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View睿智显示

搜索文档
三星供应商拟出售OLED材料部门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2 09:44
公司业务重组 - Solus Advanced Materials考虑出售OLED材料部门以集中资源于电池箔/铜箔主营业务 [1] - 公司业务分为电池箔(占比43.51%)、铜箔(占比34.38%)和OLED(占比20.53%)三大板块 [2] - 2023年总销售额5709亿韩元(约29.55亿元人民币),其中电池箔2484亿韩元(约12.86亿元人民币)、铜箔1963亿韩元(约10.16亿元人民币)、OLED1172亿韩元(约6.07亿元人民币) [2] 业务调整措施 - 2023年已将OLED业务从先进材料部门分离并成立独立组织机构 [2] - 在商业报告中单独记录OLED相关销售额 [2] -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调整是为出售做准备以明确业务价值 [2] 出售原因分析 - 公司希望集中产能于高增长潜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箔领域 [3] - 韩国显示器客户投资延迟导致OLED业务发展受阻 [3] - OLED材料市场竞争加剧削弱了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 [3]
苹果或于2027年推出“几乎全玻璃、曲面设计”iPhone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2 09:44
iPhone设计革新 - 苹果计划在2027年推出"几乎全玻璃、曲面设计"的iPhone 该设计将采用连续环状玻璃外壳 仅保留镜头周围与钛金属边框为金属材质 [1] - 2027年款iPhone可能将前镜头隐藏于屏幕之下 实现真正的全屏幕边到边显示 不同于三星或vivo的侧边下弯曲面屏幕方案 [1] - 该设计概念源自苹果2019年申请的专利 描述了一款以玻璃环绕机身形成"连续环状外壳"的手机 [1] 2027年苹果产品路线图 - 2027年可能成为苹果"产品大爆发"的一年 包括首款可折叠iPhone和首款智慧眼镜 后者将直接对标Meta Ray-Ban [2][3] - 公司计划推出内建相机的AirPods与Apple Watch 以及备受关注的桌上型AI机器人 该机器人将配备具备"个人风格"的语音助理 [3] AI技术布局 - 苹果可能在2027年推出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全新Siri 并投入研发自家服务器端AI专用芯片 [2] - AI芯片由苹果以色列芯片设计团队负责 该团队曾主导Apple Silicon开发 使公司在2020年摆脱对英特尔晶片的依赖 [2]
2025款蔚来ES6开启预订:搭载15.6英寸AMOLED中控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2 09:44
新车发布信息 - 2025款蔚来ES6车型预热活动于5月10日启动,消费者可进行预订,预计5月16日正式上市 [1] 技术配置亮点 - 搭载15.6英寸AMOLED中控横屏、19.4英寸W-HUD及800万像素流媒体内后视镜 [3] - 配备NOMI Mate 3.0语音助理和原生怀挡设计 [3] - 前后双电机配置:前置交流异步电机最大功率150kW,后置碳化硅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10kW,系统总功率490马力,峰值扭矩700N·m [4] 内饰优化 - 中控岛台储物空间优化,新增双风冷手机无线充电区域和带盖板杯架置物槽 [4] 续航能力 - 提供75kWh、100kWh和150kWh三种电池组配置,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500km、625km和930km [8] 促销政策 - 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锁单可获得5年免费换电权益,购车赠送240张免费换电券,提车后享受10,000蔚来积分礼遇 [8] 外观设计 - 大灯区域重新设计,显著提升车辆视觉辨识度 [10]
三星Galaxy S25 Edge新机采用康宁第二代大猩猩玻璃陶瓷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9 09:47
三星Galaxy S25 Edge显示屏技术 - 三星Galaxy S25 Edge将采用康宁大猩猩第二代玻璃陶瓷产品(Gorilla Glass Ceramic 2) [1] - 康宁基于先进玻璃技术开发该产品 三星通过应用工艺和强化技术进行优化并搭载于S25 Edge [1] 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技术特性 - 该产品在玻璃中融入晶体 保持高光学透明度的同时通过玻璃与晶体协同作用增强强度 [2] - 首代大猩猩玻璃陶瓷由摩托罗拉Razr Ultra折叠手机外屏搭载 问世仅一月有余 [2] - 实验室测试显示首代产品可抵御1米高度连续10次跌落(模拟沥青表面) [2]
友达、群创等6家面板厂公布4月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9 09:47
