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全国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在济南启动
大众日报· 2025-09-13 01:13
宋军继表示,倡导和践行绿色出行理念,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提高城市运行 效率、推动低碳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山东将高质量办好"2025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 交出行宣传周"系列活动,加快构建普惠均等、优质多元、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 全龄友好的无障碍出行环境,全面倡树绿色低碳出行新风尚。(记者 戚加绚 刘飞跃) 9月12日下午,2025年全国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在济南启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 扬、副省长宋军继出席活动并致辞。 李扬指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每天有2.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优选公 交、绿色出行"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各地要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认真贯彻《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携手营造绿色出行、文明出行良好氛围,着力提升适老化、人性化出 行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公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黄金周前遇冷?美涨欧跌,航运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大众日报· 2025-09-12 13:33
全球航运市场正经历着戏剧性的价格分化。 9月12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最新数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报1398.1点,与上期相比跌46.33点;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 (CCFI)报1125.3点,与上期相比跌2.1%。 图源:上海航运交易所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北美航线运输需求保持平稳,推动市场运价继续上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航线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 能,供需基本面缺乏支撑,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走势。 9月以来,远洋航线中,美线持续上涨,欧洲线和地中海航线持续下跌,一涨一跌,将如今的航运市场分成了"冰火两重天"。 美涨欧跌海运市场价格持续分化 8月29日,美线运价在连跌6周后迎来首次上涨,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1923美元/FEU和2866美 元/FEU,较前一周分别上涨17.0%、9.7%。 比数据更直观的是货代人的体感。"美线凭借抽船、减班的策略,成功推动了运价上涨,9月第一周,美线40英尺的大柜涨价700多美元,美西运价 回升到2200-2400美元,美东运价回升到3200-3400美金,不过目前订舱价格已经开始松动了,预计将回落1 ...
观澜亭|餐厅不标注“预制菜”成通病?西贝风波拷问行业透明度
大众日报· 2025-09-12 10:27
公司动态 - 西贝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套餐 内含13道菜 价格666元 承诺不好吃不要钱 [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与罗永浩就预制菜问题爆发公开争议 [3] - 公司回应质疑时强调采用高标准央厨制作与快速冷冻锁鲜工艺 回避消费者知情权问题 [8] 行业现状 - 预制菜在餐饮行业普及率高 广州连锁餐饮使用比例超80% 但普遍存在未明确标识的情况 [6] - 行业存在将预制菜伪装成现炒现做的现象 主要源于经济动机 包括降低人工成本 缩短出菜时间和扩大利润空间 [6] - 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显著信任危机 艾媒数据显示近25%消费者明确表示不放心 超70%希望知晓食材制作方式 [5] 消费者诉求 - 超60%消费者因预制菜信息不透明降低对品牌信任度 [5] -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未告知预制菜使用情况严重损害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6] 政策监管 - 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要求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需明示 [10] - 广东省率先发布预制菜术语分类及包装标识标准 要求产品明确标示预制菜 [10] 市场影响 - 广东试点数据显示 标注预制菜后门店消费者投诉率下降约15% 复购率上升近10% [10] - 透明化标注短期内可能淘汰部分依赖隐性预制的商家 长期看有助于重建消费信任和推动产业升级 [10]
威海实现30多个领域“一照通用”
