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itsView睿智显示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第二!2025年折叠手机市占预估排名出炉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2 06:09
折叠手机市场现状与预测 - 2025年折叠手机出货量预计达1,980万支,渗透率约1.6%,与2024年持平 [1] - 成长速度较前几年放缓,但技术进步与价格下调使其成为中高阶市场技术焦点和品牌差异化利器 [1] - 各大厂商加速布局新品,扩展产品线与价格区间,为2026年市场爆发期作准备 [1] 品牌竞争格局 - 三星2025年全球市占率预计从2024年45.2%下降至35.4%,面临其他品牌竞争 [3][4] - 华为2025年全球市占率预计达34.3%,延续中国市场强劲表现 [4] - 荣耀与联想成长动能明显,市占率预计从2024年6.0%和5.5%提升至2025年9.1%与7.6% [4] - 小米市占率预计从2024年3.0%成长至2025年5.1%,凭借MIX Flip系列打入轻量折叠机市场 [4] - OPPO、vivo等其他品牌合计占比预计达8.5%,显示折叠手机生态系逐步多元 [4] 市场挑战与消费者态度 - 消费者对折痕可见度、耐用性与价格仍持保留态度,尤其非品牌忠实用户换机诱因偏低 [4] - 多数用户偏好高性价比和发展成熟的直板旗舰机,折叠手机短期市场定位仍是"高阶实验性产品" [4] 未来发展趋势 - 2026年可能出现转折,苹果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首款折叠手机 [5] - 苹果产品将延续稳定性与生态整合策略,可能透过iOS深度优化操作场景和硬件整合提升用户体验 [5] - 折叠手机已成为产品主线,从入门到旗舰机种都有完整规划 [5] - 价格逐步下降和材料更稳定将使折叠手机对消费者不再遥不可及 [5] - 苹果新品有望为折叠机市场带来主流化契机,为智能手机产业注入新一波创新动力 [6]
中日韩打响“无FMM OLED”技术突围战!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2 06:09
LGD评估无FMM面板技术 - LGD计划评估无FMM面板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生产OLED面板,不使用精细金属掩模版(FMM) [1] - 该技术将有机材料沉积后通过光刻设备完成OLED图案化制程,与传统FMM技术不同 [1] - LGD计划在广州生产成本较低的TV OLED面板,同时在坡州厂E4产线上测试无FMM技术 [2] - E4产线已安装CVD设备,可采用类似eLEAP技术制造OLED,但现阶段不打算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规模量产 [3] LGD的OLED技术路线 - LGD主要发展WOLED和POLED两大技术路线,分别面向大尺寸和中小尺寸市场 [4] - WOLED通过蒸镀白光OLED材料再通过彩色滤光膜实现全彩显示,绕开FMM在大尺寸应用的难题 [4] - LGD引入"META Technology"提升WOLED面板亮度、视角和能效,目前是全球唯一量产大尺寸WOLED电视面板的厂商 [4] - POLED采用传统FMM技术,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LGD开发了Tandem OLED技术提升折叠设备耐用性 [6] - LGD还在透明OLED等前沿领域持续投入,产品已应用于商业展示和交通等多个场景 [7] 无FMM技术的优势 - 无FMM技术有望提升产线利用率并扩大未来发展空间,可能成为LGD攻入笔记本、车载显示等新领域的利器 [8][9] - 无FMM技术理论上可涵盖全尺寸应用,满足头戴装置面板的超高PPI规格 [9] - 光刻技术能实现远超FMM的精度,像素密度可提升至数千甚至上万PPI [17] - 开口率可大幅提高,如JDI的eLEAP技术开口率达60%以上,是传统FMM的两倍 [17] - 光刻工艺不受尺寸限制,为制造更大尺寸、任意形状的OLED面板提供可能 [18] - 长远来看能减少有机材料浪费,省去FMM设计、制造和清洁成本,有望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19] FMM技术的局限性 - FMM是OLED蒸镀工艺中的消耗性核心零部件,随着分辨率增高工艺难度增大 [10][11] - FMM技术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出现精度限制大、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12] - FMM限制了孔径精细度和排列密度,OLED像素密度难以突破1000PPI [12] - FMM金属框架会遮挡部分蒸镀区域,导致开口率受限,影响屏幕亮度和能效 [13] - 大尺寸面板制造中FMM会因重力产生下垂、变形等问题,导致良率显著下降 [14] - FMM设计和制造过程复杂且昂贵,尤其对于定制化、异形屏等产品 [15] - 蒸镀技术从6代往8.6代升级过程中,FMM开发难度陡增,色偏问题与蒸镀均匀性成为技术难点 [16] 无FMM技术竞争格局 - JDI是首家入局无FMM技术的企业,2022年发布eLEAP技术,开口率可达60% [23] - JDI开发了14英寸笔记本产品,亮度峰值达1600nits,采用串联结构可达3000nits以上 [25] - JDI与群创成立eLEAP策略联盟,推广32吋OLED车载显示器,亮度提高1倍、寿命延长3倍 [27] - 维信诺2023年发布ViP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实现像素图案化制备 [29] - ViP技术使AMOLED开口率从29%增至69%,像素密度提升至1700PPI以上 [31] - 维信诺G8.6代AMOLED新产线开工,预计同时导入FMM与ViP技术 [33] - 三星显示2024年购买5项无FMM OLED领域美国专利,采购非FMM蒸镀设备进行评估 [35][36] - TCL华星布局印刷OLED技术,材料利用率高,可减少材料损耗30% [39] 中尺寸OLED市场机会 - 中尺寸是OLED有机会爆发潜力的领域,包括NB、MNT、Pad及车载显示 [45] - 2025年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达61%,IT品牌产品正导入OLED面板 [45] - 蓝色磷光材料加速商用化,TADF敏化技术与高色域材料组合开发逐步完善 [47] - 国内厂商在UTG、FMM等OLED关键技术材料上取得突破,有助于改善成本 [49] - 2025年OLED在笔电市场渗透率达4.5%,OLED显示器出货量年增达83% [52] - OLED市场规模扩大为无FMM技术提供更大舞台,布局厂商有望推动技术落地与商业化 [53]
京东方:三季度继续坚持按需生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1 08:19
LCD行业供需动态 - 行业平均稼动率2024年11月回升,2025年一季度保持在80%以上,二季度因终端需求降温主动下调,三季度将灵活调整产线负荷并坚持"按需生产"以应对需求波动 [1]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实现对手机Top品牌全覆盖,LTPO、折叠等高端产品占比快速提升,同步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 [1] - 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于5月20日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进入运营阶段 [1] 创新技术布局 - 钙钛矿中试线产出行业首片2.4m×1.2m光伏电池样品,转化效率达领先水平 [3] - 玻璃基封装技术实现高深宽比板级样品交付 [3] 财务与折旧情况 - 2024年折旧额约380亿元,同比增加,主因成都、绵阳、重庆三条第6代AMOLED产线全部转固 [3] - 北京、合肥、重庆、福州四条8.5代LCD生产线已全部折旧到期,预计2025年折旧见顶后盈利水平将改善 [3] 未来资本开支方向 - LCD扩产高峰已过,未来投资聚焦半导体显示主业,并向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四大领域延伸 [3]
精测电子:控股子公司获政府补助资金2520万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1 08:19
政府补助 - 控股子公司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资金2520万元,其中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2160万元,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360万元 [1] - 补助资金将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1] 公司业务 - 上海精测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开发显示和新能源领域的检测设备 [2] - 精测电子主要从事显示、半导体及新能源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在显示领域,公司主营产品涵盖LCD、OLED、Mini LED、Micro OLED、Micro LED等各类显示器件的检测设备 [2] - 公司产品包括电测及调试系统设备、前制程AOI设备、自动化装备集成产品等 [2] 技术突破 - 2024年11月,公司自研Seal系列TGV检测设备实现成功批量交付,客户将设备应用于Mini/Micro LED直显、半导体先进封装载板以及其他精密器件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9亿元,同比增长64.92%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2] - 半导体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1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3.71% [2] - 显示板块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42.46% [2] - 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收入7757.28万元,同比增长429.71% [2]
韩媒:三星显示将为迈巴赫供应OLE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1 08:19
