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搜索文档
【广发金工】信贷数据有所改善,宏观视角看好权益资产:大类资产配置分析月报(2025年5月)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6-03 03:26
大类资产配置最新观点 - 权益资产:宏观层面整体利多,但技术层面趋势向下(-0.98%)、估值偏低(历史5年ERP分位数82.51%)且资金流出(-13亿元) [1][9][12][15] - 债券资产:宏观层面整体利多,技术层面趋势向上(0.25%) [1][9] - 工业品资产:宏观层面整体利多,但技术层面趋势向下(-4.61%) [1][9] - 黄金资产:宏观层面整体利多,技术层面趋势向上(3.86%) [1][9] 宏观与技术分析框架 - 宏观指标筛选:通过T检验判断指标趋势(上行/下行)对资产未来1个月收益的影响,筛选显著差异指标 [3][4] - 技术指标构建:基于LLT指标或收盘价计算趋势方向,优选历史测试有效的方法 [7] - 信号相关性:宏观与技术信号平均相关系数为0.17,两者得分加总增强判断 [17] 资产配置组合表现 - 固定比例+宏观+技术组合:2025年5月收益率0.09%,2006年4月至今年化收益率11.82%,最大回撤9.06% [2][21][24] - 波动率控制组合:2025年5月收益率-0.02%,年化收益率9.29%,年化波动率5.94% [25] - 风险平价组合:2025年5月收益率0.05%,年化收益率9.60%,最大回撤5.41% [25] 组合构建细节 - 基准权重调整:权益/债券/商品基准权重分别为20%/60%/10%,根据信号动态调整(如权益权重从10%降至5%) [20][21] - 约束条件:权益资产≤30%、商品≤20%,单资产月度换手率≤20%,总换手率≤30% [25]
【广发金工】宏观视角看好权益资产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6-02 10:36
市场表现 - 最近5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跌0.36%,创业板指跌1.40%,大盘价值跌0.16%,大盘成长跌2.71%,上证50跌1.22%,国证2000代表的小盘涨0.94% [1] - 行业表现方面环保、医药生物靠前,汽车、电力设备靠后 [1] - 两市日均成交10687亿元,ETF资金流入85亿元,融资盘增加约7.2亿元 [4] 估值水平 - 中证全指PETTM分位数50%,上证50与沪深300分别为61%、48%,创业板指接近11%,中证500与中证1000分别为30%、32% [2] - 创业板指风格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 [2] - 中证全指风险溢价指标3.90%,两倍标准差边界为4.75% [1] 技术分析 - 深100指数技术面显示每隔3年一轮熊市后进入牛市,本轮调整始于2021年一季度,时间和空间较充足 [2] -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价量数据建模,最新配置主题为银行等 [3][10] - 华宝中证银行ETF、广发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ETF等银行主题ETF受关注 [11] 量化模型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股价走势AI识别方法,将价量数据特征映射至行业主题板块 [10] - GFTD模型和LLT模型历史择时成功率约80% [19]
【广发金工】AI识图关注红利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25 06:52
市场表现 - 最近5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跌1.47%,创业板指跌0.88%,大盘价值涨0.48%,大盘成长跌0.40%,上证50跌0.18%,国证2000代表的小盘跌1.41% [1] - 医药生物、综合市场表现靠前,计算机、机械设备表现靠后 [1] 风险溢价 - 中证全指静态PE的倒数EP减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极端底部该数据均处在均值上两倍标准差区域,如2012/2018/2020年 [1] - 2022/04/26风险溢价达4.17%,2022/10/28升至4.08%后市场反弹,2024/01/19指标为4.11%,2016年以来第五次超过4% [1] - 截至2025/05/23风险溢价指标为3.84%,两倍标准差边界为4.76% [1]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05/23中证全指PETTM分位数51%,上证50与沪深300分别为62%、49%,创业板指接近11% [2] - 中证500与中证1000分位数分别为29%、32%,创业板指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 技术面分析 - 深100指数技术面显示每隔3年一轮熊市后进入牛市,如2012/2015/2018/2021年,下行幅度40%-45% [2] - 2021年一季度开始的调整时间与空间较充分,需关注底部向上周期的可能 [2] 资金交易 - 最近5个交易日ETF资金流出240亿元,融资盘缩减约0.2亿元,两市日均成交11376亿元 [3] 卷积神经网络应用 -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价量数据建模,将特征映射到行业主题板块,最新配置主题为银行、红利等 [10] - 相关ETF包括华宝中证银行ETF、富国中证800银行ETF、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等 [11]
