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银花
icon
搜索文档
潍坊临朐嵩山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融合,31个村增收74.5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9 14:1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佳潼通讯员孙婧 "今年头一年就初见成效了,已经有开花的了,找点树枝把它插起来。"在花田里,村民们正忙碌 着。"我们前段时间经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结合规划,发现这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金银花,而且投 资小、见效快。"青石崖村党总支书记刘玉美说。 村民苗万中就是金银花田的受益者之一,他满脸笑意地说:"村里雇我专门来管理这片花田,我必须把 这事干好。干好了我还有收入,老百姓来这儿看,没有不夸好的。"经过精心管护,今年青石崖村的金 银花首次开花,为村集体收入添上了"第一笔金"。 "没想到今年第一年,我们就增加了4000多元,明年每亩预计能达到2000元左右,到盛花期的时候每亩 地能达到5000-8000元,既增加了集体收入,还把荒芜的地整理好了。"刘玉美说。 "青石崖村新上一村一品金银花种植项目投资3万元,流转土地11亩,预计增收6万元左右。"嵩山生态旅 游发展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张洪光说。 今年以来,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固本强基"行动,从清欠减负到资源盘活,从特色种植 到产业融合,多管齐下、层层发力,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让农户"钱袋子"愈发鼓实。 近年来,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以 ...
农作物攀爬网影响附近动物
人民日报· 2025-09-28 22:28
四川巴中市 陈先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9日 07 版) 在四川巴中市青云镇中包村金银花特色产业园内,种植了近300亩金银花。为了提高金银花产量,园区 建设了攀爬网以解决金银花攀爬掉落的问题。但攀爬网颜色浅,不易识别(见图),容易卡住动物。攀 爬网刚拉起,就有一些村民未圈养的家畜被挂住。比如近日,我就在攀爬网上发现了被卡住后死亡的猫 狗。金银花产业园紧挨森林,攀爬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可想而知。 建议尽早拆除当前攀爬网,更换颜色明显、容易识别的攀爬网,既保证金银花产量,也尽量减少对动物 的影响。 (责编:卫嘉、白宇) ...
封丘县帮扶调研:“特色产业”促乡村振兴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18:52
产业帮扶项目 - 公司因地制宜支持黄德镇金银花产业园项目和高科技蜜薯种植试点项目 助力封丘县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 [1] - 公司向贾庄村捐赠200万元建设民生实验田30亩 打造标准化加工厂 带动300人就业 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 [2] - 金银花产业园获批河南省林业科技示范园和河南经济作物现代技术示范基地 [2] - 公司引入河南师范大学提升金银花种业新质生产力 培育特蕾1-3号等8个品种 其中特蕾1号具备花期长周期短等优质特性 [2] - 公司在李庄镇黄河滩区打造300亩高标准金银花种植产业园 推进特蕾1号由试验到量产 预计2026年亩产3000斤以上 2025年6月可实现1500斤产量 每亩实现2万元收入和1万元利润 [2] - 在和寨村完成50亩红薯种植 包括30亩商薯10亩蜜薯10亩西瓜红 带动村民增收并掌握新型种植技术 未来计划扩种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示范项目 [3] 教育帮扶项目 - 公司资助封丘县民生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发展 缓解入学问题并提升当地教育综合能力 [1] - 公司累计捐赠4500余万元建成封丘县民生学校 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 为九年一贯制附设幼儿园现代化公办学校 2019年9月正式开学 [4] - 学校配备音乐教室等功能场所 设一校三部 在校生4700余人 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及周边村民子女入学问题 [4] - 封丘县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491平方米 开设8个教学班和2个送教班 共115名学生 22名教职工 [4] - 2024年公司捐赠100万元用于升级改造功能教室 包括录播室心理咨询室等 并捐赠电子班牌校服课桌椅等物品 提升教学能力和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5]
“红色+农旅”融合发展放大强村富民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19 13:36
八月骄阳似火,但是在被誉为"小洱海"的竹镇大泉湖却是别样的场景,湖水清澈可见、碧波荡漾,周围 绿树成荫、植被茂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之间。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两山"理念实践,以"革命老区红"与"生态发展绿"为 核心,系统构建"红色+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新四军第一派出所旧址等 红色地标为引领,联动周边产业,持续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能,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红色赋能,小萝卜"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走进竹墩社区,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新四军第一派出所旧址、邓子恢故居等红色遗址星罗棋 布,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峥嵘往事。作为2023年被中组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村",竹镇镇近期完成了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旧馆展陈出新,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复原抗 战时期的利华商店并改造为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电商直播中心,在市府街沿线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 氛围。"从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出发,串联起多处红色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观流程,让市民参观的 内容更加丰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讲解 ...