三星显示与奔驰合作供应P2P OLED显示屏 - 三星显示将为奔驰迈巴赫S级轿车供应48英寸Pillar-to-Pillar(P2P)OLED显示屏,预计2028年上市 [1] - 该显示屏横跨汽车左右两侧支柱,完整覆盖驾驶员与前排乘客前方区域 [3] P2P显示屏的技术特点 - 传统液晶及刚性OLED难以满足汽车仪表盘长弧形设计,柔性OLED凭借可弯曲特性成为关键技术 [3] - 奔驰两年前已启动P2P显示屏应用探索,旨在提升电动化时代用户交互体验 [3] 合作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三星显示首次与奔驰合作,此前奔驰车载显示领域主要与LG Display合作 [4] - 此次合作是三星显示进军汽车市场、拓展电子零部件业务的重要一步 [4] - 有望推动以LCD为主的汽车显示屏市场向OLED转型,加速OLED技术在主流车型中的渗透 [4] 奔驰选择三星显示的原因 - 看重三星显示在可折叠、可拉伸等柔性OLED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3] - 奔驰曾与全球多家显示技术企业沟通,最终选定三星显示 [3]
面板最新价格(2025年7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1 08:19
面板价格趋势 - 2025年7月电视面板价格普遍下跌 显示器与笔记本面板价格保持稳定 [1] - 65吋电视面板均价173美元 环比下降1.7% 55吋均价124美元 环比下降1.6% [3] - 43吋电视面板均价64美元 环比下降1.5% 32吋均价35美元 环比下降2.8% [4] 电视面板细分数据 - 65吋Open-Cell面板价格区间167-177美元 55吋区间118-127美元 [2] - 43吋FHD面板最低价62美元 最高价65美元 32吋HD面板最低价34美元 最高价36美元 [4] 显示器面板价格 - 27吋IPS面板均价63美元 价格区间57.6-65.8美元 环比持平 [2][6] - 23.8吋IPS面板均价49.9美元 价格区间47.1-51.4美元 连续两月无波动 [2][7] 笔记本面板价格 - 17.3吋TN面板均价38.3美元 自2023年9月维持稳定 15.6吋Value IPS面板均价40.3美元 [8][9] - 14吋TN面板均价26.9美元 11.6吋均价25.1美元 均自2024年7月上旬起未调整 [9]
惠科官宣:首款自研OLED模组在深圳正式点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9 08:34
公司动态 - 惠科首款自主研发并制造的OLED模组在深圳惠科创新半导体显示工业园成功点亮[1] - 该OLED模组攻克了核心工艺壁垒 采用创新的氧化物半导体背板技术和Hybrid混合面板架构设计[3] - 产品历经5个月技术攻坚 在惠科首条全制程OLED产线上完成从设计到试产的全流程验证[3] - 此次成功填补了惠科在OLED领域的空白 助力构建覆盖LCD Mini LED至OLED的全产品体系[3] 技术布局 - 公司现有技术包括a-Si TFT-LCD技术 Oxide TFT Oxide RGB OLED Oxide LCD Mini LED[3] - 自研的氧化物OLED RGB OLED以及超低频OLED产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3] - 2025年1月以约5.04亿元人民币收购柔宇科技深圳柔性显示产业园部分资产[4] - 通过收购获得柔宇G5.5柔性OLED产线和氧化物TFT技术 补强OLED技术实力[4] 战略意义 - 此次量产是惠科布局OLED赛道的战略级成果[3] - 收购柔宇资产被视为快速切入OLED赛道的关键一步[4] - 产品体系涵盖小尺寸至大尺寸的全应用场景[3]
TCL华星&小米创新显示联合实验室二期揭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06:42
TCL华星与小米战略合作深化 - 7月12日TCL华星与小米创新显示联合实验室二期在武汉基地揭幕 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全面深化 将在更广领域和更高目标上探索未来显示技术[1] - 二期实验室通过更先进设备和研发体系 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融合 目标攻克超高端显示技术并打造全球领先创新策源地[2] 合作历史与技术成果 - 双方自2017年起建立深度战略合作 2020年小米10系列同时定制三星和TCL华星AMOLED曲面屏[2] - 2021年成立一期实验室 开展半导体显示技术预研合作并共享成果[2] - 联合实验室构建"联合研发+产能协同"机制 缩短技术落地周期 提升产品成熟度[3] 里程碑产品与技术突破 - 2017年小米5X首次搭载TCL华星LTPS屏幕[3] - 2020年小米10至尊纪念版采用TCL华星OLED面板[3] - 2021年全球首发屏下摄像头手机[3] - 2022年联合定义1.5K屏幕标准并开发国产首款2K LTPO屏幕[3] - 2023年提前启动全等深微四曲面屏研发 累计申请专利130余项[3] - 2024年推出MIX Fold系列折叠屏[3] 2025年合作进展 - TCL华星为小米多款2025年新品供应屏幕 包括MIX Flip 2折叠手机 YU7 SUV汽车 15s Pro手机及7 Ultra平板[3]
