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钓鱼第一大省,究竟是谁?
虎嗅· 2025-09-27 05:58
武汉鹦鹉洲大桥下的钓鱼者。摄影/温伟栋 在大众印象中,钓鱼需要有钱有闲,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实际上,数据显示,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已成为钓鱼运动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6%,看见水就 要试试鱼口(鱼的咬钩情况)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标准动作。钓鱼不仅是运动,更是一场心灵按摩,钓鱼的终点不是什么鱼,而是什么竿、几号线、多 大的钩、啥饵料,鱼竿永远都是就买最后"亿根",没有钓具升级,哪有鱼获"爆护"?装备到位,再找钓点。 为了钓到大鱼,你晒黑了吗?图/网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专挑没人的河边草丛一蹲就是一天,不怕太阳毒辣,也不怕蚊虫叮咬,不用问,这个人一定是"钓鱼佬"。 中国钓鱼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者(每年至少参与4次钓鱼活动),相当于每十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爱钓 鱼。 那么,中国这么大,哪里才是钓鱼佬的天堂?谁才是中国第一钓鱼大省? 一、中国钓鱼第一大省为什么是湖北? 据说中国第一钓鱼大省是湖北,谁赞成,谁反对?平时不钓鱼的人,"打个窝""钓成翘嘴"这样的钓鱼词汇多半也是张口就来。带火"打窝"这个词的钓鱼大 佬邓刚,因为钓技娴熟,几个小时能钓中价值上千块钱的鱼,专盘水库老板而 ...
梦回1997?韩国押注美国,恐遭第二次金融危机
虎嗅· 2025-09-27 05:57
如果贸易谈判按美国要求落实,韩国可能再现1997年金融危机。 这是9月19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前,对路透社说的一段话。字里行间,对美国 的"疑虑"几乎直白地传达出来。 早在7月,韩美已口头达成贸易协议,但靴子始终没有落地。甚至在9月初"节外生枝",美国移民与司法 局突袭在美韩企,打击非法移民,带走500人。虽然该事件最后以释放结束,但盟友谈判期间发生如 此"匪夷所思"的事件,也让外界"大开眼界"。 所以,韩美关系到底怎么样?刚上任就在外交领域"上大分"的李在明,还应付得住吗? 韩企究竟冤不冤?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的韩企员工被捕风波,不仅给韩美关系新增阴霾,也让众多在美韩企工作的韩国工程 人员,陷入"自我怀疑"。 这既与韩美双方的产供应链结构有着密切关联,也很有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 事故本身的前因后果很简单,韩国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计划在美建厂,从韩国派来技术人员开展筹备工 作,结果遭佐治亚州当地政治人物举报,美国执法部门破天荒出动大批警力,将现场工作人员悉数逮 捕,最终在韩国政府的外交交涉下达成协议,后被释放回国。 表面上来看,此次逮捕的原因是技术人员未持有有效签证,美方的告示也明确提及这一点 ...
