI优先帮助实现基础风控如止盈止损[90][91][93] 市场影响与用户行为 - AI拉平信息差 使有思考力个人可能成为优秀基金经理 冲击基本面驱动机构 促进市场参与度提升[77][78][79] - 投资年轻化趋势明显 年轻人投资年龄早 消费属性强 通过投资表达生活方式和社交态度[106][107][108] - 产品用户分层明显 成熟用户用Bobby选期权 新用户从对话发现机会到交易完成闭环[103] 未来发展与技术趋势 - 多模态技术将增强数据源分析和交互方式 从文本扩展到语音视频 用更易接受方式呈现信息[127] - 横向市场拓展速度快 新场景落地仅需1-2个月 架构灵活性高可快速复用[128][129] - AI在投资领域短期被高估长期被低估 需推动垂类领域发展 但最终投资结果仍取决于个人认知和风险偏好[110][113][135]
老黄又投了一个核电站
量子位· 2025-08-29 06:58
投资动态 - 英伟达旗下NVentures参与核聚变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8.63亿美元融资[1] - 投资方包括Khosla Ventures、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主权财富基金及投资银行[2] - CFS累计融资达30亿美元,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三分之一[4] - 黄仁勋首次投资核电领域为2025年6月参与TerraPower的6.5亿美元融资[7] - 谷歌四年内三次投资核电领域,包括对CFS和TAE Technologies的多轮投资[16][22] 技术进展 - CFS采用与MIT共同开发的高温超导体(HTS)技术建造托卡马克反应堆[7] - 使用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磁体产生世界最强磁场,实现更紧凑高效的反应堆设计[7] - 原型反应堆Sparc预计2025年启动,2027年实现能量盈亏平衡[9][10] - 聚变示范系统已完成约65%,计划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里程碑[12] 商业化规划 - CFS计划在弗吉尼亚州建造全球首座电网规模核聚变发电厂,目标2030年代初运营[8] - 商业发电厂Arc计划2027-2028年开建,设计发电容量400兆瓦[9][11] - 谷歌与CFS签署200兆瓦电力采购协议[15] - 微软与Helion达成全球首个核聚变电力采购协议,发电厂预计2028年建成[20] 行业布局 - 微软投资160亿美元重启三里岛核电站,2028年投运并提供20年电力[21] - 亚马逊领投X-energy的5亿美元融资,支持建设总容量320兆瓦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21] - 奥特曼个人向Helion投资3.75亿美元[21] - 科技巨头通过资本投入与电力采购协议加速核能技术商业化[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