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用成本减法换发展加法 河南省20项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河南日报· 2025-08-11 23:39
政策支持措施 - 河南省政府推出20项降本增效措施 涵盖研发 资金 用能 物流 人力等十个方面[2] - 政策聚焦账款清欠 信贷服务 要素供给等企业关注度高领域 旨在服务实体经济与高质量发展[2] - 通过要素端 服务端 产业端 管理端协同发力 采用奖免返贷投组合拳提升惠企效能[2] 资金成本优化 - 利用国家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及中央财政贴息政策 2025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600亿元[3] - 支持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绿色债券等特色债券 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提供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3] - 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征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及借款合同印花税[3] 实体经济成本降低 - 对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 电动货车实行通行费7折优惠 实施运营货车更新补贴政策[4] - 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时不再增收土地价款[4] - 落实社会保险补贴 稳岗返还 一次性扩岗补助等人力成本优惠政策[4] 企业专项支持 - 建设只租不售工业保障房并给予租金优惠 配套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赁住房[4] - 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助[4] - 对外贸企业境外认证注册费用按不超过70%比例予以资金支持 推行跨境电商便利化措施[5] 政策实施保障 - 政策措施将具体化 节点化 责任化以确保落地实效[5]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丝绦抱古城 绿水润开封
河南日报· 2025-08-11 23:39
北宋张择端笔下,汴河波光粼粼,舳舻相接;两岸市肆喧嚣,人烟辐辏,好一派繁华胜景。 今朝开封城内,流淌的已不是汴河旧模样,而是如碧玉丝绦般环抱古城的"一渠六河"。 开封御河风景如画。开封市委宣传部供图 开封人骨子里的倔强,也如奔涌东去的黄河水,用生生不息的风骨守护悬河之侧的古都千年不绝,也激励着 这座城市果断掀起一场"治水"攻坚战——"一渠六河"工程全面开建,通过从西干渠引黄河水入黑岗口调蓄水 库,连通北、东、西、南护城河及利汴河,注入惠济河后,一路向东汇入淮河,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 幸福河。 "该工程贯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串联老城新区河湖,实现内外水系连通、生态平衡,惠及百姓。"站在开 封水系总体规划图前,开封市水利局二级调研员马绍君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一渠六河"工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绍君谈起那段岁月满是感慨。一边是水清岸绿、还河于民的美好 愿景,一边是现实中绕不过去的重重困难和挑战。"难,确实难!工程正好处于开封古城墙四周,居民区、商 户、企业密集,征收难题复杂程度远超预期。"马绍君记忆犹新。 帮群众排忧解难——党员干部组建工作专班,昼夜不停为群众讲解政策,很多人练成了"哑嗓子""跑腿冠 军"。短 ...
以自强点亮生命之光
河南日报· 2025-08-11 23:39
当天,我省公布了第七次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评选表彰名单,包括50名全省自强模范、150个全省残疾 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今年5月,我省19个集体和个人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 获表彰。 "13岁那年意外触电,夺去了我的双臂。从小刻在骨子里的那股倔强时刻提醒着我,不能放弃……"在报 告席上,来自商丘的小伙子王献讲述自己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8月11日下午,生命之光——2025年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在郑州举行。宣讲团6 位成员以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传递榜样力量。 获得全省自强模范荣誉称号的王献,就是宣讲团成员之一。他虽失去双臂,却凭借努力和毅力,连续五 届获得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项目男子C4级场地赛冠军。 目前,我省有710多万残疾人,还有众多爱心助残人士。他们投身公益、在赛场争光、在特教岗位耕 耘、勇攀科学高峰、带领乡亲增收致富、在基层为残疾人事业奔走……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焕发光彩。 扎根儿童语言康复领域27年的张洛梅,用专业和坚守服务1万多个听障儿童。她为残疾儿童家庭减免学 费百余万元,哪怕入不敷出、数次搬迁,始终"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失去开口说话的机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河南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Ⅱ类地区 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河南日报· 2025-08-11 23:39