【广发金工】ETF资金流出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18 08:59
市场表现 - 最近5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跌1.10%,创业板指涨1.38%,大盘价值涨1.45%,大盘成长涨1.60%,上证50涨1.22%,国证2000代表的小盘涨0.16% [1] - 美容护理、非银金融表现靠前,计算机、国防军工表现靠后 [1] - 两市日均成交12317亿元 [3] 风险溢价与估值 - 中证全指风险溢价指标2024/01/19达4.11%,为2016年以来第五次超过4%,截至2025/05/16回落至3.86%,两倍标准差边界为4.76% [1] - 中证全指PETTM分位数52%,上证50与沪深300分别为62%、50%,创业板指接近11%,中证500与中证1000分别为31%、33% [2] - 创业板指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 技术面与周期 - 深100指数技术面呈现3年一轮熊牛周期,2012/2015/2018/2021年下行幅度40%-45%,当前调整始于2021年一季度,时间与空间较充分 [2] -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最新配置主题为银行等板块 [2][6] 资金动向 - 最近5个交易日ETF资金流出341亿元,融资盘缩减约6亿元 [3] 指数与ETF数据 - 华宝中证银行ETF(512800 SH)、富国中证800银行ETF(159887 SZ)等银行类ETF被列为观察标的 [7] 模型与策略 - GFTD模型和LLT模型历史择时成功率约80%,但存在市场结构变化导致失效的风险 [15]
【广发金工】美国可转债被动化投资历程与启示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15 06:29
国内可转债ETF发展现状 - 国内已发行两只可转债ETF,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2025Q1规模376.6亿元)和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2025Q1规模57.8亿元),合计占全市场可转债规模的6.1% [1][6] - 两只ETF管理费率分别为0.15%和0.25%,低于主动可转债基金 [1][9] - 2024年以来机构投资者占比超97%,成为规模增长主力,机构通过ETF分散非系统性风险需求显著 [1][12] - 2024年收益表现:博时5.87%、海富通8.32%,优于主动可转债基金均值 [1][22] - 两只ETF持仓接近全复制策略,博时持有457只可转债,海富通持有103只 [25] 美国可转债市场特征 - 美国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达2540亿美元(2024年末),为全球最大最成熟市场 [2][42] - 发行主体覆盖中小企业至大型公司,行业集中于TMT(31%)、消费(23%)、金融地产(20%)和医疗保健(12%) [2][50] - 条款设计灵活多样,包含强制转股债券、反向可转债等创新结构,期限跨度从2年至30年以上 [37][46][66] - 票息分化明显:零票息占比13%,0-2%占比38%,2-4%占比29% [53] - 信用评级分散:无评级占比74.8%,投资级(BBB-及以上)占比38.8% [55] 美国可转债指数与ETF - 主流可转债指数包括ICE BofA All U.S. Convertibles Index(1988年推出)和Bloomberg US Convertible Liquid Bond Index [72][76] - 首只可转债ETF(SPDR Bloomberg Convertible Securities ETF,代码CWB)于2009年推出,当前规模40亿美元 [76][77] - iShares Convertible Bond ETF(ICVT)规模26亿美元,管理费率0.20%,成交活跃度高于CWB [77][86] - 被动ETF近五年年化收益10%-11%,显著跑赢主动基金均值(7.3%) [3][88] - 2024年可转债ETF规模占全市场不足3%,低于中国6.1%的占比 [3][82] 中美可转债市场差异 - 市场规模:美国2540亿美元 vs 中国723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 [60] - 期限结构:中国以5-6年为主,美国跨度广泛(2-30年) [66][68] - 条款设计:美国含硬赎回、反向转股等灵活机制,中国侧重投资者保护条款(下修、回售) [66][68] - 投资策略:美国多头与套利策略并存,中国以买入持有为主 [69] 可转债被动化投资启示 - 完善指数体系,开发细分策略指数(如行业、期限指数) [89] - 低费率是被动产品核心竞争力(美国ICVT 0.20% vs 中国ETF 0.15%-0.25%) [89] - 提升ETF及底层资产流动性,美国ICVT单日成交达0.38亿美元 [86][90] - 创新条款设计,在保护投资者前提下引入硬赎回等灵活机制 [90]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弹性与成长双重驱动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13 14:04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特征解析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选取50只在创业板上市的、业务涉及新能源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创业板新能源产业主题的总体表现 [4] - 指数基日为2017年12月29日,发布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 [5][6] - 样本空间要求公司业务属于新能源或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以及动力电池、电池材料、充电设施、整车、电机和电控等 [6] - 选样方法综合考虑研发投入、营收增长、成交金额和市值等因素,最终选取前50只股票构成指数样本 [6] - 指数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样本的调整市值/除数×1000,权重因子使单只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不超过60% [7][8] - 指数样本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9] 成分股特征 - 基于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截至2025年5月9日,重仓行业为电池、光伏设备、自动化设备、风电设备和金属新材料,前5大行业合计权重为92% [12] - 总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成分股有3只,分别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和阳光电源,成分股总市值主要集中在200-500亿元区间 [14]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为64%,包括汇川技术(17.01%)、宁德时代(15.03%)、阳光电源(11.10%)等 [21][22] 估值与历史业绩 - 截至2025年5月9日,指数的市盈率(TTM)为24.45倍,位于历史44.7%分位;市净率(LF)为3.31倍,位于历史34.9%分位 [24] - 以基日至今作为观察周期,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实现了11.78%的年化收益,高于中证新能、新能源车等指数,具备更高的夏普比特征 [27][31] - 2018年至2025年期间,指数表现优于同类新能源指数,2020年涨幅达150.98% [32] 锂电产业链分析 - 从2024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下游电池环节,2023/2024/2025Q1电池环节扣非归母净利润占全产业链利润比分别为78.30%/90.10%/80.63% [37] - 25Q1行业ROE有所修复,铜箔环节明显改善,锂电产业链整体ROE有所修复 [37] - 电池等板块符合"低ROE+低速动比率+较高固定资产周转率"财务特征,有望率先开启盈利拐点 [38][39] 电力设备行业分析 - 电力设备2024年年报反映行业整体处于高景气阶段,绝大部分公司收入和业绩表现较好,合同负债实现稳健增长 [41] - 海外网内属于长坡厚雪好赛道,电网扩容+设备更新开启电网投资大周期,下游为分散的海外电网公司,渠道壁垒较高 [41] - 2025Q1,24家样本企业合同负债合计达285.53亿元,同比增长17.5%,环比增长2.3% [44] - 2024年电网基建投资规模达6082.6亿元,同比+15.3%;2025年1-3月电网基建投资规模达956亿元,同比+24.8% [44]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产品 -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基金代码:159387)紧密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47] - 产品于5月12日起开放认购,国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截至2024年6月底各类资产管理规模10276亿元 [47]
创业板新能源:弹性与成长双重驱动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13 14:01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特征解析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选取50只在创业板上市的、业务涉及新能源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创业板新能源产业主题的总体表现 [4] - 指数基日为2017年12月29日,发布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 [5][6] - 样本筛选标准包括非ST/*ST股票、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无重大违规/财务问题、业务属于新能源或新能源汽车产业等 [6] - 选样方法综合考虑研发投入占比、营收增长率、成交金额和总市值等因素 [6] 成分股特征 - 行业分布:重仓行业为电池(权重最高)、光伏设备、自动化设备、风电设备和金属新材料,前5大行业合计权重92% [12] - 市值分布:总市值1000亿元以上成分股3只(宁德时代、汇川技术、阳光电源),主要集中于200-500亿元区间 [14]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64%,包括宁德时代(15.03%)、汇川技术(17.01%)、阳光电源(11.10%)等龙头企业 [21][22] 估值与历史业绩 - 截至2025年5月9日,指数市盈率24.45倍(历史44.7%分位),市净率3.31倍(历史34.9%分位) [24] - 基日至今实现11.78%年化收益,高于中证新能(-0.29%)、新能源车(2.59%)等同类指数,夏普比率0.49 [27][31] - 2020年表现最佳(+150.98%),2022-2023年经历回调(-24.44%/-28.06%),2024年恢复正增长(+5.81%) [32] 产业链分析 锂电产业链 - 2024年电池环节利润占全产业链90.10%,25Q1仍保持80.63%的主导地位 [37] - 25Q1行业ROE修复,铜箔环节改善显著,45%企业ROE同比上升 [37] - 电池板块符合"低ROE+低速动比率+较高固定资产周转率"特征,有望率先迎来盈利拐点 [38][39]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年行业高景气,24家样本企业中22家营收同比增长,25Q1延续增长趋势 [43] - 25Q1合同负债285.53亿元,同比+17.5%,反映在手订单充裕 [44] - 2025年1-3月电网基建投资956亿元,同比+24.8%,主因新能源消纳需求驱动 [44] 产品信息 -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该指数,5月12日起开放认购 [47] - 国泰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10276亿元(截至2024年6月),旗下有多只超百亿规模ETF产品 [47]
【广发金工】关注指数成分股调整的投资机会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12 03:22
指数化投资研究背景 - 指数化投资理念近年受投资者广泛认可,ETF产品因透明、低费率、交易便捷等优势成为居民资产配置重要工具 [4] - 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等宽基指数每年6月和12月定期调仓,成分股变动带来被动型基金的持仓调整 [4] - 截至2025年4月,被动指数型基金规模达3.4万亿元,增强指数型基金规模2211亿元,合计规模已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2.07万亿元) [2][13] 主要宽基指数编制规则 - **上证50**:从上证180样本中选取总市值与成交额综合排名前50的股票,每次调整不超过10%且设置40-60名缓冲区 [6] - **沪深300**:剔除成交额后50%证券后按日均总市值选取前300名,参考5-4月/11-10月数据每半年调整 [7][8] - **中证500**:剔除沪深300样本及市值前300名后,按成交额剔除后20%再选总市值前500名,调整比例≤10% [9] - **中证1000**:剔除中证800样本及市值前300名后,按成交额剔除后20%再选市值前1000名 [10] - **创业板指**:按半年日均市值排序剔除后10%成交额股票后,选取前100名,新兴产业占比高 [11][12] 指数基金规模与跟踪情况 - 权益ETF总规模从2014年2000亿元增长至2025年4月的2.95万亿元,增幅显著 [13] - 跟踪规模前三指数:沪深300(11359亿元)、中证A500、中证500,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达3730亿元 [16][18] - 中证500ETF中,南方基金产品规模1092亿元居首,华夏与嘉实分别以117.68亿元和102.67亿元次之 [22] 成分股调整历史效应 - **调入效应**:2019-2024年数据显示,调入前两周股票平均跑赢指数3.74%,胜率66.67%,2023年超额收益达9.93% [25] - **调出效应**:调出前两周股票平均跑输指数2.57%,胜率69.49%,2020年跑输幅度最大(-4.24%) [26] - **沪深300**:调入股票超额收益均值4.04%(最高51.53%),调出股票跑输1.68%(最差-51.33%) [27] - **中证500**:调入股票超额收益均值2.84%,2021年达5.59%;调出股票跑输1.4%,2019年最显著(-3.51%) [29][30] 2025年6月预期调整冲击测算 - **上证50**:预计调整4只成分股,被动买入金额合计48亿元,其中海天味业(16.85亿元)冲击系数达4.4倍日均成交额 [33][34] - **沪深300**:预计调整6只成分股,净买入98亿元,沪农商行(28.44亿元)冲击系数高达10.41倍 [37][38] - **中证500**:预计调整50只成分股,净买入32亿元,江淮汽车(15.73亿元)和电投能源(4.94亿元)冲击显著 [39]
【广发金工】主要宽基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12 03:15