面板厂商2025年4月营收表现 - 友达光电4月营收231.38亿新台币(约5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5%,累计营收952.40亿新台币(约22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1% [1][2] - 群创光电4月营收189.97亿新台币(约4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4%,累计营收749.29亿新台币(约17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3% [3][4] - 瀚宇彩晶4月营收10.06亿新台币(约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9%,累计营收39.06亿新台币(约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9% [6][7] - 凌巨科技4月营收7.21亿新台币(约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9%,累计营收27.68亿新台币(约6.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 [8][9] - 铼宝科技4月营收3.75亿新台币(约0.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48%,累计营收11.53亿新台币(约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43% [10][11] - 华凌光电4月营收1.84亿新台币(约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70%,累计营收7.00亿新台币(约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5% [13][14] 友达光电业务动态 - 子公司达擎与元太科技设立合资公司,投资3.9亿新台币(约0.93亿元人民币)建设电子纸模组生产线,预计2025年第四季投产 [2] - 展示全球最薄17.3英寸双面透明Micro LED显示器、16英寸防窥显示器、65英寸8K广色域节能FSC色序型显示器等多款产品 [2] 群创光电技术进展 - 展示204英寸色转换自由拼接巨幕、Micro LED浮空珠宝盒、AI智能透明翻译机等前沿技术 [5] - 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OPLP)今年可实现量产,持续推进chip first、RDL first与TGV三项主要制程技术开发 [5] 瀚宇彩晶业务亮点 - 环保显示业务良率已步上正轨,预期持续改善 [7] - 车载营收比重持续提升至约35%,发展抬头显示器、电子后视镜两大产品市场,产能预估今年第四季放量 [7] 凌巨科技业务结构 - 工控占营收比重约3成,今年成长力度有望加大 [9] - 消费电子持续回温,拍立得翻红及打印机需求增加对运营有所助益 [9] - 车载业务展望乐观 [9] 铼宝科技战略转型 - 子公司电池柜销售完成客户验收后确认收入 [10][11] - 与台普威合作的储能案场进入建置期,第二季将进入营收认列高峰 [11] - 与Smartkem合作开发全球首款基于OTFT的AMOLED显示器,目标2025年下半年启动量产 [12] 华凌光电产能规划 - 台湾地区产线扩建计划涵盖OLED面板及LCD、TFT、OLED模组产能,预计2025年底陆续开出新产能 [14] - 逐步推动订单转移至台湾地区生产,有望迎来更多美系客户转单效益 [14] 行业趋势总结 - 面板厂商营收表现分化,头部企业略有减少,中小厂商实现增长 [15] - 多元化布局与技术迭代成为应对市场波动的主要策略 [15] - 电子纸模组、FOPLP量产、新能源储能项目、产线扩建等为未来增长创造可能性 [15]
友达子公司与Nanolumens 开发Micro LED显示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9 09:47
战略合作 - Nanolumens与AUO Display Plu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结合前者在创意LED显示屏设计与集成的专业能力与后者在Micro LED和商用显示制造领域的技术能力,共同开发定制化显示系统 [1] - 合作将整合双方研发资源,开发透明、大尺寸和高性能显示解决方案,产品可融入建筑环境 [1] - 合作成果计划在2025年6月11日至13日的InfoComm 2025展会上首次展示 [2] 公司背景 - Nanolumens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美国,拥有多种LED显示屏系列,包括Nixel系列、Engage系列、Mesh显示屏等,产品像素间距覆盖0.93mm至10mm,支持平面、弯曲或圆柱形等不同造型 [2] - Nanolumens产品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并正在拓展欧洲、中东、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市场 [2] - AUO Display Plus是友达光电子公司,专注于工业与商用显示解决方案,应用领域包括企业、教育、医疗、零售及交通运输等,拥有多种显示技术,如HiRaso显示技术、TARTAN显示技术、AMVA面板曲面显示技术等 [2] 技术发展 - 友达光电近年积极发展Micro LED技术,在Touch Taiwan 2025展会上展出了多款Micro LED产品,包括全球最大单一Micro LED模块、与三星电子合作的全系列Micro LED电视、全球首款最薄17.3英寸双面透明Micro LED显示器 [3] - 在智能座舱领域,友达与集团公司BHTC基于Micro LED技术开发了幻境全景天幕、XR互动智慧窗、多变形态中控显示等车载显示解决方案 [3]
TCL华星供屏联想moto razr 60系列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9 09:47