疫情概况与传播特性 - 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河南省被列为流行风险Ⅱ类地区(媒介伊蚊活跃期长或曾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1]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全球110多个国家报告本地传播,主要流行于东南亚、非洲及美洲地区[1] - 人群普遍易感,无特效药物和疫苗,但重症率低,与登革热区别在于小关节疼痛显著且通常仅感染一次[1] 媒介生态与活动特征 - 河南白纹伊蚊(花蚊子)活动期为5月至10月,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缸、罐、盆、树洞等),成蚊白天吸血,高峰为日出后及日落前两小时[2] - 蚊虫体色黑褐带白斑,属清水容器型,室外活动为主亦可侵入室内,攻击性强[2] 预防措施与防控策略 - 核心策略为防输入、防本地传播,措施包括清理积水容器、安装纱窗纱门、穿着长袖衣物及使用避蚊胺等驱蚊剂[3] - 中医推荐金银花、藿香、紫苏各10克煮沸喷雾驱蚊,利用芳香化浊特性[3] - 前往流行区需查询疫情信息并做好防蚊准备,归国人员两周内监测健康状况,出现发热或关节痛需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3]
刘宁在郑州市调研水网建设河道治理工作
河南日报· 2025-08-11 11:49
责任编辑: 杨露露 刘宁强调,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 神,一以贯之落实好河湖长制,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构建"八横六纵、四域贯通"的现代水网格局,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增强水资源调 配、供水保障和抗风险能力。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推进旱涝同防同治,不断提 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领导孙守刚、安伟、陈星参加调研。(记者 刘婵 张笑闻) 8月11日,省委书记刘宁到郑州市调研水网建设、河道治理等工作。 刘宁先后来到索须河、枯河、马渡闸等地,详细了解河道防汛及分洪工程规划情况。他强调,要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处理好上下 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合理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工程,加快推进具有流域洪水控制性的重大工程建设,加强郑州西部防汛保安建设,提高 河道行洪能力和拦排水能力,构建起"西拦、北排、东调、南下"的城市防洪排涝总体格局,提升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现代化水平,全力筑牢水安全防线。 ...
河南省涉案财物管理条例
河南日报· 2025-08-11 01:27
核心立法内容 - 河南省通过《河南省涉案财物管理条例》 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取代1996年颁布的《河南省赃物罚没物管理条例》[2][43] 适用范围与管理原则 - 条例适用于本省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涉案财物保管、移送、价格认定、处置及监督管理活动 监察机关涉案财物价格认定亦适用[4] - 确立办案与管理相分离、财物上缴与经费保障相分离原则 要求公正与效率统一、改革创新与于法有据统一[5] 管理机制建设 - 要求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建立涉案财物数据共享机制[6] - 省人民政府需建立全省统一的涉案财物信息共享平台[7]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设置涉案财物集中统一保管场所 实现集中存储、移送顺畅、规范处置、监管透明[7] - 财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涉案财物管理工作 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价格认定工作[8][9] 保管与移送规范 - 集中保管场所可通过四种方式建立:政府公物仓库、机关原有仓库、购买社会服务、利用现有固定资产[11] - 要求保管场所满足防火防水防潮等九项安全要求 必须安装视频监控设备[11] - 明确规定保管退还涉案财物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12] - 涉案财物随案移送需办理交接手续 双方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移送后五日内需书面通知当事人[15] - 已建立统一保管机制的案件 移送时原则上只移交涉案财物清单 实行"清单流转、财物不动"[16] 价格认定体系 - 价格认定工作由县级以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认定机构负责 需遵循依法公正科学高效原则[16][17] - 价格不明或有争议的涉案财物必须进行价格认定 提出机关需向同级价格认定机构提交加盖印章的协助书[18][19][20] - 价格认定机构需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结论书 重大疑难事项需集体审议[21][26] - 认定结论是监察司法机关办案依据 当事人可在10日内提出复核 提出机关可在20日内向上级机构申请复核[27][29] - 价格认定机构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31] - 档案保管期限要求:一般案件不少于30年 重大案件永久保存[26] 处置与监督机制 - 财政部门负责统一处置需上缴国库的涉案财物[34] - 五类特殊涉案财物可先行出售或拍卖:鲜活易损物品、易贬损车辆电子产品、价格波动大金融产品、即将到期票据及其他法定情形[35] - 七类涉案财物需专项处置:文物珍稀动植物上缴国家 犯罪工具随卷归档 危险品交专门机关 非法出版物销毁 毒品淫秽品按国家规定处置 专卖物品交归口单位[36] - 拍卖处置情形包括:当事人超1年未领取 无主物公告超1年无人认领[37] - 建立错案退赔机制:原物未处置的退还原物 已处置的退还变价款 已上缴的由财政退库[38] 法律责任规定 - 对贪污截留挪用调换私分涉案财物的行为 追究责任人员纪律及刑事责任[43] - 擅自处置涉案财物的单位 由财政部门收缴全部处置收入并追究责任[44] - 价格认定人员违规操作将依法处分 造成损失的需赔偿[45] - 对拒不配合价格调查的单位最高罚款5万元 个人最高罚款5000元[46]
盾构/TBM大数据挖掘共同体在郑州成立 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同步发布
河南日报· 2025-08-10 23:45