大众日报· 2025-09-12 02:04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成效 - 电子营业执照已在行政许可和银行开户等30余个领域实现"一照通用" [1] - 服务效能因系统自动调取企业信息而提升40% [1] - 电子营业执照累计下载企业户数达13.18万 [1] -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次数达到365.67万次 [1] 场景优化与流程改革 - 针对银行开户和公积金缴存等6类高频场景解决"纸质依赖"问题 [1] - 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和优化合并流程实现多行业深化应用 [1] - 电子营业执照覆盖企业年报和社保医保等数十项高频涉企服务场景 [1]
枣庄成功化解地方民企与国际客商贸易纠纷
大众日报· 2025-09-12 02:04
贸易纠纷背景 - 枣庄市复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得墨西哥可可粉生产企业的包装设备订单并收取定金[1] - 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导致双方在设备升级建议上产生误解引发诚信危机[1][2] - 墨西哥客商将升级建议误解为坐地起价并指控商业欺诈要求退还定金[2] - 纠纷升级至中国墨西哥商会介入调解[2] 纠纷解决过程 - 枣庄市市中区贸促会当天介入协调并赶赴企业现场[3] - 发现沟通全程依赖翻译软件导致中文"建议"被误译为生硬"要求"[3] - 中方自费采购高价可可粉进行测试但未告知墨方这一隐性投入[3] - 贸促会提供法律支持明确原合同已事实生效修改需双方同意[3] - 安排双方实地考察生产线8月18日墨西哥商会副执行主席带代表到厂参观[3] 解决方案与成果 - 墨方现场确认设备定制雏形和防残留部件优化方案[3] - 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将设备质保期从12个月延长至15个月[4] - 中方免费提供易损件更换服务[4] - 墨方确认继续履约并支付剩余款项[4] - 纠纷持续半年后以双向奔赴合作收尾[5] 行业意义 - 事件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了信任修复的鲜活样本[1] - 中国墨西哥商会表示希望持续推动墨中贸易[3] - 跨境电商交易中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成为主要风险点[1][3] - 实地考察和面对面沟通有效化解跨境贸易纠纷[3][4]
枣庄|枣庄成功化解地方民企与国际客商贸易纠纷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22
核心事件概述 - 枣庄市复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得墨西哥可可粉生产企业的专用包装设备订单 因设备升级方案引发跨文化沟通误解 导致双方互疑欺诈并升级至商会调解[1][2][3] - 中国墨西哥商会与市中区贸促会联合介入调解 通过法律澄清和实地考察生产线 最终促成双方继续履约并签订补充协议[4][5] 纠纷产生原因 - 双方全程依赖翻译软件沟通 中文语境中的"建议升级"被误译为生硬的"要求" 墨方解读为坐地起价[3][4] - 中方自掏腰包采购高价可可粉进行设备测试但未告知墨方 导致对方误判中方未付出实际努力[4] - 墨方补充合同中的严苛条款(包括违约金和仲裁条款)被中方视为缺乏合作诚意[4] 解决方案与结果 - 市中区贸促会依据法律明确原合同已事实生效 修改需双方同意 并组织墨方代表实地考察生产线[4] - 中方将设备质保期从12个月延长至15个月 免费提供易损件更换服务[5] - 墨方确认继续履约并支付剩余款项 纠纷持续半年后以双向奔赴合作收尾[5] 行业意义 - 事件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了跨文化"信任修复"的实操样本 凸显跨境电商中专业翻译和透明沟通的重要性[1][4] - 商会与贸促会联动模式证明第三方机构在化解国际贸易纠纷中的关键作用 尤其针对语言隔阂和文化差异场景[4][5]
枣庄|“炒”出富民大产业——枣庄辣子鸡产业链升级之路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22
行业政策支持 - 枣庄市将新型商贸物流产业链作为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出台《关于支持枣庄辣子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产业链做大做强[1] - 枣庄年消费肉鸡4000万只 带动全产业链销售额突破50亿元[1] 产业链龙头企业布局 - 辣子鸡集团作为链主企业投资3000万元建成2.6万平方米美食文化城 涵盖博物馆 非遗体验馆和云厨工厂等功能布局[3] - 已研发20余款产品包括非遗系列整鸡和自热锅 并通过央视广告和展会推广区域公用品牌[3] 老字号企业转型 - 鼎盛酿造研发辣子鸡专用调料 上半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其中辣子鸡产品占比超三分之一[5] - 投资30余万元新建5个直播间 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40多个城市 计划2028年实现年产3万吨专用酱油产能[5] 餐饮企业标准化推进 - 宫家村餐饮参与制定产业标准化流程 投资建设6亩非遗活态博物馆预计10月开馆[7] - 通过统一食材和九煸一炒古法推广正宗枣庄味 博物馆兼具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7] 数字化营销赋能 - 曙光一线通过网红带货和展会营销推出辣子鸡酱产品好评率达99%[9] - 以辣子鸡为核心拓展产品线 参加多场展会获得大量采购意向 重点开发拌面等新品[9][10]
威海|韩国仁川威海馆“焕新”投用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15