不找搭子、住青旅,这届年轻人沉迷solo trip
虎嗅· 2025-09-27 03:49
中国赴日单人旅游趋势 - 2024年4-6月中国赴日游客中单人比例达23.5% 较1-3月22.0%上升1.5个百分点 [2] - 2019年单人比例仅12.2% 2011-2018年长期维持在10%左右 [3] - 2023年比例骤升至26.7% 2024年持续保持20%以上高位 [4] - 2023年起单人比例连续两年超越配偶/伴侣结伴出游 [5] 全球单人旅游市场增长 - 美国运通报告显示76%千禧一代和Z世代计划独自旅行 [10] - 全球单人旅行市场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4.3% [11] -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07万亿美元 [11] - 亚太地区同期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6.1%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2] 社交媒体与搜索趋势 - 谷歌"独自旅行"搜索量2018-2023年翻倍增长 [13] - 小红书/Ins/TK等平台solo trip相关内容显著增加 [13] - 用户分享单人旅行经历引发广泛共鸣 形成话题发酵 [16] 行业应对措施 - 日本旅游局官网专设"Solo Travel in Japan"栏目 强调交通便利/胶囊旅馆/低犯罪率等优势 [24] - 欧洲旅游机构推出"半日微社交"活动 结合城市漫步/酒庄品鉴等轻社交体验 [25] - 海外平台上线算法驱动的"独行旅客拼房功能" 降低住宿成本 [26] - 旅游企业将"Solo Friendly"纳入目的地营销核心策略 [27] 用户行为特征 - 年轻女性倾向选择旅游团保障安全 新退休群体偏好高端出境长线游 [23] - 单人旅行者注重穿着低调/腰包防盗/景点预约等安全措施 [22] - 通过"Could you please take a photo"解决拍照需求成为普遍方案 [18][19] - 用户自主开发身份伪装(如基督教徒/三孩母亲)等安全策略 [21] 市场驱动因素 - 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从2013年1346万对降至2024年610万对 降幅超50% [8] - 日本单人用餐文化流行及基础设施友好度形成吸引力 [9] - 避免旅行中人际摩擦成为核心动机 用户称"不想迁就别人" [14][15] - 银发族退休后释放长期被压抑的旅行需求 [23]
拆解新iPhone的“高原”设计,以及“可替换电池”的线索
虎嗅· 2025-09-27 03:23
产品设计创新 - 公司推出全新“扩展平台”(Plateau)设计 为iPhone 17 Pro和iPhone Air背面的长条状突起 该设计不仅是外观变更 更是内部结构的深度调整[1][3] - iPhone Air采用横向主板排布和“主板、电池、马达麦克风”三段式排布设计 彻底改变从iPhone 4开始的传统“纵向主板”方案[11] - iPhone 17 Pro同样采用三段式排布 主板集中在上方“高原”地带 内部构造围绕使用体验进行全新设计[44] 内部结构优化 - iPhone Air内部近60%空间被电池占据 通过压缩主板面积为电池腾出更多空间[7][8] - iPhone Air电池额定容量为3149mAh(12.26Wh) 采用不规则形状设计以充分利用空间[14] - iPhone 17 Pro电池容量比上一代提升406mAh 主要得益于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高[47][49] - 两款机型均大量采用定制组件 例如iPhone Air的USB-C接口模块使用钛合金3D打印技术 更轻薄且强度更高[21] 散热系统升级 - iPhone 17 Pro首次配备VC均热板 Pro Max版本面积约为2200平方毫米 Pro版本约为2000平方毫米[52] - 整机覆盖0.3毫米厚铝合金散热片 是机身变厚0.5毫米的主要原因 屏幕组件背面也贴有散热片[55][57] - 主板正反两面、后壳、MagSafe线圈均覆盖散热膜 体现公司对散热能力的高度重视[58] - “高原”设计将主板集成在机身上方 避免用户直接触摸到峰值热点 同时天线围绕“高原”排布以优化信号[61][62] 可维修性提升 - iPhone Air采用电压敏感胶水固定电池 使用专用工具可轻松取下 获得iFixit 7分的较高可维修性评价[19][20][33] - 尽管机身厚度仅5.6毫米 但iPhone Air坚持模块化设计 保证可维修性水平 与去年大量使用一次性胶水的超薄iPad Pro形成对比[21][33] 结构强度测试 - iPhone Air钛合金框架通过强度测试 双手紧握硬掰无法折断 日常实用性过关[27] - 在起重机压力测试中 iPhone Air在承受171磅(约77.56千克)重量时发出断裂声 至215磅(约97.52千克)屏幕才彻底开裂[27] - 由于主板集中在机身上部 中部折弯对功能影响较小 被誉为“史上最耐用iPhone”[28] 未来技术路线 - iPhone Air被视为“试验田” 其工程探索将为明年的折叠屏iPhone和后年的iPhone 20周年款铺平技术道路[4][5][32] - “高原”设计的高集成度让Air够轻薄 让Pro性能更强 本质是榨取每一丝空间实现高性能[68][69][70] - 该设计背后是小型元件高度集成化、定制化以及自研Apple Silicon(如A19 Pro、N1、C1X基带)的技术进步[71] - 未来“高原”设计将出现在更多iPhone上 帮助常规机型在电池容量扩张前提下实现瘦身和散热增强[74]
《超级女声》20年,我们为何怀念那份抽象的勇敢?
