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一条河与万亩竹林的情缘
河南日报· 2025-08-10 23:45
丹河竹林生态经济 - 丹河沿岸形成黄河以北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竹林区 面积达万余亩 历史超两千年 品种达90余种 成为北方最大竹子基因库[2][5] - 竹林经济年产值超千万元 主要产业包括竹竿供应(蔬菜大棚用)、竹编工艺品、园林建筑小品等[5] - 笋用竹林发展至5000-6000亩 每亩年收入超千元[6] 文旅融合发展 - 三渡湾景区高峰期日客流量达1万人次 带动民宿、农家乐发展 可同时接待百余人住宿 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1.5万元[8] - 西张赶村2024年集体收入30余万元 较2022年增长300% 村民人均年收入2.8万元 增长75% 旅游业带动80人就业[11] - 废弃石屋改造特色民宿 吸引游客及投资 促进村民返乡创业[8] 生态治理成效 - 丹河水质从2005年Ⅳ-Ⅴ类提升至2025年普遍Ⅲ类[12] - 取缔两岸400余家煤场 保留1个废水全回用煤炭园区 规范化整治沿河养殖场[11] - 流域生态恢复 现存100余种动物和200余种植物 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12] 产业协同机制 - 豫晋两省联合划定引水量红线 上游分水口安装监控 实现丹河全年复流[11] - 建立专业竹林养护体系 2005年起定期技术指导 使竹林质量显著提升[11] - 形成"竹泉游"特色IP 吸引影视取景 推动文旅品牌升级[11]
微短剧竞争升级 郑州如何破圈
河南日报· 2025-08-10 23:45
郑州微短剧产业发展规划 - 郑州市政府发布《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100亿元 [2][5][11] - 重点打造1-2个全产业链基地,培育10家以上竞争力强的制作发行企业 [5][11] - 计划推出50部展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的精品微短剧 [5][11] 行业现状与竞争优势 - 2024年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23亿元(同比+27.4%),制作企业820家(同比+29.3%)[3] - 郑州年度拍摄量全国第二,从业人员超3万,19家企业营收超1000万,3家超1亿 [3] - 郑州拥有成熟广告团队、交通枢纽优势及较低人力成本,性价比高于一线城市 [10]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1月发布"微短剧+"行动计划,省政府支持郑州定位"创作之都" [6] - 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超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增至634.3亿 [8] - 2024年10月郑州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覆盖剧本创作、拍摄、奖励等环节 [4] 发展路径与挑战 - 实施"微短剧+"融合计划,覆盖文旅、普法、非遗等8大领域 [5][11] - 需突破原创性不足和后期制作短板,应对杭州(2亿基金)、西安(文旅融合)等区域竞争 [10] - 通过剧本征集活动和大屏传播工程推动内容精品化转型 [11] 基础设施与产能 - 大志影视基地日均接待7-8个剧组,场景预约排期至9月,含50个室内场景 [3] - 2024年微短剧创造64.7万就业岗位,呈现年轻化、灵活化特征 [9]
全省首个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在平原示范区揭牌
河南日报· 2025-08-10 23:45
行业政策与监管 - 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成立全省首个微短剧审查服务中心 实现备案初审和内容审核等关键流程本地化 缩短项目周期并降低运营成本 [1] - 审查中心为创作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备案指导和题材把关等一站式服务 推动微短剧行业规范化发展 [1] - 中心与影视基地同步运营 配套出台场地补贴和人才引进等扶持政策 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支持 [1] 产业基础设施 - 平原示范区建成3个微短剧拍摄基地 整合158处取景地 形成"15分钟拍摄资源服务圈" [1] - 区域每月接待剧组超过200个 带动就业超过3000人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1] - 新签约项目重点打造古装影视短剧拍摄基地 包括新乡市泰酷酷影视和郑州铭洋传媒的合作项目 [2] 内容制作与题材发展 - 河南阅益竖屏影业和郑州亚琪影视新乡分公司启动多部精品微短剧拍摄计划 [2] - 制作题材涵盖乡村振兴 都市情感和历史文化等多元化主题 [2] 区域产业优势 - 平原示范区凭借区位交通 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超前布局影视文化产业 [1] - 审查服务中心补齐微短剧产业链终端关键环节 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