2025上半年面板价格变化趋势回顾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06:42
全球面板产业2025上半年市场表现 - 2025上半年全球面板产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从年初乐观预期转向年中价格回调,电视面板价格从强劲开局转向理性调整,而IT面板(显示器、笔记本)需求相对稳健[1] - 电视面板价格走势成为市场风向标,第一季度因政策刺激和超大尺寸化趋势推动上涨,第二季度因需求疲软和库存调整导致价格松动[2][3][5] - 显示器面板价格表现稳健,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关税豁免窗口期刺激,但后期需求增长放缓[7][8][9] - 笔记本面板价格全年持平,厂商因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保持谨慎定价策略[11][12] 电视面板市场动态 - **第一季度上涨驱动因素**:中国大陆"以旧换新"政策激活下沉市场换机需求,6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带动面板厂商盈利信心[3] - **供给侧紧张预期**:上游偏光片潜在短缺传闻引发品牌预防性备货,短期内放大需求信号,大尺寸面板涨幅显著[3][4] - **第二季度价格回调**:北美需求不及预期、中国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品牌厂商库存水位回升后采购节奏放缓,43-65英寸主流尺寸面板6月均价下跌1美元[5][6] - TrendForce预测7月电视面板价格将继续下滑,32英寸小尺寸因部分需求支撑保持稳定[6] IT面板市场表现 显示器面板 - 第一季度淡季不淡,中国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显示器品类,填补商用市场需求缺口,面板厂商试探性上调Open Cell价格[8] - 第二季度美国关税豁免窗口期刺激短期备货需求,推动价格上涨,但效应消退后品牌采购转趋谨慎,7月价格预计持平[8][9] - 高端电竞显示器成为增长亮点,OLED面板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330万片(年增65%)[9] 笔记本面板 - 上半年价格全面持平,厂商因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维持谨慎备货策略[11] - 下半年品牌需求预期转乐观,订单动能增强,但面板厂为巩固客户关系仍维持价格持平[12] 面板企业业绩与战略调整 - **业绩分化**: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46亿元(同比+70%),深天马扭亏为盈,彩虹股份净利润下滑55%-48%,友达/群创营收分别增长5.63%/4.48%[14][15][16][17] - **产业整合**:头部企业加速并购(如TCL收购LGD产线、京东方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股权),提升行业集中度与定价话语权[18] - **产能优化**:友达、群创关停老旧工厂或转移产能至高附加值产品线[18] - **业务多元化**:深天马非消费类显示业务(车载、工控、医疗)占比提升,厂商积极拓展细分市场以对冲消费周期波动[19]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宏观经济形势(全球复苏力度、消费购买力、地缘政治)将成为影响面板需求的核心变量[22] - 面板企业通过整合、产能优化和多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应对不确定性[21]
目标G8.6 OLED!传三星显示新增IT销售团队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06:42
三星显示业务重组 - 三星显示在7月1日进行重组,IT业务部门内增设IT销售团队,此前仅有IT技术团队和开发团队 [1] - 增设IT销售团队可能是为全面启动IT OLED业务做准备 [1] - 苹果计划从明年开始陆续推出OLED MacBook等产品,三星显示计划利用第8.6代OLED产线为这些产品供屏 [1] 人事调整与业务布局 - 2024年12月,三星显示宣布由大尺寸事业部组长李钟赫副社长兼任IT事业部门组长,李柱亨副社长担任中小尺寸事业部组长 [3] - 大尺寸事业部专注于生产电视和显示器用的QD-OLED面板,中小尺寸事业部主要负责生产智能手机所需的OLED面板 [4] - 将大尺寸事业组长委任为IT事业部组长,有利于IT OLED业务的整体拓展,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并避免向同一客户推销技术不同产品的混乱 [4] 技术协同与客户管理 - 显示器用QD-OLED技术和平板/笔记本电脑用中小型IT OLED技术不同,但在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紧跟技术趋势的前提下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4] - 7月1日人事调整中,三星显示总部企划组组长和中小尺寸事业部企划组长进行了职位互换,两者均涉及投资决策,但总部企划组还需兼管三星电子业务支持特别工作组事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