虎嗅· 2025-09-27 03:10
今年夏天,当李宇春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以下简称《脱友2》)的舞台上,回顾自己2005年从《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出道以 来的经历时,许多观众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20年前的那个盛夏——平民选秀,大众投票,从草根到巨星的转身,一个万人空巷、热烈盛大的娱乐奇迹。 在这个舞台上,李宇春不是唯一一个与那个夏天奇迹有关的人。脱口秀演员邱月也分享了她略带荒诞的《超女》海选故事。 许多其他海选片段也被剪辑成搞笑合辑,近几年重新在互联网平台流传起来。今天的观众回看,会表露出"抽象到不敢看完""脚趾快抠出三室一厅了"的尴 尬,但更多的是羡慕当年人们的"真实、多元、自信、勇敢"。 在20年前《超女》的"平民狂欢"中,人们的自信从何而来?学者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怀旧(nostalgia)有可能是一种"个人 与自己想象的浪漫纠葛",当我们拨开怀旧滤镜,是否会发现不同的景观?在当下最受欢迎的"平民选秀"脱口秀的舞台上,草根叙事又呈现出怎样不同的 气质? 李宇春在脱口秀中讲述了"梦想"背后的"现实" "想唱就唱"的平民狂欢 《脱友2》第一轮比赛,站上台看到李宇春的一刹那,邱月突然感觉自己想起了 ...
有多少中年男人,在为“县城魅魔”私奔?
虎嗅· 2025-09-27 03:04
任谁都没想到,这些大爷大叔们的网恋对象竟是同一个人——白城大姨。 这个时代,总有人唱衰爱情已死,但传说中的真爱又总会不请自来。 让人意外。 9月初,一场被互联网冠名"老登为爱大迁徙"事件,泛起了不小的涟漪。 先是一个山东临沂大爷只身一人坐火车抵达吉林白城,在火车站对面的"优润宾馆"苦等3天,始终没见到想见的人;再是一位黑龙江九旬老人,任凭家人 怎么阻拦,都执意要前往白城寻觅心上人。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大爷大叔大哥正在奔赴白城的路上。 一开始,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白城到底有谁在啊? 这些中老年男性为何集体奔向白城? 一、中老年网恋,结局都是被骗? 网名"被刺痛的心",可以说是互联网中老年情感赛道的新晋魅魔。 自打今年3月份离了婚之后,白城大姨似乎铁了心要在网上闯出一片天地。 大姨的战术相当质朴,每天就是含情脉脉对着镜头自说自话: "你啥时候来白城?我去车站接你,咱一块吃个饭吧,带你去见见我妈。" "你怎么还没来呢,等见面的时候亲你一口,别不好意思,咱俩是对象关系。" "咱们见一面吧,总这么聊天也不行。" 在年轻人看来,大姨也是跟上潮流玩上抽象了。 但屏幕另一边的中老年男性却全都当了真,他们误以为这位好妹妹是在跟自己 ...
济州岛网约车,为何没有臭车
虎嗅· 2025-09-27 02:19
网约车和出租车品牌不少都是KIA,每一辆车都不流行"大全景天窗"模式,而是搞"全软包"的泡沫棉,显得颇为富贵。司机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真的 挺辛苦,我有好几次都是晚上十点、十一点,还从济州市翻过汉拿山去"乡下些"的西归浦市,都是老年人,真的担心他们在夜里开一个多小时山路会危险 呢。 在这里已近十天,体会越来越多。今天就谈谈"臭车"。因为我近期有一天打了个国际飞的,回国4小时办事,再回济州岛,可国内段坐了3次网约车,还是 公里数超远程的那种,几乎次次把我臭晕过去。刚一下飞机就遭到连番轰炸,网约车实在是需要进步一些了。我本以为"臭车"会在冬天发生,可夏天还没 完全过去,就开始了。 一、车辆 在济州岛的交通工具,可以坐公交车,你可以靠刷芯片的Visa卡(上车刷一次),也可以用本地的交通卡 TMoney(上下车各刷一次)。而公交车,特别 像上海的公交车格局,或许韩国双龙汽车卖掉给上汽时,很多车型设计都被上汽先抄过去了。 对于短期跨国旅行来说,出租车是更好的选择。用Uber,海外版滴滴或高德更贵,感觉这里的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规范性确实很高。价格做到了7人大车-5 人小车-出租车-网约车大都没有价格差,统一调度。而前阵 ...