夜读丨古人对20种植物的雅称,每个都美到不行
央视新闻· 2025-09-18 22:34
秋季,是赏自然之美的绝佳时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无数的清绝意趣在自然中交汇, 中文的动人和唯美也在此流淌。"平仲""菡萏""凌波""舜华"……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凝结于唯美而充满哲思的植物雅称里。 今天的夜读,为大家分享一组"植物的惊艳中式雅称",带大家在自然风物中,感受中文之美。 20个植物的中式雅称 01 有一种雅致 是将月季称为 四季花 月季四季开花,故有此称。宋代学者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中记载:"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固常守。" 02 有一种雅致 是将油菜花称为 芸薹(tái) "芸"即黄色,"薹"即抽出的嫩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此菜易起薹,须采其薹食,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薹。" 03 有一种雅致 是将兰花称为 幽客、香祖 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宋·陶穀《清异录·草》) 04 有一种雅致 是将白杨称为 独摇 白杨,一名高飞,一名独摇,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 05 有一种雅致 "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瀛洲玉雨 ...
河北新河:平原农业求“新”记
新华社· 2025-09-16 13:56
"南菌北种"结出"软黄金"、"小田并大田"激活"碎土地"、"水系连通"重塑"平原水乡"面貌……河北省中 南部平原上的传统农业县新河,近年来积极破解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品牌不响等难题,现代农业发展 不断展现新气象。 科技赋能种出"新庄稼" 走进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的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数十个"5G智慧微工厂"整齐排 列。合作社负责人张世清介绍,这些微工厂可以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每茬金耳可采2500 斤左右,收益有6万多元,每年采摘6至9茬。 野生金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今,通过物联网智能调控系统,金耳"跨越山水"在新河县扎下了根。 "我们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了500亩的金耳、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亩 均增收3000元,400余户农户受益。"南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孙立岭说。 近年来,"新河金耳菌中黄金"名片不断擦亮。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期间,新河县在燕赵品牌发展大 会上推介金耳食用菌产业品牌,获得与会专家赞誉。新河金耳还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新华社石家庄9月16日电 题:河北新河:平原农业求"新"记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闫起磊、岳文婷 近年 ...
开学第一课 广东名中医为小学生讲述“抗战中的中医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0:50
中医药历史贡献 - 抗战时期中医药在药品和人才短缺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 使用艾草 金银花 当归等常见中草药为战士解除病痛[1] - 医务工作者就地取材采用麻黄 甘草 党参 大黄 桔梗 柴胡等中草药 通过土方土法治疗伤病员[3] - 抗疟药物奎宁供应不足时 军队使用常山 柴胡 黄芩等中草药治疗疟疾 并经临床试验验证疗效显著[3] 中医药具体应用 - 采用燃烧艾草的土法驱蚊防蚊 解决专业灭蚊药物匮乏问题[4] - 使用黄连 黄芩治疗痢疾 并推广马齿苋 雄黄 大蒜等民间验方 有效控制痢疾流行[3] - 云南白药作为止血圣药在战场救护中起关键作用 其配方被爱国人士无偿捐献国家[4] 中医药价值传承 - 中医药承载祖先对生命和自然的智慧思考 不仅是吃药治病更包含文化传承[4] - 中医药智慧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抗战精神与中医药都需代代传承[4] - 中医药教育激发学生职业理想 有学生课后表达成为医生的意愿[4]
甘肃通渭:多元产业铺就增收振兴路
中国发展网· 2025-08-18 14:03
核心观点 - 甘肃省通渭县通过构建"畜、果、药、新、织"多元化产业格局推动乡村振兴 各产业均实现显著规模扩张与产值增长 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1] 畜牧业 - 打造草畜循环产业园 采取"代种代养"模式带动成立4家养殖专业合作社 每家牛存栏超100头[2] - 政策补贴力度显著 典型案例显示引进130只羊和10头牛获得政府补贴9.5万元[2] - 马营牛羊交易市场运行两年累计交易额超6000万元 单头牛销售溢价达600元[2] - 总投资近6000万元的屠宰场及肉类储备库项目将于9月底投用 实现"养殖-加工-销售"全闭环[2] 果蔬产业 - 高原夏菜基地亩产8000-10000斤 亩净收入约3000元 产品销往内蒙古及山东等地[3] - 山地苹果示范基地采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陇川镇3.6万亩果园年产值达1.3亿元[3] -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8万亩 年育苗能力1亿株 贮藏能力超5万吨[3] - 建设蔬菜深加工生产线 带动产业链产值突破8亿元[3] 中药材产业 - 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达35万亩 预计年产量超16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33亿元[4] - "通渭金银花"获绿色食品认证 "通渭黄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 - 签约中医药深加工及康养项目19个 总投资31.9亿元[4] - 中药材产业园总投资1.24亿元 联动70个合作社及23个加工车间 