行业动态 - 盾构/TBM大数据挖掘共同体在郑州成立,吸引160余家单位400余名代表参与,同步发布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先锋·隧道大模型" [1] - 共同体由中铁隧道局牵头,依托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发起,旨在建立行业数据共创、共建、共享新范式 [1] - 当前隧道建造行业面临数据挖掘技术分散、标准不统一、应用场景受限等痛点,共同体成立将打通"数据孤岛"打造数智生态新范式 [1] 技术突破 - "先锋·隧道大模型"构建贯穿隧道全生命周期的数智互馈赋能技术体系,已在高原铁路隧道、崇太长江隧道等工程验证,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建造 [2] - 隧道大模型赋能后,某些应用场景的地质隐患预报精准度突破90%,解决复杂地质条件实时探测难题 [2] 战略规划 - 共同体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共建数据底座(构建统一数据中心/制定标准/推动数据共享)、协同技术攻关(攻克核心算法/赋能全生命周期)、产研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大模型发布推动隧道领域从传统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决策,标志行业进入"AI+"时代 [1]
加力打造良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河南省将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河南日报· 2025-08-10 23:45
人工智能发展如浪潮奔涌,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塑造着未来发展格局。面对AI新风 口,竞逐AI新赛道,河南如何乘势而上?8月9日记者了解到,省政府近日印发《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 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措施》),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人 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广阔的 市场空间,具备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奋力建设数智强省。为进一步强化政策供 给,更好发挥财政引导与支撑作用,我省出台《措施》,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聚焦"1+2+4+N"目标 任务体系,系统提出我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的政策举措。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端的技术突破和政策资金侧的强力支撑。据介绍,《措施》强化全链 条支持,覆盖模型研发、算力供给、数据开发、场景培育、技术攻关、载体建设、企业引育等领域,为 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系统化政策支撑。同时,注重精准协同发力,聚焦我省人工智能发展的 堵点和薄弱环 ...
河南省黄河以南大部旱情基本解除 本周仍多降水天气
河南日报· 2025-08-10 23:45
8月10日,一场大雨过后,柘城县洪恩乡柿黄村村民使用植保无人机给玉米田施肥。 张子斌 摄 8月10日,记者从省气象台获悉,8月5日至9日,我省连续出现明显对流性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57.7毫米。 这场雨让黄河以南大部旱情基本解除,更给正值关键生长期的秋作物送上了及时雨。 此轮降雨,各地雨量差异明显。省气象台监测显示,地市平均降水量中,周口、郑州、驻马店位列前三,安 阳中部、鹤壁、新乡西部和焦作北部降水相对偏少。 此次降水影响范围广,部分地区雨势极强。黄河以南及濮阳、新乡、济源示范区等地出现大雨、暴雨,局地 大暴雨。 8月10日,全省缺墒测站比例降至15%。省气象台监测显示,本轮降雨过程对秋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利,当 前我省大部夏玉米处于开花吐丝期、部分进入灌浆期,花生进入结实膨大期,大豆进入开花期,豫南的水稻 处于抽穗期,大范围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对秋作物产量形成十分有利。 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我省仍多降水天气:11日至12日南部有阵雨或雷阵雨;13日至15日有较明显降 水;16日至17日以阵雨、雷阵雨为主。(记者 李若凡) 责任编辑: 秦臻 ...
破译芯密码
河南日报· 2025-08-10 23:45
育种进程中,基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掌握基因,并非易事。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像"查字典"一样快速定 位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基因芯片便应运而生。利用已知序列的DNA片段定位目标基因,通过片段中的探针 检测出哪个部分发生了变异,进而在"字典"中对该变异进行筛选。 小小芯片,连着的是"国之大者"。从靠天吃饭到科学定制,从经验育种到精准设计,基因芯片技术正在重塑 育种的未来。今天,和记者一起探访农业"芯片"的破译之路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 西瓜有了"基因身份证" 盛夏,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8月5日,在河南农业大学瓜类种植基地,一处吊蔓西瓜种植区里绿意盎然。少 了旁逸斜出的散乱枝芽,瓜蔓整齐地向上伸展,看上去十分舒朗整洁。 "它叫'无杈彩虹1号'。"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杨路明笑着告诉记者。 外表看与普通西瓜无二致,名字却点明了其独特性:侧枝少、瓜瓤红黄相间、种植省力省工。 "正常西瓜植株每个节间都会生长侧枝和卷须,生产中需要频繁整枝打杈,这项人工成本占据种植成本的三至 五成,这也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西瓜种植比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