中韩地方经济合作模式创新 - 创新性推出互设城市展馆的"双城双馆"合作模式 成为中韩两国地方城市交流的典范[2] - 威海馆与仁川馆围绕城市形象展示 经贸合作 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开展联动合作 共同打造集城市宣传 投资洽谈 贸易促进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3] 经贸合作成果 - 威海馆累计策划举办320多场中韩经贸交流活动 拉动进出口贸易额10亿美元[3] - 仁川馆成为韩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 82家仁川企业带着360多件产品在此扎根[3] 展馆功能升级 - 升级改造后的威海馆按照"展示威海 对接韩国 深化合作"的总体定位 以中韩文化交融与地方经济合作为核心主题[3] - 新馆融入更多威海地域元素 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呈现威海产业优势与文化魅力[3] - 优化产品展示区 汇集钓具 滑雪板 地毯 打印机等"威海好品"及医疗器械 智能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4] 合作机制深化 - 常态化举办产业对接会 投资说明会等活动 深化与韩国政府 商协会及世界500强企业 韩国优质中心企业的合作联动[2] - 设置跨境电商直播区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宽经贸往来渠道 形成"展馆搭台 企业唱戏 产业联动"的合作模式[4]
威海|威海实现30多个领域“一照通用”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13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成效 - 电子营业执照在行政许可和银行开户等30余个领域实现"一照通用" 系统自动调取企业信息后服务效能提升40% [1] - 重点解决银行开户和公积金缴存等6类高频场景的"纸质依赖"问题 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和优化流程实现多行业深化应用 [1] - 企业通过手机电子营业执照可办理银行开户和社保医保等数十项高频涉企服务 累计下载企业户数达13.18万 应用次数达365.67万次 [1] 政务服务优化措施 - 行政审批服务局协同相关部门系统梳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 采用流程优化合并等方式提升跨部门服务效率 [1] - 电子营业执照覆盖从企业开办到车辆管理的全链条服务场景 实现"亮码"办事模式替代传统纸质材料 [1]
山东产业版图崛起太空赛道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06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 商业航天涵盖火箭研发、卫星制造、发射服务等核心环节,涉及新材料、精密仪器、人工智能等数十个上下游产业 [2] - 山东以东方航天港、济钢集团、东方空间、青岛上合航天等为代表的企业手握核心技术,扎根关键环节 [2] - 火箭发射频次提高推动航天科技更好服务生产生活,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提升偏远地区通信、应急救灾能力,消除数字鸿沟 [4] 海上发射能力与成就 - 东方航天港成功保障国内4型固体火箭18次海上发射任务,发射卫星115颗 [3] - 自主研发国内首艘专业海上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实现发射期间无人远程控制 [3] - 山东在烟台海阳海域完成国内首次海上火箭发射,目前海上发射已常态化 [3] - 东方航天港年内力争实现一次液体火箭海上发射,液体火箭动力公共试验区等设施加快建设中 [6] 卫星应用与星座建设 - 青岛上合航天运营全球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吉利星座,部署72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支持车船、无人机等设备全天时信息交互 [4] - 吉利星座轨道高度约600km,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 [4] - 青岛上合航天在青岛规划布局全球卫星星座业务总部、测运控中心、智慧物流和智慧海洋应用基地等服务体系 [4] 火箭制造与技术突破 - 山东落地3型固体火箭、2型液体火箭总装项目以及2个发动机制造项目、3个关键结构件制造项目 [8] - 山东长征火箭、东方空间、星河动力等龙头企业具备年产50发固体火箭的产能规模 [8] - 东方空间采用模块化箭体结构,统一火箭芯级与助推器直径,支持集中备料和快速批量制造 [6] - 液体火箭相比固体火箭具有燃料成本低、可多次启动优势,是商业可回收运载火箭的更优选择 [6] 产业配套与基础设施 - 济钢集团建成多频段柔性生产线,年产100支行波管,该部件能将微波小信号放大十万倍 [5] - 火箭动力测试板块建成20吨级、100吨级发动机试验台及动力系统试验台,提供液氧煤油、液氧甲烷发动机全流程测试服务 [5] - 山东在济南、烟台、德州、泰安等地建成9个商业火箭发动机试车台、12个试验工位,满足省内及周边地区试验需求 [8] - 山东重点推动航天电子、特种材料、推进剂、高精度紧固件等关键领域提质升级 [8] 区域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 - 烟台聚焦海上发射组织与火箭配套制造,济南主攻卫星研发与地面设备制造,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应用 [7] - 三地初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集群格局 [7] - 山东推动东方航天港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专项规划,深度融入国家商业航天发射体系整体布局 [8] - 全省商业航天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