年交易量5.5万吨 交易额11亿元[4][5] - 推动"中医药+温泉康养"融合 计划年内推出超5个康养产品 产值破2000万元[5] 新能源产业 - 鸡川风电场总投资5.6亿元 装机容量100MW 包含18台5.6MW风机 年发电量预计2亿度[6] - 全县已建成新能源项目总装机146.24万千瓦(风电120万千瓦+光伏26.24万千瓦) 累计发电量99.4亿千瓦时[6] - 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可储存400兆瓦时电力 相当于十万户家庭单日用量[6] - 建设国内首个"压缩空气+锂电池"组合式储能电站 支撑定西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6] 服装产业 - 西布猫公司2024年跃升规上企业 2025年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年产值稳定在2000万元左右[7] - 探越服饰采用"计件工资+弹性工时"模式 210名员工中75%为陪读妈妈 月收入达4000-5000元[7] - 甘肃西海金服投资800万元建成数字化生产线 与太平鸟等10余个品牌合作 人均月薪3500元[7] - 服装产业园总投资5500万元 整合37家企业 目标年产500万件以上 稳定就业1500人以上[8] - 上半年园区服装企业产值突破4亿元 带动就业超2000人 人均月收入达3500元以上[8]
深耕细分领域+打造服务新范式 科技金融如何赋能中小企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5 09:06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临沂市分行通过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累计金额超过92亿元[1][2] - 公司聚焦新商业模式和金融业态培育 打造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1][7] 业务模式 - 推出科创e贷和科技信用贷等产品 通过提额降费 质押贴息等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2] - 实现科创企业走访全覆盖 利用银企对接会宣讲省级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7] - 与市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工信局深入合作收集科技小微企业名单[7] 资金支持规模 - 累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超过92亿元资金支持[1][7] - 贷款存量余额达43.67亿元[7] - 预计为专利质押贷款企业节省财务费用610.34万元[7] 具体案例 - 向山东卫禾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发放1500万元科创贷款用于采购零部件和扩大生产[3] - 向临沂九州天润中药饮片产业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金银花采摘购销旺季[6] 行业背景 - 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4万家 获贷率50% 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6] - 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22.9% 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6]
“两山”理念的广西实践
广西日报· 2025-08-15 01:36
生态修复与保护成效 - 钦州市犀丽湾修复后沙滩平均波高衰减率达63.38% 绿化覆盖率超80% 带动200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3][4] - 广西累计投资近40亿元实施1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整治岸线195公里 修复滨海湿地约3300公顷[4] - 荔江国家湿地公园投入1.15亿元实施生态修复 植被覆盖率从15%大幅提升[5] - 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54.91亿元 修复面积达47664公顷[6] - 忻城县石漠化面积减少500余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提升至67.22%[11][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崇左市白头叶猴数量从2003年598只增至1400多只 年出生率增长2%-3%[1][7][9] - 渠楠屯通过自然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1000人 村集体年增收约10万元[9] - 广西建立223处自然保护地 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9] - 北部湾布氏鲸累计识别超70头 中华白海豚种群超400头[10] - 东黑冠长臂猿中国境内种群从3群19只增至5群39只 瑶山鳄蜥达510只[9] 生态产业发展 - 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2024年达1.069万亿元 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大关[13] - 2025年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5495亿元 同比增长24.3%[13] - 忻城县金银花种植面积10万亩 年产值1.5亿元 合作社单户销售额超200万元[11] - 农业领域打造多个千亿元产业 12个品牌总价值达906.8亿元[14] - 工业领域推进超3700项亿元以上补链强链项目 新能源等10多种产品产量全国前十[14] 环境质量提升 - 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8年91.6%提升至2024年97.1%[15] - 2025年上半年PM2.5浓度降至28.5微克/立方米[15] - 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7年超96% 2025年上半年7个设区市进入全国前十[15] - 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2年"优" 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15] - 北海银滩和涠洲岛先后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15]