主要宽基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 上证50指数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中国海油、上汽集团等5只个股,调出海天味业等5只个股 [1] - 选样方法基于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和成交金额综合排名,调整比例不超过10% [6] 沪深300指数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国货航、上海电气等6只个股,调出三七互娱、华兰生物等6只个股 [1][7] - 样本空间剔除ST股及上市不足季度的证券(市值前30除外),调整比例不超过10% [7] 中证500指数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天山股份、神火股份等50只个股,调出江淮汽车、电投能源等50只个股 [2][9] - 选样方法剔除沪深300样本及市值前300的证券,按成交金额和市值筛选前500名 [9] 中证1000指数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珂玛科技、无线传媒等100只个股,调出金博股份、普莱柯等100只个股 [2][13] - 样本空间为中证800外且市值偏小的证券,调整比例不超过10% [13] 创业板指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锐捷网络、乖宝宠物等10只个股,调出开立医疗、安科生物等10只个股 [2][18] - 选样标准包括上市超6个月、无重大违规,按市值和成交金额筛选前100名 [18] 深证100指数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中航成飞、光启技术等4只个股,调出TCL中环、康龙化成等4只个股 [2][19] - 选样方法与创业板指类似,侧重深市大市值高流动性个股 [19] 科创50指数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百济神州、华虹公司等4只个股,调出华大智造、天岳先进等4只个股 [2][21] - 样本需上市超6个月(未来或延长至12个月),按成交金额和市值筛选前50名 [21] 科创100指数 - 2025年6月预测调入奇安信等10只个股,调出艾罗能源、昱能科技等10只个股 [3][23] - 样本空间为科创50外且市值中等的科创板证券,调整比例不超过10% [23] 指数调整机制 - 主要宽基指数每年6月和12月定期调整,基于4月30日前的交易及财务数据 [4] - 调整规则普遍设置缓冲区,如沪深300新样本排名前40优先进入,老样本前60优先保留 [7][21]
【广发金工】主要宽基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5-12 02:32
指数定期调整预测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及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每年6月和12月对主要宽基核心指数成分股进行定期调整 [1] - 调整依据指数编制方案,涉及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深证100、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 [1][2][3] 上证50指数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中国海油、上汽集团等5只个股 [1] - 预计调出海天味业等5只个股 [1] - 样本空间来自上证180指数,选取总市值和成交金额综合排名前50的证券 [6] - 调整比例不超过10%,设置40-60名缓冲区 [6] 沪深300指数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国货航、上海电气等6只个股 [1][8] - 预计调出三七互娱、华兰生物等6只个股 [1][8] - 样本空间要求非ST股,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超1年,其他证券上市超1季度 [7] - 先按成交金额剔除后50%,再按总市值选取前300名 [7] 中证500指数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天山股份、神火股份等50只个股 [2][10] - 预计调出江淮汽车、电投能源等50只个股 [2][10] - 样本空间剔除沪深300成分及总市值前300名证券 [9] - 先按成交金额剔除后20%,再按总市值选取前500名 [9] 中证1000指数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珂玛科技、无线传媒等100只个股 [2][14] - 预计调出金博股份、普莱柯等100只个股 [2][14] - 样本空间为中证800指数样本外的证券 [13] - 剔除成交金额后20%后按总市值选取前1000名 [13] 创业板指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锐捷网络、乖宝宠物等10只个股 [2][18] - 预计调出开立医疗、安科生物等10只个股 [2][18] - 样本要求非ST股,上市超6个月,无重大违规 [18] - 先剔除成交金额后10%,再按总市值选取前100名 [18] 深证100指数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中航成飞、光启技术等4只个股 [2][20] - 预计调出TCL中环、康龙化成等4只个股 [2][20] - 样本要求非ST股,上市超6个月,无重大违规 [19] - 调整方法与创业板指类似 [19] 科创50指数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百济神州、华虹公司等4只个股 [2][21] - 预计调出华大智造、天岳先进等4只个股 [2][21] - 样本空间为科创板上市超6个月的证券 [21] - 先剔除成交金额后10%,再按总市值选取前50名 [21] 科创100指数调整预测 - 2025年6月预计调入奇安信等10只个股 [3][23] - 预计调出艾罗能源、昱能科技等10只个股 [3][23] - 样本空间为科创板上市超12个月的证券 [23] - 剔除科创50成分及总市值前40名后按总市值选取前100名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