刘宁到镇平县淅川县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10 10:39
产业发展 - 镇平县石佛寺镇天下玉源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打造玉石交易市场和玉雕大师创意园 [3] - 玉文化产业注重传统技艺传承创新,推进文旅融合,拉长集原料购销、文创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3] -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科研课题研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水质监测能力 [4] 生态保护与水利工程 - 丹江口水库加强水生态综合治理,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提升全线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4] - 王家西沟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已通水,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及沿线区域安全 [4] - 镇平县赵湾水库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强化隐患排查和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发挥防洪、蓄水、灌溉等综合效益 [5] 经济与防汛工作 - 镇平县、淅川县落实省委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助企服务质效,统筹高质量发展与安全 [5] - 当前防汛关键期需做好旱涝急转应对,加强地质灾害巡查,落实防汛措施 [5]
中药饮片标上了保质期
河南日报· 2025-08-09 23:14
他介绍,虽然散装中药饮片药房的工作方式传统,但是医院内中药饮片的用量大、周转快,库房内实行 专人管控、周期性盘点,借助信息系统,可以保证药材在保质期内使用。 8月1日起,由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中药饮片 必须标注保质期的规定受到广泛关注。中药饮片为何要标注保质期?如何避免中药饮片过保质期?8月5 日,记者走进河南省中医院中药房一探究竟。 中药饮片的保质期能够反映中药饮片的安全使用期限。河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汪坤表示,在《规 定》施行前,大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在标签上标注有效期的信息,最近医院新建了小包装中 药饮片药房,让中药饮片的信息更加透明化、清晰化、数字化。 "你可以用手机扫一下这个码。"汪坤拿起一包今年2月15日生产的麸炒薏苡仁,让记者扫描标签上的饮 片追溯码。记者扫码后,该药材的规格、产地和保质期等信息立即显示出来。"药品信息的透明度、规 范性越高,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越高,使用效果也越好。"汪坤说。 小包装中药饮片能够实现信息溯源,散装中药饮片如何实现效期管理? 在散装中药饮片药房,汪坤指着大包装的中药饮片说:"那些药斗里的中药饮片,都来 ...
从退两米到夜无眠 璀璨夜经济点亮岸上村
河南日报· 2025-08-09 23:14
云台山听山海音乐秘境,以灯光、音乐和大自然交织,打造出沉浸式的山野浪漫体验。 修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8月6日,太行山脚下的修武县岸上村,华灯初上,白日的喧嚣退去,流光溢彩的夜晚登场:青石长街上汉服 飘逸,怀药餐厅氤氲山药咖啡的醇香,音乐露营地响起悦耳的吉他声,夜市摊儿的烟火气升腾。 以民宿小镇闻名的岸上村近日先后入选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我省新一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名单,成为 河南文旅夜经济的"双料标杆"。 从昔日的普通小山村到如今的文旅胜地,岸上村如何实现华丽转变? 依托云台山景区云台明月焰、云台山夜游、听山海音乐秘境等文旅项目的大量客流,岸上村的旅游产业也从 单纯的住宿发展到旅游观光、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民宿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购物等。 创店等,全时段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体验。 岸上村的夜经济,始于"让路"的智慧。 岸上村党支部书记郭军平说,岸上村秉持"顺应自然、不大拆大建"的理念,对街区风貌、夜游景观、街道立 面、民宿街区以及公共文化建筑等实施改造提升。村里以精品民宿为主线,带动150余家民居改造成主题各异 的休闲民宿。岸上村还创新采用"政府引导+集体出地+群众筹资+产业分红"模式,打造云 ...