丹麦巨头大裁员,掀开国产药千亿商机
虎嗅· 2025-09-27 02:12
九月的最后两周,减重药又成医药圈讨论热门。其中,手握药王司美格鲁肽的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全 球裁员9000人,掀开了全球减重药市场重构的一角:"一家独大"的黄金时代谢幕,"诸神混战"的下半场 拉开序幕。 按照诺和诺德9月10日公布的裁员计划,全球约9000个岗位将受波及,约5000个岗位在丹麦,调整范围 遍布各个部门,包括支持部门和总部职能。 关于中国区的裁员计划,还没有更多官方消息透露。一份业界流传的内部邮件显示,接下来两个月,诺 和诺德中国区员工也将收到来自上级的沟通。 另据业内人士,在中国,该公司的裁员工作从今年第二季度就已经开始。那也是司美格鲁肽刚刚正式超 过默沙东的K药(帕博利珠单抗)坐上"药王"宝座之时。 此次行动不只是裁员,更是一次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一次全公司转型。调整后,诺和诺德的资源将 进一步聚焦到降糖和减重领域。 当"药王"被迫刀刃向内、断臂求生时,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正在斥巨资买入下一代减重药,中国玩家 们也正悄然集结。诺和诺德的战略失误与研发焦虑,正在成为更多玩家登上千亿牌桌的绝佳机会。 只是,过程并不轻松,等待每个玩家的,是一场关乎速度、耐性与克制的残酷考验。 都是减重惹的祸? ...
火遍国外的汉堡王,为啥在中国吃瘪?
虎嗅· 2025-09-27 02:00
在美国火过肯德基,敢叫板麦当劳,可是在中国——汉堡王门店已经不到1500家,这两年门店数还在下 降,半年就关了100多家,不仅比不过麦当劳和肯德基,还被本土的塔斯汀、华莱士甩出好几条街,汉 堡王为啥混得那么惨? ...
把孩子送进日本的保育园,总共分几步?
虎嗅· 2025-09-27 01:53
女儿出生后的第二个月,妻子就开始研究申请保育园。产假很快要过完,两人都得工作,一切事务都需早定。妻子在日本生活的经验比我多,日文也好得 多,因此家里这些文书手续类的事务都由她来操心,我主要负责按照指示跑腿。此事暂时AI尚且办不到,算是我对家庭有所贡献的明证。 妻子担心许多事。先是担心保育园只负责保育,纯是让小朋友玩,什么也不学。隔了几天,她宣布了新的调查结论,说某些私立大学附属的幼稚园教育水 平好,将来容易上好的小学和中学,然后考进好大学的医学院,一条向上攀登的人生路从摇篮便清晰可见。 京都市发布的保育设施地图(局部) "小时候多吃苦,考大学的时候就能轻松一点。"妻子断言道。我感到一阵混杂着童年与乡愁气息的焦虑情绪,赶紧借口为时尚早,躲开了这个话题。妻子 却锲而不舍,去问日本人朋友选保育园和幼稚园的心得。人家答说,日本人一般不在乎学前教育的事,就让孩子玩吧,玩得好才是正事。何况现在孩子新 生,能好好吃奶便是大成功,遑论其他。 妻子于是大感安慰,暂时搁置了从奶瓶到大学的人生规划。接下来担心的问题就是,在假期结束之前,能不能顺利申请上。 日本前些年有个"待机幼儿"问题,说的是适龄的幼儿申请入园却排不上号,只能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