联想moto razr 60系列发布 - 联想moto razr 60 / Pro / Ultra系列小折叠屏手机发布,主屏为6 96英寸LTPO AMOLED折叠屏,分辨率1224×2992,像素密度464ppi,支持165Hz刷新率,副屏为4英寸OLED显示屏 [1] TCL华星屏幕技术亮点 - TCL华星为联想moto razr 60 ultra独家供应内外屏,采用50um厚UTG超薄柔性玻璃,提升透光性和可靠性,优化折痕 [2] - 应用最新一代发光材料技术,功耗比上一代下降13%,通过8T1C LTPO技术与无偏光片技术协同优化,实现1-165Hz智能自适应刷新率 [2] - 屏幕全屏最高亮度2000 nits,峰值亮度4500 nits,色域达117% NTSC和87% BT2020,为业界首款支持IP68防水的屏幕 [2] - 4 0英寸外屏支持165Hz高刷新率与3000尼特峰值亮度,色彩表现与操作流畅度与内屏一致 [2]
中国首条第8.6代AMOLED金属掩膜版产线首台核心设备搬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8 06:26
江苏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公司宣布中国首条第8.6代AMOLED金属掩膜版产线核心设备进驻江苏镇江句容经济开发区 [1] - 公司为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专注于AMOLED金属掩膜版研发生产,产品覆盖G2.5至G6代线,应用于手机、车载、穿戴、TV等显示屏,已批量供货京东方、天马、TCL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 [3] - 2022年启动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总投资3.8亿元,分两期建设,达产后年产能包括AMOLED金属掩膜版框架5000张、柔性AMOLED金属掩膜版1500张等 [3] - 2025年1月拟投资4.6亿元开展G8.6代AMOLED通用金属掩膜版及高精度金属掩膜版产业化(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G8.6代AMOLED通用金属掩膜版780张及高精度金属掩膜版10万条 [3] - 一期项目主体设备计划2025年Q2搬入,目标2025年Q4推进产品送样验证 [4] 行业动态 - 黄石全洋光电也在建设第8.6代金属掩膜版项目,2025年1月开工,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2026年6月完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整体达产后年产值6亿元 [5] - 黄石全洋光电最大股东寰采星科技已于2024年12月实现第8.6代线OLED用金属掩膜版(FMM)产品试量产 [5] 技术发展 - 中国首条第8.6代AMOLED金属掩膜版产线核心设备进驻标志着国内AMOLED金属掩膜版技术进入更高世代 [1] - 行业正加速推进G8.6代AMOLED金属掩膜版产业化,多家企业布局相关产线 [3][5]
总投资5.2亿,成都这个5G功能膜材基地项目5月底完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8 06:26
项目概况 - 亚通全国总部5G功能膜材基地项目正处于施工建设阶段 预计5月底完工 [1] - 项目占地约25 3亩 总投资约5 2亿元 主要从事OLED导热屏蔽材料、光学胶、膜系列、折叠显示屏支撑件BKT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产品与技术 - 项目建设期内将加大研发投入 开展研发可量产的半导体功能膜(切割蓝膜、温控膜、DAF膜)、5G+频屏蔽膜、显示光学膜材等功能膜生产线 [2] - 在OLED产品领域 公司先后与华为、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天马、OPPO等客户开展联合技术研发 [2] 产能规划 - 项目建成后将打造9条产线 规划产能1 5亿片/年 [2] - 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 目前主体已经完工 正在进行二次装修和室外工程 [2]
三星第一!1Q25前五大OLED显示器品牌市占率排名出炉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08 06:26
OLED显示器行业趋势 - 2025年第一季OLED显示器出货量约50.7万台,年增175% [1] - 第二季出货量有望达65万台,主要受27吋UHD机种推动 [1] - 2025全年出货量预估258万台,年成长率81%,渗透率将达2% [1]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前五大品牌市占率:三星22.4%、华硕21.6%、微星14%、LGE13%、戴尔11% [2] - 三星主力49吋产品出货占比达40%,预计第二季27吋UHD将成为主力 [3] - 华硕从第四名跃升至第二名,二三月单月出货量第一 [4] - 微星2024年OLED显示器年增36倍,电竞显示器出货年增69% [5] - LGE45吋WUHD新品出货占比达25%,但缺乏27吋UHD产品可能影响后续表现 [6] - 戴尔推出27吋UHD和31.5吋120Hz新品,预计第二季市占率将提升 [7] 品牌策略与产品动态 - 三星产品结构将从49吋转向27吋UHD [3] - 华硕布局可携式双屏显示器等创新产品线 [4] - 微星通过新渠道和OLED新品实现高速增长 [5] - LGE面临产品线不足的挑战 [6] - 戴尔同时拓展消费和商务应用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