“鸟中大熊猫”黑鹳安家南阳
河南日报· 2025-08-09 23:14
野生动物保护成效 - 河南省南召县白河上游监测到8只黑鹳种群 包含2只未成年个体[1] - 该黑鹳种群数量全年稳定在6至8只 成为南阳市首个稳定居留种群[1] - 黑鹳实现从越冬客到常住居民的重要行为模式转变 活动范围相对固定[1] 物种生态特征与分布 - 黑鹳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栖息于大型湖泊沼泽及河流附近[2] - 繁殖于崖壁或高树 以鱼蛙昆虫为食 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2] - 近几十年种群数量骤减 在南阳主要分布于西峡淅川内乡南召四县[1] 保护措施与未来规划 - 多部门开展联合监测巡护行动 包括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及南阳市保护中心等机构[1] - 持续加强定期监测 排查消除威胁因素 维护栖息地稳定[2] - 营造安全繁殖环境 助力黑鹳种群健康发展与逐步壮大[2]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治水兴水 贾鲁日新
河南日报· 2025-08-09 23:14
贾鲁河生态治理成效 - 贾鲁河郑州段观测记录到的鸟类达230多种,包括斑头鸺鹠、大白鹭、红交嘴雀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1][9] - 贾鲁河水质常年保持在Ⅳ类以上,中牟陈桥国控断面水质由"十二五"末的劣Ⅴ类改善至Ⅳ类,2024年达到Ⅲ类 [9] - 通过截污管网建设110多公里和配套污水处理厂,实现沿岸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4] - 中原环保马头岗水务分公司每天处理污水30万吨,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可达河流地表水Ⅲ类标准 [7] 水资源循环利用 - 建成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将贾鲁河下游河水提至7条主要河道上游,实现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4] - 马头岗水务分公司每年为贾鲁河补充优质水源2.18亿立方米,提升城市水体自我修复能力 [7] - 再生水用于龙湖金融岛中央空调水源热泵制冷制热,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 [7]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 2016年启动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河道疏挖、生态绿化、截污治污等措施 [3][11] - 出台并修订《贾鲁河保护条例》,建立跨市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系统 [4] - 形成"林堤滩水"连续的自然生态格局,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和生态驳岸建设 [9] 未来发展计划 - 贾鲁河复航工程全面启动,将串联郑州、开封、周口等地,构建中部出海水运新通道 [8] - 规划发展临港产业,推动河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8] - 持续做好治水兴水护水文章,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 [11]
今豫言丨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河南日报· 2025-08-09 23:14
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河南省气象台8月9日11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面对极端天气,分洪工 程、老城区易涝点等关键因素,成为考验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试金石。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是一场 关乎城市发展与人民安全的持久战。 硬件与责任双堤并筑,既强化基础设施硬实力,又提升精细化管理软功夫,更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 感融入日常,方能在防汛的关键期,筑牢城市安全和生命安全的堤坝。(李晓星) 责任编辑: 张家祺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预防和减轻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城市防洪,首先需构筑牢不可破的物理防线。 筑牢城市防洪的钢筋铁骨,必须对标特大城市防洪需求,以质量安全为生命线,加速河道疏浚与堤防加 固,让城市血脉畅通无阻。以现代水网为筋骨,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才能铸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固 堤坝。 尤其是应对一些老城区易涝点的积水之痛,须精准施策、"点穴"治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制 定"一点一策"方案,既要应急排险缩短退水时间,更要标本兼治补齐市政短板。筑牢防洪排涝的安全堤 坝,最终离不开责任堤坝的层层夯实。防汛责任链条必须延伸至最后一米,从预报预警的精准性、预见 期,到山洪地质灾害双控管理与直达基层的"叫应"机制, ...
从采摘到送达仅需3天 首批柬埔寨榴莲飞入河南
河南日报· 2025-08-09 23:14
贸易合作进展 - 柬埔寨首批榴莲于8月9日通过柬埔寨国家航空K6894航班成功出口至中国河南,抵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河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迈出新步伐,并填补了河南市场柬埔寨榴莲进口的空白 [1] - 柬埔寨驻华大使表示此次与河南的合作是柬中农业合作的典范,期待更多柬埔寨优质农产品通过“空中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1] 供应链与物流优势 - 榴莲从柬埔寨果园采摘后,经过严格筛选包装直飞郑州,全程仅需3天,采用无缝衔接模式以最大程度保留鲜美口感与营养价值 [1] -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开通至柬埔寨金边等的多条东南亚航线,完善的空中物流网络极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保障了农产品新鲜度 [1] 产品与市场准入 - 此次进口的柬埔寨榴莲为优质品种,果肉金黄细腻、果香醇厚浓郁,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榴莲美食节上成为全场焦点 [1] - 目前柬埔寨已有香蕉、芒果、龙眼、椰子和榴莲五种水果获得